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开 煌
公评孙中山
杨 开 煌
评价历史最终就是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人物的影响力方面,中国人惯以“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来评价。但人们所称的历史,其实包括了“史实、史事、史教”三个不同的层次。国民党以往对中山先生的评价因为出于“史教”的需要不免有所过度,如今来看,其结果可能还适得其反。我们只有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从政权评价转为“时空评价”,才能经得起时空考验。本文结合“三不朽”,综合与中山先生处同一时代的人物对其的评价,并引证了当今社会的评论,以便做到相对客观、公允地评价中山先生一生。
孙中山;史实;史事;史教;评价
人们所称的历史,其实包括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这是真实的历史,但这也是永远不会再现的、不会到场的历史,有人称为“史实”;第二,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中,受到注意、重视而被记录下来的部分,这是纪录的历史。纪录的方法可能是文字、图画、照片、实物、歌曲以及录音、录像等。这种可以被固定保存下来的有意义的符号,叫做资料历史,也是后人研究历史的依据,有人称为“史事”、“史料”*参见史实、史学、史事、史家、史论、史学理论、史料.http://blog.renren.com/share/241481885/14362437272 .;第三,是指被写定的历史,特别是教科书上呈现的历史。这也是为一般大众所悉知的、被给定的历史。这种用以教学的历史,姑以“史教”称之。
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是超越主观、客观存在的“过往”,它的特性是“方生方灭”,事件本身则不可能重现,得以保留的只存有不完整、不全面、有立场、片面性的资料,这就进入了第二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相对超越主观、客观存在的“过往”,对“实”进行“纪录”时,不可避免地包含了纪录者的主观成分,所以我们使用了“不完整、不全面、有立场”三个形容词,但这并无丝毫的贬抑,而是实际情况的写照。所谓的“不完整”是指固定符号逻辑与事实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差距。被社会化之后的人,只能以其本身理解的符号、逻辑去理解事件;换言之,“人”只能以自己的逻辑去重整事件;也只有以人们理解的符号、逻辑纪录的事件,才能使之有意义或是意义化,使人们理解。因此,那就不可能是完整的事件。所谓的“不全面”是指人们受自己身体的束缚,使得我们去记录事件时,必然受制于我们对事件参与或观察的时间、角度等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描述事件,因而任何事件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角度,也无法精确的钉定发生和终止的时间。因此这样所描述出的资料历史,就只能是对过往事实的不全面的描述。所谓的“有立场”包括了人们自觉的认知、价值、知识和不自觉的成见、偏见,并由此在人们介入事件、理解事件时形成的前在的基础。“立场”主观地决定了人们的认识,该认识什么,能认识什么以及如何认识;事实上,人们正因为有了“立场”才能认识事件;但是“立场”的主观性,也限制了人们只能认识人们所能认识的史实,而无法去认识史实中其他部分。凡此种种都影响到人们对过往史实的选择和描述的方面、方法和多少。但在这个层次上,基本上依然是指事件与符号描述之间的鸿沟,仍然是依据客观事件进行的主观的描述。到了第三个层次,则是以主观的认识为主,进而从客观事件中去寻找佐证。
第三层次是给定历史,是一种以主观价值去选择“史事”用以迎合主观价值的教育过程。在这个层次上,“历史”就是被动的客体,是任由人们去打扮的小姑娘。每个时代总是依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去改造或塑造历史。例如孔子著《春秋》,就是孔子依照自己的标准对时政的针砭。如果没有“春秋三传”,恐怕孔子的苦心孤诣不但无人理解,而且《春秋》一书,不是会由此误导后人对春秋部分史实的认识,就是会被后人认定为伪史。中国的传统是官府修史,而且是后代修前代的历史,于是在修史官的心中,就有一个儒家所倡“吊民伐罪,替天行道”的标准,所以当后代史官修前史的时候,就自然有一套开国盛世、中期渐衰、晚期荒淫的固定模式,以证明本朝夺鼎是“顺天应人,合乎道统”的义举。于是中国各朝各代的历史逻辑就十分相似,有学者称之为“超稳定性结构”,其实是受到“给定历史” 的影响,未必是历史的自我循环。现代国家更将历史课视为政治社会化最重要的途径,各国的政府均以历史教材来强化、美化自己的国家或民族。尽管修史、著史的渠道愈来愈多元,但历史教育的局限依然根深蒂固,此一现象在东方文化语境内尤其明显。所以在日本,描写侵略中国的教科书不可能被采用;在台湾,为了历史事件中一、两个字的更改,可以掀起长年累月的朝野抗争,足见在给定历史上对历史教育的话语权斗争之激烈。因为“给定历史”常常就是广大的人民建立自我认识和描述“过往”的基础,同时也成为我们判断、评价当今种种的标准,而此一“标准”又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之一,因此,政权就会将“给定历史”透过历史教育去教育国民。
