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2016-03-16 02:41:44赵晓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硕士研究生

赵晓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 武汉 430205)

教育数字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赵晓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 武汉 430205)

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本文探讨在师范院校现有办学规模和水平之下,如何整合资源、凝聚学科及专业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向社会提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基本保障,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基本手段。构建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该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完善专硕点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专硕点“双导师”师资队伍;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专硕点科研实践平台;建立政策、经费保障机制,加快专硕点建设步伐。

教育数字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步伐,教育的信息化也日趋明显。2016年6月7日,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等观点。

为了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转型,推进湖北省教育信息化改革,我校正积极申报新闻与传播(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期提高我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为社会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具竞争力的实践应用型复合人才。本文主要探讨在我校新闻传播专业现有办学规模和水平之下,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凝聚学科及专业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数字化传播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一、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业硕士点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1. 从宏观层面来看,培养“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业硕士是对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积极响应。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工作,对教育信息化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14年11月16日,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又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1];2016年6月7日,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此时,我校积极申请增列新闻与传播(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就是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大好契机,聚合我校师范教育特色优势,来谋求新闻专业的综合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水平。

2. 从中观层面来看,培养“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业硕士是我校提升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历经80多年的办学发展,目前,已经拥有38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共15个院系。在学科结构、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已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师范教育特色体系。为了建成具有同级同类学校先进水平的特色师范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我校还需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在原有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研究生教育。目前,以教育学为主的一批专业硕士学位点正在积极申报之中,新闻与传播(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点就是其中之一。

3. 从微观层面来看,培养“教育数字传播”专业硕士是我院新闻专业改革、提升人才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文学院新闻系从2004年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本科生,2005年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2008年招收广告学专业本科生。迄今为止,共培养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近5000人。2012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专业水平评估。通过十多年的办学积累和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条件和水平。

之所以选择建设教育数字传播方向的专硕点,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在湖北地区开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的高校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其研究方向80%以上以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为主,其他则为数字出版、传媒经济与管理、广告学、情报学等。目前,湖北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点还没有教育数字传播方向。在全国,也仅有东北师范大学开办有数字教育媒体传播研究所[2]。因此,我校申报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硕点就是一种创新,而且也可以更好发挥我校教师教育特色优势。第二,湖北地区高校现有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人才培养理念、办学定位、培养模式、市场就业等明显趋同,造成市场人才同质化严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我校要申办硕士点,就必须另辟蹊径,抛开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在教育和信息技术传播之间找到交叉融合的地带,教育数字传播方向就是基于上述构想的一种大胆的探讨和尝试。第三,目前,教育数字传播人才奇缺。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支持的大好环境之下,资本市场嗅觉敏锐,大量资金已义无反顾地进入教育数字化领域,互联网巨头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都纷纷布局在线教育。而与热火朝天的在线教育投资景象相对的是市场教育数字传播人才的紧缺。比如,在相关岗位上,包括:教育产品经理,与各个学科相关的网络编辑,教育产品运营,教育产品营销,教育产品策划等;在工作职能上,包括:面向教师的教育资源开发、教育在线产品设计、教育数字内容制作、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等;面向学生的终端学习产品,交互学习体验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教育产品运营等。这些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极大,这为我校培养的教育数字传播方向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就业前景。

二、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的意义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不断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为目标,以高校内外体制因素为背景,以教学实践和管理制度为基础,以教学评估为手段,把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清晰、权限协调、能够保障和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机整体。”[3]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体来说,包括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学位论文和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进行研究,既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能加快师资队伍的成长和建设,还能带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水平,保证学校用好办学自主权,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 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向社会提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基本保障。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从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体系的设置,从教学手段的更新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从科研实践平台的打造到科研实践成效的测定与考评,从毕业论文的设计到毕业答辩的完成,都必须制定一系列完善、成熟的方案进行覆盖和追踪。有了这套方案,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保障机制的实操性和可行性是向社会提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基本保障,同时也避免了研究生教育的脱离实践、脱离社会,不能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弊端。

2. 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知识结构、专业背景、教学、科研、实践、论文指导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其中,重点考核的是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因为,要想将专业硕士培养成高层次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其导师就必须首先是这种类型的人才。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这种考核评价,专业教师在理论学习之外就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自身实践能力。比如,到企业或相关职能部门去挂职或脱产培训学习;进行校企合作;聘请具有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的企业人才到校内来讲座,等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专业教师对执教行业的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与行业挂钩,与社会生产的需求相匹配,这样才能保证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3. 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基本手段。学科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有机结合体,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因此,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

