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园(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广东 珠海 519000)
论纳兰词中的灯烛意象
李思园
(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摘 要:意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的统一体,是诗词创作与品鉴的关键。灯烛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体现着远古人类对光与火的原始崇拜,并由此衍生出光明与希望、温馨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悲剧性的人生感受等象征意义。灯烛意象是纳兰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寄寓着词人复杂微妙的情感体验。在纳兰词中少有展现蜡烛积极的象征意义,更多的是通过对灯烛残缺形态的描绘以及夜雨孤灯时空场景的营造来体现词人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婚姻爱情的痛苦体验、家园意识的归附以及真挚友谊的见证。灯烛意象以其迷离婉约、凄美感伤的审美意蕴对纳兰词哀感顽艳、自然真切的词风的形成起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纳兰词;灯烛;意象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正黄旗。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年仅31岁。纳兰性德虽然英年早逝,但著作颇多,他的词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诗词创作与品鉴的关键。袁行霈曾言:“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P53意象犹如一把钥匙,通过它我们可以打开纳兰性德心灵世界的大门,更好地解读纳兰词。纳兰词的内容与风格较为单一,所选取的意象也相对较为集中,无外乎寒月、秋风、鸿雁、杨柳、落花、泪、香等,人们已有许多深刻精辟的解读与赏析。笔者选取了一个较为常见而人们分析不多的灯烛意象作为解读纳兰词的切入点,希望通过对纳兰词中灯烛意象的分析,感知词人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对纳兰词有进一步深刻的体认。
灯烛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早在《诗经·小雅·庭燎》中就有关于灯烛的描绘:“夜如其何?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说文》云:“烛,庭燎,火烛也”。人们早期对灯烛的描绘多停留在事物的物性上,但随着历史的沿革与文学的嬗变,灯烛逐渐成为一种富有审美意蕴的艺术形式,成为诗人笔下典型的文学意象,蕴含着超脱于事物本身的文化内蕴。[2]P33
(一)光明与希望的象征
灯烛是发光体,于黑夜中燃烧放出光和热,带给人们以心灵的温暖与精神的慰藉,自然也就成为光明与希望的象征。恰如王维所说:“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3]P902黄昏日暮,夜色降至,最能触发人们对时光易逝命途多舛的哀叹,然而在这样一个感时伤怀的时刻,有一盏灯发出微弱而坚定的光芒,照亮黑夜,带来温暖。,有了它,诗人便不再觉得黑夜漫漫;有了它,诗人便重拾了信心与希望。又如:“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4]P110“黄昏投古寺”交代了时间、地点,一个“投”字表明诗人是一个漂泊无依的旅者,日暮途远,借宿古寺,甚是凄凉。突然看到深院中隐约飘荡着荧荧火烛,仿佛于黑暗之中看到了希望,于迷惘中找到的归依,于悲凉中感受到温暖。
(二)温馨愉悦的情感体验
灯烛是红色的,红色一般给人以温馨欢愉之感。长夜悠悠,一点红烛,温暖的红烛、迷离的光影与浓浓的夜色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温馨的画面。“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5P29]在黑夜的幕布下,烛红花影交相映,使原本单调乏味的长夜多了几分灵动,显得格外温馨愉悦,令人销魂。又如杜甫的“乐极伤头白,更深爱烛红。”时光荏苒,岁月染白黑发,人也年迈体衰,生命的悲凉在黑夜中愈发突显,但烛光绰约,泛着微微红光,使整个审美空间不再凄冷,倒显得婉约迷离了起来。长夜被一层暖暖的光晕所笼罩,人生的悲凉也被红烛意象的审美意蕴淡化了、缓和了。
夜幕降临,人们的活动范围由室外移到室内,或挑灯读书,或耳鬓厮磨,或裁缝衣裳,或剪烛西窗,灯烛作为夜晚的必需品,成为人们亲情、爱情与友情活动的见证,富有浓浓的人情味与亲切温馨的感觉。灯烛所特有的红润温暖的色泽美、摇曳多姿的形态美以及迷离绰约的光影美,与中国古典诗歌所崇尚的温柔敦厚、婉约含蓄的审美理念相契合,成为文人笔下被长久歌咏的重要意象。
(三)悲剧性的人生感受