评价历史最终就是评价历史人物。但是在历史的重重迷障之下,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常常受到上述第二、第三两个层次的影响,尤其是第三个层次“给定历史”的影响。因为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同时需要人物模范和事迹典范的力量和影响,这样才能方便地将历史与当下政权的价值需要连接起来,以证明其权力的合法性,为此必然需要人为地神化某些人物或加工某些事件的意义性和重要性。这种人为的拔高和美化,往往将一个人的某一方面贡献和影响全面化、神圣化,将一些普通的事件关键化、转折化。从“给定历史”的角度去加工“资料历史”,从政治社会化的效果而言,此一做法,或可得逞于一时,长期而言,往往适得其反。特别是在当今讯息发达时代,我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也必然从政权评价转为“时空评价”,才能经得起时空考验;将史事与史料结合,这样的评价才能不朽。此即所谓“时空评价”。
在历史人物的影响力方面,中国人惯以“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来评价。这来源于春秋时鲁大夫叔孙豹的一段话:“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在古典中,并没有说要三者兼备才能不朽,说“三不朽”即曰居一即可不朽。但在中国文化中对历史人物作评价时,常常被无意识地要求“统一化”起来,即一个人必须三者齐备。于是就势必对某位人物有意识地人为加工,使之“完人化”、“圣人化”,以致失真化。为了避免谬误,后人在臧否历史人物时,必须综合与该人物同一时代的他人对其的评价,并参考其后的发展,才能做到相对客观、公允,更加信服于人,也才能更具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今年欣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按理而言,尊其为“国父”的台湾政权最应该大肆发声,以彰显其功绩,却反倒了无声息。之所以如此,原因固然很多,但蒋氏政权以往对孙中山先生的过度评价,以致遭到潜意识的反弹和疏离,显然也是因素之一。在蒋政权时代,为了彰显他们的唯一正统性,一直尊孙中山为“国父”,(“国父”的称号出自1940年4月1日,“国民政府”明令全国自是日起使用)自此之后,孙中山即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居于唯一者的地位。换言之,孙中山在当代中国国民政府成立的开始时期,只是被视为开国的诸多革命建国的领袖之一。然而这一部分历史在两蒋时代的“给定历史”教育中却从来不被提及,这就导致了台湾人民对民国初期的历史理解是不全面的。民国成立之初有称“开国双杰”:时人也多将孙中山、黄克强两人并称“孙黄”,甚至将两人共尊为“开国二元勋”,并有“孙氏理想,黄氏实行”的说法。但这在台湾是极少有听过的,更不会见于教科书。当年章太炎也说过:“孙中山不该当民国总统,这个位子,论功应属黄兴,论才应属宋教仁,论德应属汪精卫。”总之,帝制之终结,革命之完成,民国之建立,与事者众,各有贡献,当时英雄豪杰,齐心协力,共创新局;事成之后,仍有不少仁人志士,不懈奋斗,不停努力,革命成果始得维持。当然无论什么豪杰、英雄,都很难永远和谐,彼此不免龃龉、摩擦,甚至权斗、翻脸也都属正常的政治之事。但作为历史,就必须实事求是、客观描述,而不能因需删减,使得整个民国建立、维护的功劳只剩下孙中山一人而已。
在中国国民党的历史中,有关孙中山在俄国革命成功之后对三民主义主张的变化,特别是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要么是讳莫如深,要么是扭曲辩护,处处为了政权需要而编写。显然,突出孙中山在民国历史的唯一性、贡献性就是为了突出蒋氏政权的合法性,但蒋的努力、效果是一时的,躲不过历史的考验。如今的台湾当局不但不认孙中山为“国父”,甚至还大力“去孙化”,竟至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这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台湾方面不但没有任何表示,反而出面禁止台湾人民参加内地举行的盛大纪念活动。抚今思昔,不能不令人惋惜,令人扼腕。
我们现从民国成立时期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孙中山的评价来看:
