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学成,衡朝阳
(1.淮阴工学院 社会科学处,江苏 淮安 223003;2.淮阴工学院 思政部,江苏 淮安 223003)
深化周恩来研究的一部力作
——评韩同友新著《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
华学成1,衡朝阳2
(1.淮阴工学院 社会科学处,江苏 淮安 223003;2.淮阴工学院 思政部,江苏 淮安 223003)
摘要:《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深入系统研究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的专题学术专著。该书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历程为经,以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为纬,按照历史与逻辑的顺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下,将周恩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直接关联和有机融合起来,从理论、实践、精神和价值等四个层面进行深度研究,揭示了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理论和实践本质,彰显了本研究的理论、学术和当代价值。主旨鲜明、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观点新颖,史论结合、方法多样,文笔生动、语言精准是该书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周恩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研究
0引言
韩同友教授的新著《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已于201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3.5万字。《研究》是作者在自己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后出版的,也是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项之作。
《研究》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系统而专题研究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的学术专著。《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野聚焦周恩来的思想、实践以及精神贡献,把周恩来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机结合,对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从理论、实践、精神和价值四个层面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总结和概括提升,做到宏大视角和微观论述的很好结合,反映出作者对周恩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关注与潜心研究,折射出作者较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研究》在视角选取、体例安排、内容选择、观点论证、方法运用和语言表述等方面,实现了周恩来研究的新探索,也将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填补了周恩来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总结的一些空白。认真研读《研究》,不难看出该书具有明显的特点。
1主旨鲜明、立意深刻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研究又以“领袖主体”(又称“核心主体”)为研究重点。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袖群体中杰出的代表。他一生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周恩来的一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缩影。
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将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无论是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很薄弱;对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是零散的,缺少系统性。这与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地位、杰出贡献和深远影响相比很不相称。
《研究》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历程为经,以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为纬,按照历史与逻辑的顺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下,将周恩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直接关联和有机融合起来,一方面拓展周恩来研究的新路径,全面、系统阐述周恩来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另一方面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视域,从周恩来的理论、实践和贡献的探究中,进一步凸显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缘起、实践轨迹与发展规律。
通读全书,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立足于周恩来研究的前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热点和时代关切,立意高远。作者基于对周恩来研究前沿的全面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的准确把握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发展的深刻领会,确立了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这一课题。因此,《研究》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袖主体的需要”、“深入研究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杰出贡献的需要”、“当前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1],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高度和意义。
其一,站在周恩来研究前沿的学术高度探索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作者对于周恩来研究前沿的谙熟体现在“导论”中的有关研究述评,《研究》对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详细梳理,形成自己清晰的把握和独到的认识,对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明显不足给予系统列述,主要是“缺少关联性研究”、“缺少系统性研究”以及“缺少比较性研究”[2],并致力于相关方面的推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成就自己的高度,《研究》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站在总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的理论高度探索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作者通过对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脉络的梳理,揭示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并从中总结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正如作者所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讲,把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研究清楚了,也就把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许多问题研究清楚了。行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实现了对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的总体认识,对于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提升和实践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站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时代高度探索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作者始终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使命和任务为指导,分析、总结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正如《研究》所言,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现实需要”[3],以时代需要引导党史研究,让历史照进现实,让周恩来研究焕发时代的光彩。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就了《研究》的理论高度和时代高度。显然,《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理论和生动实践,总结其宝贵经验,进而在新的历史视域下,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提供重要的启迪。
2结构严谨、观点新颖
《研究》以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为主线,分别从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缘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周恩来精神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以及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与启示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杰出贡献、特征启示,进而得出周恩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典范的结论。全书由导论、六章以及结语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虽相对独立,但章与章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层层展开,逻辑递进,结构严谨,观点新颖。
其一,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缘起。《研究》对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渊源从历史的视角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了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理论、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揭示了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缘起的本真性。
其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从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以及周恩来对毛泽东思想特殊贡献等方面对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内容丰富、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对周恩来文献资料进行细密考证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的,其观点分析有理有据,全面、深刻地反映周恩来这一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贡献。
其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对周恩来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进行了深刻论述,实事求是地再现了周恩来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历史功勋,正如作者所说,周恩来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系列理论阐发,有的具有独创性、有的体现系统性、更重要的具有贴近实际性。这一部分,体现出周恩来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其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外交事业以及执政党建设等领域,探索周恩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和实践,展现了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的实践品质,特别是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中心任务转移的时代特征,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其五,周恩来精神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作者认为,周恩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孕育而成的一面精神旗帜。《研究》对周恩来精神的内涵及核心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指出了周恩来精神的广博性、完美性、永恒性、世界性四大特征,并强调了周恩来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彰显了周恩来精神的实践本质,同时对周恩来精神孕育生成的历史与实践渊源进行了合理地分析,特别是指出了周恩来精神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强调周恩来精神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开拓了周恩来精神研究的新境界。
