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 军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 艳 军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研究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和方法,分析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和农村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并对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方法进行讨论。
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
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化水平成为继工业化水平之后另一个衡量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信息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城乡联系,为农民致富增收,有必要探索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这对指导国家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1.1 信息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相对。早在1967年,日本学者成泽广行就曾指出: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搜集、加工、传递、积累以及应用中,和物质资源以及能量资源相比,发挥的作用更大,表现为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国内专家钟义信认为,信息化是指在经济领域以及绝大部分社会领域广泛、高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全面提高生产、管理、教育以及创新效率。对于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应用通信技术、信息技术,高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不仅仅涉及到农业信息技术,还应该包括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等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推广演进。
农业信息化以及农业产业信息化是农村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的过程主要是农业生产生活分散的信息活动趋向于整体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有信息商品化、信息机构产业化、信息服务化等多个层次。农村的信息化进程需要遵循信息活动和经济活动规律,在市场需求引导下,将集中在农村和农业部门中分散分布的信息,以及信息的产生、分配、流通和交换等信息应用流程优化整合,再根据农村产业发展需求进行重构优化,建立以信息活动为主营业务的经济实体,形成宏观上的农业—产业信息化链条。农业产业信息化是农业部门内借助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行为,也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该过程主要体现在种植、养殖、加工过程的自动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和贸易物流的电子化。信息技术不仅仅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经济结构,也给传统的农业产业提供了更加高效的管理工具和信息资源,能够进一步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系统升级,并推动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的革命。
1.2 信息化测度理论
1.2.1 波拉特方法
波拉特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于1977年提出的。该方法基于信息经济学内生增长模型理论,使用GNP作为统一衡量信息经济部门增值的参照指标,计算区域生产总值和产业经济附加值,在国家信息化与区域信息化评测方面应用广泛。该理论方法识别所有国民经济部门中的信息部门,将各类分散的信息部门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两类,依据经济活动信息形态转换程度和经济活动结果对信息部门进行划分。波拉特给出了25个二级信息产业,包括建筑、制造、服务以及行政等,将信息行业从国民经济行业中识别出来,并对信息行业以及劳动力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比重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了创造性的二级信息部门划分与测度量化体系:第一信息部门产值使用最终需求法和增值法测量,第二信息产业使用劳动者收入和信息资本折扣作为产值。该方法体系在信息部门的提取和量化测算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1.2.2 信息社会指数
信息社会指数理论是国际数据以及《世界时代》在“’97全球知识发展大会”上提出的新概念。该理论包括社会基础结构、信息基础结构和计算机基础结构三方面内容,其中社会基础结构涉及到学生人数、阅读报纸人数、新闻自由度、公民自由度等具体指标;信息基础结构则考量电话数量、收音机/电视/传真机拥有数、移动电话/有线电视/卫星电视覆盖率;计算机基础结构量化指标有PC人均数量,政府部门、商业部门PC数量,软硬件投资额度,互联网从业人员数量等。信息社会指数使用了回归分析、多元共线分析等标准化方法,二次要素给予相同权重,计算得分后对初步结果进行调整,后确定最终得分,能够对未来发展潜力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1.2.3 联合国信息利用潜力评价理论
该全国信息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情报研究院,由法国学者N.J.Menou主持开发的测度理论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多变量、多层次的评估模型,测度指标变量总数230个,分别反映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和信息利用潜在能力,包括国家基本条件、信息需求、信息资源活动三个层次,有结构和功能两个基本大类。该信息化测度理论体系进行了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获得了变量无量纲值,并使用多种组合方式计算算数平均值,利用多变量相关性多元统计方法,使用较少的主分量,更准确地解释多变量方差—协方差结构,是多变量平面数据的最佳综合简化降维处理高维变量空间,最后使用费雪公式计算其基础信息化水平。
2.1 建立农村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信息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外延性评价和内涵型评价两种类型,其中外延性评价借助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信息化在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与作用进行评估验证,最终评估结果是信息化的价值与作用。内涵型评价方法则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发展程度、产业成熟度和信息化水平作为评价指标。
2.1.1 一般性与特殊性
国外研究人员为了方便不同行业信息化程度与贡献率的横向比较,使用同一套信息化评价指标对各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统一评估。农村信息化指标用于评价农村信息化程度,涉及到的内容应该包括生产、经营和农村管理等方面内容,同时受到经济、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不能使用某个简单的单一指标给出评价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农村受到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关因素的影响,自身在信息化水平方面存在着动态化、复杂化以及开放性的显著特征,并且信息化过程有着自身的复杂性,不同地区的发展背景有较大的差异,遭遇的问题也有所差别,所以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该考虑一般性和特殊性,各项参数应该统一获得,以方便统计和量化分析,使评价结果能够为决策者所接受,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1.2 可操作性
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众多,系统化指标体系不能求大求全。信息指标有着一定的计量性,但是和传统的统计项目有很大不同,信息化现象的反映数据复杂分散,有些指标反映了暂态状态,代表性和全面性不强,而信息化指标应该准确反映信息化中最关键和典型的数据。因此,在保证指标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指标设置应该尽量简洁直观,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配合一些补充性的辅助指标。