章太炎评价说“长于议论,此盖元老之才,不应屈之以任职事”;*国民党与台湾方面对孙中山的评价.http://his.tsingming.com/sunzhongshan/Information/11777.htm.2014-11-04.陶成章评价指出“我同志贸贸焉直推举之以为总理,不过听其大言。”*同①.宋教仁认为:“盖孙文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怀坦诚以待人,做事近乎专横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故也。”*同①.梁启超在专访谈话中称“孙君是一位历史上大人物,这是无论何人不能不公认的事实。我对于他最佩服的:第一,是意志力坚强,经历多少风波,始终未尝挫折。第二,是临事机警,长于应变,尤其对于群众心理,最善观察,最善应用。第三,是操守廉洁,最少他自己本身不肯胡乱弄钱,便弄钱,也绝不为个人目的。”*同①.胡汉民回忆:“总理对于一般同志都很和气,从无疾言厉色。……总理在许多事情上,自己的主张非常坚决,并无迁就的余地,但别人若有反对他的主张的,他仍然和颜悦色地对人反复解释。”*同①.
那么当时的外国人如何评价他呢?当然当年的中国并不重要,中国的变化未必能够引起外国人的重视,对孙中山的评价也不多:
1925年1月31日,已卸任日本首相的犬养毅于东京回忆称:“孙实不愧为一廉洁之士,处世接物,既绝无半点私心,且又常以实现其理想为怀,其为自己之主义而苦战奋斗,备极劳瘁者,盖数十年。虽其所志未竟尽伸,然其勇往直前之气,固数十年如一日也。”*外国人对孙中山的评价.2014-11-04.http://his.tsingming.com/sunzhongshan/Information/11772.htm.
从以上不全面的评价来看,当时具代表性的人物对孙中山的褒贬之词呈现出几个共通之处:第一,大家都公认中山先生口才不错,认为他是一位有煽动力的演说家;第二,大家公认中山先生性格强硬,坚持己见。众人往往从自己与孙中山的关系来评价,褒贬不一。如梁任公评之为“意志力坚强,经历多少风波,始终未尝挫折。”而宋教仁则认为“近乎专横跋扈,有令人难堪处”;第三,大家都公认中山先生操守廉洁,特别是梁启超和犬养毅的评价,足证孙中山在物质上是不谋私利的人;第四,大家都没有对中山先生“事功”一事加以评论。这就十分有趣,时人和外国人都没有评价中山先生“建立民国”这件中国国民党认为最了不起的大功劳。为什么是这样呢?黎元洪的说法值得深思,黎在受访中曾说:“当时真正的革命领袖找各种理由拒绝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因为他们认为这一职位不会存在很长时间。孙逸仙离开中国时间长,与这里的任何势力均无关联。他在国外名气很响,因此他似乎适合这个位置。我从未听说他对革命工作提供过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同①.中山先生自己也提到,“溯夫吾党革命之初心,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之衽席之上也。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热,与革命初衷大相违背者”。*孙中山.建国方略·心理建议·自序.1918.看起来,孙中山先生对自己的评价也没有将“建立民国”视为功绩,而且其在临终之际,仍然念兹在兹的是“救中国”之事功未竟,所以要求同志继续努力。
中国共产党由于在信仰上与中国国民党存在若干差异,且不必争夺意识形态上的正统性和继承者地位,反倒可以立足中华民族现代化的立场,相对公允地评价孙中山的一生。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北京举行了最高规格的庆祝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率在京的五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特别推崇“孙中山为中国现代化所作的不懈努力,不忘初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与时俱进地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12(002).呼吁所有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同①.特别指出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情操表现在为自己的民族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同①.特别是他“将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转化为追求真理、矢志革命的力量源泉”;*同①.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同①.特别强调其“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是源自其“好读书”,从而可以“兼收众长,益以新创,不断地突破局限、自我革新,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同①.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只要坚信自己的坚持是‘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就应该本乎‘不因失败而灰心,不因困难而退缩’,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同①.
