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垂悬结构可接受性研究*

2016-03-16 01:23陈继红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可接受性范畴主语

陈继红

(湖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垂悬结构可接受性研究*

陈继红

(湖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垂悬结构是自然语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超常现象。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框架下对于这种结构的几种表现形式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揭示其可接受性不同程度的层级性以及这种层级性对于语言输出的指导意义。

垂悬结构;可接受性;范畴化理论;语言输出

垂悬结构是一种边缘化的依着结构。依着结构和垂悬结构虽然都是非谓语动词形式(分词、不定式、介词结构)的状语结构,说明主句动作或行为的某些情况,但是“逻辑主语与主句主语一致性” (简称“主语一致性”)问题却使得二者差异迥然。因此,按照经典范畴理论“非此即彼”的二分法[1](P58),垂悬结构的错误自不待言。

因而,这一超常结构在自然语言中的频繁出现自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就其可接受性的研究,不仅有单纯的垂悬结构归纳介绍,也有更深层的认知探索。陈继红[2]从语用角度对于作为插入语的泛指结构、充当介词或连接词结构以及科技英语中可接受的垂悬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师文杰[3]在归纳的基础上继而突出其简洁、灵活的语用特征。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了更为深层的研究。白雪“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语垂悬结构分析”[4]认为,可接受性与认知模式密切相关,句子的意象是否完整统一决定其可接受性;贾光茂[5]以认知语法为框架的研究表明,垂悬结构的接受程度取决于逻辑主语或概念参照点确立的难度,参照点越显著可接受性就越高。

这些研究,尤其是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框架所作的研究,无疑为我们认知和理解垂悬结构提供了全新而广阔的视角。然而,目前的研究依然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有失零散,缺乏高屋建瓴的系统性;其二,重在强调语言输入过程中垂悬结构的认知理解、默认接纳,而对于输出表达(如写作和翻译)过程中超常结构把握的尺度基本没有涉猎或语焉不详,因此容易导向不加选择的所谓“学以致用”,良莠不齐,一拥而上。

有鉴于此,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试图另辟蹊径,寻求一种既能对垂悬结构可接受性做出更为系统的解释、又能为输出表达提供借鉴的理论框架。我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能够担当此任。

一、理论框架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与经典范畴理论针锋相对,为范畴划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范畴边界是不确定的、模糊的,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以典型原型为核心,向周围边缘逐步过渡,在核心与周围外围边缘地带,不同成员之间构成了一个从最为合格到逐渐不合格的连续统。”[1](P27)就是说,在范畴特征最为突出的典型成员之外还有一种边缘成员,它们以典型成员为参照,随着范畴从最为典型的原型向周围边缘的逐步过渡,范畴成员也随之从合格成员向不合格的成员逐渐过渡。然而,范畴化只是认知的第一步,完整的“范畴化”理论还应该包含非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6](P63)。

非范畴化的基本含义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原范畴典型特征的过程。如果说范畴化的基本作用是从差异中找出相似,从而减轻认知负担,实现认知的经济性,那么,非范畴化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认知过程,在更高的程度上体现了认识的深化和创造性。范畴化与非范畴化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范畴在非范畴化后重新范畴化之前(即:非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之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也就是说在原有范畴和即将产生的新范畴之间会存在模糊的中间范畴,这类中间范畴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实现了重新范畴化。

完整意义上的范畴理论(范畴化—非范畴化—重新范畴化)对于我们更为系统地研究垂悬结构的可接受性以及有效进行输出表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可接受性

依照“主语一致性”原则,范畴化结果产生了作为典型成员的依着结构以及不具备该特征的边缘成员——垂悬结构。在自然语言中出现的垂悬结构,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对语境高度依赖的临时用法;二是独立于语境之外的、定型的固化结构。如果说前者是非范畴化的结果,那么后者实际上已经依据新的典型特征实现了重新范畴化的过程,因此二者各具不同程度的可接受性。总体来说,完整的“范畴化”过程造就了依着结构、边缘成员、固化结构;反过来,这三种结构层次也正体现了范畴化—非范畴化—重新范畴化这一完整的“范畴化”过程。

(一)范畴化

范畴化的过程是从杂乱无章的语言事实中建立结构和秩序,寻找规律性,关注已经基本定型的范畴成员。语言中的任何范畴都构成一个具有原型效果的连续体[6](P55),判断范畴身份变化的程度以原型为参照。语言实体与典型成员的距离越远,它与典型成员的句法与语义相似性就越低,其范畴归属性也就越弱。因此,依据“主语一致性”原则,如下例句中At the sound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构特征:

例1a:At the sound, the man rushed out of the door.

例1b:*At the sound, the door was opened.

