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杰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研究生处, 吉林 长春 130117)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严杰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研究生处, 吉林 长春130117)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针对地方应用型院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构建全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
0 引言
为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我国从2009年开始扩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既掌握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如何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探索出一套适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很多高校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双师型导师团队力量不足
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指导与课程教学、论文指导一样,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目前,能够有效指导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导师队伍总量不足,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在培养学院与专业实践基地之间进行联系与沟通的高层次、双师型人才较少,教师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2 实践基地建设水平和层次不高
实践教学基础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真正符合遴选资格的专业实践基地数量较少,很多所谓的基地实质上只是沿用了本科的实习基地;学校与合作单位未将基地建设纳入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规划,对基地建设的投入不够,双方责权不清,基地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形式多为签署简单的书面协议,缺乏一种稳定的和制度化的联系;基地建设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学校对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责任部门界定不够清晰,合作单位也未能提供合格的实践指导教师和便利的生活条件等,无法形成稳定、长效的工作机制。
1.3 实践教学活动宏观管理不够
实践教学活动的宏观管理方面的不足首先表现为规划和统筹不够。未深入研究各实践阶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对于实践教学实施的阶段和形式无明确规定,忽略了不同形式实践教学安排的先后顺序、指导教师配备等;同时缺乏对实践教学与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等培养环节之间的统筹考虑,忽略了实践教学对于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撰写的积极作用。
其次表现为组织和指导缺失。一是实践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相符合。比如,部分翻译硕士在高校、培训机构进行语言教学而非翻译实践。二是实践教学地点和内容的安排过于随意,常常是本着自身工作或实习单位接受研究生方便的角度来安排有关工作,缺乏统筹组织和安排。三是在集中专业实践阶段,很多学生出国开展语言实践,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回原籍进行实习,学校、学院和导师没有采取相应有效的办法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导致学生为期数月乃至半年的专业实践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
2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举措
2.1 强化顶层设计,确立目标体系
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内容:一是为了学生获得系统的专门知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二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某一专业工作的实践技术与能力,在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该专业相关的岗位;三是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的认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2.1.1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制定以理论课程为先导、实践教学为主线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符合职业资格技术与能力的标准,课程内容应尽量覆盖相关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既保持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导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
2.1.2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分专业领域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注重有效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逐步实现职业资格人才标准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专业技术能力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衔接和互通。根据研究生的个体情况,探索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籍管理制度。
2.1.3 确立实践教学标准
实践教学应该建立一套教学标准。对实践教学各环节名称、教学目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时间和地点安排、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参考资料及所需设施、考核方法等,都应有明确规定,明晰包括实验、课堂训练、自主实践、专业社团、科学研究、职业见习、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各专业领域在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时,要综合考虑实践各环节之间的层次性,优化组合实践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实践教学和实习的比重,发挥出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有作用。
2.2 “三位一体”,构建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
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面向本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的实际工作,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
2.2.1 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践操作、课堂训练、课程论文、学位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课堂教学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理论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厘清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教学重点,课堂训练学时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专业实践训练。与专业实践能力、职业资格能力联系不紧密的理论课不宜开设,与国家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必须开设。
2.2.2 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包括专业社团、学科竞赛、自主实践、科学研究、职业能力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这是完成相关课程教学任务之后独立开设的实践性训练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核过程。具体内容、学时、学分可根据专业需要自行确定,并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安排。
2.2.3 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包括临时实习、职业见习、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校外实践是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举措,可以与课程教学同步进行,具体内容由各学院根据专业性质特点,结合课程进度进行安排。
3 多管齐下,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主要从“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基地和全面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建设,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3.1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团队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既要切实发挥校外实践导师的作用,又要逐步优化校内指导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2]各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分别制定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证”与“职业资格证”人才的优先准入制度,通过培训、引进、外聘等方式建立一支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是建立现有教师培训和企业实践制度。要求教师参加全国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试;选派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或参与实践教学和管理工作,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间进行有序流动;二是完善行业导师遴选机制,建立行业导师定期培训、考核和退出制度。在合作单位中遴选出一批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的人员担任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导师,经学校研究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发给聘书并备案,并通过专题培训、工作研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行业导师实践指导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校内外导师合作交流平台。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通力合作,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参与指导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写作,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团队。
3.2 规范校内外基地建设,完善基地管理体系
整合校内学科优势和资源,夯实校内专业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注重仿真性、先进性和完整性,整合现有学科优势和资源,利用校内实践教学中心、语言服务平台、专业实验室等,通过案例教学、课外训练、专业实践训练和科研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训练,然后再进入校外实习或实践。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校外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注重稳定性、层次性、规范性,广泛吸纳社会办学资源,本着“互惠合作、协同创新”的原则,遴选出一批所依托单位规模较大、行业特色明显、科研实力雄厚且设有专门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实践教学管理的基地为“示范性”实践基地。以基地建设为纽带,校企(政)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建设相关课程、参与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致力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协同创新平台。[3]
3.3 加强宏观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的组织、运行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成立校院两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会,由主管领导、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专家、导师参加,主要负责审议专业发展规划、培养方案,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关业务工作进行研究、咨询、监督、指导和评估。
在具体培养过程中,二级学院组织制定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并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环节中做到“5个落实”:计划落实、指导教师落实、大纲落实、经费落实、考核落实;抓好“3个环节”:准备工作、中期检查和工作总结环节。
通过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起全方位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即评学、评教与评管。学生评价方面,每次实习和实训都应该严格执行学校、学院的有关管理要求和程序,实践结束后要有记录,形成报告,呈现成果。学院制定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学生考评方案,通过笔试、口试、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答辩等形式给出成绩评定并按比例计入实践教学总成绩。召开研究生专业实习成果汇报会,同时邀请合作单位的行业导师参加,开展联合考核。教师评价方面,由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及质量评价部门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制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严格规范执行;相应环节的实践结束后,由学生进行评教,结合同行评价结果,纳入年度人事考核之中。实践教学管理方面,由学校质量评价部门制定评价标准,组织督导组进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检查,从完成情况、完成质量、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等各方面对学生、教师和学院进行评价。在实行严格考核的同时,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院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在实践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实行表彰,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2] 廖湘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74-78.
[3] 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EB/OL].(2015-05-07)[2015-12-2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4/201505/187792.html.
[责任编辑:王晓青]
收稿日期:2016-03-10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B079号)
通讯作者:严杰(1985-),女,江苏盐城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E-mail:crystalivy@yeah.net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876(2016)02-01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