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人格优势研究述评

2016-03-16 05:49
关键词:创造力心理健康

邓   魁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双性化人格优势研究述评

邓 魁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双性化人格是指个体同时具有女性和男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双性化人格被誉为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基于此,首先对双性化人格理论按时间线索进行简单介绍;而后着重论证双性化人格在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和创造力方面的优势表现,以此来说明双性化人格被誉为理想的人格模式是名副其实的;最后从双性化人格对人的影响、双性化人格的影响因素以及双性化人格的培养三方面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人格优势;心理健康;创造力

在心理学中,人格探讨的是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之间的领域。目前,心理学家仍因各自的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无论是人格的类型理论,还是人格的特质理论,表达的都是一种构成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双性化人格对这种模式从性别的角度对其进行细分,明确指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人格差异,同时又对其统一,进一步地完善人格模式,更好地解释了人格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1双性化人格的理论发展

1964年,A.S.Rossi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女性和男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主张双性化人格将是人们最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传统的单一性别角色模式并不是最优[1]。

1974年,Bem根据这个概念,提出了两个假设:第一,很多人是双性化的,他们既具有女性化特质也具有男性化特质;第二,与其他人格类型相比,双性化类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2]。同时她认为,任何性别的个体都可以用心理双性来加以描述,即用典型的女性化特质(如有爱心的、善解人意的、有同情心的)和典型的男性化特质(如坚定的、勇敢的、独立的)的组合体或平衡体来进行描述。在Bem的模型中,女性特质和男性特质是人格两个独立的维度[3]。Bem从双性化的概念出发,以社会赞许性为基准,制定出了第一个测量人们双性化人格的量表——性别角色量表(BSRI),量表通过测验发现女性分量表和男性分量表得分的相关很低,支持了女性特质和男性特质是两个不同维度而非一个维度的两极假设。Ben使用中位数分类法把性别角色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双性化类型、女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和未分化类型[4]。

2003年,B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muels在使用个人品质问卷调查量表(EPAQ)时,使用平均数对性别类型进行划分,同时加入负性特质,最终形成了7种性别角色类型:双正(正性双性化)、双负(负性双性化)、女正(正性女性化)、男正(正性男性化)、女负(负性女性化)、男负(负性男性化)和未分化。研究发现正性双性化与负性双性化的人在心理健康以及主观幸福感等方面差异显著,这说明了双性化人格进行负性和正性区分是非常必要的[5]。同时,研究显示负性双性化是非常不受欢迎的[6]。

2双性化人格的优势表现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虽然言过其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有它的道理。双性化人格单从划分的定义来看,显然就是综合了男性化人格和女性化人格的优点,自然而然也就能在很多方面体现出双性化人格的优势。

2.1心理健康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的人格类型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Emily S. Lefkowitz和Peter B. Zeldow采用CPI量表,对寻求职业咨询的154名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女性化特质和男性化特质都高的双性化者和心理健康存在高度相关[7]。声勤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和进行中国本土修订后的Bem性别角色量表对成都三所高校的473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在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维度上主效应显著,但交互作用不显著,这有效地支持了双性化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最佳[8]。但崔红、王登峰对中国的399名被试(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使用性别角色形容词评定量表进行测量则发现,双性化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低,其次是女性化和未分化个体,最好的是男性化个体[9]。这个结论与大多数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值得进一步地探讨。

2.2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认知性和情感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H. Durell Johnson等人对美国286名本科生进行幸福感的测量,也发现双性化特质和男性化特质比女性化特质和未分化特质具有更高的幸福感得分[10]。同时,蔡华俭等人对双性化模型、一致性模型、男性化模型三种模型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显示:双性化模型得到支持,同时具有女性化特质和男性化特质的人主观幸福感最高,男性化模型和一致性模型则都不是很高[11]。由此,不难看出双性化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

2.3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一词最早由赫伯特·斯宾塞提出。在现实生活中,人对社会的适应跟人自身的人格有很大的关联。有学者选取江西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用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和性别角色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双性化类型的学生在社会适应性方面,都优于女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和未分化类型的学生[12]。同时,有研究者使用自信心测验问卷,对58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得出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大学生在自信心、适应外界环境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类型和未分化类型[13]。同样,国外的调查结果也与国内保持一致,Thomas.L.Harris对美国83名女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双性化特质和男性化女性能更好地适应社会[14]。Yoshiko Shimonaka对日本东京1 436人调查发现,具有双性化特质的人能够成功适应社会[15]。

2.4人际交往

在我们的生活印象中,外向型人的人际交往往往比较活跃,其实双性化人格跟人际交往也有巨大的关系。有学者以中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类型的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16]。张莉、冯江平使用CPAI-2量表和BSRI对云南省昆明地区976名大学生参与者进行集体测试,发现双性化类型较男性化类型更具纪律性、人情味、和谐性和社会触觉等,以及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17]。同时,国内有学者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Bem性别角色量表对大连某高校1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双性化个体在人际和谐性上比其他人更具优势[18]。国外方面,Kumi Hirokawa等人研究让实验参与者和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人进行交谈,发现和双性化特质的人交谈能够减轻他们的人际交往压力[19]。因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双性化者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2.5创造力

