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腾 文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施密特视域下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张 腾 文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对施密特视域下自然概念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之间关系加以阐述。指出《手稿》自然概念在整个马克思著作中的地位以及研究《手稿》自然概念的重要性。把马克思与施密特自然观作比较,指出马克思是从反本体论视角提出自然概念的,分别阐释马克思与施密特自然观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关键词:马克思;施密特;自然观;比较;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概念研究的意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自然概念的理解更多是受到了费尔巴哈带有感性的人本主义色彩的影响。费尔巴哈所提出的人本主义近似于自然主义,强调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人的情感作为沟通的桥梁。所以,马克思《手稿》中对自然概念的阐释中些许会带有些浪漫主义表达方式。《手稿》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研究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马克思在晚年时期,对自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阐释中,也就是最后一章对乌托邦的论述中,马克思又再次复归到《手稿》中对人与自然问题的阐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尽管《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作品,但却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理论形成的极为重要的著作。施密特之所以能够很好地把握住了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主要原因在于施密特对马克思自然概念正确而又全面的理解,他把握住了《手稿》中马克思所提及到的人类实践活动领域,而马克思在《手稿》中还未能真正研究该领域,主要停留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视域中,直到《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发表,马克思对实践有了详尽论述,才标志着马克思走进了实践活动视域。在这几部著作中马克思才从真正意义上确定了自然是经过人的实践中介的自然。而这一观点确立,《手稿》中早有提及,只不过马克思没有更多地深入地对该领域加以考察。
2施密特与马克思自然观视域比较
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阐释自然观时说:“而是以自然的质的多样性和作为感性的客观存在的人作为客体。”[1]这句话中,施密特指出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核心问题不是建立在物理学意义的关于规律讨论的客体上,而是以自然界各种物质和人的感性真实的客观存在为研究的核心。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学说研究的是自然与人的课题,即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批判问题。这点与《手稿》中马克思的观点一致。马克思高度赞扬了费尔巴哈,并指出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是他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的基础。施密特与马克思共同指出了感性与自然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指出:“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2]可以看出,《手稿》中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把感性看作一切实证批判基础的观点。由此,马克思的出发点是人的感性,他把一切对自然的改造看作是自身感性活动,考虑更多的是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关系。施密特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还不如说是他对自然和人的感情上的激情”[1]。在感性基础上,马克思又强调感性是科学产生的基础,而科学要从自然出发,才能成为现实科学。可以看出,《手稿》中马克思视域的感性与自然之间关系,都是以科学视域观作为依托的,但是,马克思的科学是以人自身感性为基础,以自然界为活动对象的认识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的历史活动。关于《手稿》中马克思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更多是从人的思维到思想的转变方式,“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2]。就是说,马克思理解的思维更多是一种考虑方法,即对方法理性的思考方式。马克思在对国民经济学家批判中,一方面肯定了国民经济学的科学计算的方法,而另一方面又对这样的科学方法产生理性的质疑,揭示了科学背后的异化问题。《手稿》中马克思向我们证明:科学不一定是真正的科学。可惜的是,他的证明方式更多是建立在人的感性、人的情感以及抽象语言对人性的理解上的,马克思并没有重点强调实践活动对人类思想活动的影响。而施密特看到了《手稿》中的不足,强调了人类实践要素这一活动特征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劳动的必然性把它们联系起来的,这种劳动的对象是通过对自然的改造。为此,他指出,对自然的关注,才是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方式,自然是实践活动的要素。也就是说,他把人的劳动理解为实践活动,“比什么都重要的是它首先是人类实践的要素”[1]。而《手稿》中马克思对自然观视域的理解,更多是站在人的感性视角阐释的,从这一点来看,施密特超越马克思《手稿》中对自然概念的表述方式。他由人的感性视域转向了历史活动的自然视域,他把人对自然的改造的实践活动看作是人与世界联系的方式,也就是说,人的感性特征是通过自然的改造与外界联系起来的。“自然,哲学首先是通过人脑和世界相联系。”[1]正是由于施密特把自然看作是人与世界沟通情感的联系方式,所以,施密特认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更多是站在自然观的视域下的批判。因此,他从自然概念的视角对黑格尔哲学作出解释,指出:“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可以理解为关于他在形式中的理念的科学。”[1]他认为黑格尔自然哲学是理念哲学,但是这种理念并不是概念的,而是一种抽象的理性,黑格尔把这种理性复归到人的精神上理解自我,他认为正是这样抽象的理念,使人把自己外化,使一切有个划分的标准,与物质存在的世界割裂开来,人制造的理念使得自然扬弃了原有的自然准则,并把这种扬弃看作是更高的精神境界,“从而转化成作为自己更高级真理的精神”[1]。也就是说,施密特所理解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从客观的自然领域转向精神领域的学说。