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来源*

2016-03-16 01:39刘建军
文化软实力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术民族文化

刘建军

论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来源*

刘建军

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支撑和推动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汉语学术的崛起趋势。我们要从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中奠基文化自信,从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形成文化自信,从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中确立文化自信,从汉语学术的崛起趋势中壮大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文化发展道路;汉语学术;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的一个重大转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惊世成就让中国人找回了民族自信,增强了自豪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三个自信”,并进一步提出和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意义。在2014年“两会”上,他强调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因此,我们要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确立“文化自信”。本文主要探讨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从何处来这一问题。

一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对自身文化能够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信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自主性和自豪感的体现。每个民族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会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民族的成员沐浴在这种文化传统中并继续发展着这种文化,人们以自身的文化而自豪并对这种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信念,这就是民族的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国民的文化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大的主观体验和表现,如果国家没有强大的文化国力和文化实力,国民就难以形成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增强,又需要有这个国家文化自主性和国民的文化自信力。文化自信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着支撑和推动的作用。

文化上的自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成员自信力的最高表现。物质财富上的自信、军事力量上的自信固然重要,但都不如文化自信来得那样文明高贵,那样具有内在力量和外在魅力。人是文化性的动物,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塑造。文化属性体现了人与动物的重大区别。人类个体在生理结构上与动物相比是软弱的,动物天生具有的很多能力都在人类之上,但人还是有一种超越于动物之上的自信,这主要就是一种文化上的自信。当雄狮漫步在丛林中时,其他动物闻声而逃;而当雄狮在动物乐园里散步时,人类的小孩子们则欢呼雀跃。这种差异就显示出人类文化的优势。同样,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文化素养和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也体现着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是否自信。一个社会具有发达的文化体系,社会中的各个成员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人们对这一切又具有自觉的认识和清晰的体验,这就是文化自信的基本含义。

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问题是在近代以来才凸现出来的。古代中国万邦来朝,文明远播,中国人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以及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人民水深火热。随着一次次抗争和自救的失败,很多人逐渐失去了自信,其中就包括文化自信。在中国人逐步失去自信力的过程中,文化自信的丧失是最后一步,也是最深刻沉痛的一步。中国精英们开始时只是意识到自己在物质器物方面的落后,在生产技术以及船坚炮利方面的落后,但对自己的固有文化仍有自信,但到后来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又进一步认识到封建专制体制的落后,以及传统文化本身的缺陷,于是最后失去了文化上的自信,从而跨掉了民族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从那时以来,我们一直在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而奋斗,也是在为恢复民族的自信而努力。其中就包括振兴和发展民族文化,恢复文化自信。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作为大国的崛起,中国人的自信正在恢复。物质财富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这种民族自信的重要来源,我们决不应看轻这一点。几千年来我们的人民追求温饱而不可得,现在即将实现全面小康,过上比较富足的日子,这方面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会过份。但是,这种自信还是不充分不完全的,特别是还缺乏文化上的自觉和自信。尽管我们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尽管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许多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差距,特别是在心理上还有西方文化崇拜的惯性。许多人,包括一些文化人,对西方文化有一种盲目的崇拜。缺少一种文化主体性,没有自己的话语,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只会用西方话语来扭曲地表达自己,用西方标准来削足适履地衡量我们自己。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外国政要并不看好中国,认为中国只能生产和出口电器,并不能产生和推出有吸引力的文化和价值观,因而中国不可能真正崛起。

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关系到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精神风貌,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文化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主性和自信心。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乐观,不是傲慢自大,更不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心态和表现。

那么,高度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呢,我们应该怎样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呢?文化自信的获得既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觉提高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全力建设和发展我们的国家,繁荣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为国人文化自信的自然生成提供充分的条件,另一方面又要自觉地意识到这一问题,从主观上提高认识,坚定信念,确立文化自信。当前,我们可以大致从以下几个基本方面来建立和增强文化自信。

