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念的国际融通*

2016-03-16 03:32
文化软实力 2016年4期
关键词:融通话语特色

陶 文 昭

中国理念的国际融通*

陶 文 昭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理念既要保持中国特色,又要注意国际融通。中国特色与国际融通都是提升话语权的手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关中国特色的问题强调的比较多,但国际融通问题也不可忽视。理念融通比较淡恬、大众化,且有助于增进国际理解、扩大中国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因而,理念融通要把握好尺度,其形式与内容要相互匹配。本文旨在对中国理念国际融通的要求、特点、功能和尺度等做一些探讨。

中国理念;国际融通;中国特色

一 中国理念国际融通的要求

自三十多年前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命题,主流话语一直强调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话语优点突出:对内,中国特色的话语对中国问题更具有解释力。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孕育了独特的中国话语。中国特色的话语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对中国国情反映更准确,对中国问题解释更有力,中国民众也更能清晰地予以理解。对外,中国特色的话语有助于抵御西方话语霸权。国际话语权是综合国力的折射,西方基于历史和现实拥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中国是与西方社会制度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因而更能感受到西方咄咄逼人的舆论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话语形成了一道隔音墙、防火墙,能在一定程度上屏障西方话语对国内的不利影响。然而,强调中国特色,也要注意国际融通,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理念的国际融通将越来越重要,在话语权问题上当胸怀世界、未雨绸缪。

(一)理念融通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是一个更加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最先和最快进行的是经济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文化的交流在增加,相互之间的影响在加大。快捷的交通,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加促进了这种交流。在全球化问题上,对于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既不能看成是等同的、平行的,也不能看成是无关的、分离的,更不能看成是相反的、对立的。部分学者认为世界在经济上越来越一体化,而文化上越来越碎片化,两者是反其道而行之。这种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成立的。总体而长远来看,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是相向而行的。在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发展脱离世界整体发展轨道显然不可行,同样,其他领域也要充分考虑整体性因素。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地、并已深深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之中。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理念需要面向世界、影响世界,提升国际融通性,以便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和对话。

(二)理念融通是中国实力提升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幅员和人口规模决定了中国是一个天然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古代历史上曾长期对世界尤其是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经历了近代的衰落之后,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契机。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贸易总量处在世界前列,中国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正在并将继续对世界产生更多和更大的影响。在中国硬实力提升的同时,中国也需要提升软实力。而在软实力之中,中国的主流理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和核心的要素。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成就,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成功的。要进一步加强提炼和阐释,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国际传播的方方面面。要扩大中国的影响,不仅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要传播当下中国的主流理念。主流理念要走出去,就要增强通融性,以方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富有中国智慧的哲言。当下中国,既有“穷”的一面,因为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要重视“独善其身”的中国特色。同时也要看到“达”的一面,因为中国正处于综合国力上升期,正在逐步成为世界性大国,因此要有“兼济天下”的情怀,要重视国际融通。将中国特色与国际融通辩证统一起来,才契合中国当下的地位,也符合中国的基本利益。

(三)理念融通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主流话语正是朝着中国特色与国际融通相结合方向发展的。关于强调中国特色的一面,自不必多言。而在国际融通方面,也有许多新发展。诸如依法治国、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这些话语,不仅中国能用,国际上也能通用,这就具备了很强的融通性。十八大以来对国际融通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习近平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及时地发出中国声音、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

“中国梦”在这个方面是一个典范。“中国梦”的提法与过去的意识形态话语有很大的不同。习近平强调:“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毫无疑问,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是中国更深地融入世界、更大地影响世界的过程。

二 中国理念国际融通的特点

(一)融通理念色彩恬淡

理念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而语言的色彩,有的强烈而鲜明,有的恬淡而中庸。世界上各种意识形态和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其中有些话语比较独特,乃至是专有的,与其他意识形态不通用。正是这些独特而色彩强烈的话语,对内以吸引和凝聚追随者,对外则作为识别与区分的标志。这些话语在庄重场合和日常生活中被经常性地、大量地使用,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标志。是引用《圣经》还是《古兰经》,一看就界线分明。但是也要看到,任何一种话语体系都是各种色彩词汇的混合体。它不可能都是激烈的、独特的词汇,也有中和的、融通的词汇。着眼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意识形态之间既有各自的特色,也有相互融通的一面,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无特色,则无法竖起自己的旗帜。不融通,没有交集就不能交流。一般而言,有特色的方面是独特的、强烈的词汇,融通的方面是通用的、恬淡的词汇。融通就是寻找交集、寻找公约数。融通的概念一般比较中性化,各个方面都可以接受,各个方面都可以使用。

