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颖
(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 福建 福清 350300)
高校如何实现教师对毕业生的高质量职业指导
倪 颖
(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 福建 福清 350300)
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因此高校要努力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切实提高职业指导的效用。文章从加强高校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职业指导原则、扩宽职业指导渠道,丰富职业指导内容及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这四方面阐述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高校;就业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关注度日趋上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如何让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优劣势有更准确的认识,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有更清晰的方向,如何使大学生更加明确当前社会的职业需求,如何让大学生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要求高校提供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高校职业指导,从根本而言即以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和导向,通过调查、授课、讲座、面谈、实习实践等一系列的教育和引导,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与竞争力。
现如今许多大学生在职业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对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只知严峻,不知究竟如何严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懵懵懂懂,毫无头绪,缺少规划;对社会的就业需求及就业情况缺少了解,盲目悲观或乐观。面对如此现状,唯有重视与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提高职业指导成效才能化解、减少大学生的职业困惑。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建立稳定、可靠的职业指导队伍是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高校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保障高质量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及队伍建设的几个意见》中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近期,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①由此可见,教育部对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不仅在水平、素养等“质”的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且在配备的“量”上也做了明确规定。因此,高校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培养职业指导队伍的方案和计划,一方面,定期选派高素质、相关专业知识丰富的职业指导骨干教师参加职业指导相关培训,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职业指导知识,提升他们职业指导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选派职业指导教师到企业、用人单位走访调研,加强对社会职业需求及职业、行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切实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水平和具体操作能力,推动职业指导教师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从而在高校搭建更完善的职业指导平台,用创新、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职业困惑,提升职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举措,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立场、角度、需求出发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当前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大多是集体指导,以讲座、讲堂的形式,进行“一对多”或“一对众”的指导。这一指导方式固然有利于大批量地向学生灌输职业指导知识,普及职业指导观念,让学生对就业现状及职业、行业发展事态有初步印象,但面对不同年级、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职业倾向的指导对象,如此的指导缺乏针对性,不利于与学生进一步互动和交流,无法了解和掌握学生个体的职业想法与动态,必然影响职业指导的实效性。职业指导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毕业生为职业指导目标,帮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职业能力、职业倾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每个学生制定出合适的职业指导,寻找合适的就业方向和岗位。
首先,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加抗挫折能力。如今的在校大学生基本为95后独生子女,他们性格自我,有见地,充满朝气,但在个性张扬的外表下隐藏着脆弱、敏感的内心,他们缺少吃苦奋进、虚心求索的精神,他们有冲劲但不明确前进方向,他们看似自信却畏惧失败与挫折。针对他们的性格特征,职业指导老师要对他们进行在择业过程中的抗挫折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失败和挫折不是灰心丧气地逃避,而是总结经验,积极应对。同时,职业指导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自我的优劣势和长短处有客观、正确的认识,职业指导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职业以提高就业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我,开发自身的潜能,培养健全人格,并在职业培养及选择职业方向时发挥自身的长处,避开自身的短处,尽量减少在择业过程中的碰壁与挫折,帮助解除职业困惑。
其次,不同年级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不同年级的学生处在不同的大学阶段,其心理特征不同,对职业的规划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在大一新生刚入学阶段,要注重对其所学专业及其所学专业发展前景的介绍,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未来的相关职业,明确自身为未来职业发展应该努力的方向,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目标。大二、大三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成熟时期,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构建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专业知识体系,下意识地创造机会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将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及就业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大四是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时期,要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关专业求职技能、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并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
再次,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科学的指导方式。由于人生阅历、家庭背景、所学专业等因素的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各异,他们对职业相关信息的收集和获取程度参差不齐,对于职业指导方式的接纳程度也不同。职业指导教师要改变原有的“以指导者为主导”的指导方式,即通过传统的单向灌输职业有关信息进行指导。相反的,职业指导者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需要,面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提出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困惑和不解;以体验为根据,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职业指导教师帮助分析解决。这种“以被指导者为主导”的指导方式更多地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的指导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想提高高校职业指导的成效,仅仅依靠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职业指导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等方式,是行不通的。高校要努力扩宽职业指导的渠道,用不同的方式形式来丰富职业指导内容,提高高校职业指导的丰富性和有效性。