在前句是依着结构,相当于Hearing /Upon hearing the sound;而在后句,the door不能执行at the sound所隐含的“hearing”这一行为,缺少“主语一致性”,属于边缘范畴的垂悬结构。

这类边缘范畴,较之于典型范畴,一方面,其总体的“主语逻辑性”特征明显减弱;另一方面,其范畴内部成员个体之间的边界也有一定的模糊性,因缺乏不同程度的“主语一致性”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接受性。

(二)非范畴化

与范畴化相反,非范畴化[6](P61)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1](P78),关注的是临时成员及其可以在语境中认知的、临时的[6](P7)特殊用法。

我们认为,所谓“一定条件”,指的是这些临时成员所在的语境条件。就垂悬结构而言,尤其是那些对语境高度依赖的垂悬结构,其频繁出现且被接受的基础就是语境认知条件。这类离中心成员较远的垂悬结构虽然失去了范畴特征,但是依然含有一些可以激活语境的象征词作用于人们的认知理解。再以例2a为例:

例2a:My mother’s brain and overall health collapsed the year before leaving her in a nursing home.[7](P206)

例2a的状语结构属垂悬结构,因为“leaving her in a nursing home”显然并非“My mother’s brain” 所为。但是,如果我们走出传统语法理论的束缚,立足于认知的视角,便不难发现,“leaving her in a nursing home”这一行为肯定与“I”或“we”有关。这种默认的“索引”就是语境中“my”这个人称词,因为它可以标示动作行为者,不仅为语义理解提供了直接而明显的认知导向,还加强了语句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确保了语义很大程度的可及性。可见,决定其可接受性的不是外在的语法形式,而是语境作用下认知层面的语义连贯性。

其实,这种语义连贯性也同时赋予垂悬结构一定程度的经济性。试将例2a补充完整为相应的依着结构例2b并进行比较:

例2b:My mother’s brain and overall health collapsed the year before our/my leaving her in a nursing home.

例2b中动名词leaving因为添加了逻辑主语our/my而语义更为清晰,殊不知,其形式的这种连贯性是以牺牲“经济性”为代价的;相反的,例2a的简洁含蓄体现了更大的创造性。可见,得益于“一定条件”,句子的整体理解主要是靠“心智上的连贯性”[8](P263)取得的。

自然语言中,这种内在的认知条件常常存在于话语之外更为隐性的关系中,因为状语结构的逻辑主语并非总是默认的或者明显地存在于状语结构之中,而很可能存在于交际者“已经结构化了的图式或知识模版”之中[9]。因此,语言接受者必须借助于主句提供的信息、交际双方的期待以及对认知语境的联想,才有可能“激活相关认知域中有关知识结构。”[8]。例如:

例3:When buying a new car, it is best to seek expert advice.[10](P157)

该句所激活的是“人”买车的概念图式,而且buy和seek advice一般被认为是同一执行者的行为,因而语义连贯,理解较为容易。

类似的垂悬结构,在认知动因作用下,不仅容易接受,而且频繁且恰如其分地出现在对精准性和经济性要求较高的科技文章中。例如:

例4:Using similar techniques, the topic can be presented in different lights.[11](P198)

句中Using没有明确所指,但是实际上通过被动结构已经隐含了“人”这样的执行者,present和using 便有了一致的逻辑主语。同样,垂悬结构例1b的逻辑关系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语义的激活是自动的、无意识的,因此,状语结构的逻辑主语的所指也是不言而喻的。

由此可见,垂悬结构的可接受性并非来自句法形式,而是源于认知原则。毕竟,句法规则所体现的也不过是一些典型特征;不规则用法的理解需要语境认知作为补充,利用词语所能激活的相关概念以获取“未经严明的共享背景知识”[8](P179)。

事实上,除了这些临时的、语境中方可认知理解的垂悬结构,还有一类与典型成员相去更远、更为边缘化却更为常见的垂悬结构,且以其独特而固定的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范畴群体,实现了重新范畴化。

(三)重新范畴化

“范畴化”的过程应该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6](P63),是一个由范畴化—非范畴化—重新范畴化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实体从无范畴状态到有范畴状态实现了范畴化,然后经历非范畴化过程而失去原范畴得某些特征,再从这种中间状态逐渐过渡成为一种具有稳定范畴身份的实体,完成重新范畴化的过程。我们认为,considering之类的垂悬结构就具备了新范畴较为稳定的特征。例如:

例5: Considering you are so short, your skill at basketball is unexpected.[12](P108)

如果单纯进行意义可及性程度比较,considering明显低于上述例句(例1b、例 2a、例3、例4)中的垂悬结构。因为即便your的提示可以激活you之类consider动作的潜在执行者,但是,*you consider you are so short却不合逻辑。因此,与例1b、例2a、例3、例4垂悬结构相比,considering带有更少的典型成员的范畴特征,离依着结构这个原型的距离更远。

