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是否存在“费尔巴哈阶段”?

2016-03-15 12:59田毅松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哲学史唯物主义费尔巴哈

田毅松

·青年学者论坛·

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是否存在“费尔巴哈阶段”?

田毅松

[内容提要] “费尔巴哈阶段”存在与否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此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看法。不管是否承认“费尔巴哈阶段”的存在及其价值,之前的研究仍然主要停留在侧重学理证明的层次。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与马克思《神圣家族》尤其是“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批判的战斗”章的比较分析,证明费尔巴哈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论证逻辑和文本结构上,都对马克思产生了直接而且巨大的影响,从而为论证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存在“费尔巴哈阶段”提供文本依据。

马克思;“费尔巴哈阶段”;思想发展;《神圣家族》

德国古典哲学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之一。如果说黑格尔的哲学对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影响最大,那么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则表现得最为直接,其中,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又经常被赋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随着人们对青年黑格尔派研究的深入,马克思思想来源的复杂性日益凸显,人们对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评价也开始多元化。为了厘清笼罩在这一问题上的迷雾,就需要从研究史的角度分析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并从文本的角度来重新确证二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学理上进行说明和论证。

一、“费尔巴哈阶段”及其思想史述说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思想标签,但它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蜕变过程,并且存在着不同的解释路径,有的学者将之归纳为五种解读模式,即“西方马克思学的模式、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的模式、阿尔都塞式的模式、前苏联学者的模式和我国学者孙伯鍨教授的模式”[1]2。在这五种模式中,人们都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了费尔巴哈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第五种模式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并被归结为“两次转变论”。在这两次转变中,第一次是“从唯心主义转变为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第二次转变具有实质意义,整体上真正走向历史唯物主义。[1]8①张一兵进而指出,这两次转变分别对应着一些代表性文本。前一次转变对应的是《克罗茨纳赫笔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法年鉴》时期的文章、《巴黎笔记》乃至《神圣家族》和《评李斯特》;后一阶段的文本则包括《评李斯特》(初露端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乃至《马克思致安年科夫》和《哲学的贫困》等。不难看出,在这种“两次转变论”模式中,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的研究因此将之称为“费尔巴哈阶段”,进而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总结为“黑格尔主义阶段、费尔巴哈阶段(‘反黑格尔阶段’)、唯物史观阶段”的三段论模式。[1]8-9,[2]在这种三段论模式中,“费尔巴哈阶段”处于反题的逻辑位置上,并且作为不可或缺的逻辑环节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有人将“费尔巴哈阶段”称为“费尔巴哈的优先地位”。[3]

费尔巴哈之所以具有优先性,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综合’、‘统一’”[3]3,辩证法来自黑格尔,唯物主义来自费尔巴哈。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此进行了确认,指出“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4]。

基于这一论述,一些学者尝试进一步论证费尔巴哈学说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深层影响。其中,首先提出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梅林。他提到,尽管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过多注重自然哲学和宗教哲学表现出了不满,但还是受到了费尔巴哈思想的强烈影响。②马克思在致卢格的信中对人们嘲讽费尔巴哈的行为表现出了不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1-442.梅林还认为,这封信的前半部分“可以听到费尔巴哈《纲要》的回响”。参见: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2.梅林甚至认为,正是由于费尔巴哈的哲学才帮助马克思“与黑格尔斩断了一切关系……埋葬了黑格尔的全部哲学”[5]。这说明梅林确实认为马克思思想发展中“费尔巴哈阶段”的存在。

普列汉诺夫对此持同样观点,他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唯物主义”的哲学前辈就应该是“费尔巴哈”。尽管普列汉诺夫犯了一种“时代错乱式的”错误,即用恩格斯后来才予以明确提出的思维和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解释费尔巴哈与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在唯物主义史方面的关系,但他认为费尔巴哈利用唯物主义来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做法被马克思接受,并被“当作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他进而指出:“马克思的认识论是直接从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发生出来的……也可以说马克思的认识论实际就是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只不过因为马克思做了天才的修正而更加深刻化罢了。”[6]③吴晓明教授认为这里的“认识论”指的是“哲学唯物主义”。参见: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2-44.这种解释尽管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但它是否“真正把握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真实轨迹”以及有没有“曲解了马克思自身思想演变的逻辑”,却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2]