首先,学校组织开展高质量的讲座。学校除了开设正式的职业指导相关课程外,也要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相关活动,比如开展与职业指导相关的一系列讲座、沙龙、论坛。除了邀请职业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还可以邀请社会上的就业典型、知名企业家或本校毕业就业成功的学长学姐来校为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这类指导通常是依据指导者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求职准备和经验,以及初入职场的适应过程和注意事项。这种职业指导结合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通过列举求职准备和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能够帮助学生有效避免与解决。学校还可以邀请校外多种领域的职业指导人员来校讲座,丰富、充实职业指导的内容,使职业指导更具多样性和针对性。
其次,学生团体有计划地组织创业就业的相关活动。校团委、学生会可组织开展与学生职业生涯、就业指导相关的活动,比如职业技能大赛、模拟面试大赛、求职简历设计大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掌握求职的相关技能,在娱乐中了解求职信息。学生还可通过竞赛,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期待。
再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职业指导网络平台。现如今这网络媒体高速发达的时代,学生每天都会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获取最新的信息资讯,职业指导教师可将职业的相关信息以长微博或文章的方式发布到微博或微信朋友圈,通过学生的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得到广泛传播。这种传播信息的方式不受时空限制,且速度快、成本低、范围广、成效高,能够保障需要就业相关资讯的同学都能够自主获取信息。学校还可建立职业规划及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就业指导教师除了定期在平台上发布相关资讯外,还可建立网上沟通平台,网上沟通平台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在求职或就业过程中有遇到问题与困惑,可第一时间在网上寻求帮助和指导,且在网络“虚拟”的保护伞下,学生能够更无负担地道出想法、困惑和顾虑,职业指导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必要时职业指导教师可约学生面谈,经过网络上的交流,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也有利于面谈指导的顺利进行。
择业观是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态度决定行为,科学择业观的形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择业、就业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给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要尤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择业观,在求职的过程中做好准备,明确目标,少走弯路。
首先,引导学生端正择业理念,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职业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但职业并不仅仅是人谋生的工具,“职业还具有目的性,它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②”,一份好的职业不仅能够使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也能使社会某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当今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若只是在意工作内容的安逸、轻松、薪酬的高低、自身的兴趣,而忽视国家、社会的需求及社会职业实际情况,在求职的过程中就会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从而无法顺利地找到工作。职业指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职业理念,不能只一味追求职业的好名声或是高薪酬,更应该考虑到社会的需要、职业所带给我们的更丰富的人生经历及更深刻的人生内涵,引导学生将职业愿望与国家、社会的需求、职业前景有机统一,脚踏实地,从最合适的岗位开始,积累经验与能力,在不断努力与自我提升中开创未来。
再者,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将就业与创业相统一。创业是拓展职业生涯的重中之重,面对当今就业压力严峻的社会现状,有创业意识,具备一定创业能力并有谋略肯吃苦的人更能通过创业获得发展机会。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开辟了绿色通道。创业需要不怕苦、不怕难,豁出去的拼搏精神,但不是硬干、蛮干,而是智干、巧干,职业指导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创业勇气和创业意识的同时,也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帮助学生提升创业水平和能力。将就业指导与鼓励创业相统一,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高等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指导工作的实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习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立志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使他们对自身的优劣势有客观的评判,对自身的职业方向有清晰的认识,对自身的职业愿望有明确的规划,在大四毕业之际能够较为顺利地找到理想、合适的职业,踏好正式进入社会的第一步。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及队伍建设的几个意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001/80096. html.
②邓东玲.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J].中国商界,2012,(5):317.
[1]宋景华,刘立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候文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3]耿卉. 试论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学生就业职业指导[J]. 时代教育,2016,(2):96.
[4]吴升启.“以人为本”创新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9):74.
[5]钱乃婧.微信及大学生职业指导方式的转变与更新[J].教书育人,2014,(5):25.
[6]黄茂坤.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1):54-56.
[7]李燕冰.创新职业指导 促进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22-23.
责任编辑:胡栩鸿
Study on the Method to Realize High-quality Career Guidance in University
NI Ying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jian Fuqing 350300, China)
University’s career guidance not only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career direction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but also directly relates to student’s gradu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he college personnel to the society. Therefore, universities should strive to achieve high-quality career guidance and to improve its relevant effective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hods to achieve high-quality of career guidance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nam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career guidance, adhering to the “student-oriented” professional guiding principles, broadening the channels of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enriching the content of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right employment attitude.
career guidance; university; employment
2016-11-15
倪 颖(1989-),女,福建福清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646
A
1674-344X(2016)12-00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