《手稿》中马克思所理解的《精神现象学》的视域与施密特不同,马克思所理解的《精神现象学》是从主观意识的自然视域转向精神领域的学说。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把自然看作是意识设定的物性,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因而也不是自然——人是人的自然——而只是人的抽象。”[2]这一点与施密特不同,施密特认为,无论是未改造的自然还是已经改造的自然都是客观存在的,非主观意识产生的。施密特指出:“由于给自然物质打上自己的烙印,因而与其说否定了不依赖意识的自然物质存在,不如说完全确证了它的存在。”[1]以上可以看出,施密特已超出《手稿》中自然观的认识,他坚持了对自然的先在性及其客观实在性加以肯定的唯物主义立场。施密特指出,马克思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反本体论研究的问题,并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方式,而是历史社会的问题。关于“本体论”的这个词语,最早是德国哲学家戈克兰纽提出的。然而此问题虽经过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斯宾诺莎以及康德和黑格尔等几代哲学家的研究,仍然没有跳出形而上学的结构。施密特认为,《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从反本体论视域中提出来的,并对其关系表现的抽象性加以排斥。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的前提性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上的,没有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存在,社会是人与自然本质的统一,社会的出现赋予了自然生命——“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2]。
3马克思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手稿》中马克思理解的自然是社会中的自然,并不是单纯理解为原始的自然,而是社会中人类发现的还未改造的或已经改造了的自然,而社会的出现划分出了原始的自然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此,马克思从认识论角度理解的自然与社会,是建立在人工改造基础上的,即人的劳动。也就是说,有了通过劳动改造出来的社会,才有了区分于自然概念这个意识。“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2]而施密特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的。他认为,自然优先于社会存在,自然理论和实践的交织、结合,是人与社会的存在前提。“它们总是以对自然作理论的和实践的把握之一定阶段为前提。”[1]施密特采纳了马克思的意识概念,但是,又不同于《手稿》中主体意识对社会与自然的概念的划分。施密特把人主体意识的创造,归于人类创造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理解,只有这种情况,才称之为自然的历史。也就是说,他把人类历史看作是自然历史。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发展史中,人类规定了社会范畴,去解释人类在过去所改造过的印记,这个印记记录着人类自然的发生史。“人也不得不用同一范畴去把握还没有作为为我之物所占有的自然领域。”[1]综上所述,《手稿》与施密特对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都是以人类实践的历史活动为基础的,不同的是,施密特把主体意识看作是创造自然历史的过程,把这种创造过程复归到人类出现之前的原始自然的视域来理解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强调原始自然先于人类出现。而《手稿》更多是从认识论角度,从强调人的有意识的劳动来认识自然,正是人有了社会概念的意识,才有了自然与社会的划分。马克思把自然与社会看作是整个自然界内部互为中介的桥梁,而社会作为主体成为洗涤客体的中介,使得客体成为新的部分。
4施密特自由视域下的自然观
从《手稿》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要表现的自然观并不是原始状态意义下的自然观,他的自然概念是强调了人的劳动、人的意识改造过的自然。由于受到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所以他的自然观更多是带有人的感性色彩的自然观。虽然,他突出了人的地位,但是,更突显了人情感意识地位。而施密特对马克思《手稿》理解不同,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施密特认为马克思所要表达的对社会中自然的强调、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学说的阐释,在施密特看来更多是要突显人的自由。但是,施密特的自由观视域更多的是与人对自然活动的控制有关。“能够有效地主导自己的控制自然的活动的时候,人才是自由的。”而为了“维持生存的物质条件的时候,人是没有自由的”[3]。这句话表明了施密特自然概念的自由视域,他把人对自然的控制状况,与自己的物质需求作为判断标准,也就是说,自由与控制阐释成为施密特理解自由的核心内容。因此,施密特的自然观更多的是从目的论视域中进行阐释。而《手稿》中自由观更多的是从人对自然条件依赖来阐述,马克思先从经济问题的视域入手,寻找、发现与自由相关的内容,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进行批判,并由经济视域转向对无产阶级以及现实问题的关注上来。不过此时,马克思自由观还是起步阶段,还没有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对自然概念的强调更多的是从逻辑层面上进行说明。为了说明自然观,《手稿》中马克思首先强调人的本质问题,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2]就是说,人的生命是围绕需要进行的,人为了自身的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劳动获取外界物质,劳动成为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互为转化的媒介。因此,由于人的生存需要,使得人的活动离不开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所以,马克思《手稿》中自由观更多的是从生存的视域进行阐释。虽然,《手稿》的生存视域并不能代表马克思思想的最高水准,但是它为马克思后期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8;10;20;21;11;63;29;3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9;90;104;83;82;57.
[3]王晓生.为个性自由而斗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历史理论评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03.
责任编辑:卢宏业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3.053
收稿日期:2015-12-31
作者简介:张腾文(1989—),男,天津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3-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