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硕
爱孩子,就给他丰富的世界
——给邹文博老师的一封信
邹硕
亲爱的邹文博老师:
你好!
你组织的校园科技节真是丰富,纸飞机比赛、纸桥承重比赛、鸡蛋碰地球装置比赛、DI即时挑战赛、科普知识抢答赛……让每个孩子都玩嗨了。走在校园里,听着孩子们一边走一边讨论科学的话题,兴奋劲儿溢于言表,我要是插不上两句,都不好意思说我教过科学。
这段时间学校陆续开展学科节,包括体育运动会、数学智力运动会、英语口语大海选、美术童画童梦比赛、班级合唱比赛、小小程序员展示、创意课程表制作活动、心理活动抱抱节……各科老师,各显神通,为全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为什么要在国家课程之外做这么多的活动?为什么不把学习成绩当成学生的命根?为什么徒增老师的工作量来做与绩效考核无关的工作?
绘画有绘画的语汇,音乐有音乐的表达,科学原理背后有情绪,肌肉运动的节奏有松紧……我们要尽力让孩子去探索更宽广的精神活动领域,培养更宽广的视野和胸襟。而不是把社会上那一套“投资成本效益分析”的僵固心态带到教育中来,让孩子懵懵懂懂地去上补习班,把他们的心灵紧密地封死在特定的狭隘角落里,用艰难的课程去捆绑他们,让他们没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看到更宽广的世界。
相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眼光,我们确实做了很多不识时务的事情。
可我相信,你一定理解我。我们都不希望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有耳朵,却不能聆听;有眼睛,却不能观看;有嘴巴,却不会说话。所有的人都在爱他们,所有的人都在牺牲自己成全他们。可是,这种爱是他们想要的吗?是他们需要的吗?
爱孩子,就给他丰富的世界。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教育唯一的目的。同样重要,甚至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更多尝试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在大人硬邦邦的规矩和期望之外,探索一些未来可能会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带孩子到草地上打个滚,到山上溯溪流,到城市看建筑,去海边抓沙蟹,他们可以疯了似地玩一整天都不想回家。这样长大的孩子是充满好奇心的,也更容易投入一件事情。兴趣愈广的人,他未来的一生愈亮丽、愈敞阔。
我看到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因为错过了比赛时间在哭鼻子,你不断地安慰他,样子很着急。其实在学校活动中,孩子常会犯错,犯错也是一种有意义的体验,可以使他更深刻地在和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学得更宽广的知识,你大可不必过于介怀。
刘铁芳教授说,衡量教育的好坏有两个基本维度,第一看它是不是从基础形式上充满爱的激励,第二是从实践内容上是否具有丰富性。仅有爱是不够的,在爱中必须开启丰富性。如果说爱成就积极的交往,激发生命的活力,孕育生命的温度,丰富性就是显现开阔的思维空间,敞亮儿童的理智视野。
昨天傍晚,儿子说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公交车司机。我笑了,他的理想从学校保安、到厨师、到公交车司机,视野算是一步步扩展了。于是,我说做公交车司机很好,因为他们的责任重大,负责一车人的安全和出行。但是,公交车司机可不容易当呢,至少妈妈就当不了,因为妈妈只有C照,你要努力才能考到最高的驾照哦!
文博老弟,不管我们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他的童年是完整的、彩色的、自由的,会玩,会交朋友,懂得礼仪,阳光健康,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在乎什么,将来要做什么——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追求——他们就能给自己独立的人生赋予意义。你说是不是这样?
你问我,科技节表现突出的孩子可以和校长妈妈共进午餐吗?我只想说,荣幸之至!
老姐:邹硕
2016.5.26
(作者单位:长沙市枫树山大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