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晗
在美国工作的那些日子里,除非自己在家中做饭,但凡外出,多数选择中餐厅。
入乡随俗,但口味难改。我相信大多数来美国生活的中国人都有此感。美国的中餐厅非常多,几乎每个城市都能遇到。规模有大有小,小到一间小门面,甚至连餐桌都没有;大到数千平米,规模不亚于国内任何一家大酒店。
这些餐厅老板基本上都是福建人,他们最常用的自称是“老华侨”。
一
美国的商场并不多,整个北卡罗莱纳州只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商场,叫南点商城,除了许多家专卖店之外,里面还有一个餐饮区,销售各种食物。
当中就有一个摊点,是中国人开的。奇怪的是,它的名字叫“日本食物”(Japanese Food)。
老板是广东人,他妻子是福建人。我和他搭讪,他告诉我,二十几年前他来这里时,此地华人并不多,中餐馆根本没有市场,于是他只好近水楼台,学习日本料理,就开了这么一家餐厅。近年来随着联想总部搬迁至北卡州,这里的中国人开始增多了,他便又重操旧业,做起中餐大厨,但招牌一直没变。
“您来这边这么多年,辛苦不辛苦?”我问。
“怎么会不辛苦呢?你看看,我们这些‘老华侨,刚来的时候还不是因为家里太穷,国家又没有开放,被老乡拉到美国来,以为这里有吃有穿,没想到还是要靠两只手打拼。这么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也算是习惯美国这里了。”
“那您还回国吗?”我接着问。
“‘老华侨的根在中国啊。我是广州人,但是郊区的。前年我专门回去买了一套房子,想老了之后回家养老,可是儿子是这里出生的,他更习惯美国。但是我告诉他,中国是你的祖国,现在国家发展这么好,你必须回去,所以他去年在NCSU(北卡州立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就被我赶回深圳了。”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老华侨”这个词,忽然间觉得格外亲切。电视新闻里那句耳熟能详的“海外华人华侨”原来竟离我如此之近。我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这张脸,“老华侨”其实并不像厨师,反而更像一位教授,斯文儒雅,面相和蔼,大约四五十岁的年纪,戴一副眼镜,有些谢顶的额头反而更显示出他的睿智与艰辛。
“我们来这边这么多年,家乡的事一直挂念啊,总想回去,但是回不去了。”“老华侨”叹了一口气,“去年我们给家乡的学校捐了两万块钱,是人民币,美元可捐不起。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有时候看电视,知道家乡发洪水啦、地震啦,真的想帮忙啊,可是除了捐点小钱,总帮不上什么。”
二
美国的中餐馆,除非特别专业的大餐厅,否则一般都只是宫保鸡丁、糖醋里脊,加清炒时蔬——西兰花、小玉米、胡萝卜水煮之后一锅烩,味道非常勉强。此外就是福建人最擅长的捞面、炒面以及酸辣汤、煮馄饨等等。
我们开始选择中餐厅,是因为饮食习惯,后来则是因为对同胞的支持——这绝不是一句空话。但凡去过异国他乡的人都深知,“老华侨”们确实生活不易,如果连同胞都不支持他们生意的话,很可能会成为一条街上生意最差的餐厅。
在北卡州的另一个城市威明顿,我曾走进一家中餐厅,老板是福建人,热情亲切:“你们随便看看,我们这里有捞面、炒菜,宫保鸡丁做得很好的。”
“老板来这边几年了?”
“25年了。”他憨笑着,“够长吧,‘老华侨咯!”
又碰到是一个自称“老华侨”的人!
这位老板,相貌英俊,颇似影星张国立。我打趣道:“老板你这么帅,远看和张国立没有分别嘛,你应当去做明星才对。”
“呵,我哪有这个福气,我也就只能卖卖炒面啦!”老板一边招呼我坐下,一边把菜单拿过来,“你们来这边几年了?”
“才几个月。”妻子回答。
“才几个月啊,那太短了,我们在这里都很多年了,我们这辈子是不能回福建了。但是我女儿和女婿都在福建,他们在国内开餐馆,好大好大的餐馆。”这位“张国立”一边说,一边拿出自己的手机——一个有些破旧的苹果一代手机,“你看这就是他们的餐馆,比我这个小门面强多了!”
