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2016-03-15 06:46祁连芳文云霞
中国性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祁连芳 文云霞

【摘要】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应用于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究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今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门诊收入治疗的子宫腺肌病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予以孕三烯酮治疗,治疗组给予LNG-IUS。比较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的血清激素水平较治疗组变化更显著;治疗后组间在各激素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5);置放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6、12、24个月后,差异均显著(P均<001);与放置前比较,患者痛经评分、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在置放3、6、12个月后具有显著差异(P<001);子宫体积、血红蛋白以及血清CA-125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病症状,有利于控制AM进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志码】A

子宫腺肌病(Adenmyosis, AM)是发生在子宫肌层内的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入侵,最终引起的具有弥散性或者局限性的一种疾病。AM作为妇科临床中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的发生率不断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1]。AM的症状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继发性或进行性痛经、子宫增大、经期长、经量多、性功能障碍以及不孕等。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AM的有效方式,对于年龄较大且无生育要求者尤为适用;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年轻、有生育需求、难以耐受手术、保守治疗后复发者,既往国内外常用内美通、丹那唑、米非司酮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费用昂贵且疗效不理想,或治疗结束后易复发[1-3]。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宫内激素避孕系统(IUS),主要通过长时间持续性释放药物来控制疾病发展[2]。为分析LNG-IUS的临床安全性、疗效,笔者对45例接受LNG-IUS治疗的AM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入院诊治的87例AM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5例。所有患者均伴随月经量明显增加,经彩色超声、临床症状等确诊为AM。治疗组年龄在31~44岁,平均(354±42)岁;痛经年限31~278年,平均(117±34)年;孕次0~5次,平均(23±11)次;产次0~2次,平均(10±07)次;患者均伴随月经量明显增加。对照组年龄在30~46岁,平均(348±39)岁;痛经年限30~282年,平均(122±43)年;孕次0~5次,平均(22±15)次;产次0~2次,平均(10±06)次。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87例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晓治疗过程,并签定相关知情同意书。

12病例选取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由我院门诊确诊并接受治疗者,纳入标准[1]:(1)有典型性症状,如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多等;(2)短期内无生育要求;(3)3个月内无激素治疗史;(4)无盆腔囊肿、反复脱环史等禁忌症;(5)肝肾功能正常;(6)妇科检查显示子宫均匀性增大,如不规则球形质地较硬,妊娠6到10周者;(7)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外形规则、增大、内膜均质,肌壁间有明显点状强回声,后壁明显增厚,未出现薄膜反射等显著影像疾病学特征。排除标准:(1)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者;(2)宫颈内口松,重度子宫脱垂或陈旧性宫颈裂伤;(3)乳腺或生殖道肿瘤史者[2]。

13方法

治疗组予以LNG-IUS(拜耳医药保健广州公分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90144,左炔诺孕酮52mg)治疗,每天可释放约20μg,作用限期为5年。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超声检查,在月经干净3d后测量子宫体轴径数值,并对子宫肌层、病灶周围血运情况进行观察;治疗前患者应排空膀胱。妇检确定子宫位置和大小后,消毒外阴、阴道,窥器充分暴露患者宫颈后,再次消毒宫颈,采用宫颈钳将宫颈上唇夹起并牵拉固定宫颈,用子宫探针顺着子宫位置的方向探测宫腔深度后,拆开LNG-IUS包装袋、放开尾丝,将滑块置于远端后握住置放器的手柄,确定宫内节育器系统横臂位于水平线位置后拉动尾丝,让LNG-IUS进入置放管后固定,根据宫腔深度对定位块进行固定,将置放器移动至距离宫颈约15cm处,并向后方滑动打开横臂,向内轻推让定位块与宫颈相接触;握紧置放器后下拉滑块放出LNG-IUS,后将尾丝剪断保留宫颈外约2cm。取下窥器,手术结束。

对照组患者予以孕三烯酮(北京紫竹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10,25g)治疗,患者于月经后的第1和4d各服用25mg,之后25mg/次,2次/周,治疗时每周服药时间应不变,连续应用6个月。

14疗效判定指标

141痛经评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4]对患者痛经程度进行评价,基本方法:将10cm长游动标尺作为衡量尺度,在0~10之间设定可滑动物,以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烈、难耐的疼痛。

142子宫体积通过彩色超声对子宫三径线(横径、长径与前后径)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进行测量,根据公式0523×a×b×c(cm3)计算出子宫体积,公式中a、b和c分别代表三径线值。

143血清激素、血红蛋白、糖类抗原CA-125水平通过放射免疫法对患者治疗前后一段时间内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进行测定;并取患者外周血测定CA-125水平;经指尖采集血样测定血红蛋白水平[5]。

144月经量所有患者均在相同标准下使用相同卫生巾,将患者接受治疗前的月经量作为基数(100%),每次经期记录使用数量,与治疗前进行比较,计算在基数在所占比例并记录。

145随访嘱患者2年内(第1、3、6、12、24个月)随访,了解患者不良反应等。本研究中患者2年内随访率达到9663%(86/89),平均随访时间(18±02)年。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分析

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在FSH、LH、E2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22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置放前组间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最低,之后渐渐增厚。见表2。

2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比较

与放置前比较,患者痛经评分、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在置放3、6、12、24个月后,P<0001;且子宫体积、血红蛋白以及血清CA-125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01。见表3。

24不良反应、并发症

在放置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点滴出血、月经过少、腹痛、闭经、下移、脱环等症状,均不影响治疗,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或消失。

