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波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24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启示
赵建波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241)
在全球面临生态困境的情况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生态危机的根源和人与自然“和解”的途径。“美丽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探索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美丽中国”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观;美丽中国
近期,柴静的“雾霾调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姑且不谈事情的真实性如何,生态环境的恶化却是全国人民的共识,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拯救人类文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美丽中国”的提出,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可选之路。那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美丽中国”是否有过阐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提出“美丽中国”的?“美丽中国”如何构建?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美丽中国”的提出并非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是其理论根源,那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P28)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人类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创造了人类,而非人造自然。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劳动对象,使得人类的物质生活得以存在下去。同时,自然界还是人类精神生活家园的基础,“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2](P272)人类要想存活繁衍下去就必须依靠自然界,人类要想生活的更诗意,更舒适,更得依靠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人依靠自然界存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改造,即“自然界的人化”。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实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桥梁,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从自然界获取自身所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完成“物质交换”的过程。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生产关系和人类社会,人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自己的烙印,使自然发生着变化。人类改造后的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自然界才是有意义的自然界。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能将其割裂开来,一方面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优先存在,敬畏自然界的伟大和无私,另一方面,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然界人化”的力量。两个方面同样重要,不可偏重于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
(二)当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但同时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界带来的巨大灾难。在他看来,资本是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的性质是无限的扩张性和贪婪性,资本主义制度一切以资本为中心,金钱至上是他们唯一的理念,以至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承载能力,都是无足轻重的东西。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通过工人的“异化劳动”实现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工人的劳动与劳动成果相异化,“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3](P41),资本家通过工人劳动收获剩余价值,工人为了维持生活,只能变本加厉的劳动,“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4](P97)。另一方面,工人的劳动给自然界和自身带来了灾难,使得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在向着肮脏,腐化发展,而人类也逐渐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走向生态灾难。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得劳动异化,自然界被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三)人与自然“和解”的途径——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还构想了解决这一危机的理想蓝图。马克思指出:“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5](P385)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资本的贪婪性,带来生态环境的灾难,为此只能消灭这种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一条追求公正和谐、注重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条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之路——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4](P120)。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才会是自由的劳动,脱离异化形式的劳动,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人回归到了自我,回归了人的精神家园,实现真正的复活,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在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实现和谐交换,实现人与自然界对立的消除,最终达到“和解”。
“美丽中国”的提出不仅有其理论根源,还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不断探索的结果,是几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
(一)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观的初步形成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具体国情和主要任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突出强调人的作用,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作用。毛泽东指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6](P770)正是在人民的力量的推动下,新中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毛泽东并非片面地强调人的作用,他也洞察到了规律的重要性。1965年毛泽东指出:“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6](P846)可见,在毛泽东看来不尊重规律就会变成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毛泽东十分重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1944年毛泽东指出要在陕北进行植树造林计划,并提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经典话语。毛泽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其中已经渗透着“美丽中国”的影子。毛泽东的生态文明观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我国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指导思想。
(二)长远规划,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观的逐步完善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把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观推向了一个新阶段。邓小平生态文明观中已经渗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我国四川等地发生的特大洪灾,邓小平就提出了只搞间伐,不搞皆伐的创造性思想。邓小平认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7](P21)邓小平还推动全国人大通过议案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些思想不仅为解决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还推动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推动了中国生态文明的法制化。邓小平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8](P146-147)邓小平以法律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创举,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影子推动着现实的产生,法律制度保障更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依然生命力强大,邓小平的生态文明观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观的逐步完善。