2.1.3 可对比性
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和辅助决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大量使用纵向和横向比较的分析方法,因此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所选择的指标也应该有可比性,不仅仅能够进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还应该能够进行时间跨度上的纵向比较。选择指标或者搜集信息时应该统一口径,确保结果真实有效。区域内某一事件时间跨度上的比较研究能够方便研究探索该区域内信息化水平发展,为信息化发展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
2.2 指标与测评基准
2.2.1 指标
(1)价值分析。
信息化评价的主要困难集中在信息化投入和产出之间的逻辑关系。价值分析理论尝试借助市场运行机制,采用分行业、规模和阶段的企业标准值作为辅助指标,用于对企业和机构信息化水平进行科学评价。这种确定指标方法使用投入来评价信息化水平,选择效益作为核心指标,结合信息化总体目标,形成了标准的绩效评价体系。宏观上,能够对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高给出指导意见;微观上能够帮助行业和企业加深对信息化内涵的认识,给予具体引导,逐渐形成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及客观的评价方法。
(2)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理论是当前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评价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其中最权威的是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该方案借鉴了当今世界各种先进信息化测评方法的优势,并根据国家国情实际,成为第一个国家颁布的信息化标准。该标准化评价体系主要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发展、人才、政策发挥等六个方面,对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标数总计20个。
2.2.2 测评基准的选择
(1)内部基准。
内部基准使用某时间段内信息化水平现状作为参考基准,考察目标是随时间变化的区域内信息化水平的变化,故而内部基准需要依据历史数据,在得出评价结果之后,需要选择某一评价作为内部基准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
(2)外部基准。
外部基准是区域内和区域外的比较,选择外部实体信息化现状作为参考基准,利用行业信息化,可以和某一最佳信息化行业实例进行比较,例如农产品加工产业和银行借贷行业的比较。通过和外部基准的比较,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行业内信息化水平的不足,以优化调整自身的信息化进程。
2.3 测评体系框架
2.3.1 信息资源
农村信息资源是农村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开发利用农村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基本途径,同样是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客观体现。信息资源是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储存的信息,农村信息资源水平评价指标可以依据资源类型进行分类:文献信息资源是纸质媒介上的各种信息,衡量指标选择人均农业和图书馆藏量;数字信息资源是磁盘、光盘、硬盘和网络信息资源;模拟信息资源是电视、广播等公共传播平台传达的信息,选择农经类节目播放量作为评价指标;信息资源传递能力则选择电话通话次数、网络社交平台应用频率作为评价指标。
2.3.2 基础设施
信息技术离不开网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需的各类网络都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也包括移动通信、网络等,选择电话普及率、电视普及率、光纤普及率、经济信息服务站数量、计算机数量、移动电话机数量作为评价指标。
2.3.3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需要在农村生产生活中有效应用,才能够真正开发并发挥信息的价值。现阶段,新型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处于刚起步阶段,定量评价难度比较大,因此需要选择普及程度相对较高的指标,如互联网用户比例、农业信息技术研发科研经费比例、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率以及农业数据库拥有量等。
2.3.4 信息产业发展
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是区域信息化水平的直观体现,同样能够反映区域内群众信息服务接受程度。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初见成效,农业信息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农业信息咨询业务逐渐起步,并将逐渐发展为农业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当前,评价信息产业发展程度,主要使用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人均邮电业务量、研发经费比重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等几个指标。
农村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实践中使用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过程。通过对国内外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总结,建立了和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工作相适应的指标体系;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导向性和系统性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农村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人才以及信息化外部环境六大类指标体系;创建了农村信息化的综合指数法;认为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做好农村教育、测评指标和信息采集发布三个体系,突破瓶颈,打造省县乡村多级信息平台,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1]刘世洪,许世卫.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4,(4).
[2]信丽媛,宋治文,贾宝红,吕雄杰,詹嘉放.浅析天津农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学通报,2013,(8).
[3]梁春阳.论农业信息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兼评我国农业及农村信息化测评模型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9).
[4]李凤菊,王建春,宋治文,刘绍伟,宋斌,张雪飞.天津市农业农村信息化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山西农业科学,2015,(4).
[5]林立杰,修莹,钟全雄,李净乐.现代农业信息化指数测评体系构建[J].情报科学,2015,(6).
[6]陈敏,刘俊浩.基于AHP和锡尔系数的农村信息化及区域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9).
[7]张世龙,段芳芳,马春燕.农村信息化与资源配置水平的测评及回归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4,(10).
[8]游泳,龙从霞.边远山区县域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以毕节试验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29).
责任编辑:卢宏业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6.011
2016-11-08
李艳军(1979—),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连锁经营、农村信息化。
S-0;F323.2
A
1674-6341(2016)06-0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