3结论

AM常发生在30~50岁年龄妇女群体中,基本的病理机制是子宫内膜经肌层良性浸润且呈弥漫性生长,临床特征有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同时伴随周围肌层细胞增生、肥大,患者多有进行性痛经加重、性交痛、低热、不孕、月经失调、白带多等症状,对患者家庭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4]。LNG-IUS是上世纪70年代德国一家公司研制的,经多年临床研究后在临床中广泛应用。LNG-IUS通过释放有效成分左旋-18甲基炔诺酮产生作用,主体为T型塑料小支架,长约32mm,纵臂载长约19mm、总量52mg的左炔诺孕酮(LNG)储库,外表覆聚二甲基硅氧烷膜,对LNG的释放具有关键调节作用[6]。资料[7]显示,LNG-IUS在置放进入宫腔内后,每日恒定释放20μg LNG。既往研究[8]显示,LNG-IUS不仅能缓解AM痛经症状、减少月经量,还具备与绝育术相当的避孕效果。外国Natavio等学者[9]认为,LNG-IUS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且能有效改善AM患者体征、症状,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度高,经济、长效,是安全有效的AM保守治疗方式。

31LNG-IUS在AM治疗中对痛经的影响

AM患者临床明显伴有月经量多、痛经等症状,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既往临床治疗AM后痛经的唯一根治方法便是手术切除子宫。而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AM患者保守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痛经VAS评分在置放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置放3个月后有明显缓解,P<001;置放12个月后最低为09分,置放24个月后较置放前明显改善(P<001),但与12个月比升高,可能与患者生活习惯相关。分析其缓解痛经的机制可能是,LNG-IUS置放在宫腔后局部LNG浓度较高,对腺体、间质有直接作用,可促使内膜萎缩,还能对子宫内膜的孕、雌激素的受体表达进行调节,导致内膜-雌激素反应降低,对内膜增殖产生间接抑制作用,降低内膜出血,从而有效抑制痛经症状[10]。此外,相关研究[11]显示,LNG-IUS在局部药物释放的同时可对AM病灶产生作用,促使病灶萎缩、活动减弱,有效缓解疼痛。

32LNG-IUS在AM治疗中对患者月经量的影响

月经量多是AM的另一典型症状,因此,对月经量变化进行观察也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有学者[12]报道,在LNG-IUS应用后抑制了子宫内膜增生,腺体数量明显减少,间质也有显著的脱膜变化。经宫腔镜观察发现,在置放该系统后3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变薄显著,但内膜容易出血;12个月后内膜菲薄。本研究中患者未出现激动、易怒、潮热等围绝经期的症状,说明LNG-IUS治疗不影响患者卵巢功能。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月经量在3个月后与基数比较,降低了613%,在治疗12个月后降低到20%以下,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Cihangir [13]等的研究具有一致性。

此外,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后比,P<001。治疗前明显较低为895g/L,在治疗6个月后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改善了AM患者贫血症状。

33LNG-IUS置放后的不良反应

既往研究[14]显示,LNG-IUS在40岁以上女性中应用与40岁以下女性比较,前者更易出现不满等情绪。由于年龄较大,患者本身具有月经不规律、内分泌紊乱等状况,部分患者在置放LNG-IUS后出现明显副作用,比如点滴出血等,持续时间长,月经周期混乱,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本研究中治疗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点滴出血、月经过少、下移、腹痛、闭经、脱环等症状,均不影响治疗且自行消失。我们认为,针对LNG-IUS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可在治疗过程中予以临床随访,充分解答患者问题、解除疑虑,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续用率。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前后对照组的血清激素水平较治疗组变化更显著,说明LNG-IUS对患者激素水平与孕三烯酮相比更小;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在3、6、12、24个月后,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LNG-IUS能有效抑制和消除内膜增厚[15];而对照组治疗完成后厚度增加,说明该组有复发征象。总之,LNG-IUS应用于AM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长期持续性缓解痛经、减少经量、缩减子宫体积、显著改善贫血,更利于控制AM进展。但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今后临床中可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淑明,韦明秀,韩燕华,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8):536-538.

[2]邓姗,郎景和,冷金花,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用于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0):664-668.

[3]袁虹.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2):124-127.

[4]刘芸,成九梅,夏雪,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中国妇幼保健,2010,25(7):891-893.

[5]杨华,梁致怡.子宫腺肌病两种保守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比较.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10):678-681.

[6]陈灿明,刘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研究.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6):479-482.

[7]项双卫,郑梅金.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2年临床观察.生殖与避孕,2012,32(4):277-281.

[8]李晓红,杜蓉,丁岩,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的5年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14(12):1938-1940.

[9]Natavio MF, Taylor D, Lewis RA. et al. Temporal changes in cervical mucus after insertion of the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Contraception,2013,87(4):426-431.

[10]聂莉,章柏花,江丽琴,等.孕激素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疗效观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0):1007-1008.

[11]闵玲,徐克惠.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临床使用现状调查.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3):335-336.

[12]Cho S, Jung JA, Lee Y, et al. Postoperative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versus oral contraceptives after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treatment for preventing endometrioma recurrence.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4,93(1):38-44.

[13]Cihangir U, Ebru A, Murat E, et al.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heavy menstrual bleeding. Int J Gynaecol Obstet,2013,123(2):146-149.

[14]王彩燕,黄紫蓉,邹燕,等.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系统评价.生殖与避孕,2013(2):105-113,122.

[15]莫小亮,蒋晓莉,岳锦春,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148例临床观察.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5):756-758.

(收稿日期:2015-04-07)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温宫通血法针灸治疗子宫腺肌病研究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三维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血清CA125与EMAb联合经阴彩超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