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辩士及其作用

2016-03-16 07:24罗晓芳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曹操

罗晓芳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三国演义》中的辩士及其作用

罗晓芳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大批有口才、善辩论的辩士形象。他们能言善辩,以辩才出众,得到所在政治集团的赏识和重用。按照论辩活动的不同性质,将他们分为论辩政治策略、军事谋略和外交策略的辩士三类。汉末三国时期各个集团的辩士,皆以语言为利器,或得以表达其政治观念,或陈说战略计谋,或智辩对手。他们皆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对时局的变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国演义》;辩士;论辩

《三国演义》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是因为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三国历史图画,而且还塑造了众多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典型人物形象。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指出:“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国者也。”[1]2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批有口才、善辩论的“辩士”形象,他们以语言为利器,积极参与了当时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活动,他们或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或陈说自己的战略方针,或以犀利的语言智斗论敌,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将这类人物形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总结他们的形象特点,并对他们在三国时期的作用等略作探讨。

一、在政治决策中的争辩

政治观念决定一个政治集团的政治取向和发展定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士人由于政治理念的不同而产生分歧,因此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争辩,通过辩论宣扬各自的政治观念和策略。在论辩过程中,他们或引经据典,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出来。汉末政治混乱,各路英雄竟起,政治思想不同,导致他们的最终结局也各异。

首先,是否“奉迎天子”,这既是政治立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策略问题,它直接影响了袁绍、曹操两大集团的成败。袁绍的谋臣沮授与郭图、淳于琼曾就这个问题发生过激烈的辩论,《三国志》裴注所引《献帝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沮授说袁绍云:“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郭图、淳于琼曰:“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授曰:“今迎朝廷,至义也,又于时宜大计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夫权不失机,功在速捷,将军其图之!”[2]162

沮授凭借其敏锐的政治眼光,分析袁绍现已占有的政治资源,指出勤王保驾的巨大政治价值,劝说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忠义勤王的名义,夺取对中央政权的控制。这种纵观天下大事,在混乱局势中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也是一个辩士必备的技能之一。然而袁绍目光短浅、优柔寡断,本来打算采纳建议,却听信他人三言两语后就失去主意。沮授一再分析利弊,说明利害,意见依然不被采纳。其实袁绍四世三公、实力雄厚,原本在这场政治角逐中占有很大优势,却不听从谋臣沮授的谋划,在错误政治思想的引导下,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基业,错失了称霸天下的政治机遇。

《三国演义》中对沮授等人辩论的情形描述不多,但对荀彧劝曹操的话则叙述比较完整,荀彧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3]第十四回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以勤王名义发兵保驾,“奉天子以讨不臣”,由于实施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虽实力远不如袁绍,最终却掌握了朝廷的实权,打败各路枭雄,统一北方,进而入主中原。

其次,关于“正统”问题的论辩。汉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各路诸侯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民众的愿望,力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重新实现国家的统一。”[4]各个集团相互攻伐征战,出师必要名正言顺,这样才以便收服人心,因此都要为本集团的合理性寻找理由。因此,关于“正统”的辩论,一直存在于各个集团的内部或彼此之间。

荀彧是曹魏集团的首席谋士,同时也是一位口齿伶俐的辩士。在第六十一回,曹操在诸侯征战中接连取得胜利,一举扫除中原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随之也日益骄横,有了取代汉室的野心。手下谋士董昭与荀彧就曹操受魏公一事进行了一场激烈辩论。董昭说:“自古以来,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虽周公、吕望,莫可及也。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岂可与诸臣宰同列乎?”将曹操扫荡群凶的功绩,夸大为周公、吕望都无法比肩,认为曹操理应受魏公之位,荣加九锡。荀彧却辩驳道:“丞相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董昭洞察曹操心理,明白“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政治手段,勤王保驾只是一种口号,一种政治宣言,而最终目的是统一天下,掌握实质性权力。荀彧忠谏曹操不要僭越,他以为曹操本是恢复汉室的忠义之士,理应做一个扶危济困的忠正直臣,不能“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丢掉“奉天子以讨不臣”这层保护罩,去背上篡位的骂名。荀彧仍保留着宗法制的正统思想,在他内心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忠君观念,因此虽为曹魏首席谋士,但却一直希望兴复汉室,这就与曹操的真实政治目的相违背,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和荀彧一样,诸葛亮不仅仅智谋超群,同时也能言善辩。对于“拥刘”还是“拥曹”这个关乎正统的问题,孔明与王朗就进行过针锋相对的论辩。王朗质问为何孔明为何要兴无名之兵,孔明义正言辞地回答“奉召讨贼”,表明刘备代表汉室正统,是师出有名。王朗即辩以“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天下有德者居之”的政治观念,他历数东汉末年盗贼蜂起,诸侯争雄的乱局,盛赞曹操“扫清六合,席卷八荒”的功绩,有使“万姓倾心,四方仰德”的政治威望,以此证明曹操是“天命所归”而非“以权势取得天下”,欲证明曹魏政权的合法性。接着又称颂曹丕“应天合人,法尧禅舜”,是合乎“天心人意”的。指责孔明欲“逆天理、背人情”行事,并宣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既为自己投奔曹魏辩护,又妄图劝降孔明。孔明当即予以驳斥,他直指王朗理应“匡君辅国,安汉兴刘”,却“反助逆贼,同谋篡位”,怒骂其“罪恶深重,天地不容”!然后以“天意不绝炎汉”强调蜀汉政权的合法性,以及自己奉召讨贼的正义性,直接大骂王朗“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称其“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更怒斥其九泉之下无面目见二十四帝。言辞犀利、气势磅礴的辩斥,使王朗当即撞死于马下。孔明自始至终坚持宗法制正统论,证明刘备统治具有合法性。始终站在政治道德的制高点上,彻底否定其他政权存在的合理性。在此时鼓舞了蜀汉全军的士气,表明自己出师有名,即正义又合理。同时,在政治舆论上也占据了巨大优势。