(三)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妥善处理了发展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难题,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道路。江泽民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做了全面阐释,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9](P534)的论断。面对改革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10](P234)解决这一问题,江泽民认为还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此外,江泽民还看到了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在未来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完成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江泽民生态文明观将保护环境纳入了法制轨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及应用科技,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生态问题的崭新思路,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四)“美丽中国”,科学发展——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观迈向新时代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党的领导集体,立足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成功将生态文明引向新时代。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1](P20),生态文明意识贯彻到每个人心中,集体来共建生态文明。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2](P39)生态问题被放在了新的历史高度,取得了新发展,迈向了新时代。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发展,是解决发展与生态问题的新思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了人民,解决生态问题归根结底也要依靠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胡锦涛的生态文明观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五)底线意识,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观的新高度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践行,“美丽中国”的建设,这与其实干的精神是一致的。习近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3](p121)更加强调生态共识和生态底线意识,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的共识,是我们共同的底线,“耕地红线,湿地红线,森林红线”等等,都是不能跨越的底线,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制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4](P104)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也要贯彻到生态保护中来,切切实实的发挥作用。这些都是新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观的冰山一角,随着改革的深入,时间的流逝,新一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江泽民到胡锦涛到习近平,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理论根源都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来源都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美丽中国”理论基础,那么对“美丽中国”的建设有哪些启示呢?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美丽中国”的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动摇。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指明了人与自然“和解”的途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类为了无限的利益对大自然的破坏,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极力追求生态利益的最大化。那么有人不禁要问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了,为何还面临和资本主义一样的生态困境呢?我们首先要承认这一问题的存在,但我国的生态文明与资本主义本质不同,我国已经消灭了私有制,生态危机的根源已经不复存在。不过,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我国依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制度有待完善,改变现状,还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但这并没有否定马克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科学性,恰恰相反却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美丽中国”的建设要靠发展,发展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发展才能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生态保护制度,发挥制度的刚性力,我们相信,一个更美丽的中国需要完善的生态法规体系,能够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一个更美丽的中国需要完善政绩考核制度,能够以绿色GDP为考核标准;一个更美丽的中国需要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能够让人民远离环境公害和环境群体事件。
“美丽中国”的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5](P519)为此,必须摒弃完全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中心论”和主张无限利用自然的“环境开发论”,坚持科学发展观。“美丽中国”与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美丽中国”的建设,首先要立足于发展。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问题其实就是民生问题,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以人为本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出发点,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归宿。建设“美丽中国”,最后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要经济发展,还要自然界山清水秀,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生态保护成为共同的底线和人类的共识。生态文明意识要深入人心,生态保护成为共同的意识和共同的底线;生态保护成为共识,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还要认同自然界的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幸福成为共识,既要追求物质满足,又要寻求心灵宁静,精神愉悦。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美丽中国”的构建提供了实践指导
“美丽中国”,是自然之美。“美丽中国”建设的最大难题是发展问题,唯有发展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但发展也可能带来自然的进一步崩溃。为此,首先必须做出历史性的转变,由重经济轻生态向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其次,必须发挥“绿色情商”在发展中的作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发展低碳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开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生态产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再次,“美丽中国”的建设,要发挥科技的核心作用。科技这把重武器,具有双面性,只有合理利用科技,发展绿色科技,生态科技,才能在源头上制止破坏,修复几百年留下的环境问题。
“美丽中国”,是人文之美。归根结底,“美丽中国”的构建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那么就不仅仅只要求自然的美丽。我们相信,一个更美丽的中国,需要更平等的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公平正义;一个更美丽的中国,需要更合理的收入差距,城市、农村,东中西部公平正义;一个更美丽的中国,需要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使得老、弱、病、残有所依靠;一个更美丽的中国,需要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能够维护人们基本的生态权益;一个更美丽的中国,需要人们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
“美丽中国”,是更美的中国人。失去了人的美是毫无意义的美,那怎样才能实现更美的中国人呢? 马克思指出了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和解的途径,在那样的社会中,人类回归简单,拥有人类的天真,恢复了人的本性,开始追问人与自然的问题,这种天真、简单,正是杨善洲的天真、杰桑.索南达杰的天真、徐秀娟的天真,这样才是更美的中国人。“美丽中国”的建设,是民生问题,是为了人民而建设,依靠人民来建设,由人民来共享建设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培养人们的环境美德,即“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具有的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品德”[16](P5)。具有环境美德的人,会尊重自然本身的价值,关怀无生命的物质,会以仁慈之心对待自然,会促进人类对自然的爱。具有环境美德的人,会树立生态自觉的理念,自觉地去认识自然规律,积极顺应规律,保护自然,与世间万物共享自然界,实现持续共生,永续发展,良性循环的人与自然关系。具有环境美德的人,会敬畏自然,感恩自然,谦逊的对待自然。那么如何来培养具有环境美德的美丽中国人民呢?关键靠“教育”,但是教育要真正回到教育的本质上来,培养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追求,对人类心灵和灵魂的唤醒。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6]姚晓娜.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015-05-07
赵建波(199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