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泽
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葛洪泽
文化是国家的重要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文化形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我们要向世界展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要崇尚、捍卫、学习、关爱英雄人物,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文化软实力;国家治理;现代化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血脉,是国家的重要软实力。当今世界,随着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治理现代化,其实质是制度现代化,这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国家治理、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怎样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怎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这个重大问题的认识,标志着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进入了新境界。
“文化”从字面上说就是“文而化之”,即以人类文明化成天下,也就是文化。古人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彖辞》)在这里,“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自然生成的,而“人文”则代表着人的创造。从总体上看,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种形态。文化软实力是由包括政治、外交、文化以及价值观构成的精神力量,它在国家的意识形态特别是核心价值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美国以硬力量制造了军事遏制战略,用软力量瓦解着社会主义制度和人的思想,借助软硬力量的结合,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让其他人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按照你的设想行事。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因此,软实力就是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它通过与硬实力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总的来看,美国人提出文化软实力是为美国在世界确立霸权地位服务的。
针对西方国家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价值观攻势,我们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我们解决好国家治理模式和价值体系选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鲜明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新层次要素。培育和弘扬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当代中国,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要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要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不断培育和形成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是中国特色的又是社会主义的,是时代的现代的又是民族的历史的,是立足本国的又是面向世界的。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才能在实践中显现出鲜活生命力,才能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焕发出强大凝聚力。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这些重要观点对于我们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着眼于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发展道路,讲清楚我们的道路发展方向、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引领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根本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主体性、主动性,进一步打造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信念和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的统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012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新中国的国家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党在探索国家治理这个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也发生了严重曲折。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对国内外形势发生误判,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偏差,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纠正了“左”和右的错误,着眼于从完善制度解决国家治理问题。1979年10月,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1980年,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科学地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各种弊端,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他指出:“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这种比较方法虽然不全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加以重视。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他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这个观点后来在南巡谈话中又进一步做了发挥,预测要用30年的时间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从南巡谈话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摆到了我们党的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一文中指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次全会在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之所以决定这次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考虑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司法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要在全社会培养法治思维、法治观念、法治信仰。历史的经验证明,没有法治思维、法治观念、法治信仰,不可能建立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法治制度;即使建立了法治制度,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地施行。社会主义必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必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归根到底要实现人民民主,创造出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人民当家作主,超越资本的力量和逻辑,真正享有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我们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学习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创造出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为优越,才能最终说服那些盲目崇拜资本主义、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一个文化软实力强大的国家,其国必然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一个良好文化形象的国家,其民必然有高尚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有比较才能鉴别。一个国家有没有国际亲和力,是一个国家有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人不是经济动物,国家也不是经济机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与支撑。在全方位开放条件下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也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与支撑。我们要通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睦邻友好、以和为贵、有容乃大的优秀传统,展示我国推动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的文化理念,展示我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形象。
打造国家文化形象必须展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应当说,随着经济与文化相互联系的密切,中华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不仅表现为巨大的经济影响力,而且开始在国际文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比如,通过中国文化年、文化周、文化节的举办以及孔子学院在世界的迅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上不断扩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打造国家文化形象必须崇尚、捍卫、学习、关爱英雄人物。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重要论述,一以贯之地崇尚、捍卫、学习、关爱英雄人物,决不能让那些所谓“解构英雄”的言行泛滥。这里要强调一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对于塑造新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对于那些歪曲、丑化、恶搞我们党和领袖的错误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批评。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对于毛泽东这样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人物,我们不能因为他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就把他说的一塌糊涂、一无是处。比如,有的人为了否定毛泽东的人格和才华,不仅编造说毛的许多文章是别人代笔的,甚至说他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也是胡乔木代写的。这真是诽谤贬低伟人而无所不用其极。我曾填词《沁园春·驳毛词代笔说》,以驳斥此等荒诞之说:毛词问世,中正震怒,陪都气飘。说“野心勃勃,称王称霸;复古倒退,笔诛文滔”。委座令出,群士行动,暗箱操纵保密高。巧成拙,替润芝造势,愈炒愈娆。 雄视万古人骄,背负大地昂首挺腰。跨历史长河,潮起潮落;英雄无觅,绝代诗骚。词本天成,胸有山河,岂能平仄刻意雕。可笑也,鸹噪声又起,抹黑当朝。
打造国家文化形象必须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明确提出,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四有”好老师,对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强调“要有仁爱之心”,更具有特殊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倡导“仁爱之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就是说,不仅做好老师,做好干部、做好群众、做好人都要有仁爱之心。讲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孔子、孟子都说过,仁者爱人。老实说,过去我们对这些话批判过多,以至于我们一度还不敢提倡仁爱。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有一个解放思想问题,正本清源问题。要大力倡导中华文明的仁爱之心,使之发扬光大。同时,要把倡导“仁爱之心”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心学作为儒家一个学派,强调“修齐治平”、“致良知”、知行合一,对于“养浩然之气”、塑造中华民族的内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提出“四个讲清楚”“三个独特”到强调国家治理体系改进和完善“要有主张、有定力”,再到号召“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内在的逻辑就是要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十分可喜的是,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国家,重新找回中国人的正气、硬气、骨气和底气。
葛洪泽:求是杂志社编委、编审。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12&ZD05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