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姜维“敛兵聚谷”的战略得失

2016-03-16 10:58王瀚尧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姜维蜀汉汉中

王瀚尧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上海 闵行 200241)

也论姜维“敛兵聚谷”的战略得失

王瀚尧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闵行200241)

古今史家论及蜀汉政权灭亡,多以姜维“敛兵聚谷”以致汉中失守、蜀中门户大开为直接诱因。但是,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敛兵聚谷”却不失为一种知彼知己、强调反击效果的战略方针。由于影响战略成功的因素多种多样,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人事问题而否定战略本身的合理规划,更应还原到当时战争状态下来审视战略方案的价值。

敛兵聚谷;姜维;蜀汉

一、问题的缘起

古今史家论及蜀汉政权灭亡,多以姜维后期调整蜀汉军事部署,即实施“敛兵聚谷”[1]《姜维传》方案以致汉中失守为直接诱因。例如宋人郭允韬就认为:“蜀之门户,汉中而已。汉中之险在汉、魏,则阳平而已。武侯之用蜀也,固阳平之围守,而分二城以严前后之防。其守也,使之不可窥,而后其攻也,使之莫能御,此敌所以畏之如虎也。今姜维之退屯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拔矣!异时钟会长驱而入,汉中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知者而后能见,呜呼!姜维亡蜀也,殆哉!”[2]卷三元人胡三省注解《通鉴》亦说:“姜维自弃险要以开狡焉启疆之心,书此为亡蜀张本。”[3]卷七十七·胡三省注至于今人学者中,马植杰、张大可、宋杰、陈金凤等先生也多持相同观点[4]187[5]382[6]5-13[7]21-27,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中国历代战争史》更是直谓:“姜维不出屯汉中而出屯沓中,此在国防地理形势及国防准备言,姜维实有大失。”[8]277

就笔者目力所见,在学界评论一边倒,纷纷否定姜维“敛兵聚谷”之际,唯有郭鹏先生是持肯定态度,他在《蜀汉后期汉中军事防务及“敛兵聚谷”刍议》一文中说道:“姜维‘敛兵聚谷'之策,即将汉中的兵力作适当收缩,以期集中兵力,打击来侵之敌;坚壁清野,以困败远来之军;最后乘敌劳师无功而退返之时,追而歼之。此战略略似诱敌深入,关门打狗,实质是强调反击效果的一种防御之策。历代论者,多以《华阳国志》《资治通鉴》等,本‘听敌入平'而论,未作全面考查,自然乖难姜维。”[9]61-62按郭文不以成王败寇之结果而是以军事战略的标准来重新审视“敛兵聚谷”方针,开启了新的研究视角。然限于篇幅,其未对该方针的战略构想与具体实践展开系统深入之分析,故本文拟结合相关材料试加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二、“敛兵聚谷”的战略构想及其历史渊源

关于“敛兵聚谷”战略的产生背景及具体内容,《三国志·蜀书·姜维传》有详细记载:

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姜)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旦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于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1]《姜维传》

蜀魏两国对峙,蜀亡国时全国“带甲将士十万二千”[1]《后主传》注引《蜀记》,而曹魏可调动十八万大军三路攻蜀,双方兵力差距显而易见,且自司马懿出镇关中以来,采用“分命大将据诸要险”[1]《刘放传》注引《资别传》的战术策略,意图凭借辽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以生存能力强、战争潜力雄厚、回旋余地大等优势,通过打消耗战拖垮偏居一隅的蜀汉。故诸葛亮多次北伐却无功而返,此后蜀汉在构建对魏防御体系时,基本沿袭“错守诸围”的传统战术,王平组织的兴势战役则是这一战术的集中体现。