其三,择主问题,“在人才可以自由选择和流动的条件下,能否作出明智的选择,这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5],择主观念不同,人物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在《三国演义》中“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是劝降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套语,这种观念源于孔子,《后汉书·马援传》则明确写道:“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6]555《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六十五回,三次提出这一择主观念,但不同的劝降者则做了不同发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李肃知晓吕布有勇无谋、见利忘义的本性,一来就送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给他,他竟主动提出杀旧主以为进见之礼。吕布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李肃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投其所好,以利结其心,轻松将其劝降。不同于李肃的曲折委婉,满宠见到徐晃就开门见山地表明是来劝降,先赞扬他“公之勇略,世所罕有”,表明曹操“好贤礼士”及欣赏敬爱之意,吸引他“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文心雕龙·论说》篇在讲到“论之为体”时说:“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7]218这正是论辩时的制敌诀窍。决定辩士是否成功,个人的论辩素养很重要,要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要有高瞻远瞩的论辩眼光、高明正确的论辩策略、敏锐流畅的论辩思维、无可辩驳的辩论语言及清晰明确的论辩逻辑,但本质上还是取决于其事主的智慧高低,聪明如曹操者,成就了成功的辩士荀彧。糊涂如袁绍者,高明的沮授也挽救不了其走向失败。

二、在战略决策中的争辩

战略决策正确与否,决定了军事行动的成败。三国各集团内部在商讨军事策略时,众谋士唇枪舌战,表现了作为辩士出色的辩才。尽管这些人物的身份、面目、行为各异,却有一个根本的相同点,即都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来陈说利害,左右决策者的意向、决定和行动。

曹魏集团中郭嘉和程昱都是能言善辩之士。在曹操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时,他们多次就不同方案进行辩论。如在是否接纳前来投诚的刘备这一决策上,程昱信奉“一日纵敌,数世为患”[2]361的原则,认为“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郭嘉则持肯定态度,他说:

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困穷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3]第十六回

程昱从长远利益角度分析,对刘备的才能和雄心做出正确判断,推测到刘备终将成为曹魏的重大阻力,建议趁早铲除障碍。其策略并不是不高明,只是没有契合当时的环境和曹操的政治目的。而郭嘉审时度势,认为曹操此时新奉天子,实力并不十分强大,正是“招怀英雄以明大信”的用人之际,认为从招贤纳士的需要出发,接纳刘备不仅能为自己增添助力,还能树立良好的“爱贤”形象,这可以成为延揽人才的政治口号,起到良好的政治宣传作用,使天下贤臣谋士归心。曹操最终采纳了郭嘉的方针,认为“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曹操因衣带诏之事杀害董承及董贵妃,又商议处理参与事件的刘备和马腾。对东征刘备的决定,程昱分析道:“刘备现在徐州,分布掎角之势,亦不可轻敌。况今袁绍屯兵官渡,常有图许都之心。若我一旦东征,刘备势必求救于绍。绍乘虚来袭,何以当之?”他对彼此之间的军事力量、政治形势都十分清楚,因此颇为担忧东征存在的隐患,提醒曹操东征的危险性。郭嘉则认为:“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士各相妒忌,不足忧也。刘备新整军兵,众心未服,丞相引兵东征,一战可定矣。”相比于程昱,郭嘉不仅了解彼此大势,更对敌方集团内部的君臣缺陷和不利情况了然于胸,既能洞察对手存在的问题,同时又准确地做出判断,大胆地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从而给出贴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战略决策,使曹操得以一举打败刘备,攻占徐州,取得阶段性胜利。[3]第二十四回

