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旬万寿盛典图》看乾隆时期清宫的戏曲活动
——以避暑山庄清音阁为例

2016-03-15 12:39王建楠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北承德067000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戏曲活动

王 颖 杜 鹃 王建楠(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北 承德 067000)



从《八旬万寿盛典图》看乾隆时期清宫的戏曲活动
——以避暑山庄清音阁为例

王 颖 杜 鹃 王建楠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戏曲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皇家对戏曲的注重,实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随着乾隆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和政治上的需要,避暑山庄进入了它的极盛时期。福寿园清音阁戏台的营建,直接决定着避暑山庄的戏曲活动。避暑山庄清音阁戏台与类似戏台不同,它更富有满、汉、蒙民族艺术与宫廷戏曲艺术相融合的特色。避暑山庄清音阁的营造原因及当年的戏曲活动,不仅为探索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史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同时对研究宫廷戏曲与民间戏曲的交流与融汇,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清音阁;戏曲;活动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大学士阿桂等74人开始奉旨编纂《八旬万寿盛典图》记录乾隆皇帝八旬生日庆典时的盛况,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十月全书编纂完毕。全书分为八部分:其中卷78至卷88为《八旬万寿盛典图》[1],共211幅木版刻画图。《八旬万寿盛典图》是一部对清代宫廷庆典活动和戏剧演出场面记录较为详细的图画,它内容丰富,形象直观,镌刻精良,线条流畅,是一部是十分难得的画图史料。《八旬万寿盛典图》木刻版画图再现了当年京城圆明园与西华门之间的戏曲演出场面,其中所有的剧目都曾在避暑山庄清音阁、木兰围场演出过。经查阅清代宫廷戏曲史料,对照《八旬万寿盛典图》,求教满族文艺工作先辈,可以肯定《八旬万寿盛典图》木刻版画所描绘内容翔实,是对清代宫廷戏曲及满族艺术形式的生动展示。本文通过对清宫戏剧史料与《八旬万寿盛典图》木刻版画对照研究,挖掘宫廷戏曲活动的史料价值。

一、避暑山庄的戏台

清代为了满足皇帝休闲消遣的需要,凡是皇帝经常出入的皇宫、行宫苑囿,都建有各种类型和功能的戏台,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室内小戏台、单层戏台和三层楼阁式大戏楼。

室内小戏台:结构比较简单,多在室内搭建,一般两三米见方,台面较地面仅略高数寸,且与帝后居住寝宫较近。避暑山庄的室内小戏台建在宫殿区的“云山胜地”处,位于楼下西间,长宽仅丈余。上层的楼板就是戏台的台顶,上无顶盖。所演多为宴戏,花唱、曲艺等,看戏主要是居住在后寝的帝后嫔妃等少数人。

单层楼戏台:规模略大,建在一个台基上,台基一般高度为1米左右。如康熙年间建造,坐落在苑景区如意洲延薰山馆东面“浮片玉”戏台,是一座重檐歇山的单层戏楼,由门殿、戏台、看戏楼、彩廊组成一个方院。台高0.78米,面宽7.80米,进深5.94米,整个戏楼以12根明柱支撑,台口4根,两侧各4根;舞台三面有46厘米高的小围栏。康熙题额“一片云”。舞台上下门通往五间扮戏房,对面是观戏的阅台。在康熙时期,逢年过节,过生日,凡有大型庆祝活动,都在这里演戏。乾隆题“浮片玉”,并将其列为乾隆36景之一。乾隆年间建起了清音阁大戏楼以后,这里就变成了中等戏台了。除帝后嫔妃在此看戏而外,只有近支的王爷、福晋才有幸在此同看。

三层楼阁式大戏楼:清宫三层大戏楼的构造独特,主要建有三层楼阁,从上到下分别被称为福台、禄台和寿台。底层寿台的后部还有一个二层台,名为仙楼,演出可以在多重台面上进行表现复杂的场景。北京故宫的畅音阁大戏楼、颐和园的德和园戏楼、圆明园的清音阁、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大戏楼,被誉为清代“崇台三层”的四大戏楼。这四座大戏楼内部结构相似,但也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避暑山庄的清音阁戏楼,建造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坐落在松鹤斋之东的东宫景区内。清音阁是一座“三层楼式”大戏台,它坐南朝北,平面呈“吉”字形,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每层上有檐有台,最上层是“福台”、中层是“禄台”、下层是“寿台”,取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意。下层台高约1.60米,台面宽三间,16.69米,进深三间,14.45米,近似方形。各层檐下都有乾隆帝题写的匾额,上层为“清音阁”,中层为“云山韶濩”,下层为“响叶钧天”。“韶濩”是专指宫廷音乐曲,“响叶”是指民间小令。乾隆帝题写的这两幅匾额,充分代表了他希望宫廷音乐和民间戏剧相互融合的愿望。清音阁舞台的天棚上设有天井,寿台的台板下有地井。这种带有天井、地井的建筑设施,不仅使演出的音响效果良好,还可以有效地使用各种砌末,是清宫专供演“九九大庆”及“连台本戏”之类大戏的戏台。