“你们既然移民了,为什么还让自己的孩子回国发展呢?”我问。
“那个时候我们不懂事嘛,国家又太穷了,所以糊里糊涂跑出来,几十年过去了,你看现在中国发展得多快,去年我回福州,都不认路了。儿子们不愿意回去啊,因为我在家里老说以前多穷,儿子说,那么穷干吗还回去?我说现在不穷了啊,比这里富多了,你是中国人啊,国家现在需要你们。”
正说着,几个青年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拿出几张大钞票,让老板换零钱。老板二话不说,立刻帮忙换掉,一边换一边朝我们眨眼睛。等他们走了之后,老板很小声地说:“这些钱里有假钱,他们都是恶霸,我们惹不起。我们以前挨打的,挨了好多打,所以我让我儿子回国嘛,中国人,还是应该回到自己的国家去。”
窗外开始飘雨。结账时,我悄悄地把10美元的小费放到我们的餐盘下。
三
10美元小费几乎相当于一份快餐的价格,算是高额小费了。但实际上,中国人在中餐馆吃饭,多半时候是不必给小费的。
在美国吃饭要给小费,天经地义,哪怕吃到苍蝇,小费都不能少,不给小费,意味着逃单。在耶鲁大学附近的一家印度餐厅,我在咖喱饭里吃出了一根细铁丝,而老板却懒于道歉,于是我当场拒绝给小费。没想到老板当场将我抓住:“你今天必须给,否则别想走。”
中餐馆不必给小费,也是一位“老华侨”告诉我的。
在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我和妻子在一家中餐厅吃饭,其时正是用餐高峰期,而餐厅面积又狭小。老板为我们泡了两杯茶,让我们在门口等候。反正我们也无事,就坐等轮到用餐。
由于这些开中餐馆的“老华侨”多半是上个世纪80年代来美国的,所以美国大多数中餐厅的装修风格,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样子,这与欧洲洋气、现代的中餐厅非常不同。美国的中餐厅,以榉木板装饰外墙、吊顶,再辅以巨幅黄果树瀑布装饰画,吊灯基本上都是五颜六色却非常昏暗的彩灯。部分餐厅如果有情趣的话,会播放音乐,但都是《何日君再来》《掌声响起来》或《九妹》等。
而里士满这家餐厅由于开业较早,恰将这种风格保留到了极致,再加上一杯浓浓的龙井茶,真有恍如隔世的错觉。虽然环境不算典雅,但却为我营造了一个怀旧的氛围,这在国内,很难体验。
用餐结束之后,我放了一美元在桌上,老板忽然追出来:“先生,你不必给小费的。”
我有些诧异,老板娘急冲冲地端着一碗馄饨递给我:“如果你非要给小费,那我们送给你一碗馄饨吧。”
“为什么不必给小费?”妻子问。
“我们不容易,你们更不容易。美元比人民币六比一,你们在中国挣钱也挺难的,来美国花钱更难,大家都是中国人,何必做给自己人看呢?”
我愣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这一美元给他。因为他们带着几个孩子,确实生活更为不易。
“我们这些‘老华侨,虽然出国了,但我还是中国人。”老板娘把一美元死死地塞到我的手上。她约莫三十出头的年龄,与我妻子年纪仿佛,但手臂粗壮有力得多,这显然是生活历练的结果,“我们里士满的中餐厅有个规矩,不收中国人小费。我10岁跟着父母出来,20多年了,但还是想回国啊,我们羡慕你们这些在国内的人,感谢你们把国家建设得这么好,我的三个孩子,今后肯定是要送回国的。只是我自己这辈子,不知道是不是还回得去……”
亲爱的“老华侨”们,我真诚地向你们致敬。
四
在堪萨斯州,一位开中餐馆的“老华侨”给我讲了他朋友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就在密苏里州的劳伦斯市,另一位开餐馆的“老华侨”久病不起,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叶落归根,想让自己的儿子将骨灰送回国安葬,苦于自己已经不能说话,只有靠眼神和手语与儿子交流。但儿子已经完全“美国化”,他并不知道父亲想做什么,笃信基督教的儿子以为父亲需要《圣经》,于是赶紧拿来一本《圣经》,被父亲扔到地上。既然不是要《圣经》,那一定是需要牧师来祷告了?于是儿子给牧师打电话,请他过来为父亲做一个临终祷告。父亲急得手脚颤抖,不停地摇头,儿子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对父亲说:“您是不是担心自己不能去基督徒公墓?您放心,我已经把墓地买好了。”……这个故事听着有点滑稽,也有点悲凉,中国人的桑梓情结,只有中国人自己能懂。
“所以我要把我的儿子送回国。”这位“老华侨”说话斩钉截铁,“不能让他忘了祖宗,连自己是福建人都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是福建人?”
“是啊!”“老华侨”高昂着头,一副不屈不挠的样子,“我是福建省福州市人,走到哪里我都会这样说。可我儿子竟然到处说自己是堪萨斯人,你是什么堪萨斯人啊!堪萨斯人长你这样吗?我跟他说好了,十年之后,研究生毕业,赶紧给我回福建,建设自己的家乡去。”
吃完饭,与“老华侨”握手作别,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把国家建设好一点,替我们这些‘老华侨们争口气。”
转眼间,我与妻回国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些异国他乡的“老华侨”们,你们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