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语言杂合:世界观的建构》述评

2016-03-16 06:09王雯秋
外国语文 2016年6期
关键词:杂合世界观叙述者

王雯秋

(四川外国语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重庆 400031)



《翻译与语言杂合:世界观的建构》述评

王雯秋

(四川外国语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重庆 400031)

语言的杂合性从语言学、文学和翻译学角度而言,都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话题。从语言发生学角度看,任何语言都是杂合性的,都会在与其他语言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吸收其他语言在语音、语词以及句型结构的养分,形成杂合语言。从翻译角度研究杂合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如韩子满2005年就发表了专著《文学翻译杂合研究》,探讨文学翻译与原文杂合与译文杂合、译文杂合的历史性、翻译杂合与文化杂合的关系等问题。但是,著名的Routledge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翻译与语言杂合:世界观的建构》(TranslationandLinguisticHybridity:ConstructingWorldview)讨论语言的角度很新颖,从叙事学、认知诗学、文体学和电影研究的角度综合研究文学翻译,探讨语言杂合性如何帮助读者构建文本代理人的世界观,以及如何利用这种世界观去鼓励读者与某种世界观产生移情效果。本书的作者为土耳其马拉蒂亚伊诺努大学(Inonu University in Malatya)西方语言与文学系的Susanne Klinger教授。她曾在英国多所大学任教,多年以来一直从事翻译、翻译编辑以及字幕翻译工作。本书是其翻译研究的最新力作。

1 本书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作者指出,不管是由源语文本到目标文本的常规语际翻译,还是其他类型的没有实体源语文本的翻译,比如迁移书写、旅行书写抑或是后殖民书写,跨越语言和文学边界的翻译文本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语言的杂合性。作者的核心观点是:翻译不只是一种媒介,也是一种跨文化书写中的表征对象。这样一来,语言杂合不仅仅可以直接建构隐含作者的世界观,成为一种他她对语言的态度的表现形式,而且可以更细微、更间接地建构叙述者和人物的世界观(1)。

第二章为语言杂合的概念化。作者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媒介,也是一种跨文化书写的对象。了解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助于我们形成对于源语文本意义建构问题的新见解,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关系可以建构一种视角,通过这个视角,读者可以感知被叙事件,还可以建构人物和叙述者的文化身份,建构叙述者对被叙述文化的态度。(10)本章的最重要概念是翻译摹仿。与传统概念的翻译不一样,翻译摹仿指的是一种写作策略,这种策略标示叙述者为了受叙者把故事层面的语言进行翻译。具体可以分为4种摹仿:1)显化归因;2)选择性复制;3)语符置换;4)概念反应(13-14)。

第三章为翻译语言与翻译感知。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探究目标语文本层面对杂合语言的消除或者增添对于被叙事件的感知视角的影响,以及那些感知层面的目标语转换如何影响读者对故事事件、对人物和对叙述者的心智表征。作者认为,任何宏观结构的转换都是微观结果转换积累起来的结果,文本的宏观结构都是由微观结构元素组成的。每一个微观结构视角的转换都会让目标语与源语渐行渐远(40)。作者援引维恩·布斯的观点,叙述视角的客观性只是一种幻觉,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讲述者,而这个讲述者必然采取一种姿态主观地陈述事件。根据文本世界理论,读者往往把故事叙述者讲述者的态度和信仰投射到作者身上(82)。既然任何叙事都有一个叙事者,那么该叙事作品中就会有叙事者世界观的呈现,也就有作者世界观的反映。

第四章为建构目的语文本读者的效忠。作者指出,Murray Smith分析阿尔及利亚与意大利合拍的电影The Battle of Algiers时区分了3种层次的读者参与:识别、联合、效忠(85)。作者认为,Smith的观众参与层次理论可以运用到书面叙事的分析之中。本章的主要议题是通过语言杂合的缺席或在场或者通过其他体现联合和效忠的标志物来建构读者反应,以及这种建构对翻译研究的潜在意义。作者强调,效忠层面的读者反应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读者自身的世界观,读者对隐含作者姿态的建构。读者对隐含读者姿态的建构受3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读者的个人知识和文化知识(也就是读者拥有的图式);二是读者把作者投射到叙述者的过程;三是叙述者姿态的言语化实现。读者的文本心理表征以及对叙述者姿态的建构源于文本语言与读者的互动(86)。

第五章的题目是“翻译人物的世界观”。本章聚焦于语言杂合与人物性格刻画的更直接关系,也就是人物话语中的语言杂合,或者说语言杂合的缺失如何提供人物性格刻画的隐含线索,以及译文对原文存在的或者缺失的语言杂合的翻译如何潜在地影响目标语读者对人物的心理表征(135)。本章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心智风格。作者指出,心智风格的建构方法有多种,比如词汇(lexis)和表征性杂合。还应注意的是,必须区分个体心智风格(和基于共同体的心智风格(136)。这种区分对于分析冲突性叙事文本尤为重要,对转移的效忠(或者分裂的效忠也构成影响。

第六章名为“从理论到实践”,也是全书的结论。1)目标语文本投射出来的世界观与被投射的源语世界观不同,无需成为译者的自我意识和政治目的的产物;2)本书的研究不是规约性的,因为是一种描述性理论研究,旨在探究目的语杂合转移对世界观的影响,也因为具体的翻译决策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受共有文本、语境、目标受众图式以及译者目的的制约(183-184)。