清音阁对面是福寿园,它五楹两层,左右有重层长廊,与清音阁南的三层楼相连。福寿园是庆赉燕飨时皇帝自己起坐的地方,楼上高挂珠帘是后妃看戏的地方,两厢重层长廊用来招待外国使节和少族民族王公大臣。乾隆年间,每逢重大庆典,都先在澹泊敬诚殿内举行隆重仪式,然后到清音阁赐宴、观戏。看戏的除了皇帝后妃外,有文武官员、外国使臣及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王公、台吉等。乾隆四十五年(1780),朝鲜使团正使朴趾源,参加了在避暑山庄举办的乾隆皇帝七旬万寿庆典。他在日记中记录了清音阁万寿庆典演出情景:“另立戏台于行宫东,楼阁皆重檐,高可建五丈旗,广可容数万人。设撤之际,不相罥碍。台左右木假山,高与阁齐,而琼树瑶林,蒙络其上,剪彩为花,缀珠为菜……歌声皆羽调倍清,而乐律皆高亮”。[2]庆典中恢弘的戏曲演出场面使他钦羡不已。

乾隆朝进士,军机处章京赵翼,曾先后四次扈从乾隆帝木兰秋猎,在避暑山庄清音阁看戏,他在笔记中载:“余尝于热河行宫见之。上秋狝至热河,蒙古诸王皆觐。中秋前二日,为万寿节。是以月之六日,即演大戏。至十五日止,所演戏率用《西游记》《封神传》等小说中神仙鬼怪之类。取其荒幻不经,无所触忌,且可凭空点缀,排引多人,离奇变诡作大观也。戏台阔九筵,凡三层。所扮妖魅,有自上而下者,自下突出者,甚至两厢楼亦作化人居,而跨驼舞马,则庭中亦满焉”。[3]清音阁自建成起,乾隆皇帝每年都要在此举行庆典和观戏活动,这里的戏曲演出与宫廷仪典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剧种、剧目及演出活动

清代初期,宫廷戏剧以昆腔、弋阳腔为主。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八旬万寿节期间,多种地方戏班进京献艺,梆子腔、乱弹、京剧相继传入宫中,以后京剧以绝对优势占据了。

乾隆时期,国力强盛,清宫戏曲活动也达到鼎盛时期。清昭梿《啸亭续录·卷一》载:“乾隆初,纯皇帝以海内升平,命张文敏制诸院本进呈,以备乐部演习,凡各节令皆奏演。其时典故如屈子竞渡,子安题阁诸事,无不谱入,谓之月令承应。其于内庭诸喜庆事,奏演祥征瑞应者,谓之‘法宫雅奏’。其于万寿节前后奏演群仙神道添筹锡禧,以及黄童白叟含哺鼓腹者,谓之‘九九大庆’”。[4]这些承应戏在乾隆年间是由宫中乐部所属的演戏机构—“和声署”的演员承应演出。

1950年北京“清宫廷戏曲史料实物展览会”[5]所记,避暑山庄清音阁上演的剧目概括开列:“法宫雅奏”戏目:“开场承应”戏目共46出,“月令承应”戏目共63出,“承应大戏”戏目40多出。“九九大庆”戏目:“承应宴戏”戏目有20几出。“承应寿戏”戏目共20多出,“承应灯戏”戏目20多出。“5本大戏”共1063出,由于“5本大戏”是用昆腔套曲结构谱成,承德老艺人皆称它为“套曲大戏”。

