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2016-03-16 02:18:16赵瑞
物流技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物流业京津冀物流

赵瑞

(天津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天津 300222)

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赵瑞

(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222)

通过SWOT分析方法,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特征,分析了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政府统筹规划、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信息平台构建4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对策。

京津冀;区域经济;区域物流;SWOT分析;协调发展

1 引言

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区域内各组团之间的物流运转效率、物流运输成本等方面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如何构建快捷、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系统成为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区域、经济联系、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社会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空间上的反映,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物流的现代化程度。物流是经济总体架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经济发展中交易量的上升和交易环节的分解,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物流需求也越加复杂及多元化,因此为其服务的区域物流活动也需要变得更加多样化。要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仅仅将物流系统范围局限在企业或区域内部已远远不够,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物流企业发展的专业化和规模化,而区域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

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就是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对在特定区域/经济区为服务范围的社会物流活动展开分析与宏观规划。本文结合SWOT分析法,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对策,以期对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 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S)

(1)现代物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复合性产业的特征,能够与工业、商贸、信息、金融等多行业实现深度联动融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京津冀许多省份、城市编制了专项的物流发展规划,通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水平,例如北京市编制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从国家整体物流发展角度出发,京津冀物流发展的定量指标—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京津冀现代物流业呈现快速发展的特征。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力促进现代物流业稳步发展。

(2)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实现基本功能的依托,物流运营只能根据既有的公路网、铁路网、机场、港口的结构布局规划运输路径。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与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流运输的通达性与时效性,覆盖率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扩大物流的服务范围,高等级的交通网络有助于缩短物流的运输时间。近年来,京津冀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规模不断提高,等级结构不断优化;京津冀公路总里程、铁路营业里程、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沿海港口物流量、年货邮吞吐量等有所提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基础设施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从基础设施网络方面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2劣势分析(T)

(1)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缺乏顶层的系统规划。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规划是指导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是统筹区域内各城市综合发展物流的上位文件。有研究认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规划的范围并不是行政区划,而是类似经济区域的范围。经济区域不像行政区域划分有着明确的界线,经济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是一条过渡带。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规划的范围也具有相同的特征。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服务范围特征给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规划带来了阻碍,打破行政界限进行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的统筹规划是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关键步骤。目前,京津冀的专项物流规划大部分还是在城市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进行,尽管京津冀已经开展了有关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相关规划,但是京津冀大部分区域并没有开展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的系统规划,不利于在宏观层面推进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的发展与建设。

(2)区域内多式联运的组织水平有待提高。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服务范围比单一的城市区域更广,其运输组织更需要统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实施多式联运,通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组织的高效整合与无缝衔接,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尽管京津冀的多式联运已经发展了多年,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两个:①尽管交通运输部门已经进行了大的改革,但在地方上仍然存在铁路、公路、航空等部门的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②缺乏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物流园区,在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网络层面无法实现货物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快捷换装与转运。区域物流的多式联运组织水平问题在京津冀区域普遍存在。

(3)缺乏投入实际运营的服务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公共信息平台。区域内部的物流信息交换和共享程度低,不利于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快速流通,甚至将阻碍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进程。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对于物流信息交换与共享的需求更为迫切,不同城市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企业之间均存在着物流信息不对称、交换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构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公共信息平台的手段整合多种物流信息资源。京津冀对于服务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公共信息平台相关的研究较多,但是在实际中投入运营的公共信息平台却相对匮乏。

2.3机会分析(O)

(1)京津冀对于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一直是京津冀高度重视的现代服务业,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并提出了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应协调发展的相关内容。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提出“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2011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提出“鼓励物流企业开展跨区域网络化经营”、“推动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等共享共用”,从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促进了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的多边经济合作,该合作可以有效打破由行政区划等因素带来的贸易壁垒,使商品、人员、货币金融等要素在区域内部更加自由的流动。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为京津冀的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京津冀应制订《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导性纲要文件,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京津冀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战略。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协同发展的特征,区域经济的发展机遇给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2.4挑战分析(T)

(1)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新常态。当前,京津冀GDP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经济增长的步伐已经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保持了相同的发展趋势,物流业结束了过去十多年持续2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到9%左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同时,由于人工成本、路桥费、燃油费、租赁土地费用、租赁仓库费用等逐年提高,物流企业的日常运营成本显著提高,引发了企业利润的降低,这给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作为现代物流业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的阶段,必须结合经济形势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够应对新常态带来的挑战。

(2)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行业管理体制尚未形成。目前,京津冀物流业的行业管理体制仍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中,物流业的行业管理不仅涉及同一城市的铁路、民航、交通、商贸等多个部门的交叉管理问题,而且还受到不同城市行政界限条块的分割。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的相关体制与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这将造成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中服务组团之间的内在联系薄弱、物流资源统筹整合利用率较低等问题。

3 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

3.1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统筹规划

从政府层面统筹规划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结合区域的资源特点与区位条件,从顶层设计上出台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规划文件或指导意见,研究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综合协调发展的机制,制定服务区域内省市物流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同时,对于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在用地政策、建设投资等方面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重点解决物流企业用地难、投资难的问题。

3.2推进区域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支撑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新建区域之间的高速公路与铁路、原有铁路电气化改造与复线改造、航道升级等方式,打造区域内部的货运大通道走廊,强化区域内组团之间的连通性,降低组团之间的货运运输时间,从连通性与运达快捷性上全面提升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的服务水平。

3.3合理规划区域内的物流园区布局

物流园区是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网络上货物集散的场所,是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必要保障。从整个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角度,而不是从单一城市的层面出发,按照服务于整个区域的综合型物流园区、服务于行政区划内的区域型物流园区的划分标准,结合现有区域内各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区域内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要严格杜绝区域内物流园区的同质化现象。同时,重点建设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物流园区,以加强区域内多式联运的结点换装效率。

3.4构建服务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利用较为成熟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服务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制定区域内统一的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特别是物流信息数据的交换共享标准,强化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与区域公共信息平台的物流数据交换。在功能设定上,该平台应既能够使政府部门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监管物流市场的目的,又能够满足物流企业的事务处理、车货源即时追踪、物流金融、空车配货等不同需求。

[1]徐会军.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中心规划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1,(35).

[2]何明,过秀成,金凌.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信息平台规划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6).

[3]丁然,任鹏.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15,(11).

[4]庞绪庆.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与经济协同发展相关的国内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中国市场,2014,(11).

[5]何黎明.新常态下京津冀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4,(11).

An SWOT Analysis of Economy and Logistics Industry of Jing-Jin-Ji Region

Zhao Rui
(Graduate School,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 China)

In this paper, we applied the SWOT proces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of the Jing- Jin- Jiregion,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reg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and at the end,from the aspects of overall government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 reasonable logistics park layout, and establishment ofregional economy and regional logistics coordin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etc.,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 the Jing-Jin-Ji region.

Jing-Jin-Ji; regional economy; regional logistics∶ SWOT analysi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127;F259.27

A

1005-152X(2016)03-0041-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6.03.011

2016-02-05

赵瑞(1992-),女,山西忻州人,天津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投资管理。

猜你喜欢
物流业京津冀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物 流 业
江苏年鉴(2018年0期)2018-02-12 04:22:17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中国制笔(2016年1期)2016-12-01 06:47:30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京津冀一化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4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0
决战“最后一公里”
商界(2014年12期)2014-04-29 00:44:03
物流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