灯烛的燃烧虽然是明亮的温暖的,但与夜的漆黑、寒冷与漫长相比,它的光是孱弱的,它的暖是无力的,最终更是无法逃脱“蜡炬成灰”的凄凉宿命。从这层意义上讲,灯烛身上有着浓浓的悲剧意味。文人骚客莫不感知于此,青灯、孤灯、寒灯、残灯、瘦灯、烛泪等意象层出不穷。他们更以其敏感多情的心灵从灯烛的微弱、有限、残缺联想到人生命的渺小、短暂、不圆满,将残灯蜡泪融入在漫长的夜空、萧瑟的凄风、寒冷的苦雨、漂泊的孤帆以及深幽的古刹之中,或感叹时光易逝,或感慨命途多舛,或抒发离愁别绪之情,或抒写爱恨情仇。灯烛成为诗人孤单寂寞与凄凉感伤的真实写照,成为他们人生悲剧的缩影与满腔哀怨的化身。
从另一个意义上讲,灯烛的燃烧是对黑夜的宣战与反抗,只因其自身的孱弱与短暂最终走向悲剧性的结局,但是它的燃烧是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因而它的悲剧命运便被赋予了无私奉献杀身成仁的象征意义,“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这一精神最好的诠释。
纳兰性德对灯烛意象尤为偏爱。笔者对赵秀亭、冯统一笺校的《饮水词笺校》中灯烛意象进行统计,共出现78次之多。纳兰性德或在烛光下追忆,或在灯影里辗转,或在孤灯下悼亡,或在剪烛时遣怀。灯烛已然成为他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意象,成为他哀感顽艳词风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纳兰词中灯烛意象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纳兰词中的灯烛意象呈现出以下两大特点:
(一)残缺的形态
纳兰性德笔下的灯烛多以残缺貌示人,“残灯”“残烛”“残 ”“残花”“烛半条”不一而足。残缺的灯烛,不仅是客体的形态,有时也许这也不是灯烛真实的存在形式,它更多的是词人主观意志的呈现方式,是词人内心深处思想情感的外化、形象化。词人以残缺的意象形态为载体,将心中微妙的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通过形象化的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因而,残缺的灯烛背后是词人悲剧性的人生体验。
满江红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缥缈秋空里。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6]P289
秋风萧瑟,木叶凋零,昏鸦晚归,垂带翻飞。面对满目的荒凉肃杀,词人向风神埋怨:你为何排空卷地般呼啸而来?为何吹尽枝叶让归鸦无处栖息?为何如此无情让愁人倍添憔悴? 灯前小憩,梦断寒风。醒来,听风吹叶落萧萧,看满地落花残红,空气里弥漫着凄凉萧瑟的气息。微弱的残烛映着词人单薄孤寂的身影,在微弱迷离的烛光下,词人的思绪随秋风缥缈,回忆起曾经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的甜蜜生活,不禁为今日孤独凄凉暗自神伤。结尾“真无谓”三个字,是对开头“为问封姨”的作答。但词人并非严肃认真地追问,也并不执着于求解,这种盘问与作答只是词人宣泄内心愁怨的一种表达方式,而“真无谓”的回答看似洒脱的背后是词人向命运妥协后的凄楚与无奈。在这首词里,灯烛残缺的形态与词人不圆满的人生相呼应,灯烛迷离的光影与词人渺茫的心绪相契合,共同营造出一种残缺凄美的审美体验。这在纳兰性德的其它词作中也有体现:“香消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是爱情的别离;“到更深、迷离醉影,残灯相伴”是身世的凄凉;“残灯红烛曾相待,旧事总依稀”是婚姻的幻灭;“灯灺挑残,炉烟爇尽,无语空凝咽”是莫名的愁绪;“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是羁旅的哀怨。
古人云,人生有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纳兰性德都曾享有过:他曾与卢氏金玉良缘琴瑟和谐;他年方22便科举及第,成为皇上的近臣;他与江南布衣才子志同道合,在渌水亭饮酒赋诗。但种种乐事不过昙花一现,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是为身世之悲做的无情的前奏,只会将他推向更加痛苦的深渊:他与卢氏情深意笃却因爱妻的早逝“争教两处销魂”;他志在“银河亲挽,普天一洗”,然而侍卫生涯耗尽了他所有的豪情与风华;他珍视友情、亲情,无奈羁旅奔波、聚少离多。如今婚姻的破灭、理想的坎坷与亲友的聚散与曾经的幸福美好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词人内心的愁苦哀怨不言而喻。
心理学家认为“需要”是人行为的基本动力。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需要是人最高的行为追求。当人的需要无法得要满足时便会产生缺失性体验。显然,纳兰性德虽然生于名门衣食无忧,但婚姻破灭爱情缺失,羁旅漂泊无所归依,人生的理想与抱负在对现实的妥协中长期受到压抑,他在归属与爱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方面长期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心理缺失,使他充满了人生的幻灭感与忧患意识。纳兰性德的这种缺失性体验反映在词中便是对灯烛残缺形态的的选择与刻画。灯烛代表着温暖与光明,但灯残烛灭却让这原本温馨的光景变得不完美,甚至愈发凄凉。在残灯的烘托下,词人感慨时光荏苒,好梦难留,人生苦短,命运无常。孤寂凄清、哀婉无奈的感伤诉诸笔墨,让人不忍卒读。
