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虹,赵军招(.温州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浙江 温州 35035;.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生殖中心,浙江 温州 3505)
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的研究进展
吴燕虹1,赵军招2
(1.温州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生殖中心,浙江 温州 325015)
[摘 要]冻融胚胎移植(FET)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多余的优质胚胎或促排卵过程中因种种因素不适宜移植的胚胎进行冻存,以备在移植失败后或适宜条件下再移植,具有提高累积妊娠率、减少促排卵次数、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降低异位妊娠风险等优点。除年龄外,影响冻胚移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还包括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和两者之间的同步性。内膜准备方案的选择和子宫内膜形态、厚度、容积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因素。最近研究发现决定移植日的激素水平也是影响FET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探讨个体化FET内膜准备方案的效果以及影响FET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进而优化方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子宫内膜容受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综述文献
自1983年第一次成功报道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以来,FET已经成为不育夫妇一个重要的补充治疗[1-2]。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FET技术,在于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累计妊娠率[3],减少促排卵的次数,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4]和异位妊娠风险[5]等。FET的成功依赖于多种因素,国内学者发现不孕年限大于5年的月经规律妇女行FET,其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6],但尚无研究发现男性年龄对FET有不利影响[7]。此外影响冻胚移植成功率的还包括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和两者之间的同步性三大重要因素。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的能力即为子宫内膜容受性,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状态,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其中子宫内膜形态、厚度和容积是衡量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标。FET技术日益成熟,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日益透彻,据CDC统计美国不孕症妇女行FET成功率从1997年的21%增高至2011年的39%,与新鲜胚胎移植成功率越来越相近[8],国内有个别中心已经开始实行不移植新鲜胚胎。多数中心的冻胚移植周
现阶段运用的FET内膜准备方案有自然周期(nature cycle,NC)法、激素替代周期(hormone replace treatment,HRT)法、促排卵周期法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法。
1.1自然周期 在月经周期第12天左右起行B超卵泡监测,同时测定血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评估卵泡和内膜发育情况,确定排卵时间。当B超提示内膜厚度≥8 mm且雌二醇(E2)≥650 pmol/L,于排卵后2~3 d行早胚或排卵后5 d行囊胚移植,排卵后予以黄体酮针60 mg/d肌肉注射或口服地屈孕酮片(商品名称:达芙通)10 mg每日2次,行黄体支持直至测hCG日。NC法适用于月经周期规律,排卵正常且内膜生长良好者。1.2 激素替代周期 在月经周期第2~第5天起口服戊酸雌二醇(商品名称:补佳乐)早晚各2片(1 mg/片),每隔3~5 d予B超监测内膜厚度,根据内膜厚度逐渐增加补佳乐的用量,直至早晚各4片。当内膜厚度≥8 mm且E2水平≥650 pmol/L,孕酮(P)<5.0 nmol/L时加用孕激素转化内膜,即黄体酮针60 mg/d肌肉注射及口服地屈孕酮片10 mg每天2 次[11]。自转化日后的2~3 d行早胚或5 d后行囊胚移植。HRT法适用于月经周期不规律、卵泡发育障碍或者NC子宫内膜较薄者。
1.3促排卵周期 在月经周期第3~第5天开始隔日注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150 IU,在周期第10~第12天开始监测,并测定血清LH、E2及P水平,若优势卵泡<14 mm,则隔日肌肉注射hMG 150 IU。当优势卵泡≥16 mm、内膜厚度≥8 mm、E2≥650 pmol/L时,若LH≥20 mIU/mL即注射短效GnRH-a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商品名称:达必佳)0.1 mg 或hCG 10 000 IU诱发排卵,92~140 h后解冻第3~第5天胚胎;若LH<20 mIU/mL则诱发排卵后104~152 h解冻第3~第5天胚胎,术后黄体支持亦同NC法。或者在月经周期3~第5天起口服来曲唑5 mg/ d,连服5 d,在第10~第12天起超声监测,后续同上[12]。亦有学者采用克罗米芬(CC)+hMG促排卵方案[13]。促排卵周期法适用于排卵障碍、无优势卵泡或者既往HRT法中对外源性雌激素反应较差者。
