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性:诗歌没有桥面的桥梁
——以《西洲曲》为例

2016-03-16 05:35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西洲采莲言说

郑 琳

(四川民族学院 预科部,四川 康定 626001)



跳跃性:诗歌没有桥面的桥梁
——以《西洲曲》为例

郑 琳

(四川民族学院 预科部,四川 康定 626001)

乐府民歌《西洲曲》多次使用跳跃性的手法来凸显感情的变化起伏。文章围绕跳跃性,分别从诗歌本质的言说方式、《西洲曲》中的跳跃性和《西洲曲》名句在《荷塘月色》文本中的作用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跳跃性;《西洲曲》;跳跃类型;情感变化;《荷塘月色》

一、跳跃性:诗歌本质的言说方式

在世界各国的文学样式中,诗歌的出现时间最早,堪称文学之母。[1](P1)诗歌是一种拥有自身独特言说方式的文学体裁,可关于诗歌本质的言说方式,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跳跃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之一,属于诗歌的本质言说方式。吴开有先生认为: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作品,在狂放不羁地抒情,在大胆自由地营造意境时,往往需要舍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众多细节描写;转而要求语言高度凝练、构思精致巧妙、音律分合有度、想象自在奔流,进而使得客观社会现实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跌宕起伏而飞跃变化,达到一种迁想妙得的境界。所有这一切,要依赖于跳跃性这一言说方式。[2]张侠生先生认为:跳跃性探索能有效帮助读者理解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佳作;能提供线索让读者去领略诗歌深邃悠远的意境;能梳理形象的完整性让读者去感受作者波涛起伏的情感变化。[3]张炳煊先生认为:意境属于美学范畴,为中国文艺界和艺术界心灵神往、孜孜追求的一个艺术极致。诗歌的意境是高端的艺术追求,无数诗人、诗哲孜孜不倦,追寻了上千年艰苦漫长的旅程。而诗体中跳跃的有韵律的意示性语言则是意境生成的奥秘所在,散文的意境是诗歌文体渗透作用所致。[4]时花兰认为:中国经典的古代诗歌多具意象的组合性,这些诗歌意象多具有跳跃性。中国的诗歌以唐诗为尊,唐代的诗歌以“三李”为代表。在他们的诗歌中,诗歌意象的跳跃性又表现得最为新奇、最具特色。[5]到了2010年,谭光辉则直接指出:诗歌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一种言说方式。言说内容并非诗歌的本质,言说方式才是诗歌的本质。而言说在本质上仅有两种方式即连续的和跳跃的。用连续的言说方式写出的是散文,用跳跃性的言说方式写出的是诗歌。诗性的强弱程度取决于跳跃的广度和深度。[6]此外,朱斌认为:诗歌具有突出的跳跃性。依靠时间空间大幅度转换,依靠视点的灵活变换,依靠灵动的想象和自由的联想,依靠对比关系和并列关系,都可以促成诗歌的跳跃性,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7]上述许多专家学者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的跳跃性进行了研究,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跳跃性是诗歌的本质特征之一,诗歌要求高度凝练,就需要省去日常话语中许多描写、铺垫和过渡,而跳跃性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最佳办法。[1](P4)

二、跳跃性:《西洲曲》没有桥面的桥梁

《西洲曲》,为南朝乐府民歌,种类上属于“杂曲歌辞”。无论是在匠心独运的结构方面,还是在精雕细琢的艺术技巧方面,亦或是不拘一格的意象选择方面,都代表了南朝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8]凝练的语词、经典的意象与巧妙的结构和谐地熔为一炉,主要得益于跳跃性言说方式的丰富运用。[9]诗歌的跳跃性由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形态,主要可以划分为:时间上的跳跃、空间上的跳跃、时空综合上的跳跃、由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转变的跳跃、关联式动作的跳跃、平行式跳跃和对比式跳跃等,至于最终采用何种跳跃,则主要取决于诗人所要反映的生活和表达的思想情感。[1](P4-6)《西洲曲》宛如一张唯美清新的相似画卷,在苍翠的墨色深处,隐约站立着一位执着又深情的女子。为了描绘其超越时空的思念、执着地等待,其综合采用了多种跳跃性的写作方法,使得语言、意象连接精巧、妙不可言。其原文及跳跃性方式如下: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下西洲。