在讲话最后,习近平提到孙中山先生“国家统一、振兴民族、服务世界”三大宏愿。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誓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同①.在“振兴民族”事业上,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孙中山先生当年描绘的这个蓝图早已实现,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同①.在“服务世界”的愿景上,我们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同①.以现实的成就、坚定的信心、共同的努力作为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可以说是以实践行动评价了孙中山一生矢志努力、终未完成的心愿。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这篇讲话,一是呼吁全球华人学习孙中山先生的风范、情怀、品质、精神,并作为今日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学习典范;二是以努力实践中山先生所谆谆教育的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与服务世界的伟大宏愿作为当前中国和明日中国奋斗的目标。
春秋鲁大夫叔孙豹提出的“三不朽”之说以“立德”为首,因为“德者,人之本”。道德是贯穿人性通于天地的大理,其本身即具有“超越小我、为天地立心”的大精神,“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情操,“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情怀,“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品质以及“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正是任何人在任何时代,处任何地方于任何时间都必须坚守的道德修养,这才是超越时空的标准。习总书记以此评价孙中山,说明孙中山先生是以“立德”作为我们民族的不朽人物的。
从“立言”来看,中山先生的目标在于其三民主义、建国方略等著述之中。虽大多著于近百年之前中国的积弱年代,而今仍有纲领性指导意义,足证其“言”亦经得起后世识者之检验。则中山先生之于“立言”一项亦可谓不朽。
至于“立功”,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评价是“革命有贡献、建设未完成”,所以用“民族民主革命先行者”可谓是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其一生。
孙中山先生作为近代中国号召民族觉醒,实践民族革命到呼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驱人物,从时人对他的评价到现在国人对他的评价,无不显示了中山先生在“立德”与“立言”方面的影响力。因此,中山先生被尊为典范,并作为强化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应该说这是跨越时空的评价,也是接近史实的评价。在孙中山“立功”一项上虽存有不少史事上的争议,但这些争议,正源自“史事”自身不可避免的主观性,换言之,也是正常的现象。
反之,如果我们在中山先生“立功”一项上采取“史教”的方式,进行主观地加工,则是完全不可取的。至于当今台湾当局刻意漠视中山先生,尤其企图完全抹杀史实、丑化史事的恶劣行径,对比于当今全球绝大多数华人对中山先生的敬仰来看,此举无异于自取灭亡,自绝于华人,不足论也。
俗语说:人无完人,佛无足金。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宜以“完人”去要求,否则就容易陷入“史教”的需要,其结论往往经不起时空的验证,有时反而会掩盖、削弱历史人物的功绩和真正的影响力。后人对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也都应该本乎史事,尽可能去查证还原史实,透过时空价值观去评价人与事的影响力,此一评价本身才有影响力。
(编辑:燕霞)
杨开煌: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