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继续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课程开发

2016-03-15 16:56奚伟国
关键词:课程开发继续教育

奚伟国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太仓 215411)

浅议继续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课程开发

奚伟国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太仓215411)

摘要:继续教育课程目前存在与区域产业脱节、缺少开发动力、教学效果不佳、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应构建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体制机制,组建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学团队,研发与岗位工作内容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建设对接产业的继续教育特色化课程,以强化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开发。

关键词:继续教育;区域产业;课程开发

0 引言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经济、实现自主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能够满足国民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同样需要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区域产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同样需要以课程开发为核心,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课程教学内容更具适应性,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继续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发展的需要,更具有社会影响力与吸引力。

1 继续教育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 继续教育课程与区域产业脱节。[1]长期以来,继续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专科、本科的课程体系,而传统的专科与本科课程是以学科为逻辑构建课程体系的。学科体系形成的关键与基础是科学研究,并非应用性研究。因此,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与以应用性研究为基础的产业经济出现了明显脱节,呈现学科性的同质化现象。也就是说,各地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极为雷同,很少与其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相结合。近十年来,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这些课程设置与开发十分注重区域行业企业需求分析,以充分的调研为基础设置课程目标、突出应用性知识的传授与实用型能力的培养,在与区域产业结合开展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然而在这些方面,继续教育的改革是滞后的,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成果比较鲜见。

2) 继续教育课程缺少开发的动力。与全日制职业教育相比,继续教育的改革确实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与国家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校重视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对于全日制职业教育,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配套示范建设、特色建设等项目,投入大量经费以引导其发展,在此背景下,各地职业院校也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申报建设项目。为了能跻身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前列,全日制学校卯足力量,争取各类资源,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作文章。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便理所当然地成为重点改革的对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是全日制职业学校全面推开的一项工作。与此同时,继续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相应的政策与配套经费较少惠及。“伤筋动骨”般的课程改革缺少政策和经费的支持而步履维艰。

3) 继续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继续教育的对象通常是在职人员,大多数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目的是获得一个更高层次的学历证书,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员希望通过继续教育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然而,继续教育课程与在职人员岗位的工作内容是脱节的,无法提供与他们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因此,课程内容往往不受欢迎,课程设计与教学很容易变成一种形式,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非常普遍,学校组织教学难、教学管理难、勉强维持运行等现象广为存在。在这种形势下的继续教育,社会上认可度低、吸引力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4) 继续教育课程教学师资较薄弱。众所周知,承担继续教育课程的教师一般都是兼职教师,这些教师有着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担任继续教育的课程教学纯属“业余活动”,责任心、投入度在多数情况下远远不够。对于从事继续教育的单位或部门而言,聘请教师上课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对这些兼职教师的管理必然是能松则松,能简则简,只要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有人来讲授就相当不错了。学校对教师备课等最基本的教学环节都很难做出相应要求,期待教师开发与区域产业相匹配的课程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继续教育学校有专任教师,但“急功近利”的成人教育环境使得那些专任教师“课满为患”,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发与区域产业对接开发的课程。

总之,上述问题的根本在于继续教育的课程“落伍”,不足以吸引学生深入学习;继续教育课程开发不足,缺少相应的经费支持和开发人员的投入。如果上述情况不改变,继续教育将失去生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将不完整。因此,改革是紧迫的、必然的,改革的依据应当是课程与产业结合,围绕课程改革建立课程开发机制、课程开发队伍和课程效果评价体系。

2 继续教育课程结合产业开发的策略

1) 构建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体制机制。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层次人才,这项任务要求继续教育不能再沿袭传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开发对接区域产业特点的实用型课程至关重要,只有行业企业参与进来,才有可能实现学校课程目标与产业需求相匹配。但是,从目前来看,行业企业参与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没有足够的动力,这主要源于企业无法在较短时期内看到参与校企合作所能带来的利益。利益诉求点的不同,使得继续教育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方面存在较大的阻力。那么,如何才能消除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学校在政府帮助下与企业建立共同开发课程的体制机制是一项重要举措。一是地方政府出台奖励或减免税收等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对于继续教育增加支持力度;二是由地方政府出面为学校与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将两者的合作共赢点摆在台面上;三是学校为合作企业提供优质人才、为企业人员提供优质学历教育资源和免费的专业技术培训;四是企业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授课,并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五是给予参与课程开发的人员相应的工作量或奖励;六是重点课程或特色课程立项建设等。在政府的支持下,校企双方将利益点相互结合,一套课程开发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即建立课程开发的校企联盟,制定校企联盟章程,在章程框架之下签订课程开发、学历教育、技术培训、实习基地等全面合作的一系列协议。在较完备的体制机制之下,与区域产业结合的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工作才能确保有序推进和不断完善。