正是因为上述观点引发了巨大争议,一种试图弱化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解释应运而生了,持此类观点的学者或是否认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或是否认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性质。如有学者就指出,“两次转变论”实际上“夸大了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忽视了两者的根本差异”,因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从来就是“不迷信,不盲从,坚持批判地、有选择地吸收的态度”。[2]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对立来否定“费尔巴哈阶段”的存在,用辩证法的优先性来否定唯物主义的基础性。他们针对“第二国际阐释定向的费尔巴哈主义……它们一致地试图通过辩证法……来恢复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质’,来恢复这一哲学基础之内在的‘能动方面’和‘主观方面’,并通过这样的恢复来重新制订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路向”[3]167。例如,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明确指出:“那种满足于以十足的费尔巴哈式的方法把全部意识形态表象归结为他们的物质的和世俗的核心的理论方法,是抽象的和非辩证法的。”[7]当辩证法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凸显时,费尔巴哈式的唯物主义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总之,“费尔巴哈阶段”的存在与否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考察。

二、马克思论唯物主义史

要证明“费尔巴哈阶段”存在与否,既需要证明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影响的长期性,也需要论证这种影响的全面性。对于前者,需要确定费尔巴哈影响的起点和终点;对于后者,则应该从学理和文本上证明二人之间的内在关联。唯物主义是论述“费尔巴哈阶段”问题的主要切入点,我们将以其作为遴选文本的主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其学术生涯之始就受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史观的影响。他不但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直接引用了伽桑狄对伊壁鸠鲁的评述,而且对诸多哲学家的见解与费尔巴哈的观点一致。①维尔纳·舒芬豪尔在《费尔巴哈和马克思论人的形象》(Werner Schuffenhauer.Der Bild der Menschen bei Feuerbach und Marx)中就已经阐明了后一内容。参见:侯才.马克思的遗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60.但真正能够体现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的文本是《神圣家族》中的“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批判的战斗”一章。

众所周知,“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批判的战斗”一章对唯物主义史进行考察,是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为数不多的正面论述自己观点的章节之一。他对(法国)唯物主义进行论述的目的,一方面是为社会主义寻求哲学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为法国的政治革命提供一个解释框架,因为它就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8]327马克思在梳理唯物主义发展史时关注到了法国唯物主义、英国唯物主义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或者说人道主义的(即人本学)唯物主义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关于法国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法国唯物主义最突出的贡献是击败了17世纪的形而上学以及所有的形而上学。[8]327这仅仅是从功用的角度对法国唯物主义进行的界定。马克思进而指出,法国唯物主义可以划分为两个支流,其一是起源于笛卡尔物理学的唯物主义,它的走向是机械唯物主义,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被称为自然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是勒卢阿(奠基者)、卡巴尼斯(重要代表)、拉美特利(中心人物)。[8]328①这些人的共同身份是医师,这就证明了他们是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科学领域)领域中作出了贡献。当然,这并不排除他们的思想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因此这一派和另一派存在重合。另外一派是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支流,理论源头是洛克的哲学,被称为社会的唯物主义②“自然的唯物主义”和“社会的唯物主义”这两个概念来自张一兵先生,为了方便起见,本文暂时借用。但需要警惕的是,张一兵先生的这对概念并不准确,因为他曾经指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根据人学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它们“在不同层面不同意识地存在”于马克思的论述之中,即社会唯物主义和自然唯物主义,并以此超越教科书体系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划分。但如果从张一兵先生提出的这对概念的适用范围来看,它们更像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翻版,也就是说,他只是用一种新的语言体系替代了教义体系中的表达,本质上并无二致。,代表人物包括孔狄亚克、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为了论证英国人的经验论哲学成为法国唯物主义的一支余脉的原因,马克思引入了第二种唯物主义,即英国的唯物主义。

