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

2016-03-16 06:45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无为自然老子

李 媛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论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

李媛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要]老子的哲学思想意义深远,文章旨在以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作为一个切入口,结合老子哲学“道”的深刻内涵以此来探究老子哲学中的自然本真的智慧以及“无为”与“无不为”的人生哲理,而这超越“物我”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老子;自然;无为;有为

春秋末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一套以“仁、礼”为核心的理论,通过对人之品性的教化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希望重建礼乐制度,这是一种积极的入世行为。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却采取了避世的态度,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世原则,强调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在老子看来,礼崩乐坏的局面是因为社会文化的发展使人失去了生命的本真与自然,所以要通过道的自然无为之法来唤醒人们天真质朴的状态,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人也要效仿道之自然法则,超越物与我的对立,实现物我同一之境界,“复归于朴”。“无为”的处世法则是老子哲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学习、研究老子哲学的关键之一。

一、老子哲学中的“道”之“无名”“自然”“无为”

老子哲学提倡“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那么什么是“无为”?这种“无为而为”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呢?

“无为”一词并非老子原创,据现存文献记载,“无为”最早出自《诗经》。《诗经·王风·兔爰》中有:“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1](P146)这里“无为”意为安宁、平定、清净之意。另外,在《诗经·陈风·泽陂》中有“寤寐无为”,这里“无为”有无所事事之意。在此之后,孔子、老子都提过“无为”。《论语·卫灵公》中有:“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P34)儒家这种无为是说统治者以仁德为政,就像北极星居其所,众星围绕一样。这层意义上的“无为”是以德治为基础,强调了统治者的个人德行修养。正是在此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儒家之“无为”。老子的“无为”与孔子的“无为”在对“无为”含义的解释上不同,但其实现的政治目标,即通过“无为”这种方式实现社会稳定的理想是相似的。在老子看来,“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指顺从事物自然而然的变化。老子保留了《诗经》中无为的“无所为”之意,并将其赋予了自然而然的道的法则。老子讲无为,是建立在“道”这一哲学基础概念之上的。所以,要想透彻的理解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必须明确老子对“道”这一概念的把握。只有我们明确了道的含义,才能正确把握道之无为。

《老子》一书开篇论道,“道”是老子提出的一个概念,具有本原的意义及宇宙化生的意义,是贯穿老子哲学的枢纽。老子开创的“道”这一思想体系不同于西周以来认为的天有意志的观点,老子将“道”提升到了“天”的高度。“道”是玄妙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P2)老子即便论道,说的也是高深莫测。对于前十二个字的解读,学者如陈鼓应、任继愈、傅佩荣,所理解的大致无差别,即道,如果可以用语言表达,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可以用名称界定,用文字表达,就不是永恒的名。这就是说,道本来是没有名的,我们将这种没有称谓的本体称作道。道到底是指什么呢?这里“天地之始”与“万物之母”都是指事物的本原,由此,我们可以说“无名”与“有名”都是指道。“有名”与“无名”“同出而异名”是通过“观”来实现的。一方面,“常无欲,以观其妙”,这种角度的观是从“无欲”出发,这里的无欲指人心回到一种自然的状态,是复归于婴儿那样无知无欲的状态,并不是简单的扼杀了一切的欲望,违背了人的真性情。在这样无欲的状态下观道之妙,就是体会这种道的不可言说性。简而言之,这种妙,只有你知道。另一方面,“常有欲,以观其徼”,这种角度是从“有欲”出发。“有欲”与“无欲”相对,指人作为有思想的存在对道有自我的认知。徼,边界的意思。就是指人在欣赏、在观道的时候,要做到心与物的统一,但这种观又以距离为前提。对于道的玄妙,我们要经过后天的逐步探索,我们无法得知“道”的外延、内涵、性状,所以说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除了有不可言说、难以把握的玄妙外,老子还将“道”赋予了一些特性。第一,道是无状无象的。人们对于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人们的感官无法感知“道”,道却又是无声无息的存在,通过万事万物来体现。第二,道是永恒存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2](P63)第三,道的最显著的特点为“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P63)这里并非是说在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自然界的自然,而是自然而然。道效法自然,即是道遵循事物本有的原则不加以干预,顺其自然,随处成就,所以说道是无为的。道的无为法则,即自然而然的法则。

关于“无为”一词的确切含义,老子在其五千言中并未明确给出,但是道家的其他著作对“无为”一词有明确解释。老子的学生文子在《文子·自然》中引用老子的话这样解释“无为”:“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不流,卷握而不散。”[3](P157)汉代道家著作《淮南子·修务训》对无为也有明确的解释:“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3](P157)这两种对“无为”的解释可谓思想比较一致,都是说“无为”就是不对他物加以干涉,顺应事物规律而为。

二、道之“无为而无不为”

掌握了“无为”概念的确切含义及“道”之无为的依据后,我们来探讨一下道之“无为而无不为”的内涵。劳思光在其《新编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提出无为的观念是《老子》思想的中心,伴随道之“无为”的是“无不为”。老子是如何阐述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呢?