2 本书的评价

总体而言,本书有两大特点:界面性和拓展性。

本书的第一大特点是界面性。界面研究是当下人文学科的热点话题,熊沐清教授对界面研究下了明确的定义:“‘界面’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指不同学科间的交融交汇,如语言与文学、哲学与文学、历史与文学、宗教与文学、文学与教育、语言与性别、生命与哲学、生命与政治、生命与语言、生命(生物学)与社会学、生物学与认知(认知生物学)、生物学与伦理学等等”。(熊沐清,2013:12)本书在引言部分就凸显了界面性,鲜明地指出该研究从叙事学、认知诗学、文体学和电影研究的角度综合起来研究文学翻译。首先,该研究把叙事学与文学翻译结合起来,借鉴了叙事学中视角、聚焦、不可靠叙述等概念,讨论这些理论概念对于译者品读原文、再创译文的重要作用。作者援引了众多知名叙事学家的观点,而且特别注意告诉读者观点的来龙去脉,以便从总体上去把握理论体系。比如,在论述话语层次时,作者指出Rimmon-Kenan是在借鉴Gerard Genette理论的基础上把话语层次细分为文本层和故事层的,这种二分法成为全书分析话语层次以及在目标语再现的关键而贯穿始终。本书所提及的叙事学家还包括Seymour Chatman、Gerald Prince、Boris Uspensky、Tzvetan Todorov等理论家的叙事理论在本书中有系统性的梳理,而且与文学翻译研究紧密结合,对于了解叙事理论和翻译理论的学者而言是有益的资源补充。其次,把认知诗学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认知诗学本身就有明显的界面性,集合了认知语言学、文学、认知科学等多门学科,跨学科性的特点非常突出。认知诗学与翻译学的结合,必然形成一种创新性很强的边界作业范式。认知诗学强调作者、读者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尤其重视读者的审美解读和反应,而文学翻译同样强调读者的审美反应。认知诗学与文学翻译的结合,既可以深化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又可以让译者清醒地认识到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期待,从而选择科学合理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去处理翻译转移。在本研究中,作者充分借鉴了认知诗学名家的观点,比如借鉴了Stockwell的指示语转移理论,说明指示语转移的功能在于“帮助读者从文本世界内部的人物或叙述者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从该视角出发去解决指示语表达问题,从而建构一个丰富的语境”(65)。

本书的第二大特点是拓展性——把翻译杂合研究进一步拓展。以往的杂合研究集中在语言文字层面,也涉及文化杂合,但是没有把杂合与心智联系起来,所以说,先前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深度上有所欠缺,没有从认知、心智的角度挖掘杂合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动因。我们知道,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人的大脑与客观物质环境互动的结果,是客观世界对象物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作者开篇就精辟地指出,跨越语言和文学边界的翻译文本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语言的杂合性,在后文的论述中,始终强调的观点是杂合是一种心理表征,无论是语言层次的杂合,还是文化层次的杂合,都投射出原文作者旨在通过文本人物行为、心理传达的创作意图。本书杂合研究的心智角度主要是从两方面拓展:一是图式理论。Cook认为:图式指典型情况的心理表征,阅读的时候,文本中的语言成分或者语境成分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图式,从而理解话语(唐伟胜,2011:158)。语言杂合现象就是一种典型情况的心理表征。原文读者面对杂合,头脑中的图式得以激活并进一步产生移情效果。摆在译者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把杂合移植到目标语文本中并同样激活目标语读者大脑中的图式,从而取得译文与原文的效果对等。本文作者一直强调的观点是: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激活的、展示的或者修正的是哪一种图式取决于读者所具备的图式系列,也就是取决于读者的个人知识和文化知识。因为读者的图式随文化和时代不同而不同,所以从实践上讲译文与原文不可能完全对等,也可以解释为何文学经典一再被重译的现象。二是认知风格理论。作者引出心智风格的多重功能,可以让读者在阅读原文时找到进入人物心理的方法,也提醒译者要注意目的语中原文人物心智风格的传达。

当然,本书也有一点瑕疵:第六章的内容太过简略,虽然名为“From Theory to Practice”,读者期待的是作者提供一些理论转换为实际的方法论指导,而本书作者只是寥寥数语对全书内容简单总结,没有相对具体地指明如何运用。这也许是因为作者想把问题抛给读者,让读者自己从前面五章详细的讲解中去找寻理论亮点,与自己的文学翻译实践或翻译评论结合起来,去感受文学翻译的魅力。

本书属于文学翻译研究,但是视角涉及叙事学、认知诗学、文体学、文化学以及电影研究,探讨了语言杂合背后的认知机制。多学科交织,复杂但不凌乱,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理论的能力。同时,本书不是单纯的理论梳理,而是以多部小说作品为例证,说明文学翻译中的语言、感知、读者效忠观的建构、小说人物世界观等问题,是一本理论分析与文本分析并重的文学翻译专著。

Baker, Mona. 2006.TranslationandConflict:ANarrativeAccount[M].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Boase-Beier, Jean. 2011.ACriticalIntroductiontoTranslationStudies[M].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Klinger, Susanne. 2015.TranslationandLinguisticHybridity:ConstructingWorldview[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文中所标注页码均出自此书)

Stockwell, Peter. 2002.CognitivePoetics:AnIntroduction[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Zunshine, Lisa. 2015.TheOxfordHandbookofCognitiveLiteraryStudies[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韩子满. 2005.文学翻译杂合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唐伟胜. 2011.叙事理解的认知理论辨析[J].《叙事》中国版(第三辑):158-169.

熊沐清. 2013. 界面研究的涵义、学科意义及认知诗学的界面性质[J]. 外国语文 (5):11-17.

责任编校:肖 谊

2016-09-20

王雯秋,女,四川外国语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及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杂合世界观叙述者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智能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雕塑遗产》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聋人家庭及高危夫妇耳聋基因筛查分析和生育指导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