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打压功勋旧臣浅析

2016-03-16 05:39危义浩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吕氏吕后文帝

危义浩,孙 洁

(西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汉文帝打压功勋旧臣浅析

危义浩,孙 洁

(西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汉文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著名的治世“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对国家实力的增强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在后世留下了“仁孝宽厚”的圣明形象。历来众多史学家对汉文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轻徭薄赋以及刑法改革等一些“仁政”方面,而对于其即位之后运用铁腕手段打压排斥迎立其即位的功勋旧臣却谈及不多。文章通过分析文帝即位后功勋老臣们的仕途结局及人生命运,试图证明汉文帝“仁孝宽厚”之外“铁血”“冷酷”的另一面。

汉文帝;功勋旧臣;打压

作为中国古代治世典型“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文帝所表现出来的“仁孝”“节俭”的高尚道德品质历来得到众多的赞誉,班固称赞其“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仪,断狱数白,几致刑措。呜呼,仁哉!”[1](P135)后世也有众多或为史家或为墨客者亦对其多有赞誉。不可否认,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他所推行的一系列称为仁政的措施对于减轻人民负担是有目共睹的,史书上亦有明确的记载。例如,文帝前元元年六月,“令郡国无来献”。[1](P114)这虽然是减免了郡国诸侯王的朝贡,看似优待各郡国诸侯王,但从根本上是对众多普通民众的照顾,因为各郡国的朝贡物资最终是从各郡国广大百姓身上剥削得来的。前元二年九月,下重农诏书“赐天下民令年田租之半”,[1](P118)改田租十五税一而减轻至三十税一,以此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劝勉其勤劳耕种。以后又相继颁布一系列的惠民之政,“除关无用传”,“除田之租税”,“除戍卒令”,“令诸侯无用贡,驰山泽,减诸侯御,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民,民得卖爵”。[1](P118)所有的这些惠民政策使汉文帝“仁孝宽厚”的圣主形象跃然于纸上。

但是,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其一切的出发点最终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他所推行的“仁政”不是其所追求的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仁政”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但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的几十年里,儒家思想没有在统治阶层内部真正流行过,跟随刘邦起义争夺天下的功勋大臣们起初是一些市井之徒。即使是萧何、曹参后来位居相位参与国家政令制定之人,当时也只是一县之下的刀笔小吏,根本无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后来的“萧规曹随”也只是秦法的继承而已。当时所推崇的是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所以说,汉文帝所实施的“仁政”措施并不是其内心意愿的反映,而是现实形式的需要。终其原因,是汉文帝急需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来稳固扩大其统治基础,从而打压削夺功勋老臣们的强大势力。

纵观汉文帝即位后的几年中,他对有拥立之功的勋臣的打击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从他们的仕途与命运遭遇可见一斑。“二年冬十月,丞相陈平薨。”下诏“其令列侯之国”,[1](P115)“免丞相勃,遣就国”,[1](P119)“夏四月,城阳王章薨,五月,济北王刘兴居反,发兵欲袭荥阳,于是诏罢丞相兵,以棘薄候柴武为大将军”,“八月,虏济北王兴居,自杀”、“四年冬十二月,丞相灌婴薨”,秋九月“绛候周勃有罪,逮旨廷尉诏狱”。[1](P121)这些功臣,在短短四年之中受到文帝持续不断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打压与排斥,与之相对,文帝身边的亲信之人不断地进入核心权力圈中。可以说,这些功勋老臣们的结局是必然性的。这也是由文帝即位时的历史背景和身份决定的。

作为高祖刘邦的庶子,由于母亲不受宠爱,即位前的文帝只能身处远离权力中心的代国,做一个国小势弱的诸侯王。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吕后在大力清除刘氏宗亲的势力时,没有对其进行过多的打压。在正常情况下,代王刘恒没有继承大统的机会,但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却给了他继承皇位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跟随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勋老臣与吕后扶持的诸吕势力之间血腥较量的结果。