无为,即自然而然,是与“人为”“有为”相对而言的。《老子》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2](P90)这里的“无为”并非指无所作为,而是在于任物自化。说“道”是无为的,因为道并非有目的的去生成、生化万事万物;说道是“无不为”,是由于道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始基。“无为”是“无以为”的先决条件,即先要做到无为,方能无以为。《老子》五十一章有“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P123)道与德之所以重要、尊贵,就在于道不干扰万物,让万物自己生长、发展。道具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特性,故老子所谓的道之无为,是指万事万物不以他物意志强加于自身,而是任使事物由自己的本性生长、养成。所以道之无为是指自然而然随处成就,没有外物的干预。将道“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贯彻于人道,就是人以道为法则,即是学习自然而然的法则。

老子认为,无为即是不执念于某事。《老子》二十九章中有:“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2](P74)这里的无为有心不受任意外物所干扰的含义。老子之所以讲“无为”“无执”,是因为老子讲“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由于事物皆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不可偏执、沉溺于事物中。所以人在效法道的无为时,要了解事物的先后、缓急与强弱,做到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除去极端。圣人是领悟了“道”的奥妙,所以能做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P5)那么,“无为”是不是就什么都不去做了呢?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对“道常无为”给了这样一个解释:“顺自然也。”所以,这个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加外在欲望的为,是顺其自然的为,即“不妄为”。陈鼓应先生对道之“无为而有为”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甚么事情做不成的了。”[4](P252)

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无为”的实质就是“无不为”。《老子》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2](P192)这一段是讲“为而不争”的道理,圣人之道是“不为”“不争”,但圣人所获得的却是越来越多。换句话说,即圣人不自私,总是尽力的帮助他人,给予他人,而且,越是帮助他人,自己拥有的越多。在我们既定的观念里,认为占据了才是拥有,去争取了才会得到,这和圣人的境界相差甚远。在老子看来,所谓“有为”“争取”,都是背离了人自然纯真的本性,因为外在欲望的增长使人失去了内在的淳朴。圣人不同于常人,能做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P155)这种以“无为”为处世原则的结果即是有所作为。这种有所为不一定是实际的利益,也可能是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见,老子“无为”的处世原则实际上是获得“有为”的一种方法。但是,若是为了“有为”而使自己假装“无为”,这种带有私心的偏执的“无为”,仍就是与道家“无欲无为”的思想相违背的。

但是,如果老子所说的“无不为”包括了能做到所有的事情,那么,道在“无不为”的时候,或者说,圣人在效法道之自然无为而取得“无不为”之结果时,这些结果是否是善恶不辩的呢?从老子其人来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的人格特性是“隐君子”,其思想的内涵是“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从《老子》这本书来看,书中的表述无不是朴实无华、返璞归真,复归于自然,虽然老子并没有明确地说人性是善的,但是老子讲“无为”就是在讲回归于自然的,回归于最原本的清净的人性。由此可见,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无不为”不是不分是非善恶的为所欲为,而是顺其自然的,合乎于人的本真状态的“为”。有些人把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这一思想误解成为一种阴谋诡计,认为这句话是说表面上什么都不做,背地里什么都做得出来。这样的理解歪曲了老子的朴实纯正的品性。

老子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世原则也是老子政治思想的一种理论依据。《老子》三十二章中有:“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2](P81)朴,就是自然生命的整体性,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永远无名,处于质朴的状态。它虽然微小,天下没有谁能够收服它。老子将道这样一种质朴的特性贯彻于人事,认为侯王若能坚守道的“朴”,万物将会自己臣服。老子以道治国,以道治天下,正是运用“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统治者要永远保持婴儿般质朴、无欲的品德与境界,同时能够知人之智,更要有自知之明。这样清心寡欲、见素抱朴的境界必然使处世之道成为“无为”,从而拥有“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2](P18)“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P161)的收获。同时,老子反对一切加诸于人本真生命存在之上的权谋、作为、伦常,老子认为这些外在的原则和规范破坏了人的自然纯朴,所以老子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2](P93)故老子提倡政治上的无为,统治者以“上善若水”的无为不争之道治国,实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P138)在老子看来,天下戒律禁令越多,百姓就越贫穷;人们多权谋,国家就会越混乱;人们技巧变多了,奇事就会发生;法律条文越详细,盗贼反而增多。所以老子采取了不同于礼法治国的方案,希望百姓通过复归于朴、自我教化而实现国泰民安。

三、如何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所具有的特性,广而推之,将道的这种精神应用在个人的人生哲学中,意义仍为深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效法道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高度呢?

