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原则与策略

2016-03-16 04:45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全人教育

翟 莉

(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原则与策略

翟莉

(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摘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因留守处境易在学习、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遵循无病假设原则、助人自助原则、家校合作原则等教育原则,对初中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在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化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渗透全人教育思想,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开展多样化班级活动,构建良好班集体;丰富家校联络渠道,家校联手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班级教育;亲情化教育;全人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庞大。“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1]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大量青壮年农村人口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进城务工者,他们将子女留在老家,由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等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14年10-11月进行,笔者参与了国培2014安徽中西部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骨干班主任培训项目,在来自安徽省各地近200名学员中,就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管理问题进行了访谈调研。调研发现,初中留守儿童在农村乡镇中学所占比例较大,一般达到50%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达到80%。本文就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展开分析,并对其班级教育原则与策略提出建议。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学生从童年期到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身心发展迅速,加上留守的处境,在生活、学习、心理发展等方面容易产生诸多问题。以下着重从初中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方面分析初中留守儿童易出现的教育问题。

(一)学习问题

初中处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后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初中阶段是学生个人学业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然而,现实中,很多初中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业成绩不良的问题。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经常迟到早退、拖拉作业甚至逃学、旷课。在进入初中教育阶段后,留守儿童在校率急剧下降,“留守儿童在完成初中教育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3]

究其原因,一方面,“‘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恶化是导致其学业下降的重要原因”[4]。在学业督促和辅导方面的缺乏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的主要表现。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远在他乡,造成亲子教育的缺失、父母监管和照顾的缺位,取而代之的往往是隔代监护(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或上代监护(叔伯等亲戚或朋友监护)。另一方面,打工的乡土文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初中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职业生涯期望值不高。近些年来,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由劳动力输出换来“可观”的劳动报酬,使得很多农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不读书也可打工挣大钱”的乡土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不少初中留守儿童不愿在艰苦的学业中付出努力,而是怕学、厌学,甚至形成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希望早日进入职场,打工挣钱,由此造成其学习动力不足,学业成绩不良的现象。

(二)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康宁或完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活力,有积极的内心体验(主观幸福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潜能与社会功能。”[5]有研究显示:“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初中生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6]

初中生多处于青春期。在这个特殊时期,身体迅速生长、第二性征出现、自我意识发展等“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给学生带来不安、紧张和各种心理冲突。因此,初中生极需要父母及时有效地进行生活上的呵护、思想上的引导、行为上的规范和调节。然而,对于初中留守儿童而言,其父母恰恰在这样的成长关键期“不在场”。 “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情感交流是导致留守儿童安全感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7]因此,初中留守儿童较之非留守儿童,更易出现紧张、焦虑、忧郁、孤独、心烦意乱、冲动多怒等负面情绪,缺乏心理安全感。

(三)社会性发展问题

初中生处于一个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其社会性发展方面也经历着诸多变化。“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观念以及这些方面随着年龄而发生的变化。”[8]一般认为,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整体结构中包括自我意识、社会性情感、社会认知、人际关系发展、社会适应性、道德品质等内容。这些成分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性发展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下面以初中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和社会适应性为例,分析初中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

一般来说,初中生开始追求独立、摆脱他人,内心体验中出现了明显的成人感,出现了自我意识方面的强烈变化,表现为自我价值感增强、自制力和坚持性有一定发展等。然而,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初中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足够的心理支持和亲子教育,所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很多初中留守儿童产生了自卑拘谨的思想和行为,乐群性差,害怕与人交往。他们往往会因留守处境而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造成自尊水平下降。在社会适应性发展方面,研究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人际交往、行为表现、情绪控制、心理支援和生活信心等五个社会适应性分量表中,“人际关系和行为表现这两个分量表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明显,在其他社会适应性方面,非留守儿童都明显的高于留守儿童”[9]1201。总之,“留守儿童在自尊…以及社会适应性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9]1201。

二、初中留守儿童班级教育原则

针对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作为个体社会化重要场所的学校应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力求发挥学校教育的正向功能。在学校的组织结构中,“班级不仅是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体系,而且也是一种为社会需要培养未来人才的社会组织”[10]。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关心班级里的留守儿童,遵循科学有效的教育原则,为初中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师在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病假设原则

