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方的石江返古生活试验

2016-03-15 17:43徐迅
中国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书院国学传统

徐迅

我是在一个冬天的上午走进石江书院的。

书院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安宁市的石江村。说是石江,其实却见不到江,见到的是一条深溪。深溪里修竹茂林,杂树生花,有风吹来,绿云涌动,绿云之下,溪流潺潺……溪流边,矗立着一座土墙青瓦、具有晚清建筑风格的宅院。这便是石江书院了。

一棵大树的枝桠从溪旁逸出来,一片绿荫正好遮住大门。冬日的石江书院,在古树翠竹的掩映下显得有些清冷。跨进大门,见一位中年人正在火炉边围炉看书。朋友告诉我,这就是书院的主人武文方。

于是一阵寒暄后,我们便拥炉而坐。

从交谈中得知,石江书院的所在原是一座废弃的道观,在一百多年前还是当地人读书的场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说。在石江村土生土长的武文方,从小对这座道观就有别样的感情。长大读书,离开故乡,虽然到了城里工作,但每每回村看到这个老宅院濒临坍塌的样子,他心里总是心疼不已。后来,他毅然辞去工作,回故乡花钱买下了这座废弃的道观,并亲自主持修缮。历经多年,终于把这座道观修复变成了他心目中的雅舍幽居——这里,禅房、书房、琴房一应俱全。

在他精心操持下,这里一切立即就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趣,有了诗意。

“以前这房子倒塌得厉害,大门都进不了,经过十多次的修葺,才是现在这个样子。”武文方说,修这房子时颇费周折。他想修旧如旧,所以要用很多老的东西装饰。现在房子的窗棂、门楣、还有斗拱……都是四处找寻来的。武文方说,在修房子的那几年,只要听说哪里有老房子要拆迁或改造,他都会第一个跑过去,在那一堆“废料”中寻找能用的——一切如愿以偿。只是把他养成了现在的习惯,就是见到古旧的东西,他都特别爱惜,都有搬回书院的欲望,他自嘲地说。

书院里,有几丛翠竹,几株梅花。

竹影婆娑,梅花猩红。冬天午后的阳光下,书院里有着一种异样的安静。吃过素餐,我在书院里来回地走动了一下。走出书院,见书院旧式的门楼上雕刻的全是鸟鹊蝙蝠等吉祥物。门槛有些腐朽状,露出红土似的颜色,恰与书院墙壁的红土色保持一致。折回书院,偌大的天井里植有梅、兰、竹、菊“四君子”。翠竹丛中,有陶俑、陶马掩映其中,斑驳的色彩显示了岁月的苍凉。天井正中有一个石缸,石缸里睡莲枯萎,好像冬眠,只剩一缸清水了。天井两边,两间敞开的屋子一间做了琴房,一间做了墨室,处处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书卷之气。

穿过院落,登上九级石阶,便是书院的大堂。大堂正中挂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教像”。在孔子画像最左边的墙壁上有一幅对联“读万卷书心中不留一字,行千里路忘尽途中影子”。旁边的木架台桌上,置放着沉香、佛经、圣经等书籍物什。大堂的墙壁空白处有画,有联。比如,“池中莲未开,纸上已结蓬”“不求千亩绿,只要荷两枝”,比如,“读书悟心处,何叹行路难”“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处处氤氲着一种禅意,也体现了书院主人的一片用心。

明心见性,弘法布道

书道、剑道、琴道、棋道、画道、茶道……是石江书院不定期开设的功课,也是书院经常开展的一项项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选择在假日。届时,书院会提前从全国各地请来一些专家学者们授课。在一个“石江书院”的微信朋友圈,他们先是发出启事,想来听课的就报个名,来了就听老师弘法布道。听课不收费,一切都显得自由自在,随缘率真。只是,在听课的日子里,书院里突然一下子来了许多人,平时的清冷就被片刻的热闹打破了。

明心见性,弘法布道。正是石江书院要做的事情。

十多年来,石江书院以继往开来为己任,充分发挥传统教化的作用,紧扣时代脉搏,为热爱国学的人们打造了一个追怀理想的平台。

有一阵子,社会上流行“国学热”。但这种“国学热”很多只是注重形式,脱离实际,近于空洞。针对这种状况,石江书院着眼于孩子们的未来,将国学精髓培养作为重点,力求孩子们在思维、行为模式塑造之前,获得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一种性灵直觉的精神生命趋向,并从小强固孩子们恪守人伦,遵循自然,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从而塑造一个个健康、崇高、完整的人格。

儿童们的思维、行为模式的塑造,源于生活中的习染熏陶。石江书院经过多年探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即:传统经典诵读,旨在消除孩子们与经典的疏离感,逐渐获得国学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认同;通过疏解诵读传统典籍,比较今古中西观念和知识,增强孩子们对多元文化世界的理解力、感触力,并深化对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掌握阅读和学习古典文化的能力,并在未来具有自我拓展的能动性。