高祖在位时吕后就参与国家政事,其家中兄弟早年也跟随刘邦四处征战,刘邦在消灭异性诸侯王的过程中“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如彭越、韩信就为吕后所杀。因此,在刘邦平定天下初期,吕氏的势力就开始形成了。刘邦逝世后,继位的汉惠帝因为性格软弱在强势铁腕的吕后阴影下无心理会政事。这样吕后进一步专秉权政,大力扶持吕氏势力,以至于到后来指挥中央禁军的大将军之职和朝中要职丞相之位俱为诸吕所把持,汉王朝的军政大权悉归吕氏所有。对于吕氏的专权,功勋老臣虽有不满,但却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表面上纵容顺从吕氏的专权,但同时也在暗地里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反扑。高祖时的功臣陈平就曾向另一老臣王陵表露过其意图,在王陵指责其顺从纵容吕后而违背与高祖盟约时他解释道“于面责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2](P2047)由此可知老臣们在暗地里准备力量“诛吕安刘”夺回权力。在吕后逝世后,老臣们得到军队指挥权后对吕氏一族进行了血腥的清洗。“辛酉,斩吕禄,笞杀吕嬃。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3](P103)在这次清除诸吕势力的行动中,被压制许久的功勋老臣与刘氏宗室通力合作,最终把吕氏一族诛灭殆尽,其冷酷血腥的一面展现无遗。

在诛灭吕氏势力重新夺回朝中大权之后,众功勋老臣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位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当时其他大臣想到的是拥立齐王,但功勋老臣们认为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4](P1995)他们以齐王母家势众,怕再出现吕后专权的事情,力排众议拥立在诛吕行动中无所作为的代王刘恒,他们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际上是另有深意的,齐王刘襄势力强大,率先领兵反抗吕氏势力,在朝中又有朱虚候刘章,东牟候刘兴居的鼎力支持。于是“朱虚候,东牟候欲徒中与大臣为内应,以诸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4](P1992)功勋老臣们想到,如果拥立齐王为帝,那么朝中一切大权必为齐王一脉把持,齐王一旦登上皇位,势必是其很难反抗的。而代王刘恒在朝中没有深厚的根基,易于控制,在权衡利弊后,功勋旧臣们怀着其内心的目的于是“乃谋迎代王,而遣章以诛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4](P1995)但是他们却低估了文帝的能力与手段,在其后受到了文帝的冷酷打击。

在代地做了十七年诸侯王的刘恒拥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在面对京城的迎立时,他并没有惊喜失常,而是冷静的召集大臣们进行商讨决定。以郎中令张武为代表的等人认为“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将,习兵事、多谋诈……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1](P10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功勋旧臣们的强大权势。中尉宋昌却认为由于当时的种种复杂原因“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1](P106)主张代王刘恒进京继皇帝位。但这也还没打消代王刘恒心中的疑虑,在经过“报太后”“卜之,兆得大横”“遣太后弟薄昭见太尉勃”等一系列行为后,才最终决定踏上进京即位的道路,而在行至高陵时再次让宋昌前往长安观察虚实。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即位前的文帝对于迎立其即位的功勋老臣们是不信任的,这种忌惮也许就是其即位后无情打击功勋旧臣的重要原因。在通过一番谦逊推让之后,汉文帝登上皇帝之位。而在即位当天“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1](P108)宋昌和张武皆是文帝在代地的心腹旧臣,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显示出文帝对于功勋老臣们的忌惮之心,另一方面也表明文帝不甘心受制于老臣们,开始有意识的扶持其心腹强化自己的权势。同时,文帝也明白功勋老臣们的势力根深蒂固,否则,诸吕势力也不会在他们的反扑之下顷刻间消亡怠尽。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在对其打压之前不能让其产生警觉,反而要使其意识松懈。所以在即位之初对拥立功臣们大加封赏。“其益封太尉勃邑万户,赐金五千斤,封典客揭为阳信候,赐金千斤”,[1](P110)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一再的表现出对老臣们的尊崇姿态。在官员任用上也是对功勋老臣给予极大优待。在诛吕迎帝过程中功劳最大的太尉周勃升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将军灌婴为太尉,极力的尊崇优待他们。而这一切都是限于当时文帝自身根基不稳而不得已行为。