二 从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中奠基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其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悠久的、丰厚的、创造过历史辉煌的文化遗产,是该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以其特有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不论是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思想学说,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文学艺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以及以八大菜系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等等,都是文化创造的瑰宝,都令中华儿女感到骄傲。这是身为中国人极大的幸运,是我们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奠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只是一份历史遗产,更是一条历史长河,它的生命活水滔滔不绝,一直流淌到今天。对我们来说,它不是一堆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甚至也不是一份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传家之宝”,而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文化富源,是不断发展着的文化生命。今天,它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于我们的血脉流动中,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世界里。我们不仅要从中汲取文化营养,而且还要让祖先的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成为当代中国新的文化机体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去做“两创”的工作,即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为传统文化增强新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将为世界带来新的惊喜,极大地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当然,不论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发展,都不是轻而易举地实现的,更不是靠几个口号就能解决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欠缺的还很多。我们不应站在它的外面,把它当作一份外在的文化遗产来对待它,更不能离开继承而空洞地谈发展和创新,而是要掌握它,接受它的塑造,让它成为我们精神世界和人格修养的一部分。当代的中国人,要想从自己的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中奠定文化自信,就必须认真学习,下大功夫去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领悟它的文化魅力。决不能只是把老祖宗创造的灿烂文化当成摆设,当成自夸的道具。如果我们对《论语》《孟子》《史记》赞不绝口,却从来没有好好读过;以唐诗宋词的辉煌而骄傲,但连一首都记不住;赞颂中国汉字的优美,但自己写字歪歪扭扭,甚至提笔忘字……如果这样,我们有什么资格谈传统文化的辉煌?有什么资格谈“文化自信”呢?因此,我们必须下功夫学习和掌握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实际,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把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向前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必须付出极大努力的过程,我们只有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我们的不懈努力和不断进步,才能逐步形成和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 从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形成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的人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更来自现实中社会生活的文明进步,来自国家当前发展的整体状态。纵观世界各国,并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漫长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的新兴国家历史短暂,说不上有什么固有的传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国家和民族就没有文化自信可言。实际上,往往是那些传统文化虽不悠久但在现代社会发展较好的国家的人们文化自信较高,而那些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但在现代社会中发展不佳的国家的人们则缺少文化自信。这都说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的状况是影响国民文化自信更强烈的因素,是更重要的文化自信的来源。

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第二位的国家,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我国经济正在摆脱低端粗放的方式,转向中高端发展。我国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大幅上升。像航天、高铁、深潜等高科技令每个中国人感到振奋和自豪。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各项事业也不断进步,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些都从整体上带动着中国人自信心的提升,其中就包含文化上的自信。不论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还是科技进步,都具有文化的意义,都蕴含着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不只是一种形式和一种主观态度,而是具有实质性内容和客观性内涵的。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的文化自信体现着一种爱国主义的内涵。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当然也是如此,但是还不只如此,因为其中还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在内。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崛起,不只是意味着中国这个国家在崛起,同时也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发展。因此,在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形成的文化自信,不仅具有爱国主义的内涵,还具有社会主义的内涵。可以说,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中的很重要的方面。甚至可以说,这种“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的信念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心的核心内容。

四 从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中确立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更具体地讲,主要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我们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中,确立起文化自信。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革命时期根据地范围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到建国后全国范围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说一以贯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注重思想文化建设,并以此来引领和支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后来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胡锦涛同志强调了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直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方面,我们党留下一系列重要的文献,体现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其历史基础、现实依据和自身历程,是一个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事业。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我们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于这条道路的理论表述,学界还在研究之中,中央尚没有最权威的表述。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研究,在中央文献中已经有许多近似的表述,学者也有不同的概括。综合起来讲,主要内容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条道路的获得,不仅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文化和科技进一步融合,新型文化业态得到发展,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文化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效。所有这些方方面面的成就,都切实壮大了我国的文化实力,提升了我国的文化竞争力,为我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五 从汉语学术的崛起趋势中壮大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离不开坚定的学术支撑。学术是文化的硬核和坚实的地基,是文化自觉的结晶,是文化自信的根据。文化可以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极为广泛多样的呈现形态。学术作为其中之一,是不显眼、不喧哗的,不像文艺作品和饮食文化等等那样鲜活生动和引人注目,但它却是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学术凝聚着文化的密码,体现着文化的深度,是文化之树的深根。在生活的微风中,当文化之树的枝叶纷披招摇的时候,深根不动声色,但它正是文化定力的根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饮食可能漂洋过海,落户世界各地;它的影视剧可能为不同国家的人们所追捧,成为时尚的潮流,但是,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没有一席之地,就不可能真正拥有作为一个大国的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要想拥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就必须实现学术的崛起。中国这样一个古老国家的崛起,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必然是全面的崛起。它崛起的不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更是文化和学术的实力。而学术实力又集中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高深的学术自然不是人人都懂,但没有人会轻视高深的学问。知道自己的文化有其艰深的根底,知道自己的国家有一大批学者在守护着文化的根底,这是一个国家的普通民众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而对于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来说,学术的深广与先进,更是文化自信心强固的根本所在。知识分子是民族文化的守护者,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很突出地体现在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的态度上面。伟大的思想,精谌的学术,最能吸引和征服知识分子的心灵。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和学术,才能给他们以自豪感,也才能真正留住他们的心。相反,文化沦落、斯文扫地、学术疲敝的地方,必然会有文化自卑和崇洋媚外。