传统文化在培养精神生命趋向方面自有独特的魅力。教育重在实证,“耕读传家”是先贤们留下的文化传统,也是石江书院的教学特色。

为此,石江书院创办了初、中、高三个国学文化班。

初级班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依朱熹所教次第)为主。通过讲读“四书章句”、背诵文本,使孩子们对古典文学的隔阂得到消解,并且能从现代生存环境里逐渐体味到传统和古典的意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为孩子在孩童时代植入积极的价值标准,不仅赋予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完备的自我修正力,还使他们获得大量有效的信息和知识。

中级班选读《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课本。在不脱离传统的“五经”疏注的方式下,书院要求所学者要通解每一经的大义微言与主旨。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寻章摘句,而是让孩子们有兴趣和能用正确的方法自我钻研,从而受益。

高级班,是石江书院较为深入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的班级。相当于西方大学中的文科通识教育,其目的是及早撇清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支离破碎的粗陋见解,从而获得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全面深度认识,为未来可能的学习打下深厚的人文基础。

书院的功课还包涵了古琴、古筝、国画、书法、围棋、武术等。这既符合儒家六艺科目,也为现代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样板。比如,传统的武术练习,让孩子们身心互动之间,既通过体验领会到武术传习的乐趣,提高身体素质,又掌握了一种极具内涵陶冶的运动形式;而书法作为一种深刻的美学引导,能使孩子们褪去浮躁,养成动静相宜的性情。同时,农耕实践给孩子们带来的是对自然的亲近。贴近大地而引发的观念是城市工业文明无法给予的,朴实和坚强的人格塑造与对传统的认知,使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对艺术的理解、掌握才艺、增强信心,帮助他们尽快掌握传统文化精髓。

石江书院的这种直至心性的教学试验,宏图远大,已被人们称为后工业时代最富探索意味的知行返古试验场。

诗意的栖居

但更多的日子里,石江书院还是安静的。

在安静的日子里,书院主人武文方吃过早饭就去种地。自2011年始,他一家开始食素,为此还特意开了三四亩地,作为家里的“试验田”——他有两个孩子:武和,武平。开辟试验田,他有让两个孩子学习农事的意思。后来延伸开来,附近有好多孩子也要过来。为此,他在书院创办了一个夏令营,让很多孩子一起来感受庄稼的生长。

那时候,武文方会请当地农民来给孩子们示范怎么种庄稼,让孩子们自己亲身感受、体验农事。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们不仅亲近了泥土,了解了食物的来源和植物生长过程的各个阶段,还会对某一些植物的习性有着一种切肤的体会。比如,手碰到什么植物就会发肿,让孩子知道了后,以后就会避开它。

“自然的知识,还是需要在自然中学会。”心向自然的武文方,对于书院开辟“试验田”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认为,“在这块田里,杂草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不会打农药来除草,必要的时候,会用手拔掉一些……杂草也是很有用处的,没必要彻底除掉。”有意无意间,他总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人生哲理,培养孩子看社会的能力。

为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石江书院购置了土地,为孩子们设置了耕种、采摘、养殖等体验基地,为他们提供了一种亲身融入自然,体验先民生活的试验机会。

他建造了一座“和满堂”。那个梦幻般的“和满堂”,既有和气满堂之意,又暗含了儿子武和的名字。和满堂四面环水,是一座全新的两层全木结构的房子,屋顶由棕草铺盖而成。这里是大人们用来练习瑜伽、讲国学的地方,也是小武和的乐园。他可以玩堂前的秋千,还可以在大人们做瑜伽的时候满屋里打滚,或是拿着狗尾巴草和池塘中的鱼儿嬉戏。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这一副对联,也是书院主人武文方真实的生活写照。

武文方多才多艺,棋琴书画,无所不通。除了传道和种地,一天最多的时间,他都会用来看书、写字、喝茶……若是气味相投的朋友来了,就像书院里过节。那时,他或抚琴,或吹尺八,或以茶道招呼着朋友。书院里,绵绵不绝的《平沙落雁》、清清冷冷的《高山流水》、摇曳多姿的《梅花三弄》……琴声筝声、尺八箫声,绕梁而起,丝丝入耳。伴着古曲,他会让美丽的妻子出来沏茶,彼时,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品茗闻香,或听琴谈心,置身其中,让人顾盼流连,再浮躁的人只怕也会从心底生出一种静来。

茶可清心,琴可悦耳。书院里,别有一番风味,身处滚滚红尘,一身疲惫的人来到这里,听那琴声,看那壶中舒展出身子的叶片,澄澈透明的茶,一下子不知今昔何昔,就有一种心如野鹤去尘远的感觉。

徘徊在石江书院,我突然想,书院主人武文方把两个孩子起名叫武和、武平,怕就是冲淡平和的意思吧?

也是。老树、古宅、琴声、诗意农耕……他们四口之家在这里诗意的栖居与传道,不正是当下许多人孜孜追求的一种冲淡平和的简单、理想的生活?

猜你喜欢
书院国学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少年力斗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