等到文帝“益明习国家事”且自己的势力稳固在“诸徒朕六人,官皆至九卿”[1](P114)之后,开始对功勋旧臣进行有组织的打压削权。“二年冬十月,丞相陈平薨”史书上只是寥寥数语记载,当中有无疑点无从得知,但随后几乎每一个功勋老臣开始受到打击排挤,“令列侯之国”,免周勃丞相就国。而周勃在自己的封邑之中却不时有反常举动,“每河东尉行县至绛,绛候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5](P2056)为何会“自畏恐诛”,这应该是对于文帝打压功勋老臣的意图是心知肚明的,而且可能对文帝的手段惶恐不安。周勃所经历的起伏的人生轨迹,“是汉文帝的皇权皇威不断上升、强化,权贵旧臣的地位和势力日益削弱、卑微的缩影”。[6]由此,可以知道文帝绝不是想象中的宽仁敦厚。在此之后,朝中的功勋老臣就只剩下灌婴,而他不久后也在济北王刘兴居反叛时被罢权。“济北王反诏罢婴兵。后岁余,以丞相薨”,[7](P2085)这里面或许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因为就其“薨”的时间而言确实容易让人引起怀疑。济北王与其兄刘章齐哀王俱为亲兄弟,在反抗诸吕专政时曾阴谋立齐王为帝。文帝即位知其最初意图后“故黜其功”仅仅是“割齐二郡以王章、兴居”,借以削弱齐王一脉的势力。而当初他们与功勋老臣们大臣的协议是“朱虚候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尽以梁地兴居”。[4](1997)这样,在刘氏心中肯定会有诸多的不满,但刘兴居在其兄刘章的死以及功勋旧臣的遭遇上闻到了危险的气息,恐惧之余再加上心中久积的不满从而铤而走险,趁匈奴进犯之际在后方发动叛乱。而灌婴在早先就与刘氏兄弟有过联系。当初齐王起兵反抗吕氏时诸吕以领兵前往镇压,但“婴至荥阳,使人喻齐王与连和,待吕氏变而共诛之”。[3](P101)而齐王起兵是准备以弟刘章、刘兴居为内应诛吕即皇帝位,而灌婴与其“连和”的基础也莫过于皇帝位。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所以在刘兴居反叛后文帝随即罢灌婴兵而以其亲信“棘薄候柴武为大将军”。其中也有可能是灌婴兔死狐悲,看到俱为功勋老臣的昔日同僚们的遭遇后,为了自保确实与刘兴居有过密谋。但不管怎样,最终的结果是汉文帝在经过一系列有预谋的行动后完全掌握了朝中大权,而朝中功勋旧臣的势力被消灭殆尽。

正如高敏先生所说,汉文帝“作为我国历史上封建帝王中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切最高统治者与剥削者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共同本质”。[8]他所实施的一切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惠民政策在主观上是为了争取民心,打击功勋权臣进而稳固其封建集权统治。但当时动荡的局势下,以藩王身份继位的汉文帝采取刚毅手段打击对皇权有着极大隐患的功勋老臣,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局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在客观上为当时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百姓的休养生息开创了数十年的安定环境,也为汉帝国的强盛打下坚实的基础。

[1]班固.汉书:卷四·文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

[2]班固.汉书:卷四十·王陵传[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

[3]班固.汉书:卷三·高后纪[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

[4]班固.汉书:卷三十八·高五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

[5]班固.汉书:卷四十·周勃传[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

[6]袁礼华,宋恺明.论汉文帝强化皇权的策略和措施[J].甘肃社会科学,2013,(3).

[7]班固.汉书:卷四十一·灌婴传[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

[8]高敏.论汉文帝[J].史学月刊,2001,(1).

责任编辑:张 庆

On the Case of Emperor Wen of Han’s Suppressing Meritorious Ministers

WEI Yi-hao,SUN Ji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Emperor Wen of Han,as the pioneer of “Wen and Jing Ruling”,practiced a set of policies that benefited people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power. Therefore,he made a kind and moral image. In history,most studies about his kind policies of reducing tax and penal code reform but less research about his deeds that he repelled and attacked his ministers who contributed to his throne.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meritorious ministers. By studying their tragic destinies,Emperor Wen of Han’s cruelty is reviewed.

Emperor Wen of Han;the meritorious ministers

2016-04-03

危义浩(1990-),男,湖北天门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简牍学研究;孙 洁(1992-),女,苗族,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研究。

1004—5856(2016)12—0105—03

K234.1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6.12.024

猜你喜欢
吕氏吕后文帝
明清易代之际的批判理学:再论吕留良理学思想的基本定位*
“吃了吗”原来是乡约
一个发飙斗狠近乎疯狂的女人——吕后
乡约“吃了吗”
“吃了吗”原来是乡约
罗文帝剪纸作品
吕后与审食其关系简辨
止谤妙招
吕后精明不逊刘邦
陪你一起读历史(4) 大汉女当家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