其六,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与启示。《研究》从总结经验层面,概括出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内容上的全面性、时间上的持久性、方法上的辩证性、作风上的务实性、人格上的表率性五大特征。这一概括既帮助我们深刻把握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也帮助我们从一个层面理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精髓要义。《研究》指出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我们的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坚定信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与时俱进、世界眼光等五个基本点。这对我们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启迪。
3史论结合、方法多样
其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研究》涉及的内容多、时间跨度大,但作者能紧扣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这一主线,搜集了许多资料,参考了大量文献,引经据典,史论结合,全方位、大视野、多侧面、深层次地展现出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研究》在文献的征引方面做得很成功。如作者书末所列,《研究》参考了150余种著述和80余篇论文,而书中注释部分还有更多。极尽能事的文献梳理和旁征博引,保证了该研究的学术严谨性。而就周恩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研究中的重点、难点,《研究》更是充分引用历史文献,以史实说话,以史引论,史论结合,绝不妄加断语,体现作者论证的严谨求实。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最初何时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出于不同考量,学界观点多有分歧。有的是因为文献资料不足而鉴于政治视角做过度阐释,有的罔顾事实以论代史,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少是二者兼而有之。《研究》对于周恩来早期思想演变历程研究与前述关切大不相同,主要特点有二:一是作者尽可能引用第一手文献以确保客观性;二是严格鉴别二手文献,尽可能选择权威的第二手文献。以前者为例,在论述周恩来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作者尽量采用《周恩来选集》、《周恩来早期文集》、《周恩来政论选》等原始文献,说明周恩来早期思想的来源,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产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等;以后者而言,作者多采用《周恩来年谱》、金冲及《周恩来传》、《周恩来自述》、力平《周恩来》等这些比较权威的研究成果。通过原始文献和权威的二次文献,达到有效论证。作者论述“五四”运动时期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引用《周恩来早期文集》中《检厅日记》记载1920年5月、6月间在监狱为被关押的学生宣讲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而引述庞瑞垠《早年周恩来》的断语,“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前一年,又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中,如此热忱、系统地宣讲马克思主义,这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周恩来是第一人。[4]”这几段中,作者基本没有自己下结论,通过原始文献和二次文献的严谨利用,清晰展示周恩来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作者也没有沿着前人的研究,片面拔高,而是客观承认周恩来的宣传“也提升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5],周恩来和同时代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中国化“起到了铺垫的作用”[6]。
其二,方法多样,综合并用。《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和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理论。作者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并用的研究模式,提高了研究的实效性,收到了良好的研究效果。
作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实现了对周恩来文献的梳理和研读,进行理论提升,揭示了文本展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境和价值。通过结合周恩来一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如第一章到第四章的逻辑主线即是如此),把握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和内在逻辑关系,把周恩来放在历史的境遇中去分析,体现研究的科学性;通过将周恩来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进行比较,概括出周恩来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中的互动、互补关系,彰显展现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国化的个性特征(如第二章的第五节、结语的部分内容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揭示了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比较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方法,类似的研究必须遵循的方法,而事实上该方法在类似的研究中运用明显不足。为此,作者作了富有成效的努力。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同样是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着力点,但以往的研究中理论研究有余,实践研究不足,特别是与实践融合不够,《研究》充分运用这一研究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贯穿于研究的始终,作者在论述理论的同时,努力找出实践进行例证。
4文笔生动、语言精准
《研究》不仅论点鲜明,史料翔实,而且文笔生动,语言精准。对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的阐释能够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遣词造句规范,文字流畅。
其一,《研究》注重语言的凝练,以精准的表达体现鲜明的观点。作者具有党史学背景,加上多年的语言锤炼,体现出较强的语言凝练特色。《研究》呈现出语言科学性和个人专业背景特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第四章第五节运用“宗旨、关键、基础、核心、要求和保障”等凝练词语对周恩来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实践进行概括,第六章第一节对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征高度凝练为“内容上的全面性、时间上的持久性、方法上的辩证性、作风上的务实性以及人格上的表率性”,这些凝练语言突出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和本质,科学而优美。
其二,《研究》直接采用周恩来原话作为观点和论据,充分发挥文献的史料价值,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如在《研究》的第二章中,周恩来对中国革命动力、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论述时提出“工人是国民革命领袖”、“工农群众为国民革命之中间”、“民族资产阶级总是富有妥协性”,以及后文提到的“城市的暴动必须与乡村的暴动相衔接”、“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又如,在《研究》的第三章中,周恩来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论述时,作者引用周恩来的“不经过新民主主义就不能达到社会主义”、“将《共同纲领》一条一条不折不扣地加以实现”、“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就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时期”、“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等等。
其三,《研究》坚持运用党的“定性”语言,增强了说服力和权威性。周恩来研究要坚持历史和辩证的思维,更要坚持研究的政治标准,《研究》的作者紧紧把握这一原则,在话语的使用上严格按照党的决议,以及历史形成的惯用话语进行表述。文章在涉及对周恩来的历史性评价时,始终坚持用中国共产党历史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权威讲话为印证,表达思想观点。
当然,作为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也难免有些不足,比如,缺少对于周恩来和同时代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的比较研究;有的提法有待推敲。尽管如此,《研究》仍不失为一部立意高远、架构合理、逻辑缜密、史料翔实、思想精到的学术专著。《研究》是专题研究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的创新之作,既拓展了周恩来研究的新路径,也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域,具有很强的学理性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肯定,该书的出版对于深化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3][5] 韩同友.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 庞瑞垠.早年周恩来(下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6] 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段比较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0(5):105.
(责任编辑:贺兰)
A Tour de Force of the In-depth Study on Zhou Enlai
HUA Xue-cheng1,HENG Zhao-yang2
(1.Social Science Office Divisior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an, Jiangsu 223003,China;2.Facul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China)
Abstract:On Zhou Enlai’s Contribution to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s a tour de force which focuses on Zhou Enlai’s Contribution to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history and logic, this monograph conducts an in-depth study at the levels of theory, practice, spirit and value, revealing the nature of Zhou Enlai’s effort in localizing Marxism, and combines the study on Zhou Enlai with the research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which is profound in conception, rigorous in structure, innovative in point of view, diversified in writing, and precise in wording. In a word, it’s an academic hit that will enlighten readers.
Key Words:Zhou Enlai;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contribution study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61(2016)02-0013-04
作者简介:华学成(1964-),男,江苏淮安人,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及公共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