(二)夜雨孤灯的时空构成
意象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意象都以一定的时间、空间为背景。把意象置于不同的时空坐标上,体现着诗人不同的审美感受与艺术追求。在纳兰词中最常见的便是夜雨孤灯的时空结构。夜——雨——孤灯的意象组合营造出一种凄冷孤寂的环境氛围。夜是黑暗的漫长的清冷的,与白昼的光明与活力相对比,夜代表着流逝与幻灭,它可以将人们悲伤痛苦的心绪放大,让人陷入迷惘无助的深渊。雨是忧愁的象征,泪的化身,如“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夜深人静之时,淅沥缠绵的雨声特别有穿透力,总会触动人们那脆弱柔软的内心。灯象征着诗人心智的燃烧,在浩大夜空与凄风苦雨的衬托下,一盏孤灯默默燃烧,显得格外孤苦悲壮,诗人的悲哀也因此显得更加浓郁凄婉。夜雨孤灯的艺术模式为诗人抒情遣怀提供了广阔的抒情空间。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6]P221
词的开篇写雨打芭蕉,哀怨声声,让人心碎,由此奠定了凄清哀怨的感情基调。接着,在对旧书信翻阅之时慢慢陷入了对往事的追思:回想起妻子生疏地写下鸳鸯二字的模样,那样的羞涩温婉,惹人垂怜。下阕从回忆转到眼前:凌乱的书卷记不清翻阅了多少遍,只知道每当此刻便泪眼婆娑,百感交集。窗外冷雨萧萧下,屋内只影伴孤灯。妻子已逝,原以为情缘已尽,可谁又知道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显然,词人看似无情,实则有情,而且还是款款深情,难以遣怀。深夜慢慢,苦雨凄凄,孤灯幢幢,此情此景与回忆时的温馨甜蜜形成强烈的反差,使词人孤寂落寞的身影愈加凄凉。在这里,夜雨孤灯的时空场景所烘托的悲凉气氛与词人的情感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契合,故而能够唤起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凉与哀愁、矛盾与无奈,引发对悲剧人生的幽怨与叹息。又如:
忆江南 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6]P343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中的“檠”即指灯架或烛台。词人夜宿双林禅院为亡妻守灵,寄托哀思。曾经比翼连枝你侬我侬,如今只剩下“我”孑然一身与孤灯相依为命。奏起哀乐,诵念佛经,为你超度亡灵,愿你在来世获得幸福。而我只愿独守禅院,守望着你。“我”的心早已化为灰烬随你而去,“我”只求麻醉于与你的回忆中不复醒来。院外寒雨淅沥,秋风萧萧,一派肃杀,恰似词人的心境,充满了凄苦哀怨之情和对人生深深的幻灭感。
灯烛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记录着人们丰富的夜间生活,寄托着人们独特的情感体验。纳兰性德引灯烛意象入词,使灯烛除了具有照明功能外,还是词人内心情感世界的载体与依托。
(一)婚姻爱情的痛苦体验
纳兰性德是一个天生的情种,爱情是他诗词创作的一大源泉。1674年,二十岁的纳兰取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成婚后,二人伉俪情深、琴瑟和谐。但是仅三年,卢氏便因产后受寒而亡,这给纳兰性德以沉重的打击,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尽管后来继娶官氏,又有侧室颜氏陪伴,但他始终无法从亡妻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通过一首首悼亡词排遣内心的忧愁与孤苦。
金缕曲
生怕芳樽满。到更深、迷离醉影,残灯相伴。依旧回廊新月在,不定竹声撩乱。问愁与、春宵长短。人比疏花还寂寞,任红蕤、落尽应难管。向梦里,问低唤。
此情拟倩东风换。奈吹来、余香病酒,旋添一半。惜别江郎浑易瘦,更着轻寒轻暖。忆絮语、纵横茗。滴滴西窗红蜡泪,那时肠、早为而今断。任角枕,倚孤馆。[6]P113
这首词抒发的是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与悼念。微弱的烛光映照着词人迷离的醉影,它也曾见证过这对夫妻缠绵悱恻的闺房情趣,而如今睹物思人,物是人非。房屋空荡荡的,只有一盏孤灯相伴。灯是孤独的,花是寂寞的,但比孤灯疏花更凄凉的是词人冰冷孤寂的心。借酒消愁,期望在醉生梦死中减轻痛苦,在梦中重拾旧日的美好时光,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爱妻已逝,好梦难留。然而纵然是天人相隔,但情谊不减,离恨绵长。西窗的烛泪何尝不是词人自己在流泪,在滴血?正所谓 “蜡炬成灰泪始干”,灯烛悲剧的一生何尝不是词人不幸婚姻与执着爱情的真实写照?