1.4GnRH-a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 在卵泡早期或黄体中期肌肉注射长效GnRH激动剂醋酸曲普瑞林(商品名称:达菲林)2.0~3.75 mg进行垂体降调节。首次注射后评估性激素水平、子宫的大小、形态和肌层回声、CA125指标等再考虑是否需要再次注射,一般注射1~6次。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的2~3周后测定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如E2≤180 pmol/L、LH≤5 U/L、P≤5.0 nmol/L、子宫内膜厚度≤5 mm,若符合条件则采用激素替代递增方案。GnRH-a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临床上较常运用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子宫肌瘤、输卵管积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及反复移植失败等不孕者[14]。
内膜准备方案个体化是FET成功的重要环节,其中NC法和HRT法是绝大多数国内生殖中心最常用的内膜准备方案[15]。NC法可避免使用外源性激素,子宫内膜的生长为正常生理变化,最符合胚胎着床的生理要求,且简单经济,临床上应用较广,但其缺点包括排卵日难以确定,周期取消率相对较高等。HRT法的灵活性和人为控制性较强,可自主决定移植时机,但为获得良好的子宫内膜准备,外源性雌激素用药量较大,后期还需维持用药直至胎盘功能建立,目前其对母儿两代安全性未能确立。田甜等[16]发现HRT法中应用外源性雌激素在短期内对妊娠结局和子代情况无不良影响,但远期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促排卵周期法通过刺激卵泡发育,获得内源性雌激素从而使子宫内膜达到理想状态,但是容易导致多卵泡发育和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黎淑贞等[17]通过研究发现,HRT法有利于精确掌握子宫内膜转化时机,可能比NC法和促排卵周期法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但罗莉等[18]和文娅等[19]认为NC法与HRT法对FET妊娠结局无影响,刘格林等[20]和李秀玲等[21]认为,以上三法均可达到较理想的内膜厚度和相似的FET临床结局,而田莉等[22]则发现年轻FET患者无论行哪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妊娠结局均无影响,35岁以上FET患者行NC法可提高临床妊娠率。
采用GnRH-a降调后激素替代治疗的优点包括内膜准备更简单、方便监测、避免自发的异常排卵、时间易把握等。Mohamed等[23]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GnRH-a降调后激素替代治疗为EMs患者FET周期中提供一个良好的子宫内膜环境,进而提高临床妊娠率。国内学者牛志宏等[24]采用GnRH-a降调后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在子宫腺肌症患者FET周期应用中得到相同的结论,同时还发现部分患者在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同时,并未增加流产率。此外有学者同样发现该方法可以改善PCOS、盆腔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行FET周期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胚胎早期种植[25-26]。但是目前市场上GnRH-a价格偏高,给患者经济上增加一定的负担,同时采用该方案也会增加患者对外源性雌激素的依赖。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合理谨慎的评估后再进行该方案的使用,以期最终提高FET的妊娠率。
超声仪器测量子宫内膜容受性主要体现为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容积等指标。根据Gonen内膜分型标准[27],将子宫内膜分为A、B、C三种形态。A型:呈三线型,外层和中央为强回声线,外层与宫腔中线之间为低回声区;B型:为均一的中等强度回声,宫腔强回声中线断续不清;C型:为均质强回声,无宫腔中线回声。内膜形态对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意见不一。Germeyer等[28]认为子宫内膜形态为A型时妊娠率最高,C型最低。赵琰誉等[29]同样支持A型子宫内膜患者较B型、C型内膜的患者更易受孕。可能与A型内膜更接近生理状态,与胚胎发育更同步,更有利于之后的胚胎着床有关。而有学者[30]则认为子宫内膜形态与妊娠结局无关。
临床上将阴道B超子宫纵切面上子宫内膜线两外侧缘的最大距离作为子宫内膜厚度。众所周知,过薄的子宫内膜厚度不利于胚胎着床,但内膜厚度是否越厚越有利呢?关于子宫内膜厚度对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意见同样表现出不统一的结论。李江涛等[31]发现在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间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宋梦玲等[32]通过最新研究发现在FET周期中,移植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在8~14 mm时,临床妊娠率较高,内膜形态A型与B型在妊娠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在于当子宫内膜较厚时,黏膜下的血流较丰富,营养物质以及代谢产物交换更频繁,有利于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促进胚胎着床。对于子宫内膜厚度一直偏薄者,但只要其功能正常,只需将子宫内膜厚度调到妊娠时所需的最小厚度即可取得较满意临床妊娠率[33]。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补充适量的雌激素仍可使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不孕症患者获得一定的临床妊娠率[34]。
