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中的共享发展理念解析*

2016-03-15 12:59李伟斌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公正福利理念

李伟斌

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中的共享发展理念解析*

李伟斌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国内外学界对“共享发展”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但缺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域的观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社会主义公正、群众史观、共产党领导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六个层面全面规定了共享的丰富内涵,构成了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共享的实质是以社会主义公正为价值导向而进行的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调整,是社会共同利益的体现。

共享发展理念;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以共享发展理念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并评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视角透析共享发展理念的各个维度,以期深刻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质。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近年来,共享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尤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之后,相关学界更是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汇总并评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共享的研究成果,以求对共享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形成基本把握。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界围绕共享发展理念,主要从其基本含义、必要性、制约性因素和实现途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对于共享的基本含义,学界一致从共享的主体、客体和概念本身三个角度来探讨,一致认为共享的主体应是全体人民,客体是一切社会文明进步成果,对共享概念本身应作历史的、动态的理解。例如,余远富认为共享主体包括正在参与、曾经参与和将要参与社会改革发展活动的所有人员。[1]李昌麒指出共享的内容就是公民和社会群体能够感受到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利益总和,其范围囊括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2]吴忠民认为共享的含义是指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应当相应地更加得到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潜能应当相应地不断被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相应地不断得到满足,生活水准应当相应地不断提高。[3]29其次,学界对共享的必要性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十分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于社会和谐和公正。再次,对共享的制约性因素或必要前提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因素。吴忠民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共享提供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3]31二是法制因素。黄茂钦从法制层面指出分享不公与立法缺失、政府部门对立法活动的消极影响、立法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博弈等直接相关。[4]三是社会体制因素。赵建杰认为转型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不公正是制约利益关系的制度根源。[5]最后,从共享的实现途径看,学界基本围绕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职责来论述。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共享研究体现在对福利制度、福利国家的探讨,其中集中于对福利国家概念、福利对贫困的影响、社会福利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福利国家和福利制度的批评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对福利国家概念的研究。西方学术界对福利国家的概念具有较为一致的共识,一致认为福利国家指的是政府在维护和促进其公民的经济和福利事务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国家形式。现代福利国家自1942年英国《贝弗里奇报告》之后出现至今,以西欧、北欧地区的福利国家为典型。福利国家基于机会平等、财富分配平等及对丧失劳动力人群提供最基本生活供给的原则。1950年,T·H·马歇尔将现代福利国家定义为民主、福利和资本主义的一种独特混合。[6]1999年,《政治经济学百科全书》的编辑菲利普·安东尼·奥哈拉认为,福利国家涉及资金从国家到事业性部门(例如教育、医疗等)和直接到个人福利的转移,并通过税收的重新分配及一种所谓“混合经济”的方式进行捐助。[7]

其次,福利对贫困的影响。大部分西方学者认为福利可以降低贫困。1999年,肯沃斯在《社会福利政策可以降低贫困吗?》一文中指出,有经验证据表明,在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1/5以上的福利国家中,税收和资金转移可以明显降低贫困。[6]

再次,社会福利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95年,阿特金森在《收入和福利国家》一书中指出经济运行和社会支出两者之间几乎不存在相关性,也没有证据表明社会支出导致生产力的损失。[6]

最后,对福利国家和福利制度的批评。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家布拉德·迪隆指出,福利制度使穷人变富,使其生育更多后代,农场规模下降,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穷人会变得更穷。因此社会保险等福利制度不仅是无意义的,更是反生产的。[6]2007年,爱德华兹·詹姆斯指出,社会保险等福利政策会削弱私人慈善并降低家庭、朋友、宗教之间及非政府福利组织间的联系。[8]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共享发展理念提出之前,国内外学界已经进行了大量具体细致的研究,出现了相当数量有借鉴价值的成果。不过上述研究依然存在不足。就国内研究来说,绝大部分研究倾向于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角度出发,集中于对共享的具体操作性、技术性的微观问题的细致分析,缺少从哲学理论层面对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与定位进行探讨,尤其是缺少对共享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内在关联等宏观理论问题进行深度挖掘。而这些研究恰恰可以帮助我们从基本理论层面梳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享发展理念之间的源流和本末关系,帮助我们对共享发展理念进行准确的理论定位,突出共享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深层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就国外相关研究来说,其成果对我们有以下借鉴意义:首先,共享发展成果的依据是社会权利,其基本原则是社会福利的平等;其次,共享的实施由政府主导,并在国家分配和市场运行构成的机制中运作;最后,应将法律作为实现共享的基本保障。然而,上述研究处于西方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下,主要目的是化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持存和稳定,因而缺少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域,缺少公有制和人民主权论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立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础

