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

2016-03-16 01:39李殿仁
文化软实力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学体系传统

李殿仁

有效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

李殿仁

本文立足现代文化转型,通过总结历史上不同的文化整合路径,提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两个并行不悖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和当代国学。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的两大现实途径──文化体系整合与文化要素整合,把传统文化优秀思想成分从旧体系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其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正面作用。

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体系整合;要素整合;文化软实力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2014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民族“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我们要总结发扬,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所谓“总结发扬”,就是有效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一 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增强文化整合力

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离不开多样性的文化发展格局。因此,必须处理好社会主义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相对于其他各种文化的包容性。这里有个文化建设模式转型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到市场经济模式,有了根本转变。但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模式基本没有多大改变。文化的社会基础转了,但文化建设模式没有转,身体转了脑袋没转,在实践上经常重蹈“宣传走空”、“批判走火”的老路,缺乏包容性,整合力亟待增强。

历史上存在过两种不同文化建设模式:一是“一元主导、多样互补”建设模式;二是“以一元同化、兼并其他文化”模式。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国以后的“文化大革命”,前苏联斯大林以政治手段,强行介入哲学社会科学乃至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研究,都是典型的文化兼并事例。文化兼并、千篇一律违背文化发展规律,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因此,繁荣发展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引领其他文化,以文化方式解决文化问题。不能像过去那样,机械地以政治强硬介入,简单粗暴解决文化问题。对那些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除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外,还要注重用文化、学术力量进行有说服力的深度剖析和辨析。即使必要时运用政治手段,也要更多体现法治精神。

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健全一种文化发展机制,使各种文化在这个机制下良性互动。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并不在于自上而下实现一种绝对的、完全的思想统一,而在于适应和习惯众声喧哗中的法治尊严。比如,过去对“左”与“右”两种理论倾向的分歧与斗争,主要通过“两条路线”斗争的方式加以解决。我国百余年历史悲剧,就在于没有一个明规则和制度机制,使两种(两派)理论倾向斗而不破,在可控范围内相互校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效应。持两种倾向观点的人,都想完全排除和收拾掉对方,常常恶语相加,即斗即破,双方都被逼到墙角,无法妥协而破局。一旦破局、翻脸了,不仅思想文化界发生震荡,国家和社会发展也遭受创伤,甚至还要血雨腥风。因此,应当总结历史教训,通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实现文化治理现代化,形成凝聚无数人个性文化创造的体制机制,把文化发展包括文化斗争纳入法治规范之下。这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达成求同存异,追求最大共识与妥协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文化整合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 必须有效整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

习总书记强调,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的根。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有效整合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进行体系整合。体系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结晶。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包括传统文化在内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产生的现实问题,我们不应站在滞后、被动的地位,而应主动、积极地适应新的形势,探索、建构利于中国现代化的现代文化体系。

破解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资源问题,主要思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批判的视角出发,从文化深层解构一切旧的文化体系及其存在形态,释放其优秀成分。二是从建构的视角出发,建设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的“本土文化体系”,建构中国人自己的“新教伦理”。这个新的本土文化体系(新教伦理),就是“国学”。应当指出,“国学”不等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中国几千年实际历史看,传统文化是旧学,是古代中国的诸子百家;而从“国学”产生的实际历史看,“国学”只是在近代以后提出的一门新学。正如“中国”作为“国家”概念,是中国人近代民族国家、祖国意识觉醒以后摒弃以“朝”代“国”的产物一样,“国学”也是随着近代中西文化交汇加深,随着以儒学为主脉的传统文化走向终结,由清末一批旅日学者如邓实、章太炎等人提出的。虽然国学在当时有针对西风东渐倡兴国粹的文化背景,但更多的是着眼于学术本身,试图从诸子百家、古今中外的广阔背景上发掘民族文化的活性成分。换句话说,所谓“国学”,就是本着“阐旧邦以辅新命”的时代精神,整理原来诸子百家的学说,建立面向现代中国的本土优秀文化体系。所以,鲁迅说罗振玉、王国维的《流沙坠简》是真正“研究国学的书”。*《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第398页。还有熊十力讲“新唯识学”,冯友兰讲“新理学”,贺麟讲“新心学”,金岳霖讲“道论”,钱穆讲“新国学”,张岱年和侯外庐等人梳理中国哲学史料的重要宗旨,都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本土优秀文化体系。