毫无疑问,王平“错守诸围”的战术,即拒敌于四川盆地边缘山区,依靠兴势山、黄金谷等外围据点坚守,使得曹爽数万大军劳而无功,“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1]《曹真传》附《曹爽传》注引《汉晋春秋》,堪称防御战典例。蜀汉此次大捷,重创曹军由羌、胡构成的运输力量,虽消耗了关陇一带曹军的后勤补给,但并未大规模杀伤以步骑兵为主的作战部队。这种不强调对敌军的杀伤效果、忽视战略反击力度的消极防御思想,“把防御作为最终目的”[10]496的战略部署无法弥补双方作战兵力上的巨大差距。且曹魏地广物博,即使是关中军事物资损耗殆尽①更何况习凿齿撰写《汉晋春秋》秉持的是“以晋继汉、崇汉抑魏”的正统史观(参见黄尚明:《<汉晋春秋>的写作背景、史学思想及其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114-115页),很有可能对曹爽征蜀的败亡状况有所夸大。,还有关东诸州辗转供应,并不会大幅度削弱到雍凉一带的魏军实力。国家间的军事斗争既是战争层面决斗、武装力量上的比拼,更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自夷陵之战后,蜀汉集团不但丧失了关羽、张飞、黄忠、马良、黄权等一大批一流的军政人才,更丢失了“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1]《诸葛亮传》的战略要地荆州,直接导致诸葛亮“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1]《诸葛亮传》,两路齐发进取中原的战略构想破灭。“四川非坐守之地也”[11]《四川方舆纪要叙》,蜀汉政权“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1]《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无异于坐以待毙。在继承武侯遗志、企图恢复中原的姜维看来,“如果双方兵力的对比相差极为悬殊,以致无论怎样限制自己的目的也不能保证免于毁灭,或者危险可能持续的时间很长,以致最节省地使用兵力也不能达到目的,那么,就应该把力量尽量集中到一次殊死的战斗中去。”[10]381于是,他试图改变这种单纯强调防守的战术,为了实现寓攻于守,加大反击力度的目的,提出了“敛兵聚谷”战略。顾名思义,这一战略包含了“敛兵”和“聚谷”两方面内容——前者是由谷口诸围的分散防守变为以汉城、乐城、阳平关、白水关、葭萌城与兴势、黄金等诸多关隘要塞的集中防御,组成诱敌深入的口袋阵,又命傅佥、蒋舒率兵拒守阳安关,建立战略纵深防线,构筑阶梯级防御体系;后者则是典型的疲兵之计,拉长敌军补给线的同时还收聚粮食、坚壁清野,而后以一次或数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大量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达到扭转双方兵力差距的战略目的。

机动灵活、强调反击效果是“敛兵聚谷”战略的最大特色,而这则是姜维在蜀军实战中深思熟虑、总结升华的成果。据《华阳国志·校对图注》载:“兴势近汉水,崖险长缭数十里,故王平、刘敏趋守之。魏不能克,祎救已至,故退军。蜀军路熟,斜出截击于南坡叠岭之三处,非谓沈、衙诸岭也。当时蜀军亦但能以少部健捷者远出邀截,戏便邀利,不能远至中南以北之沈、衙诸岭也。”[12]《刘后主志》可靠的防御地形往往不是有利的进攻地形,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总结:“防御会战中,后面阵地进行强有力的积极的还击时,山地却是阻碍积极还击的致命因素。”[10]601兴势之役中,蜀汉军队正是受山谷地形通道面窄、视野局限、机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无法灵活多变地从多个方向,投入更多兵力追击魏军,因此反击效果有限。惟有以坚城要塞为诱饵,牵制大量敌军后,待敌粮尽撤退时,以大兵团正面追击为主,游军骚扰为辅的战术,利用穿插包围、迂回伏击等多种反击手段,方能实现聚而歼之的宏大战果。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姜维的“敛兵聚谷”战略其实是对诸葛亮军事思想的继承及发展。杨德炳先生指出:“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终于摸索出一套打败敌军的有效方法,即不以攻城略地而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13]256诚然如此,祁山一役诸葛亮以诱敌深入之计,大破司马懿,“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1]《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五丈原一役其又欲故技重施,企图诱歼司马懿主力,进而直取长安。姜维“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1]《姜维传》,随诸葛亮征战多年必受此战术思想之浸染,而其从小习“练西方风俗”[1]《姜维传》,十分熟悉战争前线即陇右一带的人情地形,统领蜀军数年间挫败郭淮、王经、陈泰、徐质等曹魏大将,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实战经验,更为其构建贯通陇、蜀的战略纵深线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敛兵聚谷”的具体实践及其人事问题

“敛兵聚谷”战略要发挥其机动灵活的优势,合理的人事安排必不可少。但是在战略部署及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最高统帅的决策,还是诸将的执行,均存在着战略思想不统一、战术执行力低下等问题,这也导致原本的战略规划难以发挥作用。

首先是统帅方面。姜维作为“敛兵聚谷”的提出者,本应当仁不让肩负起统筹全局的责任。但是,姜维毕竟不是诸葛亮,无论是政治根基还是军事威望均难以匹及。蜀汉政权的基石是由荆州、东州和益州三大政治集团所构成,姜维与三大政治集团无甚瓜葛,因此孤立无援,独木难支;在“羁旅托国”[1]《姜维传》的困境之下,其行为屡遭掣肘,例如“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1]《姜维传》、“(诸葛)瞻、(董)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1]《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注引《异同记》等等,地位岌岌可危,史载“宦臣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1]《姜维传》