眼儿媚 中元夜有感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6]P132
中元节这一天,僧寺作盂兰盆会,即祭祀亡故亲人民俗活动。词人在这一天抄佛经,放荷灯,为亡妻祈福,并祈求来世再共结连理,重续前缘。点点荷灯寄托着词人对亡妻全部深情。一句“西风不管”与词人的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足见词人内心的孤独凄清之情无人知晓、无处排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唯有几点荷灯成为词人温存的幻想与精神的慰藉。
纳兰性德的婚姻爱情是痛苦的不幸的,灯烛作为词人往昔美好爱情生活的见证、触景伤怀的媒介以及当下精神颓废内心凄苦的慰藉,承载着词人在爱情婚姻中各种复杂微妙、难以言说的思想情感。通过灯烛意象,词人的凄凉、哀伤、孤独、落寞、无奈、悔恨和憧憬都更加含蓄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不禁为之动容、落泪。
(二)家园意识的归附
中国是农耕文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孕育了人们安土重迁的民族意识,这种对群体、家园、故乡的认同与归依,是特定文化环境下人们价值取向的自然流露。因而,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常常发出“人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当夜幕降临,烛光渐暖,这一温馨静谧的时刻,极易让羁旅漂泊的游子产生一种对故乡对亲人的归依感,因而灯烛意象便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情感寄托。
纳兰性德是武官出身,被授予三等侍卫,后循进一等。这是一个枯燥无聊、鞍马劳顿、没有人身自由的苦差事。时常的扈从伴驾、出塞远征让他与亲朋好友聚少离多,饱尝离别相思之苦,这在他的边塞诗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一络索》)[6]P127
行人莫话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采桑子·居庸关》)[6]P356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6]P141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于中好》)[6]P225
夜晚,喧嚣归于平静,卸下沉重的皮囊,借着温暖的烛火,词人开始寻找精神的归宿。他有时幻想着久别重逢后与亲人灯下絮语的场景;有时借着微光顾影自怜、暗自神伤;有时在烛光里追忆甜蜜的爱情生活;有时借灯烛遥寄对亲朋好友的离愁相思。灯烛意象的婉约含蓄使纳兰性德的边塞诗与传统意义上的边塞诗相比少了几分豪迈多了几分悲壮,少了几分壮志添了几许悲情。这恰是中国古典诗歌温柔敦厚风格的体现。在烛光的笼罩下,自然风物、建筑景观也都抹上了一层淡淡的苍凉,而灯烛的悲剧性的生命历程与词人感伤的心境极易产生共鸣,因而词人触景生情,通过灯烛侧面抒写自己的苦闷相思,排遣内心的孤独忧愁。从文人的心理角度分析,羁旅奔波了一整天后,夜间的荧荧灯火作为温暖氛围的营造者和昔日美好生活的见证者,总能唤起人们温馨甜蜜的记忆,给予人心灵的安抚与慰藉。在此里,灯烛意象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更是对精神家园的归附。
(三)真挚友谊的见证
纳兰性德虽为一介贵胄公子,但在交友上,他不以门第身份论人,不慕虚荣,倾尽真心。他对达官显贵的热捧不屑一顾,对附庸风雅、虚情假意之人嗤之以鼻。他的好友如顾贞观、陈维崧、朱彝尊、严绳孙等人都是江南布衣才子、汉族落拓文人。纳兰性德仰慕他们的才华学识,钦佩他们的人格气节,也常常为他们在社会上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打抱不平。纳兰府中有一个渌水亭,纳兰性德常常邀请汉族文人在此相聚一堂、吟诗酬酢,风流雅韵可见一斑。渌水亭也因此成为满汉文化交流的象征。
纳兰性德的友情词字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词中的灯烛意象同样也是词人与好友真挚友谊的见证。
可忆柴门深闭,玉绳低、剪灯夜语。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6]P339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清平乐·忆梁汾》)[6]P192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6]P230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6]P246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曾与朋友剪烛西窗,互通款曲,这份友谊如同夜间的烛光般温暖。但无奈聚少离多,离别后的灯烛在词人眼中不复昔日的光彩,而是变得残败、凄凉。夜雨烛光下,回忆起与友人谈诗论词的畅快画面,惦念着友人已经走到何方,慨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与命运的变幻无常,甚是感伤,不禁泪眼模糊。