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庆宇
〔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杨浦 200433〕
流通经济
国际贸易理论再探讨
夏庆宇
〔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杨浦 200433〕
尽管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全世界生产力的提高,但是贸易自由化的过程既然是一个实现世界经济布局最优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淘汰非最优经济体的过程,必然对部分产业造成冲击。产业竞争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贸易自由化就是全球产业的一个不断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在贸易实践中,各国都希望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保护本国的弱势产业;因此贸易壁垒将持续存在下去,贸易自由化注定难以实现。在现实中,自由贸易谈判只不过是各国围绕贸易规则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自由贸易谈判是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调节器,在自由贸易谈判中大国比小国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世界贸易规则很可能对小国不利。
国际贸易;自由贸易;比较优势;国际分工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曾经围绕“中国是否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问题”出现过争论。其中一方反对国际分工学说,认为我国应建成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也就是说,我国应成为能够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凡是国计民生所必需的产品,本国应当能够自行生产,从而使我国摆脱对外国产业的依赖,因而我国也就不必过度依赖对外贸易了。这种看法似乎与清朝中晚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无二致,但是这种主张有一个很强大的合理之处,那就是一个国家如果在某些物资方面依赖别国,那么这就构成了一国的“软肋”,别国自然有可能利用这一点来“拿捏”、威胁、打击该国。在和平时期,外国至少可以提高该国依赖外国的物资的出口价格,获得超额利润;在战争时期,外国则可以停止供货,从而使依赖外国物资的国家遭遇相应物资短缺的局面。
而作为争论的另一方的意见则认为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外国互通有无,各国应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笔者看来,这种看法有三个问题:
第一,很明显,这种互通有无的主张在国际和平时期是行得通的,但是在国际战争时期或者国际关系紧张时期就难以行得通了。
第二,在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并未畅通无阻,各国可以对贸易进行干涉,从而使贸易有利于本国。可以说,各国、各国国内的商业主体开展对外贸易最终是为了有利可图。因此贸易的背后还是利益,当贸易损害本国的利益时,有关国家往往会出来对贸易做出限制。例如2016年美国发起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铁的“反倾销”调查,给中国有关钢铁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国家干预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国、强国的能力比小国、弱国的能力更强,因此大国能够更有力地要求外国对大国出口的商品敞开市场,能够更有力地阻止别国的商品进入大国本国市场。因此我们会看到,外国企业的对美出口经常会受到美国的刁难,国际上的小国则不会故意刁难美国,这是因为在国际上美国相对小国处于强势地位。而且一国不仅可以像美国开展的“反倾销”调查、海关政策那样直接干预国际贸易,而且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等许多间接手段干预国际贸易,例如,有著作指出各国“税率差别导致的商品价格差,引起了境内外需求的变化和商业网点的重新布局,从而进一步影响税收当局的政策修改,构成了一组博弈。”[1]因此可以说,国际贸易从来都不是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开展的,背后一直存在着国家间的博弈,所以一国不能放弃参与博弈而被动地接受大国主导的所谓“国际分工”,而应当主动争取开办、发展本国的某些产业。
第三,在国际分工过程中,通常的情况是:大国有能力保护好本国乐于从事的产业,大国仅允许弱国从事大国本身不愿从事的产业。因此在当前国际体系中的国与国关系不平等的情况下,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是不可能公平的,强国挑选了之后剩下的产业才会交给弱国去做。当今世界强国往往把高利润的产业留在国内、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弱国那里去。
因此,对弱国来说,所谓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是一种比较美好的理想,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当然,在和平年代,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国与国之间互通有无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注意两点。第一,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本国经济可以独立自主。在和平年代,一国很容易忽视这一点,容易让本国的那些对本国的独立自主来说很重要但是又“不经济”的产业或经济部门消失,一旦出现战争这些在和平年代显得“不经济”的部门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但是如果等到这些部门消失、战争起来的时候有关国家就会感到悔之晚矣。第二,一国应尽量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这是为了维持本国的产业的存在、发展。不论本国的产业在国际上具不具备所谓的“比较优势”,将其维持下来就是在创造国内的经济增长,如果任由外国产品长驱直入,那么就相当于在打击本国的产业、助长外国的产业。须知,“比较优势”可以是人为地创造出来的,一个国家扶持本国的产业,本国的产业才可能有比较优势;如果外国扶持外国自己的产业,而本国不扶持本国的产业,那么本国的产业就会失去比较优势。事实上,西方经济学家早已提出一国应尽量保护本国的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才能促进本国幼稚产业的发展,例如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主张,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的进口。”[2]不仅在理论上西方国家早已提出贸易保护论,而且在实践中西方国家一直是这样做的。例如“自19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工业国就开始保护它们的农业部门免受外国竞争。”[3]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极高,而且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均耕地相对较少,因而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的农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如果不对本国的农业进行保护,发达国家的农民的农产品会因价格高而无销路,进而使整个农业瘫痪,这是有关国家绝对不愿看到的。