1.时间上的跳跃

所谓时间上的跳跃,指的是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这之间进行的大幅度跳跃。如春夏秋冬的有序变换、古今的变更、昼夜的交替和朝夕之间的变化都属于此种类型。《西洲曲》中描绘了一个女子从初春到深秋对心爱的男子那种不间断的思念。如“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一句中,描写的是初春季节。初春是个温暖和煦的季节,也是一个撩拨人情思的季节。当女主人公看见梅花盛开时,立刻跑到与爱人相会的地方——西洲,想要摘几朵寄给他,好让他莫忘曾经梅下相恋的情景。“忆、下、折、寄”,连续承接的四个动词连用,描写出了女主人公内心思念的那种急切,简直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一句描写的是初夏的季节。伯劳鸟本来习惯于孤栖,初夏的傍晚经过晚风的吹拂,仿佛都感到寂寞,飞过乌桕树,去寻找伴侣去了。鸟儿本来是无知的,现在就连无知的伯劳鸟尚且如此,更何况拥有者七情六欲的女主人公呢?这个景物描写一方面点明了时间节令已经步入初夏,另一方面也反衬出相爱的人不在身边女子内心的那种孤单。“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一句描写的是早秋季节。一个“秋”字点出了季节已经由初夏悄然变成早秋,早秋的莲花已亭亭玉立,甚是优雅怡人,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置身于莲花之中,这不正是向心爱的人倾吐自己情怀的好地方吗?而“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一句描写的则是深秋季节。天气慢慢变冷,一年一度的候鸟迁徙,飞鸿这种候鸟已经回归家乡,情郎啊情郎,你究竟何时归?一种盼归似箭的心情催促着女子走上青楼。从早春的折梅到初夏的孤单,从早秋的倾诉到深秋的盼望,时间在跳跃着前进,女子对情郎的思念也与日递增、感人至深。另外,“日暮”“采莲”“尽日”和“吹梦”等时间词语的变换也是一种时间跳跃,它展现的是女子从夜晚到白天、从白天再到夜晚,昼夜交替那种对情郎的周而复始、回环往复的思念。

2.空间上的跳跃。

空间上的跳跃是指将东西南北、海内海外、天上地下的形象进行跳跃式组接,从而使得人物形象展现的更为全面。《西洲曲》一文采取了“西洲—家里—西洲—家里”交替跳跃的言说方式,营造了一种多场合的变化,它既符合“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女主人公形象和情感的展开。如“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一句中,西洲是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交代了来这里折梅的缘由,“梅”谐音“媒”,只有来这里折梅才能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到“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一句是家里描写,本句描写得极妙,它采用了借代和谐音两种修辞将女孩的幻觉描写得惟妙惟肖。“翠钿”原来指用翠玉做成的或镶嵌的妇女首饰,这里以部分代替整体,指女主人公;“钿”谐音“惦”。两句写出了伯劳鸟鸣叫,风吹乌桕树的飒飒声,让她误以为门外有人,她急切地想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爱人。门中露出的是女主人公的身影,也是对男主人公满满的思念。再回到西洲描写,将思念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六个句子,相继使用六个“莲”,“莲”谐音“怜”,是爱的意思,本来出门采莲是排遣自己内心思念的苦闷,却时时处处想的念的全是自己心爱的人。最后回到家里,也是情感的落脚点,“仰首望飞鸿”“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连续使用三个“望”字,写出了女子对情郎的翘首以盼。变的是空间,不变的是思念,空间的转变更能衬托出女子对心爱的人忠贞不渝的情感,使得她的形象更加饱满。

3.时空综合上的跳跃

时空综合上的跳跃是指诗歌的形象、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跳跃,常常是互为因果的。由于时间的变化,便常常引起空间的变化;或由于空间的变化,也便引起了时间上的变化。这样两幅图景在时空上同时产生了跳跃。[10](P193-198)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时间由早秋转向了深秋,地点也由西洲转向家中,情感也从西洲时内心的“念郎”变为家中动态的“望郎”,真可谓念郎郎不至,望郎郎不归。时间转变,引起空间变换。时空转换相辅相成,共同为凸显女主人公的形象服务,虽然省略了诸多生活细节描绘,却多了一种真挚的情感——清清白白、忠贞不渝。