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评估、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套专门而详细的实施方案,这些内容已经囊括了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因此,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基本手段。

三、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建构

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政府、社会、学校等诸多层面,是多层面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到我校教育数字传播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来说,主要应该做好如下保障机制:

1. 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完善专硕点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而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硕点建设的重中之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及有关法规,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按照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形成的一个法规性文件。培养方案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及各环节应达到的具体要求。”[3]对专业型硕士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突出其“专业性”、“实践性”,由此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适应社会对某一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对于教育数字传播方向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要突出教育数字传播行业对人才的实践要求,从注重数字传播理论的培养向注重数字传播技术的培养倾斜,让研究生掌握相关的大数据挖掘技术、视频拍摄剪辑技术、数字平台架构、运营技术等,这样,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教育数字产品的采写、编评及制作,又能掌握并运用不断出现的新技术进行实践操作。因此,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聘请校内外相关学科资深专家,还要聘请相关行(企)业、公司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通过学界和业界的共同探讨,结合市场需求对比分析,制定合理而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评估是重要的管理手段,通过教学评估机制的引入能有效反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否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后,还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全方位准确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评估应包括教材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水平、实践水平、成果转化、论文质量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估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慎重考虑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参照行业标准来实施评估。评估完成之后,通过评估结果进一步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专业型硕士人才实践应用型复合能力的培养。

2.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专硕点“双导师”师资队伍。一支既有较高学术能力,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是专硕点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也是专硕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即: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项目研究、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从校内导师的角度来看,根据我院实际,大部分导师专业背景单一,大都是传统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数字传播理论积淀深厚,但新兴的数字传播技术较为欠缺,实践经验不足。为此,应该鼓励教师积极调整知识结构,加强新媒体新技术的培训与学习,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提高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力。具体的做法有:一是根据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际,组织教师与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研究活动;二是加强教师培训与工程科学研究相结合,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教师定期带薪脱产培训制度,有计划地资助教师到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学习、交流;四是组织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兼职或当顾问[4]。从校外导师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从大型教育数字传播公司聘请不同学科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导师,承担部分实务型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可以将具有实战性的工作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地传授给研究生,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校内校外“双导师”的合作指导,能够优势互补,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优势,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

3.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专硕点科研实践平台。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来说,专业型研究生学位具有面向社会的特点,重视培养人才的专业实用型,在学位的设置上,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的考察,教育过程具有明显的实践依赖性。因此,作为专业硕士点,应该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科研实践平台,使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落到实处。

作为教育数字传播方向的专硕点,就应该积极谋求与相关行(企)业、公司的联系,为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较好的实践与教学活动场所。比如,在武汉,天喻、盘古、博晟、淘师湾等网络教育传播公司都是致力于教育数字传播的一线企业,通过与这些企业达成协议,一方面,建立学生的实践基地,让研究生亲临行业一线去实习实践,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甚至研究生可以选择企业项目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全程参与企业实践,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另一方面,建立教师的科研平台,让硕士导师带着项目去行业一线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提高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要明晰各方责任权利,明确研究生实践内容和要求,加强实践考核评价,保证实践质量。

4. 建立政策、经费保障机制,加快专硕点建设步伐。除了上述内在的保障机制之外,还应建立政策、经费等方面的外围保障机制,加快专硕点建设的步伐。

学校应举全校之力,整合优化各种资源,给予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比如,在研究生培养的软件条件方面,在师资培训、人才引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为申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研究生培养的硬件条件方面,基于我校实际,应该增加资金投入,用于补充图书馆馆藏资料、网络数据库,修缮案例教室、案例讨论室、实验室,增加多媒体教学设施等。

[1]姜涛.走出教育数字化的尴尬[J].出版参考,2016,(4).

[2]参见张立主编.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Z].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332.

[3]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

[4]陈劲, 胡建雄. 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2.

责任编辑:彭雷生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of Educational Digital Communication

ZHAO Xiao-fa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of educational digital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is the basic guarantee to provide the society with high quality professional talents, an effective way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the basic means to promot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should establish the quality evaluation mechanism; promote the master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relevant policies, the fund guarantee mechanism so as to proceed the construction of Master Education Program.

educational digital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 Master’s; educ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2016-10-10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6年校级申硕课题(XK2016SS30)

赵晓芳(1977-),女,湖北松滋人,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数字传播。

G643

A

1674-344X(2016)12-0086-04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硕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0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2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4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完善刑事辩护权保障机制的思考
中国检察官(2014年5期)2014-03-11 16:41:44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