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6-03-16 04:40:24李朝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预科汉语教学法

李朝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语言学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任务教学法在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李朝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语言学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师依据教材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设定具体的任务,由学生作为完成任务的主体来进行独立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运用知识,锻炼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在对任务教学法的内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现阶我校段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进而重点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在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具体策略。

任务教学法;预科汉语;课堂教学

20世纪80年代勃雷泊(Prabhu)首次将任务学习法引入语言教学领域。[1]自此,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任务学习理念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广泛涉及了任务教学理念的界定、任务的选择标准、任务的认知等等。我国任务型学习理念的引入及推广是在20世纪的香港地区。最初关于任务教学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学教育中的英语课程教学,而涉及汉语课程教学的却非常少。本文中,尝试将任务教学法引入预科汉语课堂教学,希望对提升预科汉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成效有所益处。

一、任务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教学法是当下流行的一种教学形态,其核心是老师依据教材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设定具体的任务,由学生作为完成任务的主体来进行独立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运用知识,锻炼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本校育课教学为例,从本校多年招收的学生的汉语总体水平来看,大部分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关,课前不主动预习,课后不复习,造成课上听讲被动,理解记忆困难。若在教学中授课教师能把任务型教学模式规划好,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带着任务去预习,学生已经自己把重难点自学了一遍,在课堂中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明了,对教学过程起到积极的影响。课后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复习,使学生对学习的重难点掌握的更加熟练。

任务型模式必须要恪守在教学中学习、任务相依性、语言情境必须真实、充分结合形式和功能这几个基本原则。在进行任务布置时必须要与学生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并且要让他们能够将所学语言充分运用到生活交际中。[2]学生仅仅达到教学任务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语言技能的学习能力,在他们达到任务要求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运用其知识库,并且老师要作为桥梁和纽带,引导他们、辅助他们更好的达到任务要求,进而出色地完成预科汉语教学任务。[3]

二、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的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预科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4]南疆的预科汉语教学主要针对维族学生,在针对维族学生长期的预科汉语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影响了汉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

(一)预科汉语课堂教学对象水平参差不齐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是预科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目前,南疆预科学生无论在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上均偏弱。过去部分学校虽然采取了分层教学法,但在教学效果的整体控制上仍存在一定难度。

(二)班级学习人数较多

预科汉语教学中,人数普遍在40人左右,甚至更多。教学人数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相对比较多的人数中,个人平均操练的时间就大大地减少了,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会失去语言表达的机会。

(三)学生普遍缺乏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缺乏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他们掌握的学习策略也较为贫乏,无法根据自身的长处和弱点采取与自己特点相符的学习策略,限制了学生创造精神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考核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考核阶段也是针对日常学习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单一。

三、任务教学法在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教学法在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分任务前准备阶段、任务中实施阶段以及任务后评价阶段展开。具体如下:

(一) 明确预科汉语课堂任务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并制约着教学模式的其他要素。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不断推进,汉语教学将目标定位为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学生的发展确定为最终目标,预科汉语教学目标也在慢慢实现转变。一般来说,如果汉语课堂的任务若是以接近生活为主体、或者围绕课程内容展开而设定、以适应学生的语言水平为目的,帮助学生多说话多动口的话,那么将会对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预科汉语公共课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和一般场合的情况下进行交际、具备听力课,初步进行专业交谈的能力、满足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需求、打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化障碍、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汉语交际的需求。

(二)任务前准备阶段

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前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要求学生自身对课文以及涉及到的词语熟练掌握。只有学生在对词语有足够的熟悉度和认知度,才能具备足够的语料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前完成词语的预习,不仅仅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问答和听写。在预科汉语课堂开展之前,应预先泛听或者阅读课文,而后由学生自己尝试性的提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并尝试着回答,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而言,只有在充分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任务教学的最终完成。

2.由授课教师合理进行任务小组划分。一般而言,建议小组人数以2-3人为宜。通过2-3人的小组分工可以较好的进行任务的讨论,且不会在一些简单任务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同时,较少的人数也可以节省分工组织的时间。此外,在进行小组分工时,还必须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汉语能力水平,尽量合理分组,尽可能使小组内所有成员均有所提高。

3.任务的选择。在选择任务时,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作为依据,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采取富有趣味性、互动性的任务来开展任务教学。具体而言,可尝试选择如下两种任务:

任务一:角色扮演。小组内三位成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例如,以会展中心找人为例。可由成员分别担任寻找者、引导者和被寻找者的角色。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提问、问答,激发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角色扮演中的对话,形成学习汉语的主动性。

任务二:对话训练。小组成员以两人为宜。对话内容儿可自由发挥,但重点以“动词+着”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等作为主要内容。例如,创造任务情境,假设学生分别是两个班的学生,彼此之间并不认识。由其中一名学生在观察班内某一位学生的体貌特征基础上,通过多句话的描述,由另外一位学生来猜测是哪一位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包含“动词+着”的语法的对话,最终在对话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汉语知识。

(三)任务中实施阶段

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任务小组内的两名成员是学习的主体,是主要的交际者,他们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接受。在任务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作为监督者的角色来参与任务。在任务过程中,教师应及时采用汉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词句帮助,与学生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在任务完成之后,由任务小组负责向老师和学生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尽可能要求每一个小组均有进行表演和对话的机会。针对汇报情况的评比,可采取集体打分的方式来进行。任务小组汇报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做整体性评价,明确各小组本次平时成绩得分。成绩计入平时成绩,避免学生出现不重视的情况。此外,教师还应归纳和介绍相关知识点,也可以通过可以播放课件进行总结或在黑板上对语言点进行梳理。

(四)任务后评价阶段

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 不同的教学模式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不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当然也有所不同。任务型教学旨在宣扬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因此,在预科汉语课堂任务实施后教学评价中,应主要采取如下评价方法:

1.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依据他们的表现、成绩和在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发展而做出的评价就叫做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评价期中、期末、结业等重大考试。然而侧重评价平时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主要则是任务型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各小组任务总结评分环节在任务型教学步骤中、任务后等各个阶段都有设立,同时也会作为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更好地把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增加成就感具有重大影响。

2.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参加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的最大特点与好处。在任务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台下学生以集体的形式参与各小组任务完成结果的评定,评价的主体由教师变成了学生,扭转了学生过去被动接受评价的局势,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加以反省。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确保了评价的公正和公平。

总之,任务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在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对于促进预科汉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在预科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而在具体的应用环节,必须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必须重视任务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即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协调者,更是课堂的贡献者、学生的引导者。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在预科汉语课堂教学进行广泛的推广,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加强对预科汉语课堂任务式教学研究的深入探索。

[1] 贾圣驹.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预科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2.

[2] 孙亚俊,张玉萍. 试论预科汉语综合课的任务型教学模式[J]. 语文建设,2013,06:24、26.

[3] 孙亚俊. 民族汉考引导下的预科汉语写作任务型教学模式[J]. 语言与翻译,2013,03:71-73.

[4] 古丽扎·尼牙孜. 论任务型语言教学引入新疆高校预科汉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J]. 科技信息,2009,28:533-534.

2016-06-23

李朝虹(1979-),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语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双语教学。

[资金项目] 本文系和田师专2015年度校级科研计划立项项目“反转课堂背景下民族预科生汉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项目编号:1076515152)的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预科汉语教学法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跟踪导练(二)(6)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语言与翻译(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5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