论美国传教士支持退款兴学的原因

2016-03-16 11:08金卫婷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教士教会教育

金卫婷

(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怀化418008)

论美国传教士支持退款兴学的原因

金卫婷

(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怀化418008)

在近代中美关系史上,传教士是一支很重要的力量,他们在两国的相互交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初美国政府实施对华退款兴学计划,传教士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多学者对此过程都有论述。但对于传教士为何要极力促成退款用于兴学则鲜有人提。传教士极力促成退款用于兴学,除了因为它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外,它也符合美国传教士在华办学的利益。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是其思想基础,借教育之舟载福音之道的宗教理想是其内在动力,摆脱在华教育的困境是其现实动因。

美国传教士;退款兴学;天赋使命;宗教理想;教会教育

美国传教士与退款兴学颇有渊源。19世纪传教士畏三卫曾就中美1858年赔款余额的使用提出了美国最早的退款兴学计划,但这一计划由于实施的条件不成熟流产了[1]。20世纪初,当面临庚款余额退还中国如何使用的问题时,美国传教士们极力推动退款用于兴学,最终促成了美国政府实施退款兴学这一计划。

退款兴学是20世纪中美关系史上令人瞩目的大事,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史学界主要探讨了美国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决策过程和关键人物的活动,以及如何评价这一事件。但对于传教士为何要极力促成退款用于兴学则鲜有人提。退款兴学,除了它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外,它也符合美国传教士在华办学的利益。本文从美国人的天赋使命思想和传教士在华办学活动及面临的现实困境来考察传教士支持退款兴学的动因。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11国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应向该11国和葡、瑞、挪“受害国”赔偿海关银共计4.5亿两。此4.5亿两为本金,年息4厘,分39年还清[2]3-4。

美国分得该笔赔款总数的7.31979%,本金32郯939郯055海关两(合24郯440郯778.81美元),年息4厘,到1940年止,利息3879587714.88海关两,本息总计71郯897郯769.88海关两(合53郯351郯511.15美元)[2]194。

1902年初(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 《纽约时报》(The Times)刊出:美国庚子赔款多出18郯000郯000美元,如退还中国,各国将分吞此款,海约翰①正考虑将来如何将该笔溢数退还中国[3]288。

1905年1月间,清政府驻美公使梁诚奉命与美国商讨还金还银问题时,美国直接向中方透露退还余款的打算,双方就此开始了退款问题的交涉。

得知美国打算退还庚款溢数,在华从事教育的传教士们纷纷致书罗斯福,请求将溢款用于支持在华教育。新教传教士史密斯先生特地回国游说罗斯福。史密斯(Arthur H.Smith)汉名明恩博,他在华传教多年,是美国在华传教士教育会会长,当时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他于1906年3月拜访罗斯福总统,极力主张将溢款用于美国在华教育事业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留学。他认为“如果每年有大批中国学生从美国的教育机构毕业,美国就必然在中国拥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些人理解美国的风格,同情美国的精神。没有什么比教育这种方式更能有效地拉近中美两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4]143-144。那次会见使得罗斯福对将退款用于教育产生了兴趣,4月3日,罗斯福给史密斯写信说:“我完全同意你的说法,如果我们能采用你的建议,我会衷心地采用它。”[5]206

1907年罗斯福总统在国会宣布:“我国将给予中国教育切实的帮助,使这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帝国能逐渐适应现代形势;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就是鼓励和吸引中国学生到我们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来学习。”[6]6

1908年12月28日罗斯福总统发布退款令,规定从1909年1月1日起开始退款。这次退款总额为10郯785郯286.12美元,从1909年到1940年逐年按月退还,年息四厘,本息累计共退还28郯922郯519.312美元[2]194。退还的赔款被指定全部用于中国派遣学生留美和经营清华学堂之用,史称“退款兴学”或“庚款兴学”。

美国传教士极力主张退款兴学,除了上述史密斯所讲到的长远利益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思想渊源、内在动力和现实需要。当然,这种现实需要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并无矛盾,从长远来看是一致的。