东吴集团里,周瑜也是一个机智善辩之士。曹操新破袁绍,命孙权遣子入朝随驾,对这一关乎孙吴命运的大事,东吴大臣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辩。张昭惧于曹操威势,主张送质,他明白曹操的意图是“操欲令我遣子入朝,是牵制诸侯之法也”,但“若不令去,恐其兴兵下江东,势必危矣”。片面地被敌人吓倒、轻易地妥协退让。周瑜则不同,他仔细分析了利弊:“君承父兄余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足,将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于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连和。彼有命召,不得不往。”首先表明东吴兵多将广,并不惧怕曹操,接着指出送质具有极大弊病,会使整个东吴受制于人,最后做出“不如勿遣,徐观其变,别以良策御之”的正确决断。他拥有一个辩士犀利独到的思维,经过多方对比,辨别利害,不为眼前的危机吓倒,以战略家的眼光,为东吴做出最精准的判断。试想孙权真若送质入朝,东吴就会处处受到曹操的牵制,彻底失去政治军事上的自由权。[3]第三十八回

《墨经·小取》里这样说道:“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8]191作为一个合格的辩士,不论是在集团决策,还是在对外交涉时,都必须对自己和对方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据此做出到位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形成有利于我方的战略决策,通过缜密的语言实施计划,达到百战百胜的境地。

三、在外交活动中的争辩

如毛宗岗所说:“《三国》一书,有同树异枝,同枝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之妙。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不犯之而求避之,无所见其避也。惟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也。”[1]5考察有关“论辩”的描写,基本上达到了评点家说的“特犯不犯”的境界。外交是展示辩士辩才最为直接的一种场景,《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大批形态各异的辩士形象,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彰显了出色的口才、过人的胆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很多人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还用各种方式维护了自己集团的利益和尊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会记住第八十六回吴臣张温和益州学士秦宓的那场锋芒毕露、情辞激越的论辩。面对张温“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曾学事否”的调侃,秦宓张口就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这样大的口气,似乎让人觉得有点狂妄自大,但其实更显示出他自信满满。接下来,二人以“天”为辩,张温分别以天是否有头、耳、足、姓发问,秦宓则一一以《诗》作答:

《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姓刘。”“天子姓刘,以故知之。”他语言清朗,答问如流。在解决张温的问难之后,立马辩诘道:

先生东吴名士,既以天事下问,必能深明天之理。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既轻清而上浮,何以倾其西北乎?又未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愿先生教我。

说得张温无言以对,只能避席而谢曰:“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仆顿开茅塞。”再也不敢露出一副傲慢无礼的样子。有识之士互相问难,只有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者,才能展示出真正非同凡响的论辩才能。

当然,小说中写得最精彩的还是诸葛亮的“舌战群儒”。蜀相诸葛亮,不仅擅长军事谋略,还口齿伶俐、能言善辩。他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在外交场合上展示了其惊人的辩才。促使东吴做出联蜀抗曹的重大决议,挽救了蜀汉集团濒临灭亡的颓势。能够促成吴蜀军事联盟,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功不可没。《三国演义》用了一整回的篇幅来描写这一精彩情节,当时刘备新败,吴臣一片降曹之声,想要实现吴蜀联合的政治联盟,必须要将东吴主降的众谋臣说服。他此时虽处不利地位,却能斗志昂扬。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峻、程德枢七人连番问难,诸葛亮始终临危不乱、不卑不亢、有条不紊地一一化解。

以诸葛亮为辩驳对象的论辩有四次。东吴谋臣张昭先向诸葛亮发难,围绕亮自比管、乐,如今刘备却兵败奔走这一情形,张昭言辞犀利,语带嘲讽道:

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3]第四十三回

他抓住刘备连连败退的军事失利事实,暗指诸葛亮名不副实,远不如管仲、乐毅之才。

对于此时刘备的不利局面,诸葛亮反客为主,以治病类比,先细细分析新野之败,指出“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然后辩驳“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表明自己的成绩。接着以“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说明荆襄之地被曹操占据,不是刘备没能力夺取,乃是因为刘备仁义才不取之。当阳之败,也是因为刘备不忍抛弃跟随他的十万百姓,而甘与同败,因此延误战机。再将刘备与刘邦类比,借韩信表明胜负乃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指明韩信虽没有战无不胜,但重在辅助刘邦统一了天下,暗示自己现在虽败,但最终会像韩信一样功成名就,最后语气不善地挤兑道“最后以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将滔滔不绝的张昭驳斥得哑口无言。

