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应成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2016-03-15 13:47汪昌莲
湖南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学农教育体制升学率

汪昌莲

劳动教育应成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汪昌莲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今年全市有约1.6万余名城区初中学生,将到郊区参加为期一周的学农教育活动。为了保证整个学农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学农经费由市级财政承担,该项目生均经费标准为每人1800元。(北京青年报)

当下,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鉴于此,2015年7月20日,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此语境下,北京组织1.6万城市初中生到郊区学农一周,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有益实践,具有样本意义。

不可否认,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仍有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文化成绩及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生存能力及劳动技能的教育。然而,当中小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时,当军训场上晕倒的“豆芽菜”越来越多时,家长们还能沉得住气,逼迫孩子搞“题海战术”吗?当学校的综合测评一次次输在劳动教育上,校领导还能横下一条心,片面追求升学率?

在2015年“五一”庆祝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这就需要全社会深入思考劳动教育的价值,思考现代社会的劳动教育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问题。因此,加强劳动教育,是教育体制和方式的一次反思与纠偏。换言之,劳动教育,应成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一课”。必须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将劳动教育纳入现行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使其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只有这样,教育部门、学校及家庭,才能更加重视劳动教育和学生的体质健康。

猜你喜欢
学农教育体制升学率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感恩与报答
乡村振兴呼唤“学农爱农”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学农教育的意义远大于活动本身
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朝鲜族教师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