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与深化军事改革

2016-03-16 01:39刘继贤
文化软实力 2016年1期
关键词:军委战区实力

刘继贤

文化软实力与深化军事改革

刘继贤

军事改革的过程,往往以技术形态演变为序曲,继而引发战争形态演变,接着催生组织形态演变,最终以文化形态的重塑为支撑。习近平主席亲自领导的军事改革,既是对军队现代组织形态的重塑,同时也内含着对新型文化形态的重塑。实践证明,文化软实力是深化军事改革的强大支撑。深化军事改革要求建设新型文化软实力,既要建设与“军委管总”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又要建设与“战区主战”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还要建设与“军种主建”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为此,需要注重协调智慧与谋略、硬件与软件、道德与风气的关系。

文化软实力;军事;改革

军事改革,始于技术变革,成于文化再造。军事改革的实践证明,军事改革的过程,往往以技术形态演变为序曲,继而引发战争形态演变,接着催生组织形态演变,最终以文化形态的重塑为支撑。习近平主席亲自领导的军事改革,已经成为前所未有的整体性结构再造,这既是对军队现代组织形态的重塑,同时也内含着对新型文化形态的重塑。这场深刻的军事改革,文化意义上的观念更新是启动改革的直接动因,并在思想深处和哲学高度上支撑改革发展。这就是说,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构建与军事改革原则和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

一 文化软实力是深化军事改革的强大支撑

习近平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实施体系重塑性质的军事改革,如果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作支撑,体制编制改了,文化习惯没跟上,那么,新的军事体系是很难确立下来的,即使勉强搭建起来,在实际运行中也必然是艰涩低效的。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极为丰富,意指文化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主要从价值理念、伦理道德、理想信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方面发挥作用。概括起来说,文化软实力对军事改革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改革方向、优秀文化传统保障改革进程、先进军事理论引领改革发展等方面。

第一,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军事改革的性质方向。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这就是说,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具有灵魂的先进文化,价值观在文化软实力构成中居统帅地位,是核心基石。如果价值观不先进,核心理念不清晰,军事改革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19世纪后期清政府推动的洋务运动,维护的是没落统治阶级的利益,奉行的是“中体西用”的改革理念,虽出台实施了若干具有进步意义的新政策,也曾倾力购置枪炮、建造舰船,却始终不敢在军事制度、军事文化等深层次和关键性领域进行彻底改革,最终在中日竞逐中败下阵来。在当代中国由大向强的关键阶段,习近平亲自领导的这场深刻军事变革,旨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力量保障。当代中国,国家层面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军队层面形成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筹划和推进军事改革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强化军事改革的文化价值认同,始终坚持为党为国为人民,始终坚持姓军为战谋胜利。只有这样,军事改革才能得到人民拥护,军事改革才能始终保持正确航向。

第二,优秀文化传统,汇聚了军事改革的生长沃土。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这就是说,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文化软实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在自己的历史传统之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从历史文化精华中增强改革动力、汲取改革智慧。优秀传统文化可分为两大类:一方面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形成的优秀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财富,也是军事改革必须继承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是我党我军在领导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建设富强国家征途中形成的一整套优良传统,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制胜法宝,更是军事改革之本。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基于传统文化不断消化吸收、结合实际再创新,进一步强化面向改革、支持改革、推动改革和践行改革的时代品格,否则就会丧失我们自己的精神高地,就会被抽去独有的文化基因。比如,这次改革中军委机关由总部体制改为多部门制,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并未削弱,党委制、政委制、政治机关制等传统都坚持下来,同时又增加了监督制约、归口管理、质量效益等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实现了改革创新与继承传统的有机统一。

第三,先进军事理论,发挥了军事改革的先导作用。习近平指出:“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这就是说,理论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从一定意义上说,军事改革的突破口既不是科技装备的发展,也不是体制编制调整,而在于军事理论的创新。在武器装备、人、组织编制、军事理论等战斗力构成要素中,军事理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先导和牵引作用,这种先导作用在信息化战争中尤为突出:战争往往是先从理论上设计出来,经过实验室验证后再在战场上付诸实施;军队建设发展模式也发生重大变化,总结经验式已经过时,“以超前的理论指导军队建设”成为新常态。反思中外历史上的军事改革,有些初衷很好的改革设想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理论准备不足,这个问题在和平时期尤为突出。有的改革设计,由于没有从理论上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没有把相关配套政策制度一并设计好,只想着赶时间、抓进度,出台新政策新举措,致使改革功败垂成。因此,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军事理论的先导功能,切实发挥理论创新的“引擎”效应。

二 深化军事改革要求建设新型文化软实力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明确规定了改革的总原则是“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这是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的总纲,对建设和运用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建设与“军委管总”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军委管总”,其实质在于进一步强化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指挥权,进一步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将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具体到军委机关:在职能定位方面,取消了总部机关在领导指挥链条上实事存在的独立层级,把原来分别执掌全军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定位于军委的参谋机关、执行机关和服务机关;在机构设置方面,把过去实行总部体制时曾多达43个的原职能部门,改为直属中央军委的15个机构,突出机关核心职能,体现了一类事项由一个职能部门负责的现代管理原则;在权力结构方面,把过去的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体的总部体制,改为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多部门制,各职能部门直接对习主席和军委负责。可以说,“军委管总”是此轮军事改革的最大特色,也是一个最大变化,对官兵思想文化带来重大影响。概括起来,与“军委管总”相适应建设文化软实力,核心是一个“统”字,军委机关应从过去习惯于权力集中、发号施令,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工作模式中转变过来。一是强化军魂文化。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按照当好军委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的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切实把一切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服从命令听指挥上来。二是强化法治文化。就是要树立依法指导、依法管理的理念,养成按照条令条例和政策规章开展工作的新模式,按照新规矩办事、遵循新程序指导,摒弃大包大揽、“一竿子插到底”的传统观念,切实把一切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上来。三是强化效能文化。就是要适应军委机关职能的新要求,科学统筹协调军委机关的工作运行,防止政出多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在机制上减少信息传递层次和管理流程,切实把一切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提高机关工作运行效率上来。

