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凤 岐
(许昌学院 魏晋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
论东魏北齐定都邺城的地理因素
乔 凤 岐
(许昌学院 魏晋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
华北南部的漳河流域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邺城一带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政治背景下,西魏、北周占据了古都长安,北魏的都城洛阳成了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对峙的前沿地带。相比而言,邺城基本处于东魏、北齐的疆域中心,符合古代建都的一般原则:居天下之中的区位原则、堪舆学的风水相宜原则、山川险固的国都安全原则、掌控全国的天下襟喉原则。同时又具备农业生产水土、气候条件和工商业繁荣的自然资源等经济地理因素。自商朝以后,邺城曾数次成为分裂割据背景下北方政治、军事中心,袁绍、曹操据此地以争天下,后赵、前燕先后于此地建都立国,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地理因素。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人文地理环境,共同构成了东魏、北齐定都邺城的地理因素。
东魏、北齐;邺城;自然环境;人文地理
在中国历史上,都城是一个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因而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杨宽先生说:“当每个新王朝创建的时候,开国君主及其辅佐大臣,总是把都城的建设作为其首要的政治任务。从选址地点,制定规划,到具体施工,建筑完成,都是按照他们的政治意图和既定方针来进行的,都是为了统治阶级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1]历代君主重视都城选址的原因,就是想借此加强对所能控制的疆域的统治,并尽可能地使其建立起来的统治秩序代代相传,所谓“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2]236。谭其骧先生说,历代统治者为了使其封建统治长期延续下去:“主要是根据经济、军事、地理位置这三个方面的条件来考虑,决定建立他们的统治中心——首都的。”[3]
中国的历代皇朝,在都城的选址、宫室的营建方面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东魏、北齐定都邺城正是这些基本原则的体现。
(一)居天下之中的区位原则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与建设,大多以取中为主要原则,即“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4]1119。此处的“国”指的是国都,西周建都于镐城,秦朝立都于咸阳,汉朝都于长安、洛阳,无不选择疆域之中心地带作为立都之所。史念海先生说:“都城的最早的作用是王朝或政权以之来统治或控制全国的疆土。达到了这样的目的,王朝或政权才能长治久安。远古时期有些人设想,为了能够更好地统治或控制,都城所在地以居全国疆土的中央为宜。”[5]214将都城建于国之中心,就是为了突出都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和君王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以便更好地统治全国。
在南北朝后期,东魏、西魏与梁朝(后为北齐、北周与陈朝)三足鼎立,各自统治一片疆土。东魏占据了北中国的东部,南与梁朝大致以淮河为界,西与西魏对峙于崤、函一线;北齐取代东魏以后,南与陈朝大致以长江为界,西与北周对峙于崤、函一线。“在这样的格局下,周、秦、汉、魏以来的传统都城长安与洛阳,前者为西魏与北周所据有,后者处于双方对抗的前沿地带”[6]。以东魏、北齐的版图而言,西通关中的崤、函之险被西魏控制以后,古都洛阳成了对抗西魏、北周的桥头堡,已是去了国之中心的地理位置。
黄河中下游地区,自古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天下之中,所谓“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2]3262。在鼎足割据的政治背景下,处于华北南部的邺城基本处于东魏、北齐的国之中心,也是较为理想的建都位置。
(二)堪舆学的风水相宜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大自然的生命在于阴阳结合,阴阳是世间相辅相成的两种最基本力量,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人与地的关系最为密切,人在地上生活就要择地而居,选择较好的地理环境方能兴旺发达。都城周边的地理环境不仅决定君主的命运,也决定着国家的前途。
邺城不仅居于东魏、北齐的疆域中心地带,其周边的山川地势也符合古代“堪舆学”的风水原则。古人认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且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7]无论是普通民众选择住宅,还是帝王选择国都,均要考虑地势山川及其走向,在敬畏天地的过程中获得自然界的更多恩赐。顾炎武云:“自古帝王维系天下,以人和不以地利,而卜都定鼎,计及万世,必相天下之势而厚集之。”[8]此处所言“相天下之势”指的是古代“堪舆学”中的“风水”,也就是山川河流的高低与走向。堪舆学中,都城属于大区域选址,周边须有名山的依托和大河的环绕,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承载帝王居住的龙脉。邺城西面的太行山脉和南东两面的黄河以及从邺城附近东流的洹漳二水相得益彰,堪称“风水学”中的上乘之地。
(三)山川险固的国都安全原则
都城乃王者所居,都城的安全关系到王朝的安全,军事地理是必备的因素。史念海先生说:“历代的王朝或政权都期望以其都城为基础统治或控制其所据有的地区或整个的国土,更期望其都城不为外力所攻陷或摧毁,使其国运能够长治久安……只有利用地理的形势,再加上人为的努力,也就是说要注意地利与人和。”[5]219在东魏、北齐的疆域中,邺城不仅位于国之中心,周边的地形也具有攻守兼备的军事地理优势。邺城西面太行山就像一道绵延千里的屏障,滏口陉两边的险要地势构成了邺城西面的门户;黄河环绕着邺城的南面和东面成为一道防御天堑,当时黄河上黎阳渡口(在今河南浚县境内)地势尤为重要,是邺城南下的重要门户。从漳河流域来看,发源于太行山脉的滏阳河流经北面,洹水流经南面,漳水绕过城南向东北流去与滏阳河交汇,背山环水的独特地形犹如一个环形封闭区域,形成了几道天然的防御屏障,有着良好的军事地理条件。
邺城依山临水,沟壑从横,虽不能与“瀍、涧之中,天地交会,北有太行之险,南有宛、叶之饶,东压江、淮,食湖海之利,西驰崤、渑,据关河之宝”[9]的洛阳相比,但也称得上山川俱备,基本符合“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理”[10]83的立都原则。就当时局势而论,处于战争前沿的古都洛阳确实如高欢所言:“虽有山河之固,土地褊狭,不如邺。”[11]
(四)掌控全国的天下襟喉原则