子宫内膜形态及厚度不能完全反应子宫内膜状态,而三维超声能通过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整合分析测定出子宫内膜容积,克服二维超声的不足,更好地呈现子宫内膜状态,为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提供了新的客观标准。Zollner等[35]通过研究发现当子宫内膜容积低于3.2 mL时,高达96%的FET妊娠结局呈现阴性,从而认为子宫内膜容积是衡量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理想指标。王锦惠等[36]通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容积<2 mL的5例患者中无一例妊娠成功。这就提示我们胚胎着床可能对子宫内膜容积有基线值要求,当内膜容积过小时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不利于胚胎移植。目前关于子宫内膜容积基线值仍未有统一标准,可能与现阶段样本量过少,研究者参与不积极有关。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子宫内膜容积或许能更好预测妊娠结局,可能比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更有积极意义。
虽然目前临床上对于能影响FET结局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以及容积存在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过薄或过厚的子宫内膜厚度及过小的子宫内膜容积都不利于胚胎着床。在FET移植前通过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的形态、容积、厚度等进行测定,综合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根据评估结果考虑是否取消移植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当子宫内膜容受性较差时,应当建议FET患者切勿急于移植而导致胚胎浪费,可暂时取消移植,通过药物干预调整,待子宫内膜容受性好转后再择机移植。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需要多种因素调控,其中E2在胚胎植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37]。毋庸置疑,当机体E2水平过低时,子宫内膜增生不佳,进而影响胚胎着床,但E2水平到底处在什么范围内最佳呢?程昭霞等[38]发现以NC法行FET内膜准备时,当E2>734.0 pmol/L时,其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反而降低。原因可能在于过高的E2水平会破坏子宫内膜容受性,并且能改变子宫内膜基因表达,从而破坏移植窗[39]。李春燕等[9]采用HRT法准备内膜后发现决定移植日E2水平处于366~732 pmol/L时能获得最佳妊娠结局。但有学者发现就FET当日E2水平而言,从自然周期E2平均值399 pmol/L到促排卵周期的1 013.1 pmol/L都可以成功妊娠,说明人类胚胎种植时内膜所需要的E2水平差异较大,E2对于内膜增生转化的作用可能只是允许而非必需[40]。因此当决定移植日E2水平过低或者过高时,应当结合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取消移植,切不可把E2水平作为移植时机的唯一标准。
众所周知,LH峰是促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及排卵的关键因素。而研究表明LH也能调节子宫内膜,有利于胚胎着床。决定移植日LH峰出现组妊娠率高于未出现组[9]。但Griesinger等[41]认为LH峰与妊娠率之间并不相关。目前关于LH峰对于FET临床结局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现阶段的研究尚不能得出一个理想的评价标准,仍有待于学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及总结。
近年来,关于孕酮转化子宫内膜后适当延迟胚胎移植时间可获得较满意的妊娠率是研究胚胎移植时机对FET结局影响的一个新尝试。路锦等[10]在排除胚胎质量差异影响妊娠率的情况下,对2012年9月起行FET移植的1 081例患者,1 103个周期均采用孕酮转化子宫内膜延迟1 d移植胚胎的方法[即孕酮转化子宫内膜4 d后移植第3天(D3)早胚,孕酮转化子宫内膜6 d后移植第5天(D5)囊胚],发现不同孕酮转化子宫内膜时间移植D3或D5胚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孕酮转化子宫内膜时间不同移植胚胎均可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这个结论的发现有利于临床及实验室的工作安排,但是目前对于该研究的报道文献较少,结论的可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确立。