步骘指出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他及时转移话题,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论证苏秦、张仪是“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对比吴臣“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突显出苏、张二人的英勇,也表明自己无所畏惧的精神,还反戈一击,讽刺了吴臣的懦弱无能。话题转移地恰到好处,既没有正面说出自己的目的而降低身份,又再次打击了吴臣的嚣张气焰。

严峻和程德枢企图以学问来难倒诸葛亮,分别以“治经典”和“有无实学”发问。诸葛亮首先从根本上否定该问题,没有给对方肆意刁难的机会。先是不慌不忙地辩驳:“寻章摘句,世之腐儒”,并不能“兴邦立事”,然后列举前代贤人伊尹、张良等,说明“有匡扶宇宙之才”的人,并不需要舞文弄墨,同时也反衬出书生的无用。接着口若悬河地解说“儒有君子小人之别”,指出君子之儒是“忠君爱国,名留后世”,小人之儒乃是“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借扬雄以文章名世却屈身事莽,最终投阁而死的例子,表明自己对“日赋万言”的小人之儒的不屑,使得以治经典为荣者垂头丧气。

以曹操为中心话题的论辩有三次。首先,在虞翻夸张曹操“兵屯百万,将列千员”时,诸葛亮转守为攻,以事实说明曹操兵虽数百万,但实际确是“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不足惧也”的真相,嘲笑东吴众臣“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对比来赞颂刘备“以数千仁义之师,虽不敌百万残暴之众”,这才是真英雄气概,反过来还讽刺了东吴众人贪生怕死。

其次,见薛综以天数归曹操,“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指责刘备“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他立即义正言辞地指出曹操乃汉贼,抓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实,厉声责问道:

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3]第四十三回

一番君臣忠孝观念的道德标准有理有据,将问者驳斥得满面羞惭。

最后,对于陆绩抬高曹操“相国曹参之后”身份,贬低刘备“织席贩履之父”出身的言论,诸葛亮立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唇相讥道:“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针对陆绩变相讥讽刘备背景不光彩的言论,给出有力还击,揭了他的短处。又马上指出:

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唯无君,亦且蔑祖;不唯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3]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不为对手给出的情境所限制,善于进行逻辑、类比推理,揭示曹乃欺君蔑祖之反贼,指出刘邦出身泗水亭长可得天下,则刘备同样也不会因出身低微,而影响他施展雄才大略,兴复汉室。

诸葛亮智辩江东诸士,为联吴抗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江东群儒如潮水般涌来的诘难,他沉着应对,或引经据典,或转换论题,或厉声责问,或反唇相讥,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正如《韩非子·说难》所说:“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9]86知心以定策,正是诸葛亮成功的秘诀。主张降曹的这批谋士被他犀利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昂扬的气势所镇服,一定程度上扫除了孙刘联盟的障碍,为三分天下的大局开辟了道路。

古人云:“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10]296他们并不将能言善辩当作值得夸耀的事,反而对舌辩之士避之不及,这也正从反面说明他们看到了辩士的巨大能量。“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7]220《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及其他集团中的辩士,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搅动起三国风云,在乱世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辩才,施展自己的抱负,成就自己悠远的声名,塑造出诸多光辉形象。

[1] 罗贯中.三国演义[M].毛宗岗,评点.长沙:岳麓书社,2015.

[2] 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罗贯中.三国演义[M].刘世德,郑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5.

[4] 沈伯俊.《三国演义》与政治智慧[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5):118-123.

[5] 雷勇.《三国演义》中的“择主”悲剧及其文化意蕴[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9-33.

[6] 范晔.后汉书[M].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

[7] 刘勰.文心雕龙[M].王志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8] 孙中原.墨经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9]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

[10] 韩婴.韩诗外传今注今译[M].赖炎元,注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Debaters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ir Importance

LUO Xiaofa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anxi Sci-Tech University,Hanzhong 723001,China)

The author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eloquent and excellent debater images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They were skilled in debate.With outstanding eloquence,they were entrusted with the task of leadership and won the appreciation by the political group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argumentation activities,the debater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political strategy debaters,military strategy debaters and foreign policy debaters.All debaters in the era of Three Kingdoms Period,used language as a weapon to express their political ideas,offered advice and suggestions,or argued their opponents with wisdom.They were the elites of the era,and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Debaters;Argumentation

I207.413

2095-4476(2016)10-0010-05

2016-09-12

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SLGYCX1603)

罗晓芳(1993—),女,陕西安康人,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道斌)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刘备曹操
读懂刘备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刘备与徐州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刘备的爱
刘备别具特色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