一、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是传教士极力促成退款兴学的思想基础

天赋使命是美国白人文化的灵魂,美国人坚信:美国是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国度,对人类的发展和命运承担着特殊的责任,负有把世界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使命”。这就是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这种使命思想来源于美国早期移民的宗教信仰,贯穿于北美开发和美利坚民族形成直至现在的历史过程。天赋使命思想包含三个主要内涵:第一,美国人是“上帝选民”思想。“美国人民是被选中的人民,他们被赋予了更高的智慧和更大的勇气。”第二,美国是世界的榜样。美国人按照宗教的理想创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好的民主政治,其他人类都应该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追随美国。第三,传播美国文明及价值观念。既然上帝选择美国作为所有国家的榜样,向全世界传播“美国梦”(American Dream)就是美国人的神圣权利和义务。

天赋使命思想在美国人行为中的具体体现,一是在美国国内建立最好的民主政治制度,追求“山巅之城”的示范效果;二是对外必须把上帝的福音和美国的文明传遍世界,必须对异质文明和落后文明进行征服和改造,“不文明国家”必须接受“文明”的教化。文化扩张就是天赋使命思想在美国对外关系上的典型体现,美国在北美通过领土兼并把美国文明及价值观念强行推广到了整个北美大陆。条顿民族向处于原始状态和蒙昧状态的地区和民族传播近代政治文明,这“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7]10。

基督教新教伦理和宗教理想是美国政治文明及价值观念的内核。美国人认为,落后地区只有首先皈依基督教,然后才会具有理解和享受民主生活方式的能力。19世纪,美国传教士开始来到中国,肩负着“教化”中国人的“神圣使命”。美国人相信,应把美国优越的基督教信仰、民主制度和生活方式带给中国,以此拯救中国,使中国实现复兴和现代化[8]236。20世纪初美国在华推行退款兴学,资助中国优秀学生赴美留学,就是这一思维的反映。

二、借教育之舟载福音之道是传教士极力促成退款兴学的内在动力

中国,在美国传教士眼中,是最重要的“异教国度”,因为中国不仅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庞大人口,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古代文明,向中国传播基督教和美国文明被传教士视为最伟大的事业。

19世纪初美国传教士来到了中国,但他们的福音却遭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抵制。为了拉近和中国人的距离,减少传教阻力,传教士们设法培养中国传教助手,这是传教士在华办学的原初动机。“在中国开办和资助一些学校,以教育本地的青年,这些学校里不仅要教授中国少年读中文,还要教他们读写英文,通过这个媒介,把西方世界的各种知识送到他们手里。”[9]1通过办学扩大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借教育之舟载福音之道也是中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教育肯定可以在道德、社会、国民性方面,比在同—时期内任何海陆军力量、比最繁荣的商业刺激以及任何其他一切手段的联合行动,产生更为巨大的变化。”[10]33

致力于宗教理想的美国传教士,在华办学一直是最积极而且一直是领先的。

1830年,第一位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Rev.Elijah Bridgman)在自己住所开起一个读书班,收留几个中国孩子为学生,开近代传教士在华办学之先河。鸦片战争后,拼接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传教士们陆续在中国开设了一些教会小学,学校除宗教课程外,完全按照美国小学学制开设课程,另外还加开一门中国国语,教学生汉字和四书五经。教会学校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封建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其教学模式和开设的西学课程却得不到中国社会的认可,最初教会学校只能收留一些流浪儿和穷人的孩子免费学习。这一时期教会学校数量少而且办学规模不大,学生人数也不多。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懂英语和西学的人才有了用武之地。传播西学的教会学校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教会学校学生逐渐增多,美国传教士顺势增加了学校数量,而且提高了办学程度,办起了教会中学,1886年以后又陆续开办了教会大学,传教士们在中国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的美国教会教育体系。为了与洋务运动中兴起的传授西学的中国新式学堂竞争,教会学校还进行了世俗化改革,减免了一些宗教课程和宗教仪式,增加了实用的西学课程,教会学校的办学逐渐获得中国人的认可,一些开明贵族和官僚开始把子弟送到教会学校去学习,教会学校也开始收取昂贵的学费,教会学校在中国逐渐走向贵族化。美国教会学校在中国新式教育中占据明显优势,到1890年,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初等学校已经达到1 032所,有学生16 310人,中等及以高等学校共74所,有学生3 819人[11]540,其数量和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中国自己创办的各类新式学堂。