2) 组建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学团队。课程的开发主要依靠人来操作与完成,组建一支能够开发与产业对接的课程团队非常关键。然而目前的情况是继续教育本身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维持日常教学所需要的授课教师还存在不少困难。要解决这一困难,并做好课程开发工作,继续教育的单位负责人必须转变观念,舍得投入。首先,筹集较为充足的课程开发专项经费。这笔经费一部分可以从继续教育的收入中提取,一部分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当然还可以考虑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合作企业的赞助。这笔专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其次,建立一支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并熟悉产业发展的教学团队。这支队伍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从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中选拔2至3名职业教育理念先进、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开发课程的负责人和课程开发组成员;二是从合作企业中选拔2至3名热心教育、熟悉行业的专业技术骨干作为课程开发组成员;三是从行业协会聘请1至2名课程开发顾问,指导解决课程开发过程中关于产业、专业相关问题。团队组建后的第一项工作是制定一个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工作内容、工作进度、经费预算、预期成果、人员考核等。方案经过开发组成员论证后便可进入实施阶段,对每个阶段开展的工作还需要进行工作总结,讨论和解决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开发任务。主管部门还需对课程开发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和工作量认定。

3) 研发与岗位工作内容相匹配的教学内容。课程的开发应当面向产业、立足岗位开发涵盖工作过程、工作内容的课程内容。首先,课程开发团队要论证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专业所能够对应的职业岗位,对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分析并细化,分解为技能、知识、素质的各项具体要求,即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其次,开发团队要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原则,将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与专业理论知识融合,形成专业的课程体系,确保各课程对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全覆盖。各课程内容的设计需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统筹考虑,将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等贯穿于每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当中,每门课程的目标与教学内容开发既为总目标服务,又能体现与工作实际的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尽可能模拟实际岗位的“工作项目”,用项目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再次,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程考核方式设计。建议收集、比较和筛选一些企业员工考核的优质素材,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考核内容、方式方法上加以改造和调整,但核心内容应当包括学生对“工作”项目或任务完成的程度,即“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学生对“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在“工作”中的态度和表现,应彻底改变继续教育长期存在的“一张试卷定课程成绩”的、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现状。[2]

4) 建设对接产业的继续教育特色化课程。继续教育学校在长期办学的实践中已经沉淀了一些优秀的、独特的职业人才培养经验和行业企业服务优势。继续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特色与优势,选择一部分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与打造,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在这类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课程组一方面应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转型升级情况引入产业元素,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引进企业技术标准,将企业技术革新与课程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结合继续教育特点,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在特色化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如:课程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可采用模拟的“工作项目”进行面授教学,而“工作原理”类的教学内容则通过网络课程、微课等方式让学生在网上学习、网上训练、网上考核,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学习方案的人性化均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以点带面”推动继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这样的理念下建设专业特色化课程,可使继续教育打破原来“不受认可”的僵局,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重树继续教育的形象。

3 结语

目前的继续教育存在着与区域产业脱节、教学质量不佳、社会认可度低等危及继续教育本身是否能够长期“生存”的问题,为此开展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对继续教育而言已迫在眉睫。其中课程改革是核心。为了保证继续教育的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制定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体制与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搭建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平台。其次,制定合作开发课程的保障制度,并投入相应的经费与人员。课程开发的内容应当从行业企业的实际岗位入手,分析岗位工作内容与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课程开发可以从几门核心课程建设入手,目标是建成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的品牌特色课程,从中、微层面上推动继续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卓.基于产业链发展视角的成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成人教育,2016(1):84-87.

[2] 顾准,周晓刚.定岗双元模式下高职校内外课程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42-45.

[责任编辑:李强]

收稿日期:2016-03-08

通讯作者:奚伟国(1967-),男,江苏太仓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继续教育与化学教育研究。E-mail:107351733@qq.com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876(2016)02-0179-03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继续教育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