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认同:新时期校园文化构建的理论思考

2016-03-15 11:58孙铁环
关东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归属感成员校园

孙铁环

大学认同:新时期校园文化构建的理论思考

孙铁环

现代大学所面临的巨型化发展模式、成员间分散与疏离化倾向、传统价值与精神失落等困境是提出大学认同问题的现实背景。本文通过展现大学作为一个具有成员高度认同和归属感的内聚性共同体,结合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以及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治学理念对大学认同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而针对大学认同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建设性地提出了制度化的安排和考虑。

大学认同;高等教育;高校管理体制

作为近代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教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认同(identity)在本意上是指对个人身份的认知与转变的关注。在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看来,认同所表示的是“一个人对于他是谁,以及他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理解”。*汪晖等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90页。认同在内涵和逻辑上体现着个人在态度、信仰、感情、认知和价值等方面,与置身其内的社会或生活共同体之间良性关系的建构,以及个人对于自身和他人本质特征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将这一概念作为一种分析视角可以对具体问题进行现实考察和理论阐释。本文的任务就是从这一逻辑前提出发,探讨大学认同问题的现实背景、意义和制度化安排。

一、大学认同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近代以来,大学具有教学授课、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同,这也体现出大学自身承载着一系列独特的价值和理念。即使人们对大学的价值、理念及目标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仍不乏可以达成共识的认知基础。“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人文主义关怀等至今依旧为传统大学所倡导的精神理念,无一不散发着旧式的象牙塔精神气息。拒斥现实诱惑,不为权势所左右,全心沉醉于繁琐的词章考据、严密的学理推演、客观的分析求证(证实或证伪),不惟为学术界所认同的研究规范,而且也是为整个大学共同体所共同体认的学者风骨、品格和精神风范。而这种学者独立人格的塑就,其底色的铺就无不来自大学的象牙塔精神”。*阎光才:《理解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关系日趋丰富和复杂,大学的价值、理念以及传统的“象牙塔精神”正在经历着严重的异质化挑战。

首先,大学越来越朝向规模化、巨型化方向发展。学科的分化和研究领域的专门化对大学造成的影响之一是大学的组织繁复、人员膨胀以及规模的不断增大。同时,为了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和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公共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往往倾向于推进大学规模化、巨型化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数量既定,但招生名额持续扩大的情形正是这种趋势的现实体现。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将“多元化巨型大学”比作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一些人在城市中失败了;另一些人则上升到城市的上层;大多数人则在许多亚文化群中生活着。比起村庄来,它较少社区感,也较少局限感,比起城镇来,它较少目的感,但达到优越的途径却较多。……多元化巨型大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混乱的地方。”*[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6-27页。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大学成员,在大学这个特殊的场域内不同的经历造成成员之间对大学的感受存有差异:有明确追求并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上层”成员对大学认同程度高;处在亚文化群的成员由于存在感较差,缺乏归属感、荣誉感,对大学的认同感较差,甚至部分成员在大学生活当中的挫败感极易对大学生活产生厌恶感。信仰冲突、生活方式的冲突、学科背景之间的差异对大学的凝聚力和调和力造成了挑战。

其次,大学的合并化趋势面临着实质性分散化和疏离化的问题。不可否认,处于同一区域内的大学彼此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对于实现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学校合并化的浪潮下,“要把原来背景不一、管理理念不同、办学质量与方式不同的两所或几所学校合并在一起管理,在初期必然会产生许多冲突。这些冲突的实质是不同学校文化的冲突”。*孙金鑫:《学校合并——规模与质量的博弈》,《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2期。“合并校”的各组成校区由于往往保留对先前学校的感情和归属感,对合并之后的管理方式和治学理念的“水土不服”产生了一种“我是外来户”的认识,因而在合并后对其他校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隔阂,这集中体现在各校区成员在合并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沿袭原学校的名称来指称自身和其他校区等现象。如果说,学校合并初期所遇到的心理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淡化和减弱的话,各校区在地理位置上分布的不相毗邻造成的空间隔阂却是更难克服的。尤其当“多校区”学校是由两所或多所各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不同学科领域的大学组建而成时,这样的空间隔阂会极大地增加校区之间的隔阂程度。由于合并校的一个特点就是实力强的院校对实力相对弱的院校的合并,导致一种常见现象就是往往来自实力强的院校对被合并成员的歧视,他们往往有种优越感;被合并院校成员有种“被吞并”的认知,由于对原属院校的情感,不易对合并校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摆在合并校面前的不仅是组织结构、人员安排方面的统一,更重要的是怎样在合并之后将成员的情感凝聚在一起,构建一个情感和荣誉共同体。