连台本大戏。清宫连台本大戏有《升平宝筏》《劝善金科》《鼎峙春秋》《昭代箫韶》和《忠义璇图》5部,均为昆山腔、弋阳腔。此戏在紫禁城或避暑山庄清音阁演出,使用三层大戏台,角色之多,场面大,需要制作精良的砌末、戏衣等,是一般的民族传统剧目无法比拟的。连台本大戏故事完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其突出的特点是“长”。避暑山庄清音阁在乾隆至咸丰时期成为这些剧目重要演出场所。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115画图,连台本戏《升平宝筏》演出的选场。《升平宝筏》是张照按《西游记》改编的连台大戏,有10本,每本24出,计240出,清初到清中叶的宫廷戏曲舞台上曾多次上演,是宫中比较受欢迎的戏。这台连本大戏,在三层大戏楼演出时,舞台带有天上、地下的很多特技效果,所使用的演职人员就更多。扈从文臣赵翼曾在避暑山庄清音阁看《升平宝筏》的演出并记载:“至唐玄奘雷音寺取经之日,如来上殿,伽叶、罗汉、辟支、声闻,高下分九层,列坐几千人,而台仍绰有余地”。[3]

朝鲜使臣柳得恭在观看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升平宝筏》的演出之后,写了一首《圆明园扮戏》诗:“督抚分供结彩钱,中堂祝献万斯年。一旬演出《西游记》,完了《升平宝筏》筵”。[6]诗中洋溢的赞誉之意也是溢于言表的。从清人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作为清代宫廷演戏高潮时期,《升平宝筏》在避暑山庄清音阁的演出,场面气势十分盛大。

清宫承应戏。据现有清宫保存剧目,“内廷演剧大致可分为观赏戏和仪典戏”。[7]为了适应逐渐增多的各种仪典的需求,乾隆年间,张照等人奉旨撰写并修改了前朝大量的宫廷戏剧本,着重编写了一些与年节、时令、喜庆活动内容有关的剧目,为内廷的演出树立了规范。从此各节令及喜庆活动,都有内容相关的剧目演出,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8,110画图,清宫承应寿戏《八方向化》就是代表作之一。这出大戏要有几百名演员。图中所绘演员扮演各民族的觐见者和贡使者,从舞台前排照的文字中可看出,前三位行大礼者,是安南国王阮光平、朝鲜特使柳得恭、缅甸国王御使。南掌(老挝)使者于后。引领陪同行礼者为王公、大臣、八旗都统、军机侍卫等。皇帝乘金顶大轿,由御前侍卫引领宗室亲王护驾徐徐向前。御道两侧八旗族众、地方文武官员,喇嘛僧众,夹道跪伏恭祝“万寿”。在这类戏剧中,演剧的内容与形式,大多写周边国家派使臣前来朝贡,众仙朝贺万寿,必然要以展示大清国的实力,体现“国威”为目的。使得万寿戏的演出风格呈现出排场浩大,场面隆重、华丽的特点。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朝鲜、琉球、安南、巴勒布(尼泊尔)等使节到避暑山庄为乾隆祝寿。庆寿活动从热河行宫开始,中经圆明园,最后在北京的紫禁城落幕。使臣阮光平到热河避暑山庄祝贺乾隆八十寿辰,“班次亲王下,郡王上,赐御制诗章,受冠带归”,[8]七月十一日,安南使团在避暑山庄,以臣藩之仪拜见乾隆皇帝,乾隆帝写《安南国王阮光平至避暑山庄陛见诗以赐之》。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48画图《平安如意》也是宫廷承应大戏之一,画面只描绘了群舞中的一个选段画面。舞台呈“五代登荣”,含有颂扬皇室五代兴旺之意,把“恭祝皇帝万寿节”的祝词设计为照壁,通过群舞的宝瓶和瓶里所插如意仙草点明主题—平安如意。这种承应大戏内容多以祝颂皇帝,喜庆升平,演奏祥瑞为主。结合传统戏曲多变的大舞台,从歌、舞、乐相结合的艺术处理,促进了民族舞蹈的发展。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103画图《群仙拱护》,为宫廷的承应寿戏。从清宫戏剧资料看,这是一出昆腔套曲大戏。寿戏的内容,多为神仙佛道,人臣仕吏为皇帝祝寿赐福,有时千余名各类不同角色的演员,同时到三层大戏台进行表演。舞台对联揭示了戏的内容“碧海献蟠桃群仙拱护,云璈奏金阙大地宣昭”。八音见谐,含着“普天同庆”的意思。图中记述的演出格调,是当时梆子、晋腔中特有乐器之一。可以肯定,这是民间“蒙旗18班”的戏曲演出实况,乾隆八十寿辰是在避暑山庄度过的,而图中却绘成是北京,说明已过了寿辰,这是皇帝回銮,从避暑山庄回到京都的仪式场景。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116画《霓裳献舞》是一出“中秋节令”戏。每年农历八月十三日,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此戏也是每年“万寿节”必演的戏目之一。这些戏节令内容,一般情节简单,根据节令内容载歌载舞,唱词多由诗词敷衍而成。

