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成 郭梦安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课部, 湖南 益阳4130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教学技巧探析
刘建成 郭梦安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课部, 湖南 益阳413000)
伴随中国当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微课作为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利用微课教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微课在教学模式的创新、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联动、双边活动的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实现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
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技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是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多数高校在教学中取得较好成绩,但是还有部分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其原因涉及教学方法、社会环境、教材内容、学生素质等多种因素。课题组紧扣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提出教学方法是影响《思修》课教学质量最主要的因素,教学方法的陈旧导致《思修》课纯粹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得不到提高,所以在新时期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技巧迫在眉睫。
(一)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在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和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传统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照本宣科,枯燥地完成理论教学任务,根本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无法做到因人施教,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差,甚至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全失去信心。[1]
(二)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政策性和严肃性等特点,再加上教师不善于改变教学方式,只是按照教材完成理论宣讲,在教学中恪守陈规,不敢采用新方法、不敢表达自己的新观点,使得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提升。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教学和学习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样的传统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差,质量有待提升。
(三)微课教学流于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使用教材都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理论性,某些内容原理性较强。虽然部分高校教师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开始了微课的使用,给课堂注入了一丝活力,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但在微课教学中,有的只是是单一地进行视频播放,同学生没有开展双边交流活动,视频播放完了,课也就上完了,这样的微课教学没有收到实际教学效果。
(四)微课制作质量较差
近期关于微课制作的比赛接连不断,高校对微课的重视程度也大幅度提升,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着手开发微课课程,研究微课使用的技巧和方法。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非信息技术专业人士,对微课的认识不够充分、不够全面,制作微课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制作成本较高,微课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微课不但不能完整地阐述教学原理,甚至表达都欠流畅,这样的作品用于教学不但不能实现教学目标,还让学生对于微课产生抵触感。
微课是网络时代的新产物,又叫“微课程”,其最大特点是将教学视频应用于教学之中,充当主要载体,针对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新教学模式,对于现代教学具有促进作用。[2]
(一)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微课特点可知,微课主要是围绕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一个重要问题而形成的内容精简、目标明确、时间简短的教学视频。其最大的特点的就是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思修》课教学中,一个老师可能要上同年级多个班级的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讲解某些最基本的概念或者原理,可以避免花较多时间重复讲解同一个概念和原理,节约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对关键问题进行精讲,做到有所取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凸显内容特色,提高教学效果
《思修》课教学内容整体上包括:理想信念的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人生价值观的塑造、道德意识的提升、法律素养的培养等内容。其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要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单靠理论说教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如果在教学中穿插微课视频,改变单一的传统的说教模式,充分发挥微课的视频声情并茂特点,就能够使教学原理与现实案例共现,学生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与此同时,《思修》课的教学内容为视频的制作和选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思修》课的教学非常需要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加以渲染,从而使教学的效果大幅提升。[3]
(三)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利用效率
《思修》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要实现这个情感目标,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情境,进行情景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在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创设情境,难以让所有学生得到熏陶,自然存在弊端。如果把这种情境模式创设成微课的形式,通过视频来传达给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学生更乐意接受,教师也将变得更加轻松,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也将更高。
(四)增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目标
新时期大学生日趋形成个性化群体,学习的需求和特点也在发生变化,大学生不断呼吁个性化和自主学习。在自媒体时代,这种新的需求给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较大冲击,微课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4]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共享教师上传到网上的微课资源。学习环境变得更加轻松,学生学习的态度也变得更加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氛围
在高校的思想政理论课教学中,因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容易产生学习倦怠等现象。新时期理论课教师完全可以从本校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微课和《思修》课的教学融合起来。既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又可以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氛围。[5]以《思修》教材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例,教师在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阐述时,如果单纯地介绍民族精神的二十字内容,那么教学会显得无比空洞,无法激起学生对我中华民族精神的崇敬。如果,教师在此环节插入微课视频展现“钱学森、屠呦呦”等爱国主义的优秀事迹,就会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使大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大学生在新时期理智爱国的思绪,为后阶段的深化学习奠定基础。
(二)紧扣教学中心,突破教学难点、重点
《思修》课的教学对于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后续的《概论》等课程的学习具有打基础的作用。但是部分学生对《思修》课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不够重视,最终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自媒体时代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充分展示微课教学的辅助优势,有利于教师顺利地突破难点,更好地把握重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网络。因为在形式上,微课图文并茂,小巧灵活,不受课堂限制;在内容上,短小精炼,紧扣要点,突出中心,能更加深入浅出地把问题阐述清楚。以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中“道德的起源”为例,关于道德的起源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学生难以理解,但是单靠教师口头表达道德的起源,难以形象说明,抽象的问题还是不能通俗地让学生理解。如果在此时穿插微课视频,进行专题讲解,那么学生对于该难点问题的把握也就游刃有余,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就水到渠成。
(三)加强师生互动,优化教学环节
在《思修》课教学中,微课的作用不单纯地用于对某一重点知识的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利用微课优化教学。导入新课的方式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思修》课教学中,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播放社会的热点时事视频,引出主题,进入新课。《思修》课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并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积极发言、讨论。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播放当今社会存在争议的热点视频,视频播放引发讨论比起教师口头表达,更加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和讨论的激情。在《思修》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思考,尤其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利用高校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将制作的精美课件、视频资料、优秀案例等上传到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进入网络平台对教师上传的资源进行共享学习,开展自主探究。同时,学生还可以向教师通过在线的方式提出疑问,教师及时给予答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创新微课应用形式,开展双边互动教学
在《思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学,实现教学相长。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布置作业进行思考,而且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这个评价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对于有些学生的深度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且派代表发言做总结,这样师生互动就会不断增强,教与学会相互促进。微课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更要注重教和学的配合,要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就必须开展双边教学活动,《思修》课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微课播放优秀大学生的事迹的视频,再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创造有价值人生”的看法,并且可以以写观后感的形式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凸显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增强师生的交流,教师能更深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思修》教学的目标。
(五)科学利用微课,开展差异化教学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思修》课教学更应该要精细化备课,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因为学生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教师必须掌握学生水平高低不一、思想良莠不齐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微课,为差异教学的实现提供了条件,教师要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情况将教学内容难度进行层次划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获取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学习。
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大胆利用微课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灵活把握教学难点、重点,加强双边互动,促进教学环节的联动,为大学生更充分领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远 扬)
[1]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5-73.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 赵国辉.校本“微课”的价值取向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3-107.
[4] 范福兰,张屹,白清玉.基于交互式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6):54-55.
[5] 温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100-101.
G423.07
A
1671-5454(2016)06-0117-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6.034
2016-10-28
刘建成(1979-),男,湖南邵阳人,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和方法。郭梦安(1968-),女,湖南益阳人,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医学教育。
[课题基金] 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教改基金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湘2015B1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