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门诊手术室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策略
阎玉红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关键词: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手术室;护理干预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门诊手术室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有研究[1]指出,手术切口感染占医疗相关感染的15%~20%。手术切口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还存在潜在的风险,可能诱发脓毒血症、切口疝等严重并发症,在影响患者预后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手术切口感染涉及范围较广,手术室原因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外科门诊手术患者具有流动性大、无医师及时指导等特点,如何有效控制术后并发切口感染,一直是外科门诊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3]。为探讨外科门诊手术室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门诊发生切口感染4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减少外科门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32例外科门诊手术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75例,女457例;患者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4.5±7.8)岁。疾病类型:纤维瘤、血管瘤、脂肪瘤、腋臭、刮宫、包皮环切、淋巴结活检、流产术等。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1.2采集标本
结合国内外前沿报道,对本组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疾病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有参观人员、手术部位、是否为急诊手术、是否接台等资料。
1.3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手术切口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表浅切口感染具有以下两条之一即可诊断:切口有红、热、肿、痛表现,或有脓性分泌物;临床医师诊断为表浅切口感染。病理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符合以下四条之一即可诊断: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取到脓液,排除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切口自然打开或外科医生打开手术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发热≥38℃,切口局部伴有压痛或疼痛;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和再次手术探查发现深部切口脓肿;临床医师诊断为深部切口感染。在诊断的基础上,病原学检查分泌物细菌培养显示为阳性。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8.0进行处理,组间比较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分析
932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15%。
2.2患者感染因素分析
在外科门诊手术室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中,发现引起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手术时间>1 h、有参观人员、手术部位、急诊手术、接台手术等。
3讨论
3.1外科门诊手术术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医患矛盾的突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承受的风险和压力也越来越大[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分为两种,即切口感染和器官/体腔感染,其手术切口感染又分为表浅组织感染和深部组织感染[7]。患者并发感染后,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增加医疗成本,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对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管理。
表1 外科门诊手术室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造成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手术伤口部位病原体的浓度、手术时间的长短、高龄、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皮肤病、贫血以及近期手术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发生切口感染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原因可得出,年龄≥60岁、手术时间>1h、有参观人员、手术部位、急诊手术、接台手术是外科门诊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① 患者年龄:患者年龄≥60岁患者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考虑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各组织和器官也逐渐老化,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随之老化,组织修复愈合能力和应激能力也逐渐减弱,增加了机体感染能力;同时,患者处于持续性的高血糖状态也会增加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8],但在本研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无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因为入选手术较为简单和病例过少所致。同时,本研究还显示,外科手术患者合并切口感染与患者性别无关。② 手术时间:有研究[9]指出,手术时间延长1 h,患者合并切口感染概率就会增加1倍。在本研究中,发现手术时间在1 h以上的患者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手术时间在1h以下的患者。表明手术时间越长,对患者机体抵抗力的损伤也就越大,尤其是对于老年手术患者,本身机体抵抗力就不强,在长时间的手术下,会加重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③ 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有参观人员和接台手术也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在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人员走动会导致室内流动量增大,从而增加空气中浮游菌的比例,增加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在本研究中,有参观人员和接台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参观人员和接台手术患者[10-11]。④ 手术部位:本研究显示,深部组织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表浅组织的患者。手术本身就是一种侵犯性操作,会造成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手术切口越深,侵犯性操作也就越多,手术难度更大,手术时间也就越长,因此容易并发感染。⑤ 急诊手术:本研究中急诊手术并发切口感染患者显著高于非急诊手术患者。可能是急诊手术准备时间不够,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也不充分,因此在术前无法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防,导致切口感染率增加[12-13]。
3.2外科门诊手术术切口感染护理对策
针对以上导致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应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护士人员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管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在手术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士人员要树立无菌操作理念,严格控制室内外人员的出入,做好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工作。在确保手术效果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手术前护士人员充分的与患者沟通,讲解手术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并根据主刀医师的习惯,将手术器械摆放整齐,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减少患者术中组织暴露的时间,达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14-16]。手术护士在术前将术中所需的物品带入手术室内,严格控制参观人数,尽可能减少在手术室内来回走动的次数,且参观者应该与手术医师保持30 cm以上的距离。做好手术室清洁工作。护士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制度,对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确保手术室的洁净,并合理安排手术类型,确保手术室空气质量。在可能的情况下择期手术,设置急诊手术室,并预留急诊时间,将其分给专人管理,让护士人员将手术室内部物品摆放整齐,准备常规手术用品。
参考文献
[1]龚喜雪, 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3): 91.
[2]Rachael, L′Orsa, Chris J B, Macnab, Mahdi, Tavakoli. Introduction to haptics for neurosurgeons[J]. Neurosurgery, 2013, 72(1): 139.
[3]邓利平, 徐秀玲. 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安徽医学, 2013, 28(3): 263.
[4]Drosdeck, J. , Harzman, A. , Suzo, A. et 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J]. Surgical Endoscopy, 2013, 27(12): 4574.
[5]杜娟.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对策[J]. 中国伤残医学, 2015, 11(9): 155.
[6]袁小莲, 章卫根. 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4): 717.
[7]Dumas A M, Girard R, Ayzac et al. Maternal infection rates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by Pfannenstiel or Joel-Cohen incision: a multicenter surveillance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9, 147(2): 139.
[8]Ana M, Ramos-Levi, Pilar, Matia, Lucio, Cabrerizo, Ana, Barabash, Andres, Sanchez-Pernaute, Alfonso L, Calle-Pascual, Antonio J, Torres, Miguel A, Rubio. Statistical models to predict type 2 diabetes remission after bariatric surgery[J]. Journal of diabetes, 2014, 6(5): 472.
[9]邬飞娟.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3): 57.
[10]吕平. 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6): 147.
[11]华敏, 胡季明. 普外科切口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病原菌及血清炎性指标的检测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12): 1646.
[12]吴富梅, 万忠惠.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5): 700.
[13]陆琴, 王丽.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6): 61.
[14]邹惠红. 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 2013, 8(1): 72.
[15]王琳, 刘侃. 剖宫产术前应用抗生素对产妇术后尿道和切口感染以及新生儿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32): 5219.
[16]张慕玲. 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30): 4947.
收稿日期:2015-08-30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2-169-03
DOI:10.7619/jcmp.20160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