烛光明灭,夜阑灯残,映照着词人孤单落寞的身影,流露出离愁别绪的凄苦,展现出沉郁哀怨的人生体验,更见证了一段段高山流水般真挚纯洁的友情。正如纳兰性德在他的《金缕曲 寄梁汾》中写道:“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这份友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了阶级、门第、民族,甚至超越了生命,这种平等、无私、宽厚、至情至性的友情无不令后世羡慕赞叹。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的统一体,是诗词创作与品鉴关键。灯烛意象是纳兰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寄寓着词人复杂微妙的情感体验。在纳兰词中少有体现蜡烛在光明与希望、温馨与愉悦等方面积极的象征意义,而是较多的通过蜡烛悲剧性的命运来抒发自己婚姻爱情的不幸、思亲念家的苦闷以及聚散离合的无奈,字字泣血、句句含泪,形成了其诗歌特有的哀感顽艳、自然真切的词风,充满了词人对生活的失落感与幻灭感,让人不忍卒读。而纳兰词中对灯烛残缺形态描绘与夜雨孤灯时空场景的营造,更增添了诗歌凄婉感伤的审美意蕴。他的词连同他的情穿越历史时空,让三百多年后的我们依然能隐约感知到他的温度,不仅为之动容慨叹,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这是纳兰性德及其词作的魅力所在,也是他对于现代人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 周振甫.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全唐诗第3册[M].安徽:黄山书社,1999.
[4] 戴文进.戴叔伦诗文集笺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 周振甫.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唐宋全词第1册[M]. 安徽:黄山书社,1999.
[6] 纳兰性德(撰)赵秀亭 冯统一(笺校).饮水词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10.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ndles in Nalan Xingde's Poems
LI Si-yuan
(School of Graduate in Zhuha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519000,China)
Abstract:Images, including objects and feelings, are the key to poetry. Candles are the usual image in the classical poetry of China, which mean the worship of the sun and the fire in ancient society. With time goes by, candles have more meanings, such in Nalan Xingde’s poems,which symbolizes the complex emotions in the particular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In Nalan Xingde’s poems, it is unusual for us to see the positive meanings of candles; instead, the poet prefers to use the misshapen form of the candle or to create a negative atmosphere in a rainy night to express the sad feelings, whi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ree sides: the tragedy of marriage, the missing of the hometown, and the pure friendship between friends. With the sentimental candles, Nalan Xingde’s poems have the unique sensible and pure meanings, which are the charm of his poems.
Key words:Nalan Xingde’s poems; candles; image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63(2016)03-0018-07
收稿日期:2016-03-25
作者简介:李思园(1992-),女,河北秦皇岛人,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