都城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掌控全国,与各地的交通至关重要。顾祖禹将这一带地势描述为:“山川雄险,原隰平旷,据河北之襟喉,为天下之腰膂。”[12]东魏、北齐的疆土主要是淮河以北的黄淮之地和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邺城一带自古就是两大平原的重要联结区域,是中东部地区交通咽喉和控制点。
发源于太行山脉的漳水、滏水、洹水在邺城一带交汇,南北交通必须借助于渡口才能畅通,同时这些河道也成了从邺城进入太行山腹地和河东州郡的天然通道,使邺城一带成为货物集散地和中转站。曹魏时期,“白沟和利漕渠的开凿,漳水与其它河渠相沟通,太行山东各处的船只,能够驶抵邺城之下,邺城由此而得到繁荣和发展”[13]。邺城地处华北平原的咽喉要地,又是古代从山东到西北、从中原到幽燕的必经之地,袁绍称此地“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14]26。在控制东魏(北齐)国土、对抗西魏(北周)以及与境内各地交通等方面,邺城具有掌控全境的位置优势。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在选择都城的诸多地理因素中,自然环境颇为重要。尤其是在分裂时期,割据一方的政权选择都城之时不仅注重地理位置,而且更加注重土壤气候等关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以便于获得政治、军事斗争所必需的财力与物力。
(一)水土、气候适合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基础是土地,都城所在地的土壤肥力格外受到重视,这是获取赋税的基础。《禹贡》云:“冀州既载……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厥土唯白壤,厥赋唯上上错,厥田唯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孔颖达说:“‘壤’是土和缓之名,故云‘无块曰壤’。”[15]邺城及其周围的土质松软,是因为这里的土地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沈括说:“余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乾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歳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16]264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华北平原是黄河、漳河、滹沱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而冲积平原往往被看作是最佳的农耕土壤。位于豫北、冀南的邺城,处于太行山系向华北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西高东低的特征极为明显,纵横交错的河道之间的高坡台地,不仅土壤肥沃,而且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候以寒冷为主,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寒冷期,风、霜、雨、雪等自然灾害频发。但在六世纪前期,洛阳、邺城两地的水旱灾旱发生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据《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东魏迁都邺城之前的六世纪前期,洛阳一带旱灾18次,水灾5次;邺城一带仅水灾1次。
从六世纪初至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十月迁都邺城的三十多年间,洛阳一带水旱灾害严重,邺城一带几乎没有太大的水旱灾害。虽然不能排除史官记载自然灾害之时祥于京师现象的存在,但也大致能够说明邺城一带的灾害次数比洛阳少得多,邺城一带的气候条件比洛阳好一些。
优越的自然环境使邺城一带自古就得到开发,成为黄河流域的经济发达区域。“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也,引漳以溉邺,民赖其用。其后至魏襄王,以史起为邺令,又堰漳水以灌邺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魏武王又堨漳水,回流东注,号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17]。从战国到曹魏时期修筑的水利设施,是邺城一带的农业经济发达的又一基础。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实行均田制以后,更多的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从事生产,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东魏孝静帝武定年间(543~550年),治所设于邺城的司州在当时户口最盛,“领郡十二,县六十五,户三十七万一千六百七十五,口一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三十五”[18]2456。邺城一带人口超过百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所需的劳动人口,是促进邺城一带经济经济恢复发展的力量所在。东魏孝静帝迁都邺城之初,为解决随迁百姓的生计,曾下诏“出粟一百三十万石以赈之”[18]2861。邺城粮食储备充足,一方面反映出农民缴纳赋税的沉重,另一方面也说明邺城一带农业经济的发达。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太行山系仍然保有较好的森林植被,曹操修筑邺城宫殿之时“于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取大材”[14]469,到东魏、北齐时期仍然在邺城大修宫室,说明与邺城相近的黎城、平顺一带依然有较好的森林资源可供利用。著名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周昆叔先生说:“山能为人类生存提供水、土、生物等重要资源。山是水之源,水乃人之托。山在人类文化形成中的作用应于更多关注。”[19]邺城西面的太行上绵延千里,能够为邺城一带的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自然资源。
太行山脉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邺城西南的林虑山就是一个铁矿丰富之地,被誉为“山多铁”[20]456。从汉朝开始,便在这里设有“铁官”管理冶铁生产[21]。到了宋朝,林虑县“县侧近山并多铁铆,可以鼓铸”[22]1142。东魏、北齐时期的冶铁情况虽然记载不多,但作为传统的冶铁行业可能不会废弃。铁不仅是兵器的主要材料,也是农业生产工具的原材料,冶铁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东魏、北齐定都邺城之后,又在邺城东北的邯郸开设了四个灶台,大规模地从事煮盐业[18]2863。盐铁业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税源,由官府垄断经营,被看作国家的经济支柱。盐铁业的繁荣和发展,也是邺城经济发达的重要表现。