清宫的演剧活动,兼容了汉族、藏族、蒙古族。满族等宗教节日,并规定在这些宗教节日里,要有相应的“献戏”表演,这与清政府采取的从宜从俗,怀柔政策有关,目的是维持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清帝为怀柔蒙古西藏计,已特尊重其教,宫中园内多有喇嘛庙之建设,故于宗之诞日,更有献戏之事,在乾嘉时皆常行之。”[9]清宫的承应戏在节日演剧中将宗教节日、民俗纳入进来。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121画图《喇嘛僧众祝寿》,画面的碑文写《喇嘛干众在此恭行万寿礼》,说明这是佛教界的队伍僧众只须以作“法事”颂经祝寿。当时在承德的喇嘛多是藏、蒙族人,其文艺形式有布踏、藏戏。布踏跳而舞,没有唱词。藏戏有白有唱有舞,表演故事中有人物情节。当时藏、蒙民族都有戏剧,他们不仅在本族聚居区活动,而且能在内地演出并为当时国家庆典助兴。

康熙、乾隆朝清帝曾多次出巡,到围场木兰秋狝,“按清当鼎盛之际,高仁二宗,岁于隔年必有木兰巡狩之事,此承应则于猎罢赐宴、从猎诸臣及蒙古王公时用之”。[9]于是相应有“大驾还宫承应”“迎銮承应”“行辛翰苑承应”和“行围承应”剧目。《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8,1画图《神霄清跸》为大驾还宫承应戏,是宫廷昆腔套曲大戏之一,画面显示楹联为“风云谐律吕,山海圣佛航”剧名即是它的内容。“按行围得瑞系高宗时巡狩木兰所撰承应专戏,每遇清帝至日蒙古诸王及西南所降各酋长皆觐,帝乃张设围场自行走射,所以威远人也”[9]。事实上,乾隆时期的“木兰秋狝”活动的意义不止是“讲武绥远”“不忘根本”,同时也包含了表达政治礼仪,向藩属和外帮显示上国风采和威仪的内容。

各“承应戏目”“轴戏戏目”和各声腔的剧种,自康乾至咸丰年间是热河避暑山庄清音阁先后经常上演的戏目。清音阁所上演的一切剧目,都必须由南府-和升署-升平署的专门笔吏,用楷书清写出“安殿本”即皇帝看戏用的本。“公用本”即文学,演出依据本。“串头本”即台词、动作用曲等。“排场本”,类似场记清本,即舞台调度,场面处理,特技(砌末)处理。此外有“袍带本”注明声腔戏目,角色扮相、服装,民间外班来清音阁献戏也必须清抄以上几种戏本,呈乐部直达御前审定,方可上演,开戏时间,宫中演戏的时间,据升平署“日记档”所载,“差不多总是卯正或辰初(即(早六至七点)开戏,未正或申正(下午三点至四点)散戏”。[10]中间有时皇帝赐食,赏赐满、汉、蒙等王公大臣,还要以乐舞相伴。

三、节目丰富多彩,民族文艺交流融合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勇敢坚强、能歌善舞的民族。康熙、乾隆皇帝都是熟知音律的文化艺术爱好者。因此,他们不仅重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还非常重视发展各民族的音乐文化。

清康、乾时期,承德成为清代的夏都。清朝皇帝有半年的时间在这里处理朝政和接见外国使节,避暑山庄成为兼具理朝听政、休息娱乐之用的宫苑。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避暑山庄,“其后高宗秋狝悉先驻跸于此。秋狝例以八月,而高宗生辰亦适八月,故其庆祝万寿时,在行宫举行,宫内之有南府行署,并繁有大戏,实肇端于是”。[9]避暑山庄亦有清廷南府的派出机构—南府行署,职掌着皇帝例行到避暑山庄理政期间的文化生活的安排,以及皇家乐器,戏装与砌末的保管。