4.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转变的跳跃

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转变的跳跃是指由眼中所见、耳中所听的外在的客观形象向心中所想的形象、思绪的跳跃。“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这四句诗就是如此。初夏的傍晚,伯劳鸟飞离栖息之所,是亲眼所见;伯劳鸟的鸣叫声、风吹乌桕树发出的飒飒响声,是亲耳所听。以上现实的景物描写是客观的动态景物描写,它渲染了一种静寂、孤独的氛围。而这客观的动态描写,无意之中触发了女主人惦念的思绪,引起了女主人公的错觉,误以为情郎来了,急切地想验证感觉的正确与否,就出现了双手打开门,门缝中露出自己的那楚楚动人的一幕。一个思念的形象在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的跳跃中跃然纸上。

5.平行式跳跃

平行式跳跃是指由两幅或多幅呈平行关系的图景构成的。而《西洲曲》则是以一根相思主线为主要线索,由四幅唯美的画卷共同构成的一曲飘逸平静的诗化传说。全诗的妙处就在于意象组合的炉火纯青、浑然无迹,梅、莲、楼、梦四种经典传统意象构筑了四幅唯美纯净的画卷。梅,开在西洲,季节冬去春至,一剪寒梅随流水而下,一朵俏丽的梅花在早春寄走。这是杏红青衫少女记忆中的美丽图景之一。莲,叠影婆娑,哗哗的水声在耳边响起,撑船的木浆在碧波中摇曳,驾着一叶扁舟,一幅少女采莲图就呈现出来。莲叶何田田,百感交集,声情并茂,不禁令人发出“莲子清如水”的感慨,美不暇接的采莲画面层层展开,心中那只纯净的芙蓉绽放开来。楼,登高远望,季节在变换,空间亦在转动,思念却一如既往。生命化作无尽的翘首以盼、无尽的等待。开门郎不至、忆郎郎不至,采莲无法转移愁情,登楼更是思念满怀。梦,海水悠悠摇荡不停,南风缓缓吹拂,孤独的继续孤独,寂寞的仍旧寂寞。相思,难道注定要在梦中延续、梦中追寻,这是一轴古老的相思画卷。

三、《西洲曲》名句在《荷塘月色》文本中的妙用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作,常使读者感觉文中有话、画中有意,韵味无穷。[11]历来,文学界对它的写景抒情、修辞特点探讨,针对结尾引用《西洲曲》的名句即“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的探讨甚少。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参考所摘用的资料主要源自于《朱自清名作欣赏》和《名作重读》,认为名句是用“动”和“热”反衬“静”和“冷”,是为了勾起作者的相思。很多语文老师讲解时也是一语带过,并不深究引用诗句的原因及其意义所在。因此,文章就引用诗句特点、作用予以探究:

(一)引用诗句特点

《荷塘月色》中引用的《西洲曲》里的名句。就整句而言,它采用了“莲”这个意象,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唯美的画面;就修辞而言,它采用了顶针和双关谐音等修辞;就韵律而言,它运用了押韵,“秋”和“头”相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就言说方式而言,根据上文叙述判断,它采用多种跳跃性言说方式——时空综合上的跳跃,时间由初夏转为仲秋,相应的地点由家中变为西洲,时空虽换可思念不减;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转变的跳跃,仲秋下西洲采莲,举目望去,莲花亭亭玉立,眼前景象令作者触景生情,含蓄发出“怜子”的声音,并表达出自己对爱情依然纯洁如水、清澈见底;平行式跳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美采莲图的呈现,也是思念情感的升华。

(二)引用诗句的作用

《荷塘月色》一文中只引用了《西洲曲》当中的四句话,表面上看又是一幅唯美的采莲图。关于引用的作用,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西洲曲》里的句子激起了朱自清先生的乡思之情。原因是文中尾段出现一句话“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惦念江南”这四个字容易让人作出此种理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中上文已经引用了《采莲赋》,这里又是一幅“采莲图”,看起来颇有些重复和累赘。[12]但是细细品味会发现其妙处,主要有以下方面:

1.写作手法方面:跳跃性使用,不谋而合

《西洲曲》这首诗多处运用跳跃性,其中以“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转变的跳跃”最为明显,如“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和“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等。而《荷塘月色》自1927年诞生以来广为人们传颂、历久不衰。关于《荷塘月色》的艺术特征,研究者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文字凝练而又自然、形象逼真、文字如画、融情于景、贮满诗意。[13]拥有诗化语言的《荷塘月色》以情感为线索,边写景边抒情,由“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转变的跳跃”比较明显。例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是客观动态描绘;而“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是抒情,二者之间的滑动比较自然。在这一点上,《西洲曲》和《荷塘月色》拥有共通之处。

2.情感基调方面:内心的忧愁,心有灵犀

《西洲曲》中缘何出现采莲场景?是女主人公为了排解内心相思之苦,正所谓“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然而采莲并不能带给姑娘欢乐,解脱其相思之苦。四句诗,句句有“莲”字,“莲”谐音“怜”,“莲子”谐音“怜子”,即爱你想你之意。一个“弄”更是触发无限情思。究竟何来解脱,正所谓“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时,除非相见时”。由此,可以推测,无论是采莲动机,还是采莲行为都没有缓解女子相思之忧愁,所以她才会慨叹“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而《荷塘月色》完成于1927年,正值大革命失败之际,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此时,朱自清内心也彷徨,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者是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那里走》)而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作为爱国者的朱自清,如何能超然于物外?他心里乱成一团,也可以说是忧心烈烈。《荷塘月色》正是这种“超然”与“挣扎”交融后产生忧愁的写照。在“忧愁”这一点上,二者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3.情感程度方面:《西洲曲》相比《采莲赋》更深一筹

在朱自清先生精心安排下,《西洲曲》和《采莲赋》被共同引用连缀成文,不仅不臃肿,反而使意思更加深入。《西洲曲》主要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忆梅—思郎—望郎—梦郎,联系全诗来读,实际上诠释的是男女情深,不得相见的痛苦。而《荷塘月色》在第9自然段,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是那个淡淡的喜悦逐渐变成淡淡的哀愁。相比较而言,《西洲曲》的引用将《荷塘月色》情感过渡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增强了全文情感的跳跃性。

总之,“好书常读出新意,俗见尽弃做雅人”,本文从大到小,叙述了跳跃性是诗歌本质的言说方式;从诗内到诗外,说明了具体诗歌跳跃的丰富性;从诗歌到散文,以实例分析阐释了跳跃性的作用。从跳跃性这一角度入手,力求开辟一个解读经典的新角度,也让读者对诗歌跳跃性有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1]孙正华,春燕,郑琳.阅读与写作[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吴开有.浅谈诗歌的跳跃性[J].昭通师专学报,1983,(2).

[3]张侠生.简析《锦瑟》——兼论诗歌的跳跃性[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85,(5).

[4]张炳煊.意境产生之缘由考——诗的跳跃性意示语言[J].武汉大学学报,2007,(1).

[5]时花兰.“三李”诗歌意象跳跃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6]谭光辉.没有桥面的桥梁——谈诗歌的本质:跳跃的言说方式[J].三峡文化研究,2010,(00).

[7]朱斌.诗歌跳跃性的生成[J].写作,2013,(8).

[8]廖化津.西洲曲赏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3).

[9]武俊辉.互文性视野中诗歌翻译的音美再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7).

[10]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李莹.漫谈《荷塘月色》中引用《西洲曲》诗句的情感联系[J].语文月刊,1999,(8).

[12]杨明久.《西洲曲》浅析——兼谈其在《荷塘月色》中的妙用[J].中学语文,2000,(11).

[13]关坤英.朱自清散文的朦胧美[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5).

责任编辑:魏乐娇

Jumpy:The Bridge Without Bridge Deck in Poetry——A Case Study of “Ballad of Xizhou”

ZHENG Lin

(Sichuan Minzu College,Kangding 626001,China)

“Music Bureau Folk Songs Ballad of Xizhou” employs verse jumpy many times to highlight the emotional change. This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xpressing ways of the poetry,the jumpy character in “Ballad of Xizhou” and the famous sentences in “The Lotis Pool by Moonlight”.

jumpy;“Ballad of Xizhou”;the types of jumpy;emotional change;“The Lotis Pool by Moonlight”

2015-12-04

郑 琳(1985-),女,四川西昌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1004—5856(2016)10—0080—05

I207.25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6.10.018

猜你喜欢
西洲采莲言说
史中人,戏中人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关公、观音
《西洲曲》的接受史与批评史
不如去采莲
入戏太深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我不要分享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