FET因具备提高累积妊娠率、减少促排卵次数、降低OHSS发生率、降低异位妊娠风险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FET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子宫内膜容积可能比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更有说服力,从而为选择合适的胚胎移植时机提供参考。决定移植日E2水平、LH峰以及孕酮转化子宫内膜时间对FET临床结局的影响还在积极研究中。目前临床上对于FET子宫内膜准备选择方案尚未统一,为了给更多的不孕夫妇带来福音,未来期待有针对不同类型患者进行个体化内膜准备方案的研究,以获得更高的FET成功率为目标,这是我们生殖医学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TROUNSON A,MOHR L.Human pregnancy following cryopreservation,thawing and transfer of an eight-cell embryo[J].Nature,1983,305(5936):707-709.
[2]ZEILMAKER G H,ALBERDA A T,VAN G I,et al.Two pregnancies following transfer of intact frozen-thawed embryos[J].Fertil Steril,1984,42(2):293-296.
[3]SHAPIRO B S,DANESHMAND S T,GARNER F C,et al.Evidence of impaired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fter ovarian stimulation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fresh and 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s in high responders[J].Fertil Steril,2011,96(2):516-518.
[4]IMUDIA A N,AWONUGA A O,KAIMAL A J,et al.Elective cryopreservation of all embryos with subsequent cryothaw embryo transfer in patients at risk for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reduces the risk of adverse obstetric outcomes:a preliminary study[J].Fertil Steril,2013,99(1):168-173.
[5]张轶乐,孙婧,苏迎春.新鲜和冻融胚胎移植妇女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 (9):655-658.
[6]李红芳,李豫峰.影响月经规律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7):139-142.
[7]DAIN L,AUSLANDER R,DIRNFELD M.The effect of patemal age on assisted reproduction outcome[J].Fertil Steril,2011,95(1):1-8.
[8]DECLEER W,OSMANAGAOGLU K,MEGANCK G,et al.Slightly lower incidence of ectopic pregnancies in frozen embryo transfer cycles versus fresh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cycle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Fertil Steril,2014,101(1):162-165.
[9]李春燕,明蕾,张露,等.激素替代治疗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4):271-274.
[10]路锦,张翠莲,张少娣.冻融胚胎移植中孕酮转化子宫内膜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 (6):424-427.
[11]王佩玉,赵军招,金聪聪,等.芬吗通和补佳乐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应用比较[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5 (1):36-44.
[12]洪青青,蔡任飞,匡延平.来曲唑应用于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的研究[J].生殖与避孕,2010,30(7):445-448.
[13]张帆,韦继红.克罗米芬联合促排卵全胚冷冻再行解冻胚胎移植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695-2697.
[14]程婷婷,孙莹璞,苏迎春,等.降调节联合人工周期方案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应用[J].生殖与避孕,2013,33 (3):167-172.
[15]龙文,伊太郎,赵红庆,等.体重指数、年龄和受精方式对非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6):4879-4881.
[16]田甜,李艳萍,刘冬娥,等.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术的安全性评价[J].生殖医学杂志,2012,21(1):30-33.
[17]黎淑贞,陈希曦,邓爱民,等.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两种临床方案应用对临床结局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11,20(6):516-518.