无病假设原则指的是教师不能将留守儿童视作是问题儿童、问题学生。这个原则既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原则之一。教师对初中留守儿童的处境和教育问题应该有理性的认识,即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因父母呵护的不足和亲情教育的缺失等原因,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等方面较之于非留守儿童,易处于困境,也容易产生诸多问题。但就某一位具体的初中留守儿童而言,其“留守”的处境并不必然带来种种问题。积极乐观、自立自强、身心发展良好的初中留守儿童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定比例。

即使初中留守儿童受学习、行为、心理等问题的困扰,教师也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11]这个概念的界定说明了,问题学生的问题是具有相对性的,是和同年龄段的学生相比而言的,同时只有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的。

应该认识到:有很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并非是留守儿童特有的问题,也不是其“留守”的处境造成的问题。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因身心发展的剧变产生焦虑、紧张、迷茫、叛逆等等现象,这些现象会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而出现,也会随青春期的结束而渐渐消失。因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避免简单地将初中留守儿童视作问题学生,而是应该实事求是、理性客观地分析初中留守儿童遭遇的问题,应该审视问题的性质,考虑诸如“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是否具有相对性(相对于同一年龄段的非留守儿童)”“是不是留守的处境造成的”等等。

现今社会,不少人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似乎留守儿童就是问题儿童、问题学生,这是错误看法,也是很危险的趋势。众所周知教育领域内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期望、看法等会通过种种途径传递给学生,积极的期望带来学生积极的变化,反之亦然,从而出现“期望的自我实现”。倘若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初中留守儿童,那么,留守儿童将会感受到教师的“另眼相看”,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失去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其结果往往是教师的消极“预言”变成现实。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不愿看到的。

(二)助人自助原则

助人自助原则包含着两层含义,指的是:一方面初中留守儿童困难的解决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另一方面,其困难的解决最终需要依靠留守儿童自己。在班级教育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意味着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初中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始终以初中留守儿童为主体,激发和推动初中留守儿童的主体性,使其能够自助、自强。

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是学校情境中促进初中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看做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工作。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师爱,走进初中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好沟通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桥梁角色,去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和心理上等困扰。

外部力量的帮助无疑是初中留守儿童走出困境强大的支持和推动力量,但更重要的是初中留守儿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初中生自我意识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认识能力和情感飞速发展,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开始形成。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初中留守儿童自己的力量。初中留守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处境,那么,留守生活将带给他们坚强、独立和自信等精神财富。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激发和推动初中留守儿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使留守儿童感到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同时在具体的班级教育管理活动中,有意识地赋予留守儿童一定的选择权(如,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策划和问题的解决、由学生决定家访的具体形式和内容等)。当教师赋予初中留守儿童责任和选择权时,将会提升其心理控制感。而心理控制感的提升将有助于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心理控制感’的概念来源于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它是指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主动的应付困难处境而另外一些人则表现出消极态度的一种内心状态。”[12]

(三)家校合作原则

家校合作原则指的是在初中留守儿童班级教育过程中,学校要紧密联系留守儿童的家庭,谋求家校充分合作,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艰巨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力量的整合。各方力量中,学校在初中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应承担起主力军的作用,而班主任老师作为留守儿童除父母亲属之外接触最多的人,又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核心力量。初中班主任应利用多种渠道,了解班级中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行为、心理等情况,因材施教,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完善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班主任要在学校和留守儿童家庭之间通过各种形式建立密切的联系,架起沟通的桥梁。不仅如此,班主任老师作为农村地区文化水平最高的群体成员,要引导初中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强化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和监护职责,使留守儿童父母在儿童成长关键期发挥应有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初中留守儿童班级教育策略

(一)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化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帮助初中留守儿童走出学习、心理等困境最有效的资源。在初中留守儿童所得的亲子关爱、亲子教育不足的情况下,教师要本着对学生的爱心,主动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学习动态和心理发展等各方面情况,给予自己班级的留守儿童亲情化教育,积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当教师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上贴心地嘘寒问暖、在学业上耐心地为其解疑答惑并细心地排除他们的心理困扰,教师就是在付出一种教育者的大爱。留守儿童将会体会到师长的慈祥和关爱,拉近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增强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和人格尊严感。“师生关系是留守生活影响儿童自尊的调节变量,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留守对于自尊的负效应。”[13]