“无为”是一种处事的方法原则,达到“无不为”的高度,堪称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人如何效仿天道的自然无为,重在修身。老子强调“致虚”和“守静”。《老子》十六章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2](P40)“致虚”就是人心达到空灵无欲的状态;“守静”就是坚守清静,顺物之意不强求,自然而然。这是道自然无为的法则体现在修身上的要义。心灵达到了宁静的状态,方能观万物。万物的“复”,就是世间万物各自回归根本的状态。在老子看来,纷繁复杂的万物“归其根”,就是指万事万物最后的归宿,就是静。回归于静,才是回归于恒常的道理。朱自清曾有一句话:“我赤裸裸的来,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人从出生到最终的复归于自然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道理和结果,我们要从琐碎的日子中跳出来,要对自己的追求做一个区分,不能为了一些物欲的增长陷入不必要的困扰之中。一头扎进世俗的生活中,每日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到头来觉得我好像什么也不曾做过一样。看似是生活中“有所为”,实际则是“碌碌无为”。老子不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世界,他看透万物的结局,所以达到“明”的高度。故老子提出“复归于朴”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就是物我合一的境界。[5]

《老子》四十八章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2](P117)在老子看来,学习文化知识,构建社会文明的过程,都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但是从事于道,却要每天减损。因为人们在学习、积累知识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既有知识框架的影响,使心灵始终处于既定的模式中,失去了原本自然的独特,变得僵化,就像带上了有色眼镜一般,所见事物都变成了眼镜的颜色。我们以往所掌握的知识也会成为我们创新的枷锁,以至于不能有所作为。所以老子提倡的“为道日损”的损,就是解构掉“学”所给人带来的“伪”的成分。既然“为学益”“为道损”,那么为学与为道是不是相对立的呢?老子虽讲绝圣弃智,并非是反对为学。就《汉书·艺文志》给道家的定位来看:“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6](P127)由此可见,为道之人并不是不为学,如果不为学,没有一定功底的积累,又如何盖出于史官?只是为道之人清虚自守,想要消解人文社会中的条条框框,恢复人心的朴实无华。这是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的境界。达到这样的境界,处事的方法、原则自然流露出无为之质,所获必是“无不为”。

人们通过日损的功夫为道,达到清心寡欲、致虚守静的境界。老子把这种人与物一体的境界称作“玄同”。老子指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2](P136)老子的玄同境界是破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利害,排除外在私欲的诱惑。因为道不可言说,所以,这里所说的“不言”“不知”皆是指道而言。而坚守“道”必须做到合理的控制感官欲望,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之高,物质生活之丰富,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人们很难达到清心寡欲这样的境界。所以坚守“道”的这样的自然的状态,要“塞其兑,闭其门”,当然,这样做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人人都有私心、欲望,做到不被外物诱惑,不被功利所累,并不是勉强自己不去做什么,而是懂得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懂得节制,顺着自己的心去为,顺着物自然而然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效仿道自然无为的境界。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方法论,老子之所以提倡处世要顺物而为,因为在老子看来,事物运动有自己的规律。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2](P100)老子认为就事物的存在状态而言,有一事物存在,必然有与其相反的对立面的存在。而当事物发展到某一极致时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老子》五十八章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面对事物这样的规律,老子提出,要做到柔弱,处下,即自然无为。《老子》四十三章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2](P107)守弱,处下之道就是无为。在老子哲学中,水能处下、不争,婴儿柔弱纯真。人要学习水、学习婴儿柔弱、不争的状态。人都是趋利避害、好荣恶辱、求福避祸的,所以人们一直在追求利益、荣誉、幸福,一直劳累奔波,使自己活的疲惫,不能实现自由。所以我们要尽量使自己超越利欲的局限,超越荣辱的束缚,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愉悦。这种超越对待事物的心胸,是一种复归于自然,复归于朴的状态。

当然,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要想保持老子所说的“朴”或是“自然”的本性其实是很难的。即便如此,我们仍应从老子哲学中学习人生这种自然随性的智慧。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然后让生命的进程顺其自然的发展。当然,也不要采取消极的生活态度,若是真心喜欢什么,便去做,自然就好,开心就好。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饶尚宽.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张松辉.老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高雪.哲学反思中的现实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7).

[6]班固.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思动

Laozi:The Philosophy of “Doing Nothing is Doing Everything”

LI Yua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Laozi’s philosophical thought is profound. Taking the idea that “doing nothing is doing everything” as the cutting point,it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nature in Laozi’s philosophy and the idea of “doing noting” and “doing everything” with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aoism. It is of great value of reference for people to learn from the idea of “beyond things and self”.

Key words:Laozi;nature;doing nothing;doing everything

[收稿日期]2015-10-22

[作者简介]李媛(1991-),女,黑龙江尚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6—0011—05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6.003

猜你喜欢
无为自然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