清帝乾隆在位及做太皇的六十几年多年间,来避暑山庄52次之多,自乾隆十六年(1751)在避暑山庄过万寿节。因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木兰秋狝,在山庄过万寿节几成定制。在祝寿活动中,以澹泊敬诚殿行庆贺礼最为庄严,万树园的大蒙古包宴最有特色,清音阁演大戏最热闹。

乾隆五十五年(1790),农历八月十三日,内务府在避暑山庄德汇门外中堂府左侧街道旁搭起了五脊八檐的“清音亭”,整个热河街花团锦簇。“热河的宗人及八旗显贵子弟中的音乐爱好者争相加入到运玄的音乐会,‘普天同庆韶音会’就此诞生。之后《感皇恩》和《天下同》两首乐曲迅速传遍了热河和直隶各地。从此,热河一带都称宗人世子们的音乐会为‘清音会’”。[11]在此影响下,在满族聚居的城乡、营地,各民族的音乐活动形成了一个高潮。

“万寿节”为当时国家盛大的庆典。各旗盟的满族音乐此时争相竞技,以显示各自的民族音乐。《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12画图呈现满族清音会演出场景,画图中描绘即为一支较完备的乐队,四弦手的演奏充满激情,全神贯注地提把、送弓,俯身注视着笛手合韵地吹奏,这是一台充满浓郁满族特色的坐唱戏曲。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40画图是满族民众正在欣赏八角鼓演唱。八角鼓演唱是满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八角鼓是由于手鼓的外框呈八角形而得名。乾隆年间,在八旗军队中和满族聚居地广泛流传着八角鼓,渐渐发展成为一种完善的坐唱曲艺形式。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71画图表现清宫承应戏《群芳献舞》选场,表演中舞蹈多来自满族女童清音。节目表演重点放在“笙管齐鸣,轻歌慢舞”上。“女童清音是自靺鞨、渤海自金代女真人流行的一种古代乐舞”。[12]这种满族女子的乐舞技艺,清代乾隆朝以前的几代皇帝,都曾特别赞赏,并命舞生们整理传习,作为满族先民保留的“软舞”传承发扬。把传统乐舞吸收到大戏中,更突出了民族特色。图中场上八位唐代装束女子,七名手持乐器正在演奏,一名盛装贵妇,随乐做独舞起发身式。称“茶茶妞式”,系女真语名称。女真人称少女为“茶茶”,相当于汉族少女为“妞妞”。“女童清音乐是满族先人保留的古代程式,经满族人用本族乐舞文化特点。加以丰富发展,成为满族传统乐舞”。[12]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92画图描绘的是满族乌喇吉咪喇中最著名的剧目《鸢飞鱼跃》演出场面。乌喇吉咪喇原是今吉林省满族船民的一种水上游艺形式,俗称龙舟水戏。乌喇吉咪喇约形成于金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戏剧形式也在不断完善。把龙舟安装上船楼,竖起罗伞师旗,由满人任龙舟标镇和操鲁,水手们扮成古代水军,各持兵刃、船浆,在湖区或自然水域,划定出一定的表演赛区,双方乘舟对战。它既是水上一种文体性活动,又属于军事性的表演。这种活动有打击乐和“铙歌乐”伴奏助兴,场面激越壮观。尤其乾隆朝,每逢庆典,木兰秋狝、万寿节等在避暑山庄内的湖区,都有这种表演形式,通过“龙飞凤舞,鸢飞鱼跃”意境,颂祝皇帝“文治圣德”。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26画图是清音子弟书。此画图是在满、蒙、汉三军镶蓝旗祝寿队列之中,在郊外设清音亭演唱满族清音子弟书的情景。清音子弟书是乾隆朝北京,承德一带满洲八旗子弟,在民族文化融汇发展的情况下,吸收古代说书弹词等曲艺形式,结合满族本身的连厢、道瓦喇等形式,创造发展成的一种民族曲艺。“清音子弟书在曲调上分东城、西城两个派别。曲目内容多是明清小说、戏曲故事等”。[12]图中是三人演唱,一人以三弦伴奏,一人居中似打板,一人居侧似是演唱。由此我们见到了清音子弟书早期演出的形象资料。

乾隆年间,“国家奄旬万方,蒙古全部编名典属,皆藩卫也,志热河藩卫尽51旗”。[13]漠南蒙古49旗及巴林、奈曼、土默特等王府效法朝宫,搭聘戏班,竟多达18班,即承德人所说的“蒙旗18班”。每次皇帝北巡住跸,有幸到热河御前献艺。