创造力跟人格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其实很早就有美国学者提出双性化人格跟创造力存在关联。根据Jonsson.P.& Carlsson对美国163人使用创造力测试(CFT)和Bem性别角量表(BSRI)进行调查得出,双性化特质比其他性别角色特质创造力得分更高,尤其是男性双性化特质的得分远远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特质[20]。Stoltzfus等人也测出男性双向化者的创造力得分最高,紧接着就是女性双性化者的创造力得分[21]。对此,中国学者范丽恒在对河南省759名普通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在全体被试和男性被试中,双性化者的创造力均分显著高于未分化者;在女性被试中,双性化者和男性化者的创造力均分均显著高于女性化者[22]。由此可见,中美两国在双性化对创造力影响的研究结论上是一致的,双性化与创造力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

3双性化人格的展望

目前,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双性化人格的优势研究,但从现实来看,目前双性化人格探讨还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且主要思想只出现在专业书籍之中,并没有进入大众化的视野。因此,未来双性化人格仍需不断地进行讨论与深入探究,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3.1继续探讨双性化人格对人的影响

毋庸置疑,性格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表现在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更进一步地探讨双性化人格的优势表现,扩宽研究领域,非常有必要。以双性化人格在职业方面为例,双性化人格与领导因素是否有关,目前还没有详细的研究,非常值得深入探讨。当然在为双性化人格的优势添砖加瓦同时,我们也要认清其弊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双性化人格也有自身的缺点与弱势,这是目前很多研究者忽略或有意不去触及的问题。总之,只有把双性化人格的优势和缺陷都弄清楚,才能够更好地论证和推广双性化人格。

3.2全面探究影响双性化人格的因素

影响双性化人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性别、年龄、地域、民族、经济文化等。以年龄为例,沈烈敏对83名小学生调查发现,双性化特质占总体的30.1%,原因可能在于小学生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还未完全成熟,表现出自然性别化状态。而对200名初中生调查发现,双性化在所有性别角色特质比例最高,占38.75%[23],这充分说明年龄因素对双性化人格的影响。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对双性化人格具有影响。近年来有学者在探讨姓名因素与双性化人格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姓名风格是否对双性化人格产生不同的作用。研究影响双性化人格的因素,既可以对已经研究过的人口学变量进行细分,同时也可以重新探索新的影响因子。只有全面弄清影响因素,人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双性化人格优势。

3.3进一步加强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机制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双性化人格优势的基础研究已经非常充分,但与之相比,在对孩子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应用方面,则还很欠缺。目前,我国双性化人格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父母在孩子性别概念发展过程中起角色模范作用[24]。刘电芝等人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人的性别角色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父母实行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最好,有利于双性化的发展;实行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最差,会导致未分化的形成;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比独生子女大学生也要好些[25]。对此,我国完全有必要加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在实践中发展双性化人格,用实践来进一步佐证双性化人格优势。

参考文献:

[1]Ashmore R D.Sex,gender,and the individual[A].In:Pervin LA ed.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C].New York/London:the Guiford press,1990:487—521.

[2]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27—231.

[3]David 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M].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01.

[4]Bem S.L. Gender schema theory: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J].Psychological Review,1981,(88):354—364.

[5]Brenda M., Curtis A.Samuels. Positive and negative androgyny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well-being[J].Sex Roles,2003,(48):555—565.

[6]Brenda Mae Woodhill & Curtis A.Samuels. Desirable and undesirable androgyny:a prescrip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ey[J].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2004,(13):15—28.

[7]Emily S.Lefkowitz and Peter B.Zeldow.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Predict Optimal Mental Health:A Belated Test of the Androgyny Hypothe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2006,87(1):95—101.

[8]声勤.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276—279.

[9]崔红,王登峰.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11—413.

[10]H.Durell Johnson,Renae Mcnair,Alex Vojick,Darcy Congdon,Jennifer Monacell,and Janine Lamont.Categorical and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sex-role orientation:differences in association with young adults’ reports of well-being[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6,34(1):59—76.

[11]蔡华俭,黄玄风,宋海荣.性别角色和主观幸福感的模型:基于中国大学生的检验[J].心理学报,2008,40(4):474—486.

[12]余小芳.性别角色的鉴定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13]王学.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双性化人格[J].现代大学教育,2004,(4):86—88.

[14]Thomas.L.Harris.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ndrogynous and sex-typed femal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79,43(6):614—616.

[15]Yoshiko shimonaka,katswharu nakazato,chitko kawaai,shinichi sato.Androgyny and successful adaptation across the lift span among Japanese adults[J].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97,158(4):389—400.

[16]韩爱晶.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7]张莉,冯江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34—436.

[18]张赫.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和谐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45—247.

[19]Kumi Hirokawa,Fumio Yamada,Itsuko Dohi,Yo Miyata.Effect of gender-types on interpersonal stress mearsure by blink arte and questionnaires:focusing on stereotypically sex-typed and androgynous types[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1,29(4):375—384.

[20]Jonsson, P. & Carlsson, I.Androgyny and creativity:a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a balance sex-role and creative functioning[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0,(41):269—274.

[21]Stoltzfus, Geniffer, Nibbelink, Brady Leigh, Vredenburg Debra, Thyrum, Elizabeth. Gender,gender role, and creativity[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11,39(3):425—432.

[22]范丽恒.高中生性别角色及其与创造性的相关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11):39—41.

[23]沈烈敏.性别角色特质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5):1 269—1 271.

[24]Claire A.etaugh Judith S.Bridges.女性心理学[M].苏彦捷,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5]刘电芝,徐振华,刘金光,张姣,黄颀,李宇青.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9,(12):41—46.

责任编辑:富春凯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3.035

收稿日期:2016-04-15

作者简介:邓魁(1991—),男,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3-0086-03

猜你喜欢
创造力心理健康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