而且国际分工理论的基础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这种理论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下面即分析有关情况。
一直以来,国际贸易学科的理论主要围绕“国际贸易何以可能、何以必须”这个问题展开,而“必须开展国际贸易”这个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本身就蕴含着“国际贸易必须实现自由化”的主张。也就是说,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开展国际贸易是必要的,因为国际贸易的开展可以发挥不同国家各自的经济优势,从而最终实现世界经济的最优化布局,因此,国际贸易有利于发挥全世界的最大的经济潜力、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进步。因此,必须鼓励国际贸易的发展,而最好的鼓励就是取消贸易限制、实现贸易自由化。
较早提倡国际贸易应实现自由化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他认为国际分工有利于实现世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斯密由家庭推及国家,指出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为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4]
在斯密之后,李嘉图提出各国从事统一产业的利润率存在差异,因此各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国际贸易自由化则可以使各国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此李嘉图与斯密一样主张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主张实现国际分工,只不过李嘉图所主张实现的国际分工是以各国的利润率的优势为基础依据的——“由于李嘉图对商品经济中工资与利润之关系的认识,又由于他对资本为寻求更高利润而在国际间流动的种种限制因素的认识,才使他提出了目的在于使更多国家从事国际贸易从而提高本国利润的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5]
在李嘉图之后,凯恩斯认为各国从事某一或某些行业的利润率的差异不是各国的比较优势的主要来源,造成各国的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商品成本的差异——“凯恩斯认为,各国因地域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6]。因此凯恩斯自然也不否认各国应发挥自己的成本优势。
在凯恩斯之后,又有经济学家提出生产要素的状况才是各国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的类型”[7]。
此后,西方经济学家还从许多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国际贸易何以可能、何以必须”问题的解释。但总结起来,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赞同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因为贸易自由化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不论这种优势是因为生产率更高、成本更低亦或是生产要素更充分等原因而产生的),而各国的比较优势如果得到发挥就会实现最合理的国际分工,从而实现全球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但在笔者看来,传统国家贸易理论的上述这种思路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
第一,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假定“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8]。但是这就相应意味着,各国要从本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中主动退出来——“比较利益学说主张一国只从事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的生产和出口,而对那些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就彻底放弃”[9]。然而,各国不可能按照这种理论设想来行动,例如前文所举的例子那样,世界上所有发达工业国都会对本国的农业进行保护,如果不进行保护,这些国家就必须如上述理论所说的那样,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的农产品的冲击下“彻底放弃”本国的农业。这时就会涉及这样的问题:发达工业国的农民将失业,大片耕地因为“不经济”而不得不荒芜,那么这些农民如何安置?农村如何保持稳定?因此,各国绝不应当主动放弃本国的某些产业,尽管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这些产业有可能不具备竞争力,但是它们的存在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从而能够维持有关社会群体的稳定。一国放弃、退出某一产业,都将切实损害甚至剥夺相关人员的生活来源,在这个过程中造成的社会成本是现实的、痛苦的,绝不是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从不具备优势的行业退出、投入具备优势的行业”那样简单。因此,尽管从全球视角来看,某些国家放弃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专门从事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是经济的、合理的,但是从现实操作角度讲,一国退出不具备优势的产业将是一个充满阵痛的过程,各国是很难“忍痛割爱”的。因此我们会看到,在今天各国会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本国的一些劣势产业。