根据Hopper的阐释,这里的considering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非范畴化,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的确丧失了依着结构“主语一致性”这一典型特征,变成了依着结构边缘成员的垂悬结构;但是,如果将其置于一个更为完整的动态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不难发现,它在丧失原范畴“主语一致性”特征的过程中,同时也显示了一些比较有规律的新特征,如限定或解释说明的是整个句子,由分词变成了介词或者连词,等等。不言而喻,这些特征是在非范畴化之外获得的。也就是说,在失去依着结构范畴典型特征而实现“非范畴化”过程之余,另外一个过程促成了上述特征的显现,赋予这类结构以潜在的新范畴特征。因此,我们认为,这类结构在非范畴化过程之后,继而完成了重新范畴化的过程,已经实现了由非范畴化向重新范畴化阶段的过渡。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considering之类的结构其数量之多、频率之高、表义之丰富,已经使其自然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范畴群体——泛指结构。按照功能,大致分为两类:其一,充当介词、连词,表示因果、条件等关系,如beginning, counting, wanting,providing/ provided that等。其二,充当插入语,表示主观态度和评价,如:to start with, to put it straight, broadly speaking等。这些结构在向介词和连词或者插入语转换的重新范畴化过程中,在句法层面,由修饰主语的动作转而修饰限制整个主句;在语义层面,与句子主语没有任何逻辑关系,成为了较为固定、极为常见并具有某种约定俗成性质的特定用法。

刘宇红[13](P7)认为,如果某种语义现象只在很少的语言事实中出现,那么它只是乖戾的语义现象;如果它在大面积的语言现象中出现,就可以归纳为句法规则,发生了“语法化”。因此,以considering为代表的固化结构在语言输出表达中的作用也明显有别于例1b、例2a、例3、例4之类“乖戾”的垂悬结构;应作为一个新的范畴分别对待。

三、对语言输出的指导意义

超常用法在自然语言中屡见不鲜是个不争的事实。垂悬结构虽然有悖语法规则,然而其某些用法不仅可以接受,而且还“体现了一种思维的创新和认知方式的更新”,以独特的方式满足了“人类认识与交际的现实需要”[6](P3)。但是,当我们立足于范畴化-非范畴化-重新范畴化动态发展过程,对于依着结构、依赖语境的结构、固化结构这一连续统进行解释,我们的目标并非仅仅锁定在其可接受性,而是更加关注其可接受性的层级性以及这一层级性对于语言输出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所谓“可接受性”研究,无论从哪个角度加以阐释,都是强调其如何可以“接受”而已,即如何在输入过程得以理解、包容和接纳;这丝毫不意味着输出表达时可以大力推崇。对于阅读中原汁原味的垂悬结构,尽量避免用非此即彼的方法将其绝对化,而要辩证地审视相关的语法界定以及超常现象,依靠语境认知来弥补语法不完备造成的语义缺失,综合百家之说进行认知理解乃至玩味欣赏。

然而,语言输出还是应以稳妥为上策。尽管认知的潜力足以使超常结构不影响交际甚或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创新,但是不能因此无视语法规定或者过分夸大认知的作用。尤其是作为学生习作得分策略以及权宜之计,我们必须对“优劣度”有个层级性的把握。就本文的议题而言,原型性成员用以确保正确;重新范畴化成员的积累和使用使表达新颖地道;至于处在这两者之间的非范畴化成员,可接受的层级性决定了使用中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对于语境依赖性越强,可接受性越低,输出表达时的模糊性越高。因此,输出表达时,要尽可能使用完全具备原型成员典型特征依着结构、经过重新范畴化的固定结构;而在中间层次那些对于语境有高度依赖的临时用法,我们需要依照其对于语境的不同依赖程度酌情对待。其实,这也正是大多数超常用法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解决途径: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battle,地道规范的表达,永远都是制胜的诀窍。

[1]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陈继红.垂悬结构小议[J].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41-44.

[3]师文杰.英语垂悬分词可接受性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11):40-41.

[4]白雪.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语垂悬结构分析[J].才智,2014(30):278-280.

[5]贾光茂.垂悬修饰语可接受性的认知语法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3(4):24-29.

[6]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HOPPER P J, TRAUGOTT E C. Grammaticalization[M]. Pek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8.

[8]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9]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10]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教师用书[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

[11]扬鑫南.当代英语变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1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

[13]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铁晓娜]

The Acceptability of Dangling Constructions and Its Incorporating: Insights into Language Output on the Prototype Categorization Theory Basis

CHEN Ji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Dangling constructions, despite the apparent “irregularity”, frequently find their way into the natural expressions in use. In the cognitive framework of the prototype categorization theory (categorization, decategorization, and recategorization), the present thesis is a bold attempt at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diversified forms of such constructions, designed to reveal the varying levels of their acceptability and offer some insights into language output.

dangling constructions; acceptability; prototype categorization theory; language output

2016-10-15

湖州师范学院2016年校级课题“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垂悬结构可接受性研究及其对语言输出的指导意义”(项目编号:2016XJXM07)。

陈继红,硕士,副教授,从事语言学研究。

H314

A

1009-1734(2016)11-0078-05

猜你喜欢
可接受性范畴主语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法律论证理论对提高裁判可接受性的启示——基于“昆仑燃气公司案”的分析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葡语中零主语的语义功能分析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特色浅析
方法论意义下的法律解释目标
从意向性与可接受性的角度分析话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