第二,建设与“战区主战”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战区主战”,其实质是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超越行政区划、在相对独立战略方向实施统一作战指挥。这一体制克服了原大军区大陆军思维、既管作战又管建设、行政事务过多等弊端,体现了聚焦打仗职能、专司作战指挥的文化精髓:从目的来看,“战区主战”重在解决某一特定区域同谁打仗、打什么仗、怎么打仗以及军事力量怎么用、怎么建的问题;从范围来看,“战区主战”既有所辖武装力量的运用,又有联合训练、战场建设等作战准备,指挥对象相对固定;从条件来看,“战区主战”必须充分考虑本战区的自然环境、地缘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威胁和力量资源的特点,每个战区都有各自不尽相同的战区文化。为此,战区要尽快从原来作战指挥与建设管理职能合一、建用一体的大军区体制下转变过来,确立专司主战的文化理念。概括起来看,与“战区主战”相适应,核心是一个“战”字,要紧紧围绕指挥打仗、能打胜仗建设和运用战区文化软实力。一是平战一体文化。就是要适应“平时即战时”的新要求,自觉强化尚武精神,自觉下沉指挥重心,自觉履行指挥主体地位,形成“不是在指挥打仗就是在研究指挥打仗”的战区文化。二是联合制胜文化。就是要适应各军兵种共同组成的指挥机构的形势,强化各军兵种既形合又神合的文化,在思想意识上高度认同、自觉接受,以军事战略和战区战略为指导,实现科学技术维度、组织形态维度、思想观念维度的同频共振。三是体系作战文化。就是要适应现代战争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的要求,强化体系作战、反对各自为战,在统一的战区大体系中实施作战指挥。四是持续创新文化。就是要紧盯作战对手,不断创新战役和作战指导,把创新融入到战区指挥机构的日常行为之中,融入到军事斗争和军事实践之中,成为战区指挥机关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追求。

第三,建设与“军种主建”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军种主建”,其实质是适应养兵、用兵分离的建设模式,军兵种专司部队建设发展职能,为战区指挥作战提供部队。军兵种相对独立肩负本军种的建设职责,是一个全新考验,迫切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独特的组织文化,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践行本军兵种的文化要求。概括起来说,与“军种主建”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核心是一个“建”字,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这一目标展开建设相应的文化软实力。一是强化平等文化。也就是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各个军兵种都是平等的,在文化养成上既要反对“大陆军”,又要反对军种“特殊化”,不因人员数量、装备性能、资历长短而争你高我低。二是强化竞争文化。就是在实施相关度较强的项目建设时,各军兵种必须强化有序竞争、团结协作的思想意识,依据安全战略军事战略的实际需要,在各军兵种之间合理配置资源。三是强化专业文化。就是按军兵种的专业特点要求,着力培养良好的军兵种职业精神,按新的职责、新的规矩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极致,着力提高专业化素养。四是强化特色文化。就是要赓续发展每个军种特有的文化传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培育独特的文化特质,进而为整个军事文化乃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三 以文化软实力支撑军事改革需要把握的关系

无论是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文化软实力支撑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更需要从方法论高度、以辩证思维统筹协调各方面关系。

第一,智慧与谋略的关系。就是要有高超的大智慧,始终遵循文化软实力生成的内在规律,始终着眼于军事改革的必然要求,以强国强军梦和红色基因引领文化软实力建设,避免在大的问题上出现反复和失误。与此同时,还要有精妙的谋略运用,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科学地把握军事改革的节奏幅度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轻重缓急,分阶段有步骤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既不冒进急于求成,又不保守因循守旧,蹄急步稳地使文化软实力与深化军事改革同频共振、和谐发展。

第二,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就是要高度重视国防科技、武器装备等有形“硬件”建设的支撑作用,牢记“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的道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非对称”发展,注重突出重点发展,不断祭出国之重器,确保文化软实力始终有强大可靠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软件”建设,像重视发展武器装备那样,强力推进理论研究、健全法治、完善政策等“软件”建设,既要注重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也应搞好基础建设,谋求长远发展。

第三,道德与风气的关系。就是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基础性、内生性作用,强化个人的心性道德修养,将自身利益置身于改革大局之中,从现在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以良好的个人道德滋养军事改革大业。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社会风气建设,在深化军事改革进程中驰而不息地抓好反腐倡廉建设,“老虎”“苍蝇”一起打,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系,营造风清气正、公平透明的社会环境,以此支撑文化软实力建设。

刘继贤: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军队战略规划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博士生导师,中将。

猜你喜欢
军委战区实力
实力抢镜
重庆谈判期间的军委通讯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西部战区战歌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对《也谈对“军委参”的解读》的问与答
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