(二)渗透全人教育思想,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全人教育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人教育对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的培养目标提出批评,倡导教育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一个作为人的人,……”[14]

当前,不少农村初中学校仍在施行应试教育。当学校和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和考试排名时,就在远离基础教育的使命、背离“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基础教育的使命并非选拔精英、甄别学生,而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发展奠定一生的基础。初中教育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的重要阶段,既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要培养其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使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会做事、做人。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建立“全人教育”思想,通过课堂教学、班级活动等途径,使留守学生“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留守儿童,教师还应特别关注他们的生理、心理、性道德、性法纪的教育。比如,利用班级集体活动,在初中班级开展安全常识教育、青春期心理辅导,或是人际交往训练等。这些教育活动虽与学科成绩关系不大,却是初中留守儿童健全人格发展亟需的精神食粮。总之,教师要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引导留守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

(三)开展多样化班级活动,构建良好班集体

班级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正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初中留守儿童而言,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文艺体育活动、辩论赛、读书会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留守儿童既可以排遣父母不在身边的孤单寂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可以施展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得到多方面的能力锻炼,获得自信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有利于初中留守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

除此之外,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有助于形成具有支持性心理气氛的班集体。支持性班级心理气氛的典型特征便是,学生身处班级心情愉悦,并有良好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在丰富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中,班级成员加强了互动,增加了彼此了解,易于形成团结友爱、人际关系和谐的班集体。具有支持性心理气氛的班集体将有利于留守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并能增强对自身的积极看法”[13],从而提高初中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而高自尊的留守儿童将“很好地缓解不利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在困境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9]1207。

需要强调的是,在班级活动的策划、准备、组织和实施中,教师应是引导者、辅助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切莫忽视了初中生自主性的发挥。班主任应敢于并擅于放权给学生,在班级活动的内容、程序、方法和形式等各方面让学生自己担起责任,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提升心理控制感和责任感。

(四)丰富家校联络渠道,家校联手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父母是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归根究底就是因为其缺少父母的细致关爱。因此,学校要将帮助初中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看做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同理心,拓宽家校联络沟通的渠道,提高家校合作的实效。

一方面,班主任可以运用传统的联络方式,如家访、家长会、“家长热线”、“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来了解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引导其父母和看护人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如QQ、网络视频、博客、微信等,实现远程对话,增强学校与留守儿童父母以及留守儿童与父母定期和不定期地交流。“父母与留守儿童的经常性的通讯联系会提高其自尊水平。”[15]亲子交流便于家长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满足子女情感需要,及时为孩子排忧解难。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留守儿童家长并不缺少对孩子的爱,缺少的是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当利用自己教育人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庭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促成留守儿童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如何针对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面前的教育新课题和新挑战。希望本文提出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班级教育原则与策略能够对广大初中教师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

[2]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3]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

[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8(4).

[5]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4(4).

[6]郭文姣,黄俊伟.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11, (1).

[7]杨元花.初中生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动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8]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M].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9]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30(5).

[10]鲁洁.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416.

[11]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中学班主任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2]L.A珀文.人格科学[M].周榕等译.黄希庭审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宋淑娟,张影.班级人际环境对留守儿童自尊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14]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 比较教育研究,2004,(9).

[15]程黎,王寅梅,刘玉娟.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2).

(责任编辑何旺生)

Class Educational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Middle School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ZHAI Li

(SchoolofTeacherEducation,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061,China)

Abstract: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ft behind in the rural areas may easily develop many problems such as learning, ment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ue to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Teachers, especially the headteachers, should educate the students with educational principles such as sick-leave-free principle, helping others and self-help principle and school-parent collaboration principle. During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class, teachers should treat students with natural affection, build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ermeated with the whole-person educational thought. Also, teacher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by organizing various class activities, establishing a good class team. Lastly,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parents and the school should be enriched to jointly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Key words: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class education; education with natural affection; whole-pers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73(2016)01-0044-05

[作者简介]翟莉(1978-),女,安徽泾县人,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社会学研究。

[基金项目]合肥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2013jcjy01)、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规划项目(2015jsjy07)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5-22

猜你喜欢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
从新加坡基础教育“少教多学”看“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理念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全人教育视野下的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分析
全人教育理念下医科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管理探析
全人教育视野下的班级教育小组改革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网球教学中塑造“全人”的探讨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全人教育理念与实践
论全人教育视阈下的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