共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命题,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从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正、人民群众、共产党领导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六个主题,即从前提、制度安排、价值取向、主体、依靠力量和最终目标六个方面,全面规定了共享的内涵,构成了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

第一,生产力前提之于共享。生产力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得以成立的前提。马克思本人最为重视这一前提,他将这一前提提高到人类一切历史前提的高度:“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9]79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上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不可阻挡的,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在根本上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前进:生产力发展一方面产生了贫富分化、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消除这种贫富对立和私有制的条件,进而形成普遍的世界交往,最终实现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福利的共享。所以,如果没有或者不重视生产力前提,“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9]86。那样,共享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少最根本的实现前提。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共享的理想社会状态,首先就要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必须以共建为基础,坚持将发展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将经济建设作为党中央一切任务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不仅要满足全民温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创造出可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前提条件,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历来所强调的,为新中国成立后曲折的建设实践所验证,也是共享发展理念的最终目标的内在要求。

第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之于共享。马克思开创科学社会主义的目的本身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实现基于公有制制度之上的社会公正和共享。社会主义扭转了人类历史:新社会不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大多数人乃至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为了所有人的公正而建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9]283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告别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历史,建立一个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新社会,开创公正和共享的新的人类历史。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目的的论述,提出中国在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公有制经济和民主政治,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社会成果的全民共享。毛泽东指出,我们要追求和实现的富强应该是“共富、共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0]。具体地说,毛泽东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为本愿,以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分享为最高目的,主张广大人民群众对生产资料和政治经济权利的共享,人民群众应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应当拥有基本的生存权、劳动权、参与管理权、选举权,等等,并反对封建特权和两极分化。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成果的共同占有、分享。共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组成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内在地要求绝大多数人乃至所有人的成果共享,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共享。

第三,社会主义公正之于共享。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公正是共享理想在价值观层面的具体化。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人都明确地将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目标,并为之坚持毕生。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即以“正义者同盟”为名,而马克思更进一步指出:“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11]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也指出,未来社会将废除私有制,“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9]243。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在于私有制的存在,唯有通过阶级革命,不仅要彻底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要彻底废除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不公正的所有制,消灭阶级剥削,这样才能最终消除社会的不公正。进一步,马克思恩格斯追求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正义理想,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一切剥削社会的根本原则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内部的公平正义,使得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也以建立一个全新的公正社会为目标。对于毛泽东来说,公正具体意味着公有和平等,他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人民民主政治并加强以公正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教育,同时反对封建特权和贪污腐化,目的都是要确保社会成果“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12]。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公正内在地包含着共享,共享是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实现,因此共享发展理念应以社会主义公正为根本价值取向。共享追求的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公正,社会主义公正是承认自然差距但又注重相对平等的公正,是绝大多数人从而最终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公正,是真正的公正。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公正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福利共享。

第四,视人民为历史主体的群众史观之于共享。以人民群众为历史主体的群众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将人民群众视作历史主体,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真正地、彻底地、全面地解决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马克思将人民群众看作在历史性的生产实践中发生生产关系从而发生各类社会关系而形成的社会集群,其内涵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的。“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13]。列宁在总结“二月革命”以来的革命教训时指出,只有群众的革命斗争才能使工人生活和国家管理真正有所改善,因此要注重群众和阶级而不是个别人物等。毛泽东坚持了马克思的群众观,提出了人民本位论,他指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14]并明确指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是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士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等,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毛泽东群众史观的核心就是指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总的来看,人民群众在量上表现为人群中的大多数,在质上表现为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群体。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实践证明,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才拥有了精神支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不断取得胜利。群众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从社会实践主体的视角考察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得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重要结论,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