关于英国唯物主义。英国早期唯物主义与第一支法国唯物主义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从自然科学中汲取哲学营养。与法国的自然唯物主义不同的是,英国的唯物主义的根源并不仅仅是物理学,而且还回溯至古希腊的原子论哲学。英国唯物主义的真正始祖是以“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著称的培根,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思最重视他的“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的观点。这种基于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在霍布斯哲学中得到了发展,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是用几何方法来论证社会自然状态向政治社会过渡的。但马克思认为,霍布斯对机械唯物主义的发展是片面的,因为他“敌视人”,而且他的知识论和观念论也因为没有确定基本原则而变得不那么周密。英国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是洛克,他一方面论证了人类理性的起源,另一方面对物质的感性世界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洛克的英国唯物主义开始影响法国的唯物主义,因为这是他的学生孔狄亚克和爱尔维修的理论出发点,而且间接影响到了拉美特利和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哲学。这两种唯物主义的合流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将唯物主义过渡至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正是后者“把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生活方面”[8]333。

最后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或人本学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这种唯物主义要高于前两种唯物主义,因为一方面,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强调了英国唯物主义的感性论,这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另一方面,它击败了把17世纪以来的形而上学整合后形成的作为形而上学大全的黑格尔哲学,更是全面彻底地驳斥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并且反对与宗教神学再次联姻。在某种意义上,费尔巴哈的哲学所反驳的不仅是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以及一般性的思辨哲学,而且还击败了一切批判的前提——宗教。但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没有作更多的直接阐释。

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儿,一派起源于洛克”。他还提到,“法国唯物主义”具有“双重起源”,即笛卡尔的物理学和英国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在这里一方面从唯物主义的派别和起源的双重角度论述了唯物主义史,另一方面大体上勾勒出了“法国唯物主义同笛卡儿和洛克的联系,以及18世纪的哲学同17世纪的形而上学的对立”,其最终目的(如果不是唯一目的的话)是为了阐明“18世纪的唯物主义同19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共产主义的联系”。[8]327,336-337

毫无疑问,这也正是马克思论述法国唯物主义的双重目的,即肯定性的目的和否定性的目的。肯定性的目的是为了让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顺利对接。否定性的目的则是对形而上学进行批判,这正是《神圣家族》的直接目的——“帮助广大读者识破思辨哲学的幻想”,进而推翻“批判”借助“某种超验的力量”——即形而上学——“使自己得以确立”的基本原则。[9]7需要进一步解释的问题是,在《神圣家族》中,形而上学究竟指的是什么?有学者指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所指的形而上学即“马克思当时并不赞成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即“思辨形而上学”。[1]279这一判断大体正确,但却不够准确。①张一兵这一论述的不准确性还体现在对形而上学的分析不够精细,因为马克思在文中明确指出了至少三种形而上学,即(A)17世纪的形而上学,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马勒伯郎士、阿尔诺等人;(B)17世纪之后除了黑格尔的其他形而上学;(C)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这三种形而上学在某种程度上与三种唯物主义相对应。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7-337.因为如果马克思仅仅是批判一般意义上的思辨形而上学,那么就必然会彻底否定人的主体性。显然并非如此。笔者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所要批判和否定的,是“代替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精神”,但不是作为思辨哲学核心要素之一的主体性。[9]253马克思绝不会在泼洗澡水的时候,顺便把婴儿也泼出去。例证之一是,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唯物主义尤其是霍布斯的唯物主义时,曾评价其“漠视人”,因而显得“片面了”。[8]331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以及霍布斯文本不难推断出,马克思所谓的“漠视人”的评价实际上都在指责霍布斯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向度,将人完全等同于物质了。

三、“费尔巴哈阶段”论的文献学证明

马克思在晚年给恩格斯的信中曾经谈及当时他们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迷信:“我愉快而惊异地发现,对于这本书我们是问心无愧的,虽然对费尔巴哈的迷信现在给人造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印象。”[10]一方面,马克思承认《神圣家族》中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都承认费尔巴哈对他们影响巨大。