[18]罗莉,赵静,李东红,等.自然周期与人工周期方案264个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 (2):162-164.
[19]文娅,陈宇玲,王文军,等.两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 (12):963-966.
[20]刘格林,刘胜贤,杜翠果.激素替代法和自然周期法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192-193.
[21]李秀玲,董丽,王培,等.409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分析[J].江苏医药,2013,39(19):2253-2255.
[22]田莉,薛侠,柏海燕,等.不同年龄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方案的选择[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2):266-267.
[23]MOHAMED A M,CHOULIARAS S,JONES C J,et al.Live birth rate in fresh and frozen emryo transfer cycles in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1,156(2):177-180.
[24]牛志宏,夏利丽,陈骞,等.子宫腺肌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选择[J].生殖医学杂志,2011,20 (3):197-200.
[25]解迪,陈枝岚,周蓉,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降调节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结局观察[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9):714-718.
[26]东亚君,李玉艳,李敏,等.GnRH-a预处理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5):1619-1622.
[27]GONEN Y,CASPER R F.Prediction of implantation by the sonographic appearance of the endometrium during 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 for in vitro fertihzation (IVF)[J].J In Vitro Fert Embryo Transf,1990,7(3):146-152.
[28]GERMEYER A,VON WOLFF M,JAUCKUS J,et al.Changes in cell pmlifemtion,but not in vascularisation are characteristic for human endometrium in different reproductive failure—pilot study[J].Reprod Biol Endocrinol,2010,21(8):67.
[29]赵琰誉,刘英,张军,等.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分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23(4):325-328.
[30]MERCE L T,BARCO M J,BAU S,et al.Are endometrial parameters by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and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 related to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outcome?[J].Fertil Steril,2008,89(1):111-117.
[31]李江涛,曹金丽,程传,等.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冻融胚胎解冻移植时机选择中的运用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9):2782-2785.
[32]宋梦玲,徐仙,胡蓉,等.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7):4-7.
[33]张合龙,张翠莲,李杭生,等.厚度偏薄的子宫内膜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5):439-440.
[34]杨海燕,赵军招,林金菊,等.戊酸雌二醇片补充治疗对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不育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11):1277-1281.
[35]ZOLLNER U,SPECKETER M T,DIETL J,et al.3D-Endometrial volume and outcome of cryopreserved embryo replacement cycles[J].Arch Gynecol Obstet,2012,286(2):517-523.
[36]王锦惠,门殿霞,于子芳,等.经阴道三维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容积对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12):1112-1115.
[37]OZTURK S,DEMIR R.Particular functions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in establishment of uterine receptivity and embryo implantation[J].Histol Histopathol,2010,25(9):1215-1228.
[38]程昭霞,曲文玉,王蔓.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日雌二醇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 (5):393-394.
[39]HAOUZI D,ASSOU S,DECHNET C,et al.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lters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in humans:protocol effects[J].Biol Reprod,2010,82(4):679-686.
[40]刘美,江胜芳,胡玥玥,等.冻融胚胎移植3种内膜准备方案成功妊娠者的临床比较[J].生殖与避孕,2014,34(7):538-541.
[41]GRIESINGER G,WEIG M,SCHROER A,et al.Mid-cycle serum levels of endogenous LH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likelihood of pregnancy in artificial 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cycles without pituitary suppression[J].Hum Reprod,2007,22(10):2589-2593.
(本文编辑:赵翠翠,丁敏娇)
通信作者:赵军招,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z.joyce08@163.com。期逐年上升,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FET妊娠率仍是生殖医学研究的重点。最近研究[9-10]发现决定移植日的激素水平也是FET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其作用机制仍未完全研究透彻。本文通过探讨个体化FET内膜准备方案的效果以及影响FET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进而优化方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吴燕虹(1990-),女,浙江温州人,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5-05-19
[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志码]C
DOI:10.3969/j.issn.2095-9400.2016.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