于是,素以昏庸、怠政著称的后主成为了实际的战略统帅,而这正是“敛兵聚谷”战略破产的导火索。在魏军大举伐蜀前夕,姜维已经准确的判断出魏军的进军方向,故上表后主道:“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1]《姜维传》若按照姜维的部署,既可以为沓中蜀军赢得回撤的时间,阴平守军又能依仗险要地形阻击邓艾,延缓魏军的进军速度,打破其速战的企图。但由于后主昏庸,听信黄皓巫言之说,拒绝了姜维的精妙建议,葬送了蜀汉提早进行战略部署的机会,致使阴平及阳安关这两个魏军进攻的主要防御方向,蜀军兵力不足,无法给予进犯的魏军第一波打击,故蜀军错失先机,陷入被动,终被邓艾乘虚偷渡。

其次是诸将执行方面。正所谓上行下效,后主孤立姜维的行径势必影响到前线将领对“敛兵聚谷”战略精神的领会及相关实施,例如阳安关失守一事,在《汉晋春秋》里有详细记载:“蒋舒将出降,乃诡谓傅佥曰:‘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佥曰:‘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舒曰:‘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遂率众其出,佥谓其战也,至阴平,以降胡烈。烈乘虚袭城,佥格斗而死。”[1]《姜维传》注引《汉晋春秋》彼时钟会十余万大军围困汉、乐二城,久攻不下,无疑证明蜀汉守军意志之坚决、战斗力之强,也暴露出钟会大军拙于攻坚的缺陷。故姜维以坚固城塞为诱饵,牵制曹魏大军的战术十分有效。阳安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粮草充足的二万蜀军若能坚守,则可与汉、乐二城互为掎角,待钟会大军久攻不克粮尽撤退时,蜀军出关追击,自可实现“敛兵”之效。但是,作为关口主将的傅佥却守城意志不坚,受蒋舒蛊惑违命出战,丢关之余,更让钟会“得库藏积谷”[1]《钟会传》,以致“聚谷”之策破产。所以说傅佥之过实不亚于叛降的蒋舒,胡三省谓:“使(蒋)舒果迎战,亦未可保其必胜,(傅)佥何为不设备邪?关城失守,佥亦有罪焉。”[3]卷七十八·胡三省注亦可谓真知灼见。

接下来的江油守将马邈出降一事,则是战略破局,未及变通的结果。《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1]《邓艾传》世人多谓邓艾跨越奇险偷袭,势必非战斗性减员严重和粮草无以为继,马邈在此情状下还不战而降,真是无能之至。但是据《三国志·魏书·姜维传》云:“(钟)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1]《姜维传》则可知江油失守实为战败乃降,且不是因为邓艾神兵天降,而是与钟会大军野战失利。按入冬时分,江油三校当以坚守不出、以逸待劳为上策,之所以伏兵路上遭致大败,或为“敛兵聚谷”战略中的游军在敌军入境时,未能及时回撤的缘故,而这正是蜀军由于未能坚决执行姜维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仓促应战,导致涪城门户大开。

至于诸葛瞻据险不守、战死绵竹,可谓是将帅失谐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性事件,最终致使“敛兵聚谷”之策彻底破产。诸葛瞻作为诸葛亮嫡子,却与作为诸葛亮接班人的姜维在政见上格格不入,甚至离心离德。魏军伐蜀前夕,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1]《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却不知姜维曾向后主请求加强阳安、阴平的防御,由是可推姜维上书是以密表的方式,进而可见二人“素非同心”[14]《蜀志·姜维传》。而后来诸葛瞻抗击偷袭而来的邓艾军,之所以没有据守涪县,可能就是因政见不一、忌惮姜维军事才能的缘故。涪县乃“蜀东、北之要”[12]《汉中志》,在蜀汉后期是接应汉中、屏卫成都的重要军镇。兴势之役时(244年),总揽蜀汉军政的大司马蒋琬为避魏军锋锐,便从汉中退据涪县,并以其“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1]《蒋琬传》为由,长期屯驻直至病逝。邓艾率军长期深入蜀地,粮草补给困难,又在山高谷深的阴平险境实行偷渡计划,以冷兵器时代简陋的交通运输条件,魏军定会出现大量非战斗性减员的情况,因此直逼涪城的邓艾大军已成强弩之末。此时后主遣都护诸葛瞻督诸军拒艾,蜀军“到涪县,(诸葛)瞻盘桓未进,(黄)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1]《黄权传》附《黄崇传》。黄崇基于钟会受阻剑阁,粮尽意欲撤军,邓艾孤军已陷入“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15]《九地篇》的险境,故而提出以逸待劳、据险自守的防御策略。今人学者多忽略了邓艾疲军首战便告失利的不利情况,《三国志·邓艾传》载:“邓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1]《邓艾传》魏军军无战心、将无战意,士气低落,整个战局本是朝着有利于蜀汉的方向发展。从姜维自沓中转战千里,由阴平、白水斜趣葭萌,最终率主力拒守剑阁,派张翼、廖化等分军出马鸣阁与江油等处截击田章,正是想与仅隔梓潼一县之地、距剑阁不过二百里的涪县蜀军并力杀敌,只可惜诸葛瞻心有芥蒂,拒绝了黄崇的建议,蜀军“不能固守而轻于一战,遂坏全局。”[12]《刘后主志》对此《中国历代战争史》在《三国时代》一卷中指出“设使诸葛瞻能扼险以拒艾军,则艾仍不免陷于窘境,而功败垂成。”[8]277清人何焯更是认为:“但使瞻等不败。艾行危地,必致饥困。维拒剑阁。会莫能前。迄于无功耳。”[14]《蜀志·姜维传》诸葛瞻贻误战机,鲁莽出战,丧失了蜀汉反败为胜的机会,终使姜维“敛兵聚谷”的战略构想彻底破灭,蜀汉亦在军事上回天乏术,覆亡在所难免。由此可知,战场之胜败,系于战场将帅之优劣,战略规划与战略构想的完美实施,除去计划方案本身的合理性外,指挥官的才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结语

