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党小燕
在健身操的教学中加入体操波浪技术,可以极大增加健身操的美感和运动者对波浪技术的挑战。所谓的波浪,就是指某一动作需要由全身的相邻部位依次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波浪的柔美、连贯的曲线与特点。本文主要探究自上而下的躯干及全身波浪技术。健身操本身的阳光、魅力、健康的特点就很吸引人,而由上而下的波浪技术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所以在健身操中很好地体现波浪技术和健康美就没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对于大部分农村中学生来说,更有点望而却步。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是什么原因导致波浪动作这么难以完成呢?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在练习时头部做完动作后仍然向下并且和肩部保持僵化的动作姿态;
多数同学在肩部和腹部波浪的突出较弱。有的肩部没有做出波浪动作,有的缺少腹部这一个环节,都影响波浪技术的完成;
由头部依次向肩、背、腰部进行动作传递的连贯性较弱,导致波浪技术的不完整;
肢体太僵硬,在做波浪时曲线美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
动作与相关音乐不够协调。除了轻音乐之外,有氧舞蹈的音乐搭配多数需在一个强拍和一个弱拍中完成波浪动作,很多学生不具备这种音乐和动作素质,所以很难做到协调。
经过分析发现,有如下原因导致了波浪动作技术难以完成。
第一,波浪本身的技术难度,它要求人体在具备了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各部位由上而下传递去做,并且要保证波浪技术的完整性、连贯性与美感。
第二,就教师而言,多次示范,然后让学生去模仿的教法在这个技术中,效果也不是很好。加之单纯的讲解不能让学生完全体会做动作时的肢体感受,也造成了波浪技术掌握的残缺。
第三,就学生来说,急于求成。练习的时候,没有做到身体部位的依次传递,教师要求由头、肩、背、腰依次做动作,学生不能够按照教师的讲解仔细体会动作的做法,少做了某一个或者多个部位,走了捷径。这样,动作就不到位,也体现不出波浪的美感和完整性。
第四,练习的密度与练习的方法。学生练习的时候不能按照教师的方法认真地练习。分组后,个别同学练习的密度太小,次数太少,也是不能很好完成波浪的原因。
第五,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心理上也有一定障碍。有的同学很害羞,对波浪技术动作迈出第一步也不容易,不能很快投入练习;也有的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害怕自己做不好,不能够大胆地做动作。
第六,学生本身的身体协调素质和柔软度较弱,导致了对动作技术的掌握较慢。
现针对以上情况,提出解决的办法。
假设双手抓住一根“横杆”,与肩同高,由头部开始至腰部依次钻过“横杆”,侧对镜子,连续做若干次,逐渐缩短做动作的时间间隔,逐渐把握动作的节奏和时机,这样,不但能切身体会各部位依次做动作的感觉和波浪技术的连贯,更能体会到由不会做动作到完整完成动作这个过程的快乐。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一名同学双手举起道具作为障碍物,刚开始时高度稍高于肩,其余同学一路纵队,依次按要求钻过道具,每人若干次。根据掌握的情况,适当降低道具的高度,降低动作的难度,然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再调整道具的高度,这样可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找到自信。
将双杠按照教师要求降至一定高度,按分好的小组横对着双杠,每次两到三人,钻过双杠的一根横杆后,因为有另外一根横杆的约束,头部自然不会一直低着,就会向上做,这样就解决了始终低头的问题。
两脚前后开立,距离障碍与臂长相当,双手扶障碍,按波浪动作技术的做法,头、肩、胸、腹部依次靠近障碍物进行练习,这样动作可以更加直观,更能体现波浪技术的完成情况与完整性,充分展现波浪动作的美感。
两人双手手拉手作为障碍物,派一名同学在障碍物前下方位置横着伸出一只手臂,其余同学按一路纵队依次做动作,适时交换其他同学做障碍物,对完成动作较好的同学给与掌声。双人手拉手是在没有双杠的条件下,将手臂相当于双杠的情况,而且直接用人做障碍可以降低做动作人的心理障碍,增加同学间的合作,增进感情,增强练习时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派出的那名同学伸出的手臂可以让练习者充分感受到腹部波浪技术的做法,并提高整体技术。而两人拉着的双臂又可以杜绝低头和缩肩的动作,切身体会头、肩、胸、腹依次过障碍的波浪技术。
在练习的过程中,先播放一些轻音乐,柔美的曲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觉中去做动作,慢慢体会动作的过程,展现优美的姿态,然后再播放和本节课风格相类似的音乐,将所学的波浪技术动作与音乐完美糅合,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实践,同学们对波浪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学习的效果相当好,这对笔者的触动也很大,希望笔者的这些自创的练习方法可以带给同仁们帮助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