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震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机制探索
杨国震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摘 要]从顶层规划、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制度保障、队伍建设5个方面对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分析,提出在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建立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型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信息化;模型;风格
回顾“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完成了基础建设,搭建了管理平台、引入了应用系统、建设了数字化资源。高职院校对信息化硬、软件建设中非常重视,并大力推进资源建设,但由于建设时间短,起步晚、步伐大,往往没有形成整体体系机制,缺乏整体规划,管理体系不完善,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不健全。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有明确的表述,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综合描述和引领。
1.1信息化组织结构
规范中信息化组织机构由领导小组、首席信息官、信息化办公室、技术部门、业务部门及监理与评价小组组成,形成高效的信息化组织机构。在规范的基础上,从校园信息化建设整体角度出发,划分了3个层次和5个机制。
1.23个层次
决策层。由信息化领导小组组成,负责确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和战略方向,制度审批,决定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规划层。由首席信息官(CIO)、校内专家组、校外专家组共同组成。其中首席信息官即是负责信息化工作的专职校级领导。规划层负责数字化校园顶层设计规划、提出整体信息化发展战略,起草信息化制度和标准发布。
实施层。由信息化办公室、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负责提出需求、建设、管理和协调。
1.3五个机制
反馈机制:对建设、应用的监控和评价,持续跟踪各个阶段,将评价情况反馈给决策层。
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员工利用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建设数字资源、使用数字资源,鼓励学生、学习者参与资源建设。
经费保障机制: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保证在实施过程中有长期持续的经费投入。
研究发展机制:根据反馈信息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二次开发,并和专家、相关企业等建立常态交流机制。
人员培训机制:更新信息技术知识和提高应用技能,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标准按照本校特点制订,但应遵循国家与行业相关标准,包括GB/T 20518-2006、JY/T 1005-2012、JY/T 1006-2012、 JY/T 0381-2007、JY/T 0383-2007、CELTS-22、CELTS-24、CELTS-3、GB/T 22080-2008、GB/T 22081-2008和GB/T21050-2007等。
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网络建设、应用系统、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电子资源等。
按照“规划主导、体制为重、基础先行、应用驱动、示范引领”原则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模型(见图1),并将建设主体划分为以下7个体系。
(1)基础网络体系,网络基础环境建设。
(2)应用系统体系,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集成。
(3)教学平台体系,在线学习环境建设。
(4)数字资源体系,数字教学资源等建设。
(5)运行维护体系,运用管理办法和技术手段对运行环境和业务系统等进行维护管理。
(6)安全保障体系,运用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技术支撑手段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系统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
(7)应用推广体系,运用信息化技术系统和数字化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师生的职业信息素养和职业技能,优化学校的管理流程,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深化和拓展信息化应用层次和范围。
在模型中,实施层、规划层和决策层以人为主体,以事务流为主线,完成事务处置,由实施层负责信息化主体的建设实施,由规划层提出规范标准,由决策层按照反馈机制接收反馈信息。信息化主体建设按照信息化标准,围绕7大体系展开建设工作。5大机制为信息化主体建设提供人员、经费、制度上的保障,开展二次开发个性化建设及对实施效果的信息收集反馈。
基础网络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出基础环境支持;应用系统体系满足行政、学工、生活管理等需要;教学平台体系满足教育教学及学习者学习需要;数字资源体系为教学平台体系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撑;运行维护体系为保证基础网络体系、应用系统体系、教学平台体系和数字资源体系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应用推广体系将应用系统体系和教学平台体系向教职工和学习者进行使用推广,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优化学校的管理流程,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深化信息化应用层次和范围;安全保障体系对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明确安全保障的对象和内容,针对不同的保障对象确定管理目标,设立相应的安全保障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采用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安全保障规章制度和措施,保障信息化主体安全。
经费保障机制为信息化主体建设,特别是运行维护体系等提供常态化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专项资金,形成制度化的可持续经费投入机制,开展效益分析,形成应用效果的长期跟踪办法,评估与审计;激励机制采用制度管理和资金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教职工和学习者使用信息化主体中的教学平台体系开展教育教学和自主学习工作,激励教职工和学习者参加到数字资源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和更新数字资源;研究发展机制在应用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对信息化建设主体的使用情况开展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开展信息化二次开发或个性化工作,最终形成具有独立风格的校园信息化系统;人员培训机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更新教职员工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确保信息化建设人员具备信息化意识、信息化伦理、信息化知识、信息化技能,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业务的能力;反馈机制将信息化建设主体的实施效果进行汇总,反馈信息提交决策层。
图1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机制模型
实施层收集业务部门需要,向规划曾提出信息化建设需求。规划层在同校内外专家、相关企业充分交流的前提,从顶层设计入手,满足实施层根据业务部门需要提出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同时体现同新技术的高度同步,保持同信息化建设企业的技术同步和较高的参与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持在同质院校中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水平,打造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机制模型,完成了面向管理者、建设者和使用者的全方位控制流系统化,实现了资源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保证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建设发展,实现了思想上从为了“资源”建设而建设到为“学习者”服务的转变。形成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提交决策层。决策层是“一把手”工程,对规划层提交的规划方案等进行分析判断,提出发展战略。决策层通过对信息化工作施加影响力,让信息化建设满足本校的需要,促进信息化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明确信息化对学校发展的意义,理解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机制的价值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确定本校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支持学校的教学创新和管理改革。“一把手”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一所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进程和水平。将信息化发展战略影响施加给规划层,将规划方案决策结果反馈给规划层。实施层围绕建设方案分解落实,创新转型发展信息化建设,倾力服务教职工和各类学习者,坚持突出创新精神、质量意识及前沿技术三位一体,在岗位素质与业务能力过硬的基础上,无缝衔接各项目、各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按照规划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决策层根据反馈机制提供信息和数据,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依据建设目标和规划,在实施过程的每个环节,审定效果评估意见,协调学校各个部门、统筹规划、统一步调,有条不紊地掌控信息化建设方向、组织各大体系系统协作运行,阶段循环过程效果评价,评价结果反馈给各个阶段加以改进,并做出下一步工作方向的决策。
最后,在构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机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美国麦肯锡顾问公司的7S模型,着重7S中“风格”因素,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而应是一个艺术品,具有自己特征鲜明的个性,是一个独特个体,信息化建设要通过个性化开发,创新发展,建设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具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形成自己的信息化风格,融入校园文化,形成了具有一定示范推广意义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型。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强.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
[2]王婷婷,阳征.我国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革新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4).
[3]徐丽琍.麦肯锡7S模型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4]巩建华,靳媛媛.麦肯锡7S系统模型:一种可资借鉴的公共治理方法[J].湖北社会科学,2009(8).
[收稿日期]2015-12-0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240-02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