这种真正的、实质性的思想影响应该最能证明“费尔巴哈阶段”。笼统地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就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唯物主义史中的地位,同时证明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马克思当时的“人学的唯物主义”的影响,因为这种“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8]327最后成了与社会主义相关的唯物主义,即“有关社会生活的唯物主义”以及“从人出发的‘有血有肉’的唯物主义”。[1]280不难看出,这种影响整体表现在费尔巴哈式的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体认可和接受(尽管一开始有了部分不满和批判)。这一点在马克思致费尔巴哈的信中能够证明:“在哲学著作中,您……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而共产主义者也就立刻这样理解了您的著作。”[11]①马克思在写《神圣家族》之前就已经注意到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意义,但当时马克思认为提供哲学基础的著作并非费尔巴哈的哲学史著作,而是其“《未来哲学》和《信仰的本质》”,即《未来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路德所说的信仰的本质。对〈基督教的本质〉的补充》。《神圣家族》就是在此之后写作完成的。但是,马克思尽管论述到了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但他似乎仍然是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批判的批判”及其“范畴”,即“‘简单的概念’、术语、哲学的全部思维方式、甚至整个哲学”来进行批判的。[8]294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仅在这种笼统的意义上继承了费尔巴哈,那么这些论证已经足够了。但必须承认,要证明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仍需补充证明。换言之,上述论证不能促使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提出两种哲学——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提出唯物主义的诸种形态等观念,更不足以说明这种唯物主义类型学解释的不足。因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关于马克思对唯物主义的区分,拉宾和张一兵等人所持的否定态度就是合理的,即认为马克思在这时对哲学史的分析“还是不完整的、片段性的”[12]170-175,以及“马克思在这里还无法科学地区分不同种类的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比)它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不足。[1]282

但笔者想探究的是,马克思的这种“重大缺陷和不足”是马克思本人的,还是另有隐情?如果不进一步分析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思想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必须接受这种结论。但是,很多学者已经非常有力地证明,马克思这时已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我们需要考察的问题就变成费尔巴哈是否在另外一个角度对马克思有着直接影响,也就是说,马克思这部分所述内容是不是在文本上与费尔巴哈有关联。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文献来看,不管是科尔纽、纳尔斯基等人,还是山之内靖、张一兵等人,在解释法国的唯物主义史及相关主题时,他们都没有指出费尔巴哈的文本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②我们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是因为上述几位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的著名学者在论述中并没有提到费尔巴哈的关键性著作,甚至认为马克思将唯物主义者与(笛卡尔、马勒伯郎士、莱布尼茨和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之间的斗争与费尔巴哈与黑格尔之间的斗争直接对应了起来。参见:[1]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2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343-348;[2]纳尔斯基,波格丹诺夫,约夫楚克.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M].金顺福,贾泽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70-175;[3]山之内靖.受苦者的目光:早期马克思的复兴[M].彭曦,汪丽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7-191.实际上,费尔巴哈的哲学史著作对马克思的影响全面而且直接,《神圣家族》中关于唯物主义史的论述尤其如此。③费尔巴哈的哲学史著作包括《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以下简称为《近代哲学史》, Geschichte der neuern Philosophie von Bacon von Verulam bis Benedikt Spinoza)、《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Geschichte der neuern Philosophie:Darstellung,Entwicklung und Kritik der Leibnizschen Philosophie)以及《比埃尔·培尔对哲学史和人类史的贡献》(Pierre Bayle:nach seinen fü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und Menschheit interessantesten Momenten)。对此,可以从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内容的角度对这些著作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考察涉及的代表人物。从唯物主义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关注的人物包括培根、霍布斯、笛卡尔(物理学方面或自然哲学)、伽桑狄、比埃尔·培尔以及洛克,他们的哲学发展出了与共产主义直接相关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即孔狄亚克、爱尔维修、拉美特利和霍尔巴赫等人的哲学。从形而上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关注的是笛卡尔(形而上学)、斯宾诺莎、马勒伯郎士和莱布尼茨。如果对费尔巴哈的哲学史著作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其中涉及的哲学家与马克思所关注的出奇地一致。人们或许会质疑这种简单的人物对比,认为他们是所有近代哲学史著述都会关注的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对主流的哲学史著作进行对比研究则不难发现,包括黑格尔哲学史在内的大多数哲学史著述并没有对上述哲学家及其思想全面给予关注,这在唯物主义哲学家那里尤其如此。①在近现代乃至当代学者撰写的哲学史中,培根、霍布斯、笛卡尔和洛克毫无疑问都会成为关注的对象。但是将伽桑狄和培尔列为哲学史研究对象的极为鲜见。将这二人列为研究对象的,都是受到“意识形态”影响之后出现的一些哲学史著作,比如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些研究。

