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区制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6-03-16 01:36余学泉
湖北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学区制分校名校

●余学泉



以学区制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余学泉

为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教育局将学区制改革作为深度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区制的建立,基于三个原因:首先,开发区作为先进制造业强区,聚集了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人才,他们对开发区的教育发展充满了期待;其次,随着区域常住人口的不断增长,开发区基础教育规模日趋壮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也日趋旺盛;最后,随着开发区不断扩容,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再次凸显。

在开发区,学区制建设主要有五种模式:

“高位嫁接”模式。2012年开始,开发区先后与江岸区、武昌区签署教育发展协议,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以“高位嫁接、名校引领”为办学形式,以“深度合作,跨越发展”为办学目标,开展跨区域学区制改革。开发区三中与武汉市第六中学、开发区二中与武昌粮道街中学、开发区奥林小学与武汉市育才小学、开发区洪山小学与武昌实验小学分别开展合作办学,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互补,师资互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共同提升。

“区域学区”模式。2014年8月,我区出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将初中学校作为学区制改革重点,初步将6所初中分设三个学区,实行“三级五统一”管理模式。即,学区分区级、学区级、校级三级管理,统一教师调配、统一制度建设、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考核评价。

由开发区三中、四中组建的初中第一学区围绕“优势互补、合作共生、共同发展、彰显特色”的工作目标,从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校本研训、教育科研、德育活动、教学评价、教师激励、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了具有学区制特点的改革工作,建立了“一个平台、三个中心、六个统一”的学区制运行机制,有力推进了三中、四中的融合和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联盟”模式。神龙小学与军山小学、三角湖小学与黄陵小学结成帮扶姊妹校,通过选派优质学校干部、骨干教师到对口帮扶学校蹲点、挂职,结对学校共同开展教学管理、研讨活动,以促进薄弱学校进一步发展。

“委托管理”模式。今年,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区域高校资源,区教育局还与江汉大学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合作办学项目。目前,黄陵中学、子林小学作为首批项目校与江汉大学教育学院结对组成共同体,开展学区制改革工作。

3年内,江汉大学帮助两校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办学理念,规范学校治理行为;指导学校开展基于学科、课堂、校本的各项研修活动,健全研修制度,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及教育科研能力;依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需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培训与指导。此外,江汉大学还将提供平台支撑指导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并为学生提供校外活动场地设施,协助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名校办分校”模式。近三年,开发区义务教育新生每年净增1500人左右。根据规划,至2020年,我们将新、改、扩建近20所义务教育学校。因此,如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促进新建学校快速发展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问题。

由此,我们又开始了学区制改革的新模式,即区内“名校办分校”模式。通过名校办分校,加强名校与分校在学校管理、教师发展、课程改革、教学质量保障、学生交流互动等方面合作,初步建立共同发展合作机制。

目前启动了两所名校办分校,即开发区一初中办官士墩分校、三角湖小学办新华分校。

2014年,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开发区的城市定位由“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升级为“两区融合、全面发展的城市核心区”。由此,开发区教育重新定位为“城市的功能、招商的环境、百姓的需求”。所以,区域教育必须加快步伐,进一步深化并完善学区制改革,构建学区治理机制,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深度均衡发展开展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治理体系变革。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群)

猜你喜欢
学区制分校名校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名校介绍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北京:超六成中小学纳入学区制管理
教育治理理念下的学区制管理模式构建
从“模块化”到“学区制”
省实验分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