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妹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木板年画对中国动画走民族化道路的启示
汤晓妹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木板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代表,亦是民俗文化的精髓,其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积淀深厚。本文通过与美日动画民族特征的对比论证,探讨了木板年画在色彩运用、造型设计、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对中国动画走民族化道路的启示。
关键词:木板年画;中国动画;民族化
提起中国动画,我们都会为曾经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中国学派”而倍感自豪,其独创的水墨动画曾震撼整个动画界,诸如此类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然而进入市场经济之后,中国动画步入低谷,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减小。当下中国动画的发展陷入了瓶颈期。“中国动画在丧失产业化发展契机的同时,又失去了其本土的号召力,特别是当观众审美趣味为国外强势的动画文化影响和改变之后,中国动画仍处于被动的局面。”[1]原创力的缺失是中国动画最大的弊端。当下的大部分中国动画都在模仿国外的创作模式,不仅是形式上的模仿,甚至于思想内涵上也趋于相同。如果我们制作的每一部动画能看到的都只是日本动画或者美国动画的影子,那么中国动画的根基必将动摇。只有站在本民族特有文化的沃土上,中国动画才能重新找回自我定位,赢得世界的尊重。其中木板年画作为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必将为中国动画的民族化道路带来无限的灵感。
一、继承和发展木板年画的色彩运用
色彩于动画而言,是形成其独有风格所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各民族皆有自己偏爱的色彩风格,这些不同风格的色彩形式构建了民族特色。例如美国动画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侧重写实,用天光色构成色彩的变化,追求强烈的色彩冲击和画面效果;日本动画的色彩大多崇尚的是宁静雅致的意境,犹如水彩画般通透静谧。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色彩形式百花齐放,不可以一种形式论之;其中木板年画的色彩,传递了浓浓的民俗风味,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研究探讨木板年画色彩运用的法则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并将其运用到中国动画的色彩语言之中,必将突出中国动画的色彩形式的民族性特点和魅力。
木板年画色彩运用最大的特点便是其装饰性和象征性。中国古代把玄(黑)、白称为色,把青、黄、赤称为彩,合称色彩,以玄、黄、赤、青、白为五方正色,木板年画的色彩便以这五方正色为主。独特的色彩运用,使画面具有浓郁的装饰意味。此外,年画的装饰性还和其功能息息相关。逢年过节,为了增添节日的色彩,年画被绘制得喜庆热闹充满装饰性。在华夏文明的浸润下,中国的木板年画赋予了色彩独特的民族化象征。黑色在古代具有崇高的地位,是一种肃穆、庄严的颜色,黑色还象征无所畏惧、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白色象征纯洁无暇、宁静、清正、廉洁、坦诚、清晰;红色是中华民族之国色,象征吉祥、喜庆、温暖、热闹、好运、顺利、忠诚、美丽、正直、威严;黄色是帝王之色,象征着尊贵富有、丰足充盈、祥瑞辉煌;青色为植物的生命颜色,象征着生机无限和顽强。不仅单一色彩有其象征意义,色彩的搭配也有民族文化的底蕴。年画的色彩搭配对比强烈鲜明、夺人眼球。补色用的大胆,红配绿,黄配紫,畅抒心意;正红配亮黄,是中华民族最常用的色彩搭配,表示至极喜庆。传统年画色彩根植于民间,老百姓通过色彩这层媒介传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幸福的向往。同时,也让年画的色彩有了文化的属性。
在老一辈动画大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大闹天宫》、《三个和尚》、《水鹿》等动画作品的色彩都极具装饰性,不拘泥于表现色彩形象真实的光色变化,以原色表现为主,以纯色对比为主,在对比中求和谐,传达出热闹活泼的画面氛围。在《哪咤闹海》中,动画角色色彩搭配的民族象征性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哪咤出生时,主要配色是红色和黄色,体现了哪咤善良勇敢的特征;重生时,哪咤为莲藕化身,荷叶为裳,以绿色为主调,充满希望和生机,象征着哪咤的再生;小白龙全身为白色,凸显了其高傲王子的形象。在民族动画创作中,继承和发展年画中民族色彩的文化底蕴,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和“盲目复古”,而是在领会了年画色彩内涵的基础上,解构它,发展它,透过这些表现形式,体现民族色彩精神层面的意义。
二、继承和发展木版年画的造型设计
成功的动画影片必定有让人过目难忘的动画造型,成功的动画造型必定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好的动画造型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也可以衍生延续动画的商业价值。受到本民族绘画形式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动画造型各有特色。美国的动画有夸张变形的造型,如《猫和老鼠》等;有喜爱突出肌肉结构的造型,尤其以《钢铁侠》、《绿巨人》等英雄系列动画为代表;有强调抽象几何形体的造型,如《飞天小女警》、《飞屋环游记》等;也有哥特风格的造型,如《僵尸新娘》、《鬼妈妈》等。虽然没有整体特点可言,却也在不同角度展现了美国的文化,突出美国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日本动画整体偏爱华美和细节复杂的造型,受到漫画作品的影响。日本动画造型的特点,可以从主角和配角两个角度观察:主角大多手脚细长、比例完美、五官中眼睛大到夸张的美型形象,以少女动画最为典型,如《美少女战士》、《花仙子》等;配角主要是博观众喜欢,大多矮小圆润,像宠物一般。中国动画造型也需要有自己的审美标准,而年画对人物造型的把握,是东方审美哲学的产物,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年画人物的造型特点主要通过体貌特征、面部表情、动作以及服饰道具等来表现,不同造型元素的组合,创造出了性格鲜明的各式年画人物。年画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夸张, “夸张的运用并非民间匠师的刻意追求,而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惯,从生活原形中提炼出来的,经过改造、修饰、规范而产生的有意味的形式。”[2]年画中人物的头部比例放大,身体比例缩小,身躯加宽,强调和突出了主要特征,通过这种夸张的变形,使得年画人物营造出一种强大的气势。例如我们熟悉的各类门神。年画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面部采用了戏剧脸谱的形式,加上符号化的图案,不仅具有装饰之美,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动画也善于运用夸张的形式来表达主题,而动画造型的设计更是如此,通过对头部、身体和动作的夸张,使变形后的形象更加突出动画形象的个性特征。动画师在进行角色创作时,通常依照剧本来分析角色的特点,然后画出生动的角色。而动画角色想要生动则需要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运用年画中的造型元素来辅助角色设计是再合适不过了。例如享誉世界的动画《大闹天宫》中哪咤的形象和《哪咤闹海》中的形象截然不同,前者就是典型的年画中胖娃娃的形象,格外让人印象深刻。此外,该片中的玉皇大帝也有年画中灶神爷和财神爷的影子。《除夕的故事》本是一个剪纸动画,但人物造型设计也烙下了木板年画的影子;正是因为这种创新,才让这部动画片别具风味。在设计动画造型时,动画工作者切忌陷入“拿来主义”的泥潭,要对传统木板年画的元素有所取舍,加以合理的创新运用。动画工作者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把营养转化为全新的生命,这种打碎了再创造的过程往往是最困难的地方,也是最有魅力的地方。只有秉承这种方式,动画造型设计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才能迸发出新的生机。