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对西学的需求,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局限和新式教育的滞后,使得美国在华教会教育快速发展。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s),把中国作为福音征服的最重要的对象,先后选派了2 500多名青年大学生到中国来,他们作为高级的专业人才被充实到教会学校的教学岗位上,极大地提升了美国在华教会教育的教学质量。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各省新开了大量的教会学校,重点兴办教会大学。美国在华教会大学,无论其规模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中国本土大学。一批美国传教士和教会学校毕业生凭借才能获得中国官方赏识,进入中国新式学堂成为教务活动的实际主持者,中国最早的四所大学中有三所是由美国传教士帮助兴办和主持的(山西大学堂除外)[12]33-35。

美国教会教育几乎占领了中国国内新式教育的制高点,传教士们梦想着,“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各种方法掌握中国的教育改革运动,使它能符合纯基督教的利益。”[13]241“我们的学校和大学就是设在中国的西点军校。……我们的教育机关正在训练着未来的领袖和司令官,他们在将来要对中国同胞施加最巨大和最有力的影响。”[13]241

但是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探寻西学的脚步已经演变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留学潮。这正符合传教士们的期望,发达的美国在华教会教育已经为他的学生做好了留美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能力的准备。将经过教会教育的优秀学生送到美国去深造,亲身感受美国文明,等他们学成归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分子,通过他们推广“美国影响”作用将大得多。然而,当时的事实却不如人意。

三、摆脱美国在华教育的困境是传教士极力促成退款兴学的现实动因

20世纪初,美国在华教会教育发展突出,但教会教育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承认。清政府明文规定毕业于教会学校者,没有享受学位与实官的权力。各省制定的条例则更严苛,规定只有官立学堂的毕业生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会学生无此权利。1906年清政府学部颁发《咨各省都抚为外人设学无庸立案文》,提出“教育为富强之基,一国有一国之国民,即一国有一国之教育;……外国人在内地设立学堂,奏定章程并无允许之文;除已设各学堂暂听设立,无庸立案外,嗣后如有外国人呈请在内地开设学堂者,亦均无庸立案,所有学生,概不给予奖励。”所谓“概不给予奖励”就是不承认学历,不享受实官的权力。可见教会学校的学生实际上是没有机会受到政府重用的,改变教会学生不利处境的唯一办法就是留学,这也是清政府正极力倡导的。

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日本向西方学习成功的事实使清政府认识到留学的重要,开始向日本和欧美各国广泛派出留学生,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民间自费留学。特别是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清政府规定归国留学生经过考试给予“出身”并授以相应的官职。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道路被堵死后,很多人把出洋留学作为进官之阶,中国掀起第二次留学高潮。日本成为这次留学运动的中心,赴日留学逐年递增,1906年猛增到8 000名以上,远远超出同一时期派赴各国留学人员的总数[14]350。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去了日本,一小部分去了欧洲,留美者却寥若星辰。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金克斯(Jeremiah W.Jenks)1905年统计,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中,日本有3 000名,德国、比利时、法国各500名,而美国只有50名[15]194。

由于美国排华,华人入境困难,大量美国教会学校的毕业生选择去别的国家留学,而不去美国。从幼童留美失败直到1900年的20年间,中国前往美国留学人数共59人,在第二次留学高潮中,从1901年到1908年,中国学生留美人数仅281名[16]372-373。中国学子“视来美为畏途”,留美者寥寥无几,这意味着美国将会失去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影响,对美国“优越文明”在华传播的事业极为不利,也意味着美国将失去对未来中国的影响。