就当今中国而言,我们的基本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有强烈的阶级色彩和民族色彩。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很多具体的话语也是与世界融通的。社会科学各学科是这样,重大的政治理念也是这样。如和平、发展、生态、文明等等,这些都是国际政治中最常用的词汇,各个国家、各种派别都在使用,因而具有很强的融通性。

(二)融通理念大众化

理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与日常生活用语比较起来,抽象性和专业性是理论话语的内在特征。但是在任何意识形态系统中,既有高度抽象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词汇,也有比较平实的、面向大众的词汇。一般而言,高度专业化的尤其是冷僻的话语,普通人难以明白,其他专业的人难以理解,因此缺少融通性。而那些学术上常用的词汇,乃至大众媒介、人民生活中常用的词汇,覆盖面很广,既具有大众性,也具有融通性。因而,融通就是让更多的、不同的人所理解,融通性与大众化是内在相通的。使用范围的大小,受众的多少,是衡量融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

中国过去的理论话语中,有些是比较深奥的,需要加以专门解释才能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但是,我们的主流话语中也有一些朗朗上口、妇孺皆知的用语。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理念中,“中国梦”这个词就极其通俗易懂。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中国梦”借用了“梦”这个元素,用词更具体、更感性、更大众化。

(三)融通理念有所借鉴

具有融通性表明一个概念可以在多种话语体系中都能使用。当今世界存在多种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在历史生成上有先有后,其背后所依存的力量也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正是这种历史上的先后、现实中的强弱,决定了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吸收和借鉴并不是相互对等和平行的,往往是后来的意识形态借鉴既有的意识形态更多一些,弱势的一方受强势一方的影响更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发展上领先,在社会科学上强势,因而它们的许多概念成为后来者和其他国家借鉴的主要对象。

中国的理念照搬西方话语体系肯定不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中国的理念完全离开西方话语体系也不行。马克思主义也是从西方传入中国,并且生根开花、枝繁叶茂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积极的文明成果,使之为我所用。因此,中国作为后来者,借鉴包括西方在内的既有话语体系是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要以永远做学习大国的姿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当然,借鉴中要注意甄别,因为既有的话语总是在特殊的历史和特殊的国情中凝成了独特的涵义。西方在主导世界的几百年时间里,形成了一整套反映其阶级利益、国家利益、文化传统的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的历史惯性很大,如果用既有的老概念表达新的意思,很容易引起使用上的混乱。中国对一些西方常用的、根深蒂固的概念,一直持谨慎的态度。对于那些可以借鉴的概念,比如民主、人权等,根据中国国情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赋予其更加科学的含义。为了使用这样的话语,有时还加以必要的限定。如市场经济,中国冠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借用市场经济的内核,也以之表明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这是处理借鉴融通的一种形式。

三 中国理念国际融通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究竟是越来密切,还是越来越疏远?这是一个事关特色与融通的基础判断问题。如果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与世界渐行渐远,那肯定是错误的。当初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意义上是出于要摆脱苏联模式、更加开放地面对世界的考量,而不是走与世界隔离的道路。从我们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三十多年来,中国与世界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中国与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理解中国与世界变得越来越近?这不能理解为中国单方面地走向世界,更不能理解为世界单方面地靠近中国。真实的情况是,一方面是中国受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世界化;另一方面则是世界受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多,也在一定意义上开始越来越“中国化”。而无论是中国走向世界,还是世界接近中国,都体现出一种融通的趋势:融通的东西越来越多,融通的范围越来越大,融通的程度越来越深。中国理念的国际融通,应当放到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个大背景下去解读。中国理念的国际融通,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一)融通的理念有利于消除误解

当今世界存在着制度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多样性。就制度而言,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各种制度相互共存和竞争,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就文明而言,各种宗教、各种文化相互共存和竞争,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存在状态,使得世界上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因素。尽管两者相比,客观因素是基础性的,但也不能忽视主观因素。而主观因素之一,就是各国之间相互隔阂所造成的误解和曲解。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耶鲁大学的讲演中曾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2009年习近平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的致辞也做了同样的表述。因此要更好的对话和交流,话语融通是基础条件之一。