第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是静态的,因此在某一时段存在着一种最合理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各国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理论上的最合理的国际分工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现实中永远难以实现最合理的国际分工。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发达国家最早生产了纺织品、钢铁、家用电器、汽车等,后来却逐渐丧失了在这些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从原来的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10]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发达国家在汽车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应当永远生产这些商品;而发展中国家没有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永远不能生产这些商品,这显然是荒谬的。因此,如果实现了贸易自由化,那么由于比较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新的产业会不断涌现,因此自由的国际贸易永远无法实现最优化的国际分工,而是会不停地上演优胜劣汰的场景:一国的优势产业往往会排挤、击溃别国的同一产业,最终形成全球垄断;有的国家一时在某一产业上有优势,但是在优势丧失后又会被其它国家后来者居上;各个行业均是如此,均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之所以这种场景并未在现实中时常出现,是因为在现实中自由贸易的状态很难真正实现。
第三,自由贸易难以真正实现。在现实中,由于国界并未消失,因此经济总是受到国家、政治等因素的干扰。在双边贸易中,两国政府会影响双边贸易,强国往往会占据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在多边贸易中,强国往往会主导贸易规则,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因此自由贸易的状态是一种很难实现的理想状态。可以说,多边贸易规则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进行,例如有著作就“二战”结束之后的国际贸易体系指出:“结果证明,事实上也正如人们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所预料的,战后世界需要某种机构,来建立并维持一套能够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规则。”[11]但是需要看到,在一个大国小国并存的国际结构中,世界贸易规则必然受到大国的强烈影响,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中与美国之间展开的贸易谈判之艰难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由于自由贸易不可能真正实现,理想的国际分工也难以实现,因此世界贸易永远是国与国之间的攻防战。
第一,尽管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全世界的生产力的提高,但是贸易自由化的过程既然是一个实现世界经济布局最优化的过程,也就会是一个淘汰非最优经济体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之后,整个世界经济布局会因为自由竞争而出现优胜劣汰,最终实现最优化,但在此过程中,非最优化的经济体都会被淘汰,这必然使许多国家的既有产业遭到淘汰,因而会对相关国家的经济造成近期的不利冲击。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之后,一国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会得到发展,但其他非最优产业都会遭遇外来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并最终被淘汰。因此可以说,自由贸易、形成国际分工的过程是一个通向更好生产力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淘汰落后生产力的残酷的过程。
第二,产业竞争力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事物,某国的某个产业在某时段在全球居于最具竞争力的地位,但有可能此后就有其他国家超越该国;因此,贸易自由化就是全球产业的一个不断相互竞争的过程,在竞争中不断会有人胜出、有人被淘汰。因此在贸易实践中,各国往往会希望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保护本国的弱势产业,因此,贸易壁垒将持续存在下去,贸易自由化注定难以实现。
第三,在现实中,贸易自由化只不过是各国围绕贸易规则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各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别国的优势产业做出让步、使本国的劣势产业遭受一定的损失,但同时会争取谈判对象国做出同样的让步。因此,自由贸易谈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贸易的自由化,但难以实现贸易的绝对自由化。自由贸易谈判是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调节器,掌控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步伐。在自由贸易谈判中,由于大国、主导制定规则过程的国家具有谈判优势,因此小国、接受规则的国家会因此而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大国比小国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小国的产业会遭受大国的挤压而逐渐萎缩,最终往往只能从事大国不愿开展的产业。大国之间如果围绕多边贸易规则展开博弈,则世界贸易规则会更趋向于公平化,这种情况对小国来说是有利的。
[1] 刘辛.跨国贸易中的博弈问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2.
[2] 陈伟,梅萍.国际贸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64.
[3] 海闻.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与福利,冲突与合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4] 陈丽燕,刘家丹,初天天.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7.
[5] 安佳.国际贸易理论:从产业革命到网络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7.
[6]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4.
[7] 陈永富.国际贸易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4.
[8] 陈琦伟.国际竞争论: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29.
[9]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7.
[10] 李小北,李禹桥.国际贸易学学科前沿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3.
[11] [美]詹姆斯·巴克斯.贸易与自由[M].黄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1.
(责任编辑:刘 阳)
2016-09-08
夏庆宇(1981-),男,辽宁鞍山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后期资助基金项目(编号:16JHQ025)
10.3969/j.issn.2096-2452.2016.05.003
F062
A
2096-2452(2016)05-0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