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大都会,邺城一带的手工业水平已居于全国前列。《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有所记述:“魏郡,邺都所在,浮巧成俗,雕刻之工,特云精妙,士女被服,咸以奢丽相高,其性所尚习,得京、洛之风矣。”[23]唐初的史官虽然以批评的言辞记录邺城的手工业状况,但也反映出邺城手工业的发达。无论是官营的盐铁业还是民营的各种手工业,均能为官府提供所需的财力和物力。
都城的选址,有时显示出连续或继承性,这与历史文化的积淀密切相关。商朝迁都安阳,将邺城一带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成了诸侯图霸之地,齐桓公于此修筑了邺城“以卫诸夏之地”[10]440,使之作为安抚一方的重镇。魏国的西门豹、史起治理邺城、发展生产,使此地成为北攻燕、赵的基地和桥头堡,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东汉后期,邺城的政治地位益发显得重要,袁绍割据北方之后,邺城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曹操灭袁绍之后,将邺城作为统治北中国的重要基地,长期驻扎于此。几年以后,“魏武帝(曹操)受封于此,至文帝受禅,呼此为邺都”[20]453。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先后在此立都,修筑城池、建造宫室、发展生产,数次成为割据政权的政治、军事中心。崔光说:“邺城平原千里,运漕四通,有西门、史起遗迹,可以饶富,在德不在险,请都之。”[22]1134从汉朝到北齐的数百年间,邺城长期作为魏郡的治所和割据时期的北方政治中心,使邺城的文化积淀进一步厚重。崔光建议北魏孝文帝迁都邺城,就是从历史文化基础考虑的,这也是东魏、北齐以此为都城的人文地理因素。
总的来看,自然地理环境是邺城作为东魏、北齐都城的基础,各种人文地理因素是邺城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条件,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人文地理环境,共同构成了东魏、北齐定都邺城的地理因素。
[1]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9.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谭其骧.长水集续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
[4]吕不韦.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119.
[5]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高敏.略论邺城的历史地位与封建割据的关系[J].中州学刊,1989(3).
[7]顾颉.堪舆集成[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91.
[8]顾炎武.历代宅京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4.
[9]陈子昂.陈子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199.
[10]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李百药.北齐书中[M].北京:华书局,1972:16.
[1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2315.
[13]周书灿.殷都安阳兴衰的地理因素[J].人文地理,2006(5).
[14]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5]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2-163.
[16]沈括.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9:264.
[17]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258.
[18]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9]周昆叔.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嵩山文化圈[N].中国文物报,2005-03-11.
[20]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54.
[22]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3]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860.
The Geographical Factors of Ye City Been the Capital in Dongwei and Beiqi Dynasties
QIAO Feng-qi
(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 661000,China )
The Zhanghe river basi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has a relatively superior natural environment,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Yecheng area,and accumulated heav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Under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of separate regime, Yecheng geographic location, the prosperity of social economy and profound humanistic geography, we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that it became the capital of Dongwei and Beiqi dynasties.
Dongwei and Beiqi dynasties;Yecheng;the natural environment;human geography
10.16366/j.cnki.1000-2359.2016.01.023
2015-07-16
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16-23)
K235
A
1000-2359(2016)01-0115-04
乔凤岐(1964-),河南新郑人,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历史地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