(二)融通的理念有利于扩大影响

就当下而言,世界上对中国的赞扬很多,非议也不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逐步加深,同时对中国的误解也还不少。国际上,有些对中国的非议,是由它们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利益所决定的。从制度上讲,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崛起对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构成巨大的挑战,它们千方百计诋毁社会主义,这是毫不奇怪的。从国情上看,中国是个大国,大国的兴起必将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对霸权主义构成挑战,既得利益集团对中国说三道四,同样也是毫不奇怪的。除此之外还要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制度,使得世界上还有不少人对中国认识不够、理解不透。中国所使用的话语体系,与世界多数国家的不一样。我们一些好的做法,没有很合适的国际表达,有时别人听不懂。融通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这些隔阂的因素,增加理解的因素。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尤其是到制度不同的国家出访,过去在外交场合很少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字眼。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外事活动中,频频宣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梦”的理念,这也体现了“中国梦”的融通优势。

理念的融通只是扩大对外影响的有利因素,要将这种优势从理论化为实践、从潜在变为现实,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中国的外宣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应该“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为落实这一方针政策,中国要加大外宣力度、讲究外宣策略,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

四 中国理念国际融通的尺度

中国理念具有诸多方面的特征,融通性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对于融通性,既不能忽视,也不能过分拔高,更不能搞绝对化,而要辩证地把握好尺度。

(一)融通的尺度

意识形态的话语中,究竟是融通多一些好,还是特色多一些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从理论本身发展来说,理论初创之时,强调自身的特色,提出一些标志性的理念以树立旗帜,以此区别于其他的理论。尤其是一些核心的概念,往往具有独特性、专有性。就国家发展来说,理念的构建总体上要符合国家发展的大格局。在“穷”的时候,即处于弱势、守势的时候,需要构筑防火墙与外界做一定的隔离以保护自己,这个时候多强调一些特色,有利于内部的自信与意识形态的安全。而在“达”的时候,即处于强势、攻势的时候,则与外界的篱笆越少越好,这个时候要多一些融通,多一些共性,只有开放才更能影响人、说服人。一个国家所处的不同地位、不同发展阶段,对特色与融通所采取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世界上处于强势的、攻势的国家,总是渲染普世性;而居于弱势的、守势的国家,总是强调特殊性。这些背后有深刻的实力评估和利益考量,而不仅仅是理念本身的问题,对此要心中有数,留有余地,不能搞绝对化。

目前的世界格局,在整体上还是“资强社弱”、“西强东弱”、“美强中弱”,因此中国在战略上还要继续强调中国特色,以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有更大的周旋空间。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并且还在继续增加这种实力。因而我们也要走出去,更多地影响世界。当此攻防转换之时,中国要未雨绸缪,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增强中国理念的融通性。正如对外开放中经济上走出去一样,文化也要走出去。不仅传统文化要走出去,而且当代中国理念也要走出去。

由此看来,有关理念的融通性,在静态上,要把握好适度,不能忽视,也不能强调太过。在动态上,要看到融通性增强的趋势。只看到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只看到现在而看不到将来,都会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偏差。

(二)融通的形式与内容

众所周知,形式是反映内容的,内容相对于形式总是第一位的。一方面,我们讨论理念的融通性时,不能为形式上的融通而融通。如果理念所表达的内容是差别的、对立的,那么就不能牵强地采取融通的形式。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看,理念融通的程度和范围,最终取决于内容上相通的程度和范围。另一方面,有时内容不甚融通,而采取形式上的融通。采取这样的办法,是为了增进理解,减少阻力。有时内容上相通,而采取形式上的不融通。采取这样的办法,是为了确立与外界的不同。这些都是策略性的措施。

中国与西方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长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从根本上和整体上来说,两者在体系上是不能融通的。我们既不要刻意强调和扩大中国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差别,尤其是仍然处在弱势的时候去搞无谓的斗争。同时,也不要去搞无原则的融通,因为这样实际上是在跟着西方走,迷失了自我。总而言之,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可能允许与资本主义的完全融通。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不可能与外国做这样的融通。我们不能不加衡量的套用西方话语解读中国的现实,以“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

[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 人民日报,2014-01-01(1).

[2]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9(2).

[3] 发挥民间往来优势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N]. 人民日报,2014-10-30(1).

[4]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1-10-26(1).

(编辑:孙国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精髓研究》(项目号:14ZDA001)、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阶段性成果。

陶文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融通话语特色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特色种植促增收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