“蒙族18班”,艺伶大部分是民间班社的成员,有的是选招蒙、汉艺伶入班,通称“旗班”,清宫称“王府班”。其中最有名的是土默特旗的“庆和”梆子腔班、巴林左旗的“双盛”梆子、喀喇沁旗“三义”晋腔梆子班,这3个戏班艺伶们多会百戏,如魔术、走丝、舞剑、跳索、跳索、喷云降雨等。乾隆二十一年以后,每年要到避暑山庄清音阁,一片云、万树园演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祝贺乾隆皇帝七旬万寿节献戏,演出了梆子腔《砂痣》和《罗汉渡海》等大戏,从此又有秦腔、晋剧剧种流入宫中,这不仅使民间剧目、剧种入宫中,同时也把宫中的剧目、剧种带到了民间。

《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85、86画图是宫廷百戏演出的场景,为皇帝寿辰普天同庆。从画图中所见,堂棹右侧乐手击小罗,堂棹左侧又一乐手敲小钹,很难看出它的弦乐安排在哪,用什么声腔演唱,有待考证。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是蒙古王府戏班社在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北京等地的活动达到高潮时期,戏班社的演出促进了民间戏曲与宫廷戏剧的交流。

清音阁的戏曲活动,不仅是以上各剧种,还有大量的民间戏曲。在清代笔记,诗文,起居注中,外国文日记等文献中,都可以见到有关“火戏”“木偶戏”“幻戏”“百戏”“什榜乐”演出的记载。《八旬万寿盛典图》卷77,85画图,呈现了蒙古王府班社的百戏演出的场景,上场的演员四人皆童子打扮,三部铁环意味着吉祥,他们在表演“转身平吊”“顶脐勾悬”等百戏传统节目。

乾隆朝处于有清一代政治、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以避暑山庄清音阁三层大戏台为中心的戏曲演出活动,从演出形式、艺术类别来看,足以说明清乾隆时期宫廷戏曲活动完全去掉了案头文学戏剧欣赏的痕迹,以全新的文化走向表演艺术天地。通过民间蒙古王府戏班献戏,秦腔、梆子、百戏登台,及宫廷的昆腔大戏的演出,实现了各民族、各剧种、不同艺术风格的直接交流。在这些活动中,避暑山庄清音阁戏台与类似戏台不同,它更富有满、汉、蒙民族艺术与宫廷戏曲艺术相融合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突破了所谓“花”“雅”之分,在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朴趾源著.热河日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3](清)赵翼著.檐曝杂记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清)清昭槤著.啸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5]承德戏曲资料汇编[J].承德:内部交流资料,1986.

[6](朝)柳得恭著.<滦阳录>卷二[A].<辽海丛书>第十册[C].辽海书社,1931—1934.

[7]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戏史话[M].北京: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8](清)赵尔巽撰.清史稿卷527·属国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6.

[9]王芷章编.清升平署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朱家溍著.清代内廷演剧情况杂谈[J].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2).

[11]白晓颖著.濡水涵韵:避暑山庄文化中的承德清音阁[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12]王枚罡著.乾隆艺苑揽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

[13](清)和珅,梁国治编.钦定热河志·藩卫[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Learning Opera Activities in the Qing Court during Qianlong's Reign through Baxun Wanshou Shengdiantu:Taking Qingyin Pavilion in the Mountain Resort as an Example

WANG Ying, DU Juan, WANG Jian-nan
(Library,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e, Hebei 067000, China)

Abstract:Opera art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ulture. The imperial family of Qing Dynasty paid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opera, which in fact shows their re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during Qianlong’s reign,plus the need in politics, the Mountain Resort entered its heyday. The construction of Qingyin Pavilion opera stage in Fu Shou Yuan directly determined the opera activities in the Mountain Resort. Qingyin Pavilion opera stage in the Mountain Resort has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other similar opera stages, with a combination of Han, Mongolian and Manchu cultures and the imperial opera arts. The reason to build Qingyin Pavilion opera stage in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the opera activities held in it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our opera arts history; meanwhile, they have a historical valu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 for the study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fusion of imperial opera arts and folk opera arts.

Key words:Qingyin Pavilion; opera; activities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63(2016)03-0007-06

收稿日期:2016-3-21

作者简介:王颖(1959-),女,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杜鹃(1971-),女,河北丰宁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文献服务。

猜你喜欢
戏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