在对姜维“敛兵聚谷”的前因后果进行细致剖析之后,让我们重新审视该战略的得与失。

就军事方案的构想规划而言,“敛兵聚谷”战略攻守兼顾,既充分利用蜀汉“重险之固”[1]《邓芝传》的地形优势进行稳固防守,又高度重视对魏作战的反击力度和杀伤效果,其战略价值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军事战略的合理设计不足以决定成败,战争过程中的各种内外因素才是关键所在。“敛兵聚谷”战略具有机动灵活、进退有余的特点,对蜀汉军队的纵深防御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有一个统筹全局、权衡进退的君主以及具有高度战术执行力的将帅,而这在当时的蜀汉政治生态环境下,根本是无法实现的。首先,诸葛亮去世之后,费祎主张控制北伐军队的规模,蒋琬移镇涪城,姜维则力主大规模出兵,这反映出蜀汉军事领导人战略思想的分歧;而以杜琼、谯周为首的益州本土人士向蜀汉外来集团发起猛烈的攻击,蜀汉朝堂上弥漫着一股投降主义与厌战思想,因此姜维在军队方面的影响力仅限于前线边防,遑论中央朝局;其次,后主昏庸、佞幸当道,在“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1]《薛综传》附《薛珝传》注引《汉晋春秋》的腐败环境下,自是难以孕育出杰出将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虽是后人评说,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窘况。蜀汉政权上至君主,下至将帅,因人事问题导致的战略执行力不足、战术思想分歧,而这正是“敛兵聚谷”战略难以运作、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15]《虚实篇》,战争中任何防御策略都不是万无一失的,笔者以为在评析战略构想与军事方案时,在立足政治环境的同时,应结合指挥员的军事才能与应变能力,并从战争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去发现其价值,因此我们不能简单、武断地仅据胜败结果做出评估,须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待战争中的得与失。

[1]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郭允韬.蜀鉴校注[M].赵炳清,校注.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3]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 马植杰.三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张大可.论三国一统[M]//三国史研究.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

[6] 陈金凤.从汉中到陇右——蜀汉战略新论[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4(1):5-13.

[7] 宋杰.汉中对三国蜀魏战争的重要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2):21-27.

[8] 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9] 郭鹏.蜀汉后期汉中军事防务及”敛兵聚谷“刍议——兼谈对姜维的评价[J].成都大学学报,1992(3):61-62.

[10]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11]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 常璩.华阳国志校注[M].任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3] 杨德炳.三国著名战例新探[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14] 何焯.义门读书记[M].崔高维,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5] 孙武.十一家孙子校理[M].杨丙安,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99.

Some Opinions about Gains and Losses of Jiang Wei's Strategy:“Gathering Soldiers to Defeat the Enemy”

WANG Hanyao
(Department of History,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The discussions of historians on the collapse of Shu-Han regime mostly take Jiang Wei's“Gathering Soldiers to Defeat the Enemy”strategy as the direct cause,because this strategy led to the widely opening and falling of Shu-Han regime.However,from the view of military strategy,Jiang Wei's strategy can yet be regarded as a strategic concept featured as knowing yourself as well as the enemy and emphasizing counterattack effect.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ccessful use of military strategy,we cannot simply take personnel aspects of the strategy's application process into account and deny its reasonable planning.Instead,we should inspect the value of this scheme in the context of that war.

Gathering soldiers to defeat the enemy;Jiang Wei;Shu-Han regime

K236.2

A

2095-4476(2016)09-0011-04

(责任编辑:陈道斌)

2016-05-12;

2016-06-03

王瀚尧(1988—),男,宁夏银川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姜维蜀汉汉中
绿水青山 朗朗乾坤
酒窝
姜维国画作品选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汉中仙毫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21世纪蜀汉灭亡原因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