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洁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探析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现途径
任秀洁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社会信仰多元化的现实和高校信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及实现途径,极为必要和紧迫。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推动大学生信仰教育在理念、内容、传播途径上不断创新,才能使信仰教育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多元化;信仰教育;实现途径
随着社会多元化进程的推进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元多样的社会文化快速全面地向校园渗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已经成为必须认真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中共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组织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其他一些配套措施,为信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树立了“三种理念”。首先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理想信念不是外在于学生自身的东西,而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信仰教育的自我设计者、自我监督者。其次是全员育人的理念。所谓全员育人是指大学生的信念教育,绝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而是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再次是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并不断研究社会发展态势及大学生的新特点,创新信仰教育的新形式,不断学习的老师才能教出与时俱进的学生。优化了“三种环境”。首先优化了社会环境。各级政府部门对高校周边的不良娱乐场所进行了清理和政治,对各种腐败现象进行了严厉打击,改进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等等,净化了社会空气。其次是优化和改善了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信仰教育网络系统,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再次是优化家庭环境,高度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进行良好家风的宣传培育工作,提升了家庭的凝聚力,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社会转型尤其是文化转型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唯经济论、急功近利、缺乏敬畏心理,甚至因经济利益失去了道德底线,多元化背景下价值观与经济观的冲突前所未有,以上表象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是多种教育因素、教育途径、教育力量和教育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学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
首先,部分高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彻底改变,由于实践活动的缺失或不够深入彻底,削弱了信仰教育的效果;其次,各高校在开展信仰教育,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及特色上有所差别,部分高校开展的信仰教育活动缺乏独特性和操作性;再次,部分高校开展信仰教育时脱离大学生行为特点,无法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最后,部分教师在进行信仰教育时,漠视学生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个性化教育,造成教师与学生的隔阂,致使无法真正面向学生有效开展。
(二)家庭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信仰的形成与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父母及长辈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信仰情况对子女的影响;其次,父母及成员间的密切程度、彼此信任度也是影响信仰教育最强的,其对于作为精神领域的信仰教育发挥的作用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所不可企及的;再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对子女在信仰方面的影响力折射到社会层面,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果体现。
(三)社会环境对信仰教育的影响
一是经济环境对信仰教育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思想领域的表现就是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且二者相互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一方面带来教育产业化倾向,高校设置课程和专业设置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往往根据社会需求状况选择学校和专业,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信仰的确立也是以社会需求为准。这必然导致新时期的信仰教育观念的更新、措施与方法的改进。
两词表频度最高10字相同率80%,而前100字两者的相同率为83%,即83个字共同出现在两表中。其中各有17字为对方所缺。
二是政治环境对信仰教育的影响。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实的政治状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根本规定无疑有助于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的形成,也有助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顺利开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在制度的具体落实中还需要发展和完善。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以罚代刑、执法犯法等许多严重违背民主和法制的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只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才能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
三是文化环境对信仰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作为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既对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发生反作用,也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当前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一部分人存在理想信念上的缺失,价值选择上的迷误,精神追求上的鄙陋。这些不良文化之风干扰着当前大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抗拒着科学信仰的传播,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是网络环境对信仰教育的影响。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入。通过现代网络传媒,人们可以更加快捷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加强交流;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可以通过网络传媒进行广泛传播。但是,现代传媒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色情、暴力、虚假宣传、封建迷信等也充斥网络空间。这些虽然不是舆论媒体的主流,却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了严重的毒害作用。辨别力与自制力不够强大的青年学生在各种信息交汇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怀疑理想信仰的必要性,淡化甚至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给信仰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必须从多元化社会发展的实际背景出发,创新教育理念,克服简单划一的信仰教育方式,注重信仰教育的层次,对青年大学生的不同群体提出不同的信仰要求。
(一)理念创新以实现全员认同的信仰教育模式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受教群体选择上,实行渐进式模式—由骨干成员带动推进多数成员直至全体成员认同的全员育人的终极目标。
首先发挥骨干的带动作用。在大学生骨干中进行群体理念认同与信仰生成,然后在全体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大学生骨干对主流信仰理念有很高的悟性,具有坚定地信念和价值观,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大众化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取得大多数群体成员认同。多数群体成员认同信仰的理念意味着群体信仰成为主流信仰。主流信仰形成后,意味着信仰教育的主体框架形成,群体的文化愿景、核心价值观、哲学文化等开始保持一致。即大学生逐渐具有相对统一的价值观、文化选择、行为实践。个体独特的观念、习惯和规范在主旋律下可以求大同而存小异。
(二)理论创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源泉和动力
首先,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信仰教育的必备条件。信仰的形成是以一定的认知为基础的,完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而全面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准确把握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我们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基础。事实证明,如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科学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会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曲解或机械地生搬硬套等方式都无法形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茫乃至怀疑,最终导致信仰危机乃至信仰真空等现象。
其次,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是纯粹躺在书本里的理论学说,更不是固步自封的僵化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理论贴近实际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一大精神武器,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精髓。多元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对实践提出了新的问题,也对马克思信仰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使理论的发展跟得上实践的需要。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历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都对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多元化背景下理论创新是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初期,国情决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层建筑的变革则明显滞后,这种错位导致转型期矛盾凸显,利益冲突日益增加,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经济一政治一文化”运行机制的反思。文化发展是其他发展的前提,也是协调其他发展的“枢纽”。现代化社会转型就是要向“文化一政治一经济”的运行机制转变。人类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必须要跟上经济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条件。
(三)形式创新是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化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研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思想引领工作的主线,在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和部署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解读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打造“与信仰对话”思想引领活动品牌,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中的认同。
1.理论与实践创新性结合必须要注重发挥教师情感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理念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方式手段上,都要重视情感体验所产生的教学奇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以人格魅力、气质魅力尤其是才学魅力,把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的思想为武器与充满活力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教师形象相联系,用大学生熟悉亲切的话语方式紧贴当代中国大学生实际,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宣讲、感染、影响,谈话课堂的严肃性,从而让大学生感到理论和自己很亲近,很贴心。所以说,情感教学模式是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重要渠道。
2.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结合要注重传播的特色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广泛认同,始终是理论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从抽象到具体,从精英走进大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大多数人理解掌握的过程。把深刻的理论变成通俗的道理,结合大学生本身的特点,釆用疑难问题为轴线、借鉴学界已有成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探索与实践等特点教育,发挥潜移默化的理论熏陶效果。
3.理论与实践创新性结合要注重信仰教育的多样化
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会使鲜活的理论发挥出无穷魅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应充分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各种新媒体为载体,把科学理论普及到广大大学生中去,使来自实践的理论回到实践中去,通过理论宣讲、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教育、社团文化活动、创业活动等多样化方式,变成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信仰是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精神支持,通过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实现途径的探索能够使大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向往和追求,并逐步成为支配其人生行为的精神动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的使命,也是大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1]杨林香.强化信仰教育的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教育,2012,(9).
[2]王孝如,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信仰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2015,(10).
[3]戴贝钰.大学生理论社团: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J].思想政治教育,2015,(12).
责任编辑:孙延波
G412
A
1671-4288(2016)03-0097-03
2016-04-29
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软科学部分)课题“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2015RKX009)
任秀洁(1974—),女,山东高密人,潍坊学院弘德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