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服务农民工新策取得新突破

2016-03-15 16:21:31辽宁省沈阳市委办公厅信息综合室沈阳市总工会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工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异客沈阳市工地

□辽宁省沈阳市委办公厅信息综合室 沈阳市总工会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沈阳市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服务农民工新策取得新突破

□辽宁省沈阳市委办公厅信息综合室 沈阳市总工会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辽宁省沈阳市务工的农民工不断增多。目前全市常住外来务工人员达70余万人,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餐饮服务等行业就业,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农民工进城后遇到了劳动争议、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仅依靠传统解决方式难以适应其需求。为此,沈阳市总工会等部门从体制机制、服务方式、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入手,特别是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点,创新服务理念,积极运用“互联网+”,全力打造“智慧工地”、“爱异客”APP等服务农民工新平台,全方位、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更贴心、更便捷、更人性化服务,让这些新沈阳的建设者加快融入城市,成为沈阳城市新主人,切身感受到“身在异乡非异客,沈阳关爱似故乡”的亲情。

一、立足治本,推行“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破解农民工维权难题。农民工进城大多从事建筑行业,由于该行业按工程周期结算报酬,加之用工无规范的劳动合同,导致每到年终岁尾农民工欠薪问题集中爆发,成为农民工维权的老大难问题。虽然各方面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前清后欠”的现象难以根除。

针对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沈阳市农民工维权部门带着问题深入到工地,最终从农民工随身携带的手机上打开了突破口。2013年6月他们与联通公司合作,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在农民工的手机中植入芯片,并联合市人社、建设、安监、执法等相关部门,推出了集工地门禁自动识别、安全生产监控、社会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农民工每天出入工地,该系统自动拍照记录在档,使用工情况有据可查,劳动安全和社会保障问题有据可依,欠薪纠纷查无依据的难题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他们推行了建筑工地工资日清月结制度,为农民工办理实名银行卡,建筑企业通过银行卡按月支付农民工工资,从根本上避免了农民工工资年底集中发放而产生的拖欠问题。“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和“实名双卡”(手机卡、银行卡)的推出,受到建筑工地和广大农民工的欢迎,工地智能门禁系统有效防范了各种“跑冒滴漏”,为开发商和承建单位减少了经济损失,降低了成本。同时,联通公司开展免费为农民工办理带刷卡功能的手机卡,并推出对农民工极具吸引力的存话费送手机、话费打折、送流量等优惠活动,使“实名双卡”手机迅速在农民工中普及。

目前,沈阳市已有104个建筑工地安装使用该系统,2万余名农民工办理了带刷卡功能的手机卡。在应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工地中,欠薪案件基本绝迹。全市农民工欠薪案件及人数明显下降:2012年发生欠薪案件2847件、涉及72768人,2013年发生468件、涉及41000人,同比下降83.57%、43.66%;2014年发生446件、涉及21728人,同比下降4.17%、47.01%;2015年发生181件、涉及10710人,同比下降59.42%、50.71%。2013年至2015年,为建筑业农民工讨回欠薪6.87亿元。

二、完善功能,量身定制“爱异客”APP,打造“网上农民工之家”。“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取得的成效极大地激励和启发了管理者,他们将视角从维权扩展到为农民工全方位的服务领域,融入互联网思维,把目光从送报纸、发宣传单、甚至送收音机、电视机等传统的服务农民工方式,聚焦到“互联网+”等新媒体,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顺应农民工智能手机普及率提高的现实,成功开发了服务农民工的专属手机服务平台应用软件——“爱异客”APP。该软件集“维权、入会、帮扶、培训和服务”等五大服务功能为一体,设有“信息动态、农民工入会、维权帮扶、空中课堂、新市民风采、进城攻略、会员服务和就业岗位提供”等9个服务栏目,自2015年5月份上线以来,注册人数已达5.2万人。农民工通过手机可随时随地加入工会、参加培训学习、就业、了解政策信息、进行维权帮扶,使农民工更加快捷地通过网络找到工会组织、参加工会活动、享受工会服务。

在“爱异客”APP上线的同时,成立“爱异客”服务中心工会,使农民工通过“爱异客”平台在网上完成申请、网上入会审批、网上流转和网上会籍管理,与沈阳市工会会员信息数据库实现有效对接和数据同步,在全国开了先河。目前,全市已有1000余名农民工通过“爱异客”申请加入工会组织。工会组织为农民工会员发放了搭载职工大病互助保障、组合保险、工会文体设施优惠服务等多项功能的“沈阳市工会会员服务卡”,享受“同城待遇”。农民工可利用“爱异客”平台的劳动争议咨询、工伤咨询、欠薪咨询、法律援助咨询等维权栏目,通过文字描述和照片等方式提出诉求,通过“网上申请、上传证据、网上审批、资金打卡、信息存档”等程序获得网上帮扶。同时,对市农民工维权中心进行改造,建立“沈阳市农民工之家”,在维权、入会、帮扶、培训和服务等方面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常年开设电工、月嫂、面点师等常规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素质。通过现代化的“键对键”服务和传统的“面对面”工作有机结合,使“网上农民工之家”及“网下农民工之家”形成“线上线下、一虚一实”的两个工作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工的需求。

三、强化服务,增强农民工朋友的归属感,让他们享有新市民的自豪。为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沈阳市成立了全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市总工会等20多个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工会运作、各方支持”的农民工工作新格局。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扶和普及文化服务等多方面开展综合服务,让广大农民工真切感到身为新市民的自豪。

——沈阳市农民工在各级党代会、人大、政协和工会代表大会中的代表比例逐步提高,涌现出以党的十八大代表高福军为代表的一批参政议政典型和全国、省、市劳动模范。从2006年起,沈阳市把9月25日定为农民工维权日,每年评选表彰“优秀农民工”并授予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为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各职能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服务,特别是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失地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就业有岗位,生活有保障。

——为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在改善居住条件、子女入学等方面实行普惠制政策,帮助5万余名农民工子女就学。

——为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全市平均每年为农民工集中的工地、企业和工厂“送文化、送图书、送娱乐”等活动160余场次,“职工文化大篷车”进工地为农民工演出16场,“流动电影院”、“流动法律知识宣讲团”、“安全知识志愿者团队”到农民工中间送文化不低于60场次,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快乐幸福的“精神家园”。

——在帮扶解困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为患大病和遇突发性灾害的困难农民工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将常住沈阳的困难农民工纳入城市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并通过“爱异客”平台实现网上帮扶救助,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异客沈阳市工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沈阳市盛京小学
辽宁教育(2023年5期)2023-03-28 12:07:24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辽宁教育(2022年24期)2022-12-28 05:36:48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波比的小工地
小太阳画报(2020年8期)2020-10-15 01:35:45
Pondering in Chinatown 唐人街头寻乡情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江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