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之我见

2016-03-15 12:39:03山西省晋中市第一幼儿园李明君张卫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1期
关键词:活动区集体教学活动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幼儿园 李明君 张卫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育内容、要求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那么,围绕《纲要》的实施,在具体操作中如何改革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将教育思想和观念转换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我们的认识如下。

一、正确理解幼儿的活动区活动

所谓活动区活动,就是具有幼儿年龄特点的,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主动练习、操作、巩固已有知识,获取新的知识经验,满足兴趣、好奇心的场所。它是以提供适宜的活动区域,多样化的活动内容,情景化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自主地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能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开展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芽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相比,活动区的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一种更为宽松、更适合幼儿特点的活动氛围,它使每个孩子都充分动手动脑,并且与教师和同伴相互作用的机会明显增多,同时也为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提供个别指导创造了条件。

二、正确看待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

在我国幼教过去几十年的集体教学实践中沿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特点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在教师统一的组织指导下,全班几十名幼儿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达到同样的目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较少能考虑、顾及各个幼儿不同的学习发展要求,幼儿基本处于一种被牵着走的被动学习状态,少有自主发展的空间。显然,这种学习方式在满足全体幼儿一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难以满足各个幼儿对知识能力学习的不同需求,也不利于幼儿创造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将“教育活动”界定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包括教师预设和生成的教育活动,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系列活动,可以是全班一起进行的,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其目的是纠正单纯“集体教学活动”,不顾其他组织形式,纠正忽视幼儿主动性的现象,但不等于取消集体教学活动,因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存在,也有其自身的意义。

1.高效、公平

由于集体教学往往是为全体幼儿提供同样的学习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有利于他们接受公平的教育。

2.系统性强

集体教学的内容和顺序一般是教师根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及教育教学大纲而精心安排的,因此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既有利于幼儿循序渐进地学习,也有利于获得相对系统的经验。

3.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集体感

围绕同一内容展开的集体教学,有利于师生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同伴之间的差异成为一种资源,大家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团体生活的乐趣,增进集体感。

三、活动区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

(一)在活动区活动中,关注兴趣点,生成集体教学活动

在丰富、多变、开放并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区活动中,幼儿有着最大限度的自由,这也是教师发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关注“最近发展区”的最佳时机。例如,在活动区活动时,教师发现“巧手坊”里有一个孩子脱下了自己的鞋子,拿着放大镜,津津有味地观察着自己的小脚,旁边几个正在做手的记录卡的孩子,也纷纷脱下鞋子,观察起自己的小脚丫,并开心地议论着。这时,教师发现孩子们对脚的兴趣远远浓于对手的兴趣,于是教师及时为他们提供了脚形记录卡,并在生活区里增添了“洗洗小脚丫”,在表演区增添了“小脚模仿操”,在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光着脚丫在沙地、鹅卵石地、软地和草地上行走,用脚体会不同的感觉。在经过了一系列脚的探索活动后,教师组织了集体教学活动“小脚丫的旅行”,通过小脚操、小脚撕报纸、小脚夹报纸走或跳等活动,让活动更符合幼儿的需要,同时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进行资源与经验的交流,让他们互相交换信息,获得经验,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在活动区活动中,分解难点,更好地开展集体教学活动

我们发现∶有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难点可以在活动区活动中进行分解。例如,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多彩的饮料”时,如果在孩子们没有一定的相关经验积累的前提下,就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对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把饮料的调制和饮料间的配制做为幼儿的探索内容放到活动区活动中。在具体操作中,幼儿逐渐对调制、配制饮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掌握了调制饮料的方法,了解了配制饮料时液体融合后颜色、味道所发生的变化,因此,在活动中先帮助幼儿分享经验,使幼儿充满了兴趣和探索的欲望,积极地进行着更高层次的探索活动,由此,将孩子们的知识经验进行了拓展,并使之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在活动区活动中,为每个孩子兴趣的延伸创造条件

在活动区活动中,让不同发展速度和认知风格的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来参与活动,这是集体教学活动无法做到的,而且,在短短的集体教学活动时间里,要让每一个孩子的探索欲望都得到充分的满足,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活动区的优势,把进一步的探索活动延续到活动区中。例如在“多彩的饮料”中,教师在集体活动后,将各种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让幼儿有机会完成其未完成的作品,进行更充分的探索。

无论是活动区活动还是集体性教学活动,都应考虑并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理解并把握孩子的发展方向,使教育内容、要求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总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中活动区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形式,两者无法摒弃也无法相互替代,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有两者的有效结合,使活动区活动更具有目标性,使集体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的需要,这才是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的一条新路。

猜你喜欢
活动区集体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我为集体献一计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42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警犬集体过生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24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