1905年为抗议美国虐待华人,中国国内爆发抵制美货运动,抵制美国教会教育也成为抵制的内容之一,美国在华教育事业再遭打击。这年5月,上海纽约长老会兴办的清心书院学生全体退学。不久,美国监理会在上海办的中西书院和长老会在广州办的岭南书院也有部分学生退学。在福州,美国教会兴办的鹤龄英华书院全校250余名学生公请校长高智(John Gowdy)电请美国国务院修改工约,否则将全体退学,后又拟定修改大纲十条和致美国总统书。致总统书道:美国自诩为中国之友,向中国派遣大批传教士,高唱自由、平等和博爱,但是“我们很不明白,为什么你们在中国大讲爱的信条,而在美国,中国人享受的待遇:不如任何一个国家,甚至连黑人都不如”,因此不能不对美国传教之道表示怀疑。

解聘美国教师丁家立是对美国在华教育打击最大的事件。丁家立(Tenney Charles Daniel,1857-1930),美国公理会教士,1895年受聘任北洋大学堂总教习,实际主持学校教学和日常事务。按照“西学体用”的教育思想,丁家立突出西学为重的教学方针。他以美国哈佛、耶鲁大学为蓝本规划办学模式,课程编排,教科用书,教学方法均仿照美国著名大学标准,以确保学生培养的质量与美国著名大学处于同一水平。北洋学堂的办学质量得到美国著名大学的认可,该校毕业生皆可免试直接进入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院。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也是当时美国化色彩最强的大学,美国人把它看作是美国教育在中国的成功移植。1906年,丁家立被授意辞去总教习一职,由中国人王劭廉接替总教习。丁家立事件表明中国大学对美国化教育的垂范作用产生疑虑,美国在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力正在被削弱。

鉴于美国在华教育影响力面临削弱的现实危机,传教士极力主张将退款用于兴学,资助中国优秀青年到美国留学。如此,美国在华教会学校就可以为留学美国输送源源不断的生源,还能够因为这种预备留美的教育需要进而更加繁荣,继而扩大美国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中国对美国的抵制也不化而解;还可以因文化血缘的关系在中国未来市场赢得更多的机会。

退款兴学实施后,成功地把中国留学潮流引向了美国。传教士在华的美国教会教育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很多留美庚款生都有着教会教育的背景就是明证。退款兴学的客观后果,一是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各行各业的最优秀人才,如梅贻琦、胡适、蒋梦麟、马寅初、竺可桢、侯德榜、茅以升、梁思成、闻一多、梁实秋、赵元任等等,二是传教士主持的美国教会教育在近代中国始终保持一家独大的势力。

注释:

①海约翰(John Milton Hay,1838年10月8日~1905年7月1日),时任美国国务卿。在对华事务方面,反对列强划分势力范围,主张“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

[1]金卫婷.畏三卫与美国早期的对华退款兴学计划[J]西昌学院学报,2007(1):83-85.

[2]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外债档案史料(十二)[Z].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

[3]王树槐.庚子赔款[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4]Lawrence F.Abbott,Impressions of Theodore Roosevelt.Garden City,New York:Doubleday,Page&Company,1920.

[5]Morison,The Letters of Theodore Roosevelt,Vo1.V.

[6]“60th Congress 2nd Session,1908-1909”,House Document,Vol.

[7]Jullus W.Pratt,Expansionism of 1898:The Acquisition of Hawaii and the Spanish Islands,NewYork: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36.

[8]王立新.传教运动对中美关系的影响[A].吴金平,陈奕平,秦珊.美国与东亚合作[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9]张伟平.教育会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0]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1]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2]朱有,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3]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5]DelberL.McKee,ChineseExclusion versustheOpen Door Policy1900—1906:Clashes over China Policy in the Roosevelt Era. 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7.

[16]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On the Reasons Behind the American Missionaries'Support for the Boxer Indemnity Scholarship Program

JIN Wei-ting
(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

Historically,the American missionarie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It is well documented that in early 20thcentury,US missionaries helped persuade US government to return part of the Boxer indemnity money and to use it for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But not man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behind their support for such programs.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program is not only in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but also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missionaries to promote Christian schools in China.It was motivated by their concept of Heaven's mandate to evangelize the world,and was driven by their practical needs to overcome obstacles preventing them from doing so.

US missionaries;boxer indemnity scholarship;God-given mission;religious ideal;Christian schools

K14

A

1671-9743(2016)12-0064-04

2016-12-06

金卫婷,1966生,女,湖南怀化人,讲师,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传教士教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初恋教会我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