二是进行要素整合。未经现代文明洗礼的传统文化,作为历史遗存的既成现实,反映在文化结果或形态上,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复杂历史混合体。这种情况反映在其思想要素上,主要表现在该文化体系内部的不同思想要素之间,或同一种思想要素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存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如儒学体系内部的“民本”,《尚书·皋陶谟》说:“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五子之歌》说:“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可以说是传统政治文化最积极的“亮点”之一。孟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大声疾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参见《孟子·尽心下》)“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参见《荀子·大略》)这些思想使先秦儒学成为颇具影响力、号召力的学说。但是,同是孟子,又明确肯定王道等级秩序;同是荀子,又明确主张“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即“民水君舟说”。(参见《四部丛刊·孔子家语》卷第一;《荀子·王制》)如果说前者是“民贵君轻”,那么,后者的潜台词则是“民轻君贵”;前者属于政治理想主义,含有批判现实君主政治的价值意向,后者则属于现实功利主义政治权术。由汉至清,统治者之所以主要宣传民水君舟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本质上与董仲舒提出的“屈民而伸君”(参见《春秋繁露·玉杯》)方案宗旨完全一致,只不过董子“屈民而伸君”表达的专制意向更露骨罢了。这说明,“民本”思想在君主专制社会、在儒学体系内部基本上是被制约、窒息的,而且越到后来越向“君本”专制靠拢,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不断倒退。

因此,传统文化虽然包含一些优秀进步的因素,但是,即便是这些优秀进步的因素,也是一体两面的,其不同思想要素或同一思想要素在不同历史情况下,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在当时是与王权专制话语体系相契合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对传统文化中不同思想要素、或者同一要素的不同方面,进行批判性整合,分清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把积极成分从旧体系中剥离出来,转化到新的先进思想文化中去。

三 必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主要有“三大指向”:一是中国化指向,二是时代化指向,三是大众化指向,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三大指向”标准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大体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上,并以此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是直承传统文化又不是传统文化──超越了传统文化的近代以来的新学,即所谓“国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应当与马克思主义主文化的发展并行不悖,并在文化形态上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必要补充。由于国学专门以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所以它在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必要性。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国学都可以发挥异质性扬弃与超越传统文化的功能,整合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但这并不排斥国学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进一步发掘。民族精神在近现代的伟大展现,是传统文化活性因子的具体再现,为国学进一步整合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人生活实践的文化“大背景”。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是主导的、显在的、动态的,那么,这种作为大背景的传统文化,其影响则具有相对潜在性、静态性,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感受到它的存在。而国学的独特性和必要性在于,它直接以传统文化为对象,目的是发掘这一大背景中蕴藏的有益于推进现代化的文化资源,并将其有时代价值的活性因子批判地纳入自己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国的国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人们实践活动的影响作用虽然也是显在的,但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它是辅助性的。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中国现代化,需要整合多方面的文化资源,需要建构多种文化体系或形态相结合的社会“文化合力”系统。这种“合力”系统,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作用于社会各领域的动力机制。一方面,要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一切有利于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外来文化有益成果,自觉适应世界变革时代发展大势。另一方面,也要系统地整理、批判、反思和提炼传统文化,厘清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资源,即便传统文化那些“最感人的传统”、“最灿烂的民族精神”,也需要经过现代文明洗礼。从发掘有助于推进中国发展的优秀思想资源角度讲,反思和发掘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思想资源和国民精神问题,其实际指向,最终要落实到通过文化体系和要素整合,突破传统文化在这些问题上的一系列“悖论”。只有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我们才能发掘出富有时代价值的文化资源,从而使之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相契合。只有以一种富于现代理性的文化批判与建设态度,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才能最终启迪与现代化发展相契合的“文化自觉”。

李殿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国防大学原副政委、中将。

猜你喜欢
国学体系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