我国历史上曾有文化繁荣和学术昌盛的时代,吸引大量海外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社会思想。那是历史上中国文化自信力最强的时代,我们至今都引为自豪。但是,我们不能拿历史上的学术繁荣来证求今天的学术自信,而必须创造出今天的学术繁荣,实现当今中国的学术崛起。

学术崛起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育了宏大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不断加大对自然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同时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取经,使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发现纷至沓来,科技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尽管其中会有一些水分,但总体上不可否认,我国某些自然科学领域正在迅速崛起,而且中国科学家也走上了诺贝尔领奖台。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尽管似乎不如自然科学那样明显,但对于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和文化自信,是同样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近些年来,随着我们认识的进步和社会的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科学,特别是其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学术崛起已经呈现出一种趋势。我们可以预料,只要假以时日,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定会不断前进,逐步走向世界的前列。

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特别是在于思想的创新。一种文化必须有其独特的思想核心,这种思想不是对其他民族的思想沿袭,甚至也不只是自身民族传统的翻版,而是来源于当今时代的条件和自身独特的社会现实。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具备了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学术的社会条件。也就是说,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形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经验,而这些东西用外国的理论不能解释,而必须用来自我们社会实践的理论来解释。而且事实上,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经验中,正在形成和升华出一种独具特色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一种政党意识形态,也是一个崭新的学术园地。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这一理论的学术价值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去认识和发现。

中国学术崛起的根本体现是汉语学术的崛起。历史上曾有一些著名的学术语言,比如希腊语、拉丁语、阿拉伯语、德语、英语等等。哪个民族的语言承载的文明含量大,人们就用它来阐述那种文明中的思想,从而成为国际性学术语言。古汉语也曾经是其中之一。但就当前来讲,尽管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国常用语言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还不是当今世界公认或通行的学术语言。我们用母语写的论文和著作,如果不翻译成英文,就不能进入世界学术的圈子。对神州学人来说,这是一个严峻而冷酷的现实。我国学者固然也应该并可以掌握英文等语言来参与学术交流,这是作为现代学者的语言基本功,而且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学者将能够克服这一障碍,但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说,如果现代汉语不能成为国际性学术语言,就说明我国的学术崛起还没有实现。现在,汉语在经济活动和生活中的影响力正在扩大,并将逐步延伸到学术领域。我们深信,只要我们的汉语论著中有足够的学术含量,它终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人,我们也将更容易地融入国际学术。

中国的学者,肩负着学术崛起的重任,承载着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托。他们必须有学术神圣的精神境界,以学术为职志,把学术作为毕生的追求和信仰,以踏踏实实的努力求得学术的进展。我们的整个社会,也要有对学术的更大支持和宽容,形成崇尚学术、崇敬学者的社会氛围。特别是高等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大力改革不适应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最充分的支持和最宽松的环境。这样,中国的学术崛起就可指日可待,而当我国实现了学术崛起的时候,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的保障,就将被夯实得结结实实、不可动摇了。

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全国宣传文化领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猜你喜欢
学术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