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大多数人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是人民群众共建和共享的事业,因此理应将人民群众作为共享的主体。

第五,共产党的领导之于共享。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党这一政党与无产阶级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利益的一致性和先进性:“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9]285因此,共产党在世界性的无产阶级运动中是最无私的,革命性是最强的,同时代表着历史的前进方向。毛泽东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马克思、列宁的党建理论,紧密联系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套完整的党建学说,使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区别于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政党,而成为最先进最有战斗力的党。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他同时始终强调共产党的无私性:“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15]

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转型期中,中国社会面临着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等根本任务的转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一项艰巨任务,要解决许多新的、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复杂问题,在这种历史情境下,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共享发展的领导者只能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来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其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追求,这就能够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共享的全民性。中国共产党还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实现其核心价值追求的重要途径,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其核心价值目标的必由之路,以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其最终价值目标。[16]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也都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私性和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其价值观与共享发展理念是高度契合的,因此,共享的实现只能依靠中国共产党。

第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于共享。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最高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豪迈地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29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味着社会中每一个成员摆脱了环境与他人的支配和束缚而具有意志和行动的自由,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达到一种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状态。同时,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能力和潜能、体力和智力、身与心都得到充分发展,人的各方面需求得到不断满足。恩格斯具体指出,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人不仅能够自由全面发展,而且也意味着“人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的人的生存条件”,人将真正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17]这正是对共享的最终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刻描绘。而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非常重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个性自由发展,指出:“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18],而要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就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最高目标,共享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主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理想,其最终和最高目标就应是中国民众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从这个高度来审视共享发展理念,才能够把握共享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一切理论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研析自然辩证法、经济哲学等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回归于人类理想社会的建构,是要以客观永恒的“天道”论证出一个合理的“人道”来。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关于合理的人道的理论,一种关于理想人类社会建构的理论,其核心就是共享,进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理论发展脉络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又是共享,因此共享发展理念不仅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也理应成为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必然要求,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坚持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代表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学的和进步的。

科学社会主义从以上六个方面全面规定了共享,所以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视域中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应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坚持将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兼顾社会公正,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打破各个领域的既得利益格局,真正确保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的全民性、普惠性,使得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需求相应地不断得到满足,生活水准相应地不断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政治权利得到真正保障,其发展所需的各种机会、社会条件不断得以实现,最终使每一个中国人的尊严更加得到保证,潜能得到不断开发和实现。因此,共享的实质是以社会主义公正为价值导向的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调整,是社会共同利益的一种体现。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源,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主题是公正和共享,因此,共享发展理念理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将共享发展理念列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民生领域的最大亮点。

共享是一场系统的社会变革,涉及制度、体制、法制、市场、舆论等各个领域。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社会社会主义属性的增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的提出也预示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调整和发展标准的根本变动,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随着中国社会的大步前进,这些意义和价值将得到越来越清晰的展现。

[1] 余远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5.

[2] 李昌麒.建立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法律机制[J].人民论坛,2005(11):26.

[3] 吴忠民.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4).

[4] 黄茂钦.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制度障碍及法律对策[J].理论与改革,2010(3): 113-114.

[5] 赵建杰.当前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东岳论丛,2009(6):157.

[6] Welfare state[EB/OL].[2016-05-1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lfare_state.

[7] Phillip Anthony O'Hara.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Economy[M].London:Routledge, 1999:1245.

[8] James Rolph Edwards.The Costs of Public Income Redistribution and Private Charity [J].Journal of Libertarian Studies,2007, 21(2):3-20.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82.

[12]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7.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104.

[14]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02.

[1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16] 肖贵清.试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5.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634.

[1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0.

(编辑:何建宇)

李伟斌,哲学博士,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释义”(项目批准号:15JD71005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公正福利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迟到的公正
公正赔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公正俄罗斯党如何准备杜马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