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其明
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贺其明
近年来,恩施州的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全州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乡村学校教师队伍还存在较大问题,如数量总体超编实则严重短缺,教师补充存在较多困难,教师学科结构矛盾突出,农村教师年龄老化现象突出等,成为制约区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按照“退一补一”原则,抓好农村教师的补充和培养工作。多措并举积极补充教师。一是降低招聘条件。除初中学校教师需要本科学历外,小学可放宽至专科,学前教育放宽至中专,年龄均放宽到35周岁以内。二是实施专项招聘。对紧缺学科教师实行专项招聘,允许学校以考核的方式直接招聘。三是实行定向招聘。对于边远乡镇学校,可拿出部分岗位限定本乡镇户籍人员报考,签订合同,明确服务年限。依托本地高校实行定向培养。一是建议湖北民族学院加大对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培养力度,对农村初中紧缺学科教师实行定向培养。二是在恩施职院开设小学和学前教育专业,面向州内定向招生,每年培养300名农村小学(教学点)和学前教育教师,用3-5年时间缓解农村边远地区师资紧张问题。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三通一中心”建设,完成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推动“同体式、支教式、协作式”三类同步课堂模式应用。
制订适应边远山区实际需求的教师编制标准,扩大恩施州农村教师编制总量。建议省政府尽快制订出台适应边远山区实际需求的教师编制标准,同时落实公办幼儿园和小学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按照师生比1:7的比例配备教师。
理顺管理体制,减轻教师工作量。应将乡镇中心学校作为县市教育局的派出机构,编制单列,形成完整的建制。建议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学校校医、安保人员和生活教师配置不到位的问题。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恩施自治州教育局局长,本文据作者在省政协“破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难题”月度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内容有删减,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