当然,或许这种提纲挈领式的对比仍显得单薄,我们还有必要将比较研究进一步推进到文本的细节。在这里,首先需要关注马克思的一段论述,即“……18世纪的哲学同17世纪的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大多数近代法国哲学史中都有详尽的阐述”[8]336。这段话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疑惑,所谓的“大多数近代法国哲学史”究竟指的是何人所著的哪些(部)著作?根据资料来看,可能仅有两种与马克思的哲学史有关的著作,即黑格尔的哲学史以及费尔巴哈的《近代哲学史》。根据MEGA2等文献可以排除黑格尔的哲学史对马克思的影响。[13-15]从理论本身来看,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性和体系性也使其不可能从“18世纪的哲学同17世纪的形而上学”这一对立的角度来分析哲学史。可以推断,费尔巴哈的哲学史著作对马克思的《神圣家族》产生了直接影响,对此可以根据两处内容进行文献学证明。

首先是关于培根的论述。②《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的编译者已经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列举了培根的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对于培根在唯物主义史上的地位,马克思认为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3.外文原文:“Der wahre Stammvater des englischen Materialismus und aller modernen experimentierenden Wissenschaft…als seinem erstern Schöpfer.”(MEW,Bd.2[M].Berlin:Dietz Verlag,1957:135.费尔巴哈则认为,培根在“近代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④关于费尔巴哈对培根的评价,参见: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30.外文原文:“Die wesentlichte Stellung und Bedeutung…in der Geschichte der Wissenschaft der neuern Zeit.”(Feuerbach.Geschichite der neuern Philosophie von Bacon von Verulam bis Benedikt Spinoza [M]Berlin:Akademie-Verlag,1969:50.)尽管二人在措辞上并不完全一致,但对培根的评价却大致相同。更重要的是,培根与费尔巴哈能够取得如此重要地位的原因在于,二者都是从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出发,并以哲学作为最终的落脚点。马克思认为,在培根那里,“自然科学是真正的科学,而感性的物理学则是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部分”[8]331。费尔巴哈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即培根认为,“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科学,成为我们全部知识的原则、泉源”,而这种科学就是“客观的、纯粹物理学”。[12]30-31此外,不管是马克思还是费尔巴哈,最终都认为培根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反对宗教。

第二个例子是比埃尔·培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比埃尔·培尔都不能算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但不管是马克思还是费尔巴哈,都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比埃尔·培尔》是费尔巴哈哲学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费尔巴哈对他的论述甚至远远超过了培根、霍布斯以及笛卡尔等更为著名的哲学家。在马克思那里亦然。在论述法国唯物主义的短短几页的内容中,马克思用了将近一页内容来论述比埃尔·培尔。除此之外,马克思对比埃尔·培尔的分析框架基本上使用的是费尔巴哈的。费尔巴哈认为,比埃尔·培尔的哲学是“用辩证的方法把局限于教义的神学思想引向自由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则认为培尔“用怀疑论”来反对作为“神学最后支柱”的“思辨哲学”。[8]330,[16]

从文献学角度来看,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仍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但是,不管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重要性的强调,还是对其哲学史著作分析框架的借用,无不反映了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因为马克思的批判而否认“费尔巴哈阶段”的存在,不加批判地接受就成了恶劣的抄袭。《神圣家族》的内容就逻辑结构而言,都已然比较充分地证明了马克思思想发展中“费尔巴哈阶段”的存在,当然,这种形式上的证明仅仅是论证“费尔巴哈阶段”的理据之一,我们还可以从思想联系等方面进行更全面的论证,就此意义而言,本文仅是相关研究的一个开始。

[1]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 王东,林峰.马克思哲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吗?——“两次转变论”质疑[J].学术月刊,2007(4):37-45.

[3] 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6.

[5] 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

[6]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139, 146-147.

[7]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9.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3.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0.

[12] 纳尔斯基,波格丹诺夫,约夫楚克.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M].金顺福,贾泽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3]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 (MEGA2),Ⅳ-1[M].Berlin:Akademie-Verlag,1976.

[14]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 (MEGA 2),Ⅳ-2[M].Berlin:Akademie-Verlag,1981.

[15]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 (MEGA2),Ⅳ-3[M].Berlin:Akademie-Verlag,1998.

[16]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比埃尔·培尔对哲学史和人类史的贡献[M].涂纪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编辑:林毅)

田毅松,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哲学史唯物主义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最有思想的句子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谢林与黑格尔论笛卡尔——以《近代哲学史》和《哲学史讲演录》为例
哲学就是哲学史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