三、继承和发展木版年画的思想文化
刨去形式,动画这门艺术传达的是一种思想文化内涵,因为生长的民族土壤各异,其所蕴含的文化观念也截然不同。美国这个民族历史非常短,是一个移民大国,充满包容性,有属于自己国家的文化也喜欢拿别的国家的文化来做嫁衣,尽管如此,传递的都是美国的思想文化内涵。《花木兰》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主要宣扬的是木兰的孝道和牺牲精神。同样的故事到了美国人手里歌颂的却是木兰追逐真爱,寻找自我价值的精神,赤裸裸的美国人的价值观。英雄主义、追求真爱、寻找自由、敢于冒险是美国动画不变的主题。日本动画传递的思想文化内涵又折射了日本民族的价值观。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民族,常受地震威胁,非常敬畏自然;日本动画喜欢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高扬环保主义的旗帜。受到神道教文化的影响,日本动画中,很多自然事物都被神明化,河里有河神,山里有山神,例如《千与千寻》中汤屋里就描述了各式各样的神明,《龙猫》里描述的龙猫就是森林之神,《河童之夏》里面的河童也是神明化生物。日本人崇尚集体精神,《足球小子》、《猫眼三姐妹》等描述的都是主角们借助集体的力量,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故事。这和美国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背道而驰。
木板年画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诞生和发展,富有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它根植于民间,有着广大的受众群。其题材中所流露出的中华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典型的世界观、价值观、思想观的代表,我们需要传承延续属于我们本民族的思想文化,这不仅是我们当代人的使命,也是让本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必由之路。中国木版年画秉承了儒家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思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世俗生活、时事新闻等为题材进行创作。例如木板年画《二十四孝》描述了二十四人的孝行,倡导中华民族最为推崇的孝道;《精忠报国》描述了大英雄岳飞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故事,倡导的是爱国主义情怀。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也是诸如《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宝莲灯》等优秀动画片成功的因素之一。《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敢于挑战权威,不畏强权;《哪吒闹海》中的哪吒为了父亲,为了百姓,甘于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宝莲灯》中的沉香历尽千难万险只为救母;这些人物骨子里透出的就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内涵。
艺术想要永葆顽强的生命力,必须适应大时代的发展,动画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古为今用,需剔除传统文化中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生产生活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因素。我们在吸纳传统文化用作动画创作的营养时,应该寻找符合现代社会喜闻乐见的素材。在创作理念上,我们需要从传统的题材中挖掘出现代寓意;大胆地运用想象的创作理念与手法,积极借鉴、学习外来文化,并从其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演绎出耳目一新的感觉,真正做到文化底蕴与现代意义之间的巧妙融合。如何将传统民间的宝贵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这将成为振兴中国现代动画产业的巨大动力。在国外动画的冲击之下,中国动画只有坚持其民族化、本土化的有利特征,才能求得更好的发展,使民族文化的精髓更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恒.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民族动画艺术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78.
[2]杜杰,王蓓.凤翔木版年画艺术对现代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2011,41(1).
责任编辑:胡栩鸿
收稿日期:2016-03-15
作者简介:汤晓妹(1989-),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画设计与理论。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5-0059-03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Woodcut New Year Paintings on the Chinese Animation’s Nationalization Road
TANG Xiao-mei
(School of Arts,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bstract:The woodcut New Year paintings are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folk art and have been the essence of folk culture due to its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In comparison with animation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US and Japan, we have explored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woodcut New Year paintings, namely color application, modeling design,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enlightenment on developing nationalization road of Chinese animation.
Key words:the woodcut New Year paintings; Chinese animation; nation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