再次,我国大学的管理方式、组织体系以及制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对传统价值理念的认同障碍。“现代大学越来越突出的科层化倾向表明:学者自治传统正日渐淡化,而行政力量却日益膨胀,并全面渗透到学术领域。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在环境所施与的越来越强大的各种压力面前,大学的行政力量往往是作为环境的代言人出现。在缺少来自学术权威力量牵制的情形之下,大学丧失的不仅是自身的独立立场,更令人不安的是学者的淡泊名利、无私求真和求知的精神也逐渐为浮躁的情绪和功利思想所取代。在被动地适当环境需求过程之中,大学在近期内或许确实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它所付出的代价却是精神的失落、思想的不自由和视野的褊狭”。*阎光才:《理解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各大院校的官僚化倾向对校园治学理念的冲击非常严重,官僚作风对学术精神的冲击导致大学氛围的功欲主义较强,追求真理、思想自由、活泼向上、个性培养在官僚化氛围中被压抑,追逐功利、校园的商业化经营造成一种浮躁的校园环境,学术成就往往不及财富与官职带来的荣誉感强。挫败感使大学成员感到无所适从,美好的校园憧憬与现实差异使成员产生对大学的失落感,迷失在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当中。另外,行政力量膨胀挑战了院校自治,成员的参与意识受挫,在学院中自我定位为附属者,主人翁意识较差,难以对院校产生归属感,对院校取得的成就也缺乏荣誉感。

在这里,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发展和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予以关注,揭示出大学认同被纳入视域并应受到重视的现实背景。大学缺乏认同或者认同在遭受挑战时出现的困境,凸显出大学认同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大学认同的紧迫性。因此,需要基于认同的理念对大学的精神、目的以及制度安排进行建设性地分析与考察,以期对建构创新和协同发展为目标的大学提供助益。

二、对于大学认同意义的分析

在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Turkheim)看来,近代大学(university)一词的拉丁文形式“universitas”的含义“不过是一个具有某种一体性的团体,其实就是一个法团。它和‘societas’、‘consortium’这两个词同义,这些不同的表述经常可以互换使用。……同时,‘universitas’这个词之所以指称法团,并不只是指教师法团。我们发现它也在同样的程度上指各种行业集团,甚至包括任何拥有一定程度一致性和道德一致性的集合,比如由所有基督徒组成的那个整体。……‘学术’这个词最常用的意思,实际上是指在法团的怀抱里培养出来的教育生活”。*[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5-126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是一个具有成员高度认同和归属感的内聚性共同体,当然这只是在规范意义及价值层面上对大学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确实为我们认识大学认同的意义展现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

首先,大学认同为政治社会化的贯彻与实现提供了良性契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关于政治传统或政治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的知识不是生而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就是获取这些知识的一种过程或多种过程”。*[英]戴维·米勒等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6页。大学作为承负着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政治文化得以贯彻和实现的重要媒介和途径。包括教职员和学生在内的大学成员通过对大学价值、理念的体认而共享并继承大学的意义,同时在这样的行为过程中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正是在具有浓厚学术气氛和积极开放、兼容并包精神的大学校园之内,学生通过接受正式、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在对学校进行认同的一系列实践中,形成了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学习并获得了政治共同体成员应具备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方式。这为国家和社会造就、培育出高素质的公民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学校教育巩固和拓展了青少年在家庭早期影响下所形成的政治态度,确立了个体的某种政治价值观以及对政治系统的认识和认同,从而形成较为清晰完整的政治价值取向”。*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41-245页。通过校园政治社会化功能培养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公民精神,在校园中形成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在校园事务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校园中培养主人翁意识,在参与中与校园融为一体。校园事务管理中的参与意识的培养与参与能力的锻炼不仅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大学成员的现代公民精神,对大学成员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的裨益不言自明。

第二,大学认同能够促进多校区学校的实质性融合,并推动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前文已经述及现代大学的多元巨型化发展,以及在这种趋势之下大学各校区之间显现出来的分散化和疏离化特点,这导致了大学传统精神和价值的式微、共同体归属感体认的淡漠以及“合并校”校区间心理隔阂及空间隔阂的难以疏解。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一个充满对大学自身认同的环境中,内聚性自然会克服以上的分散化趋势及隔阂感,这为大学的实质性融合奠定了必不可少的情感支撑和心理基础。同时,在充满认同与归属感的大学中,会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积极进取精神与氛围,而且,这样的精神与氛围只有在学校成员认同大学价值、实践大学宗旨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形成。进一步来说,“大学需要稳定的制度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才能集中精力与时间,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纷繁躁动的社会潜心钻研学问。学生们才能在这样的制度环境所营造的学术圣殿中一心向学”。*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另外,制度环境的构建、建立一种合作机制对于学生合作行为、合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制度环境不仅能够使合并校成员实现真正合作,而且能够使这种合作得以常态化。合作机制能够弥补合并校之间的时空隔阂以及心理隔阂,并在常态化合作当中消弭不同院校之间差异感,不仅实现“合并”更重要的是实现“合作”,在合作中相互认同、在认同中相互合作、在合作中相互提升。因此,认同起到的作用不仅是将不断规模化、巨型化的大学内聚为一个有着实质融合的共同体,同时也推动了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

第三,大学认同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其他理念有机关联。构建机制与理念协同发展的校园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指向。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认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应否认和忽视其他理念与价值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意义。张文显教授认为,构建和谐校园应体现在公正、民主、诚信、认同以及和睦五个方面。*张文显:《公正·民主·诚信·认同·和睦——谈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基础》,《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21期。其中,认同与其他的几个价值相互关联一方面意味着只有当这几个理念和价值同时得到贯彻的时候,大学认同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大学认同可以作为其他价值发挥作用的平台和保证。简单来说,认同是和谐校园价值实现的基础,只有在大学成员对大学有着较强认同和归属感,传承、分享校园共同体的精神和价值,并且思考自身定位与大学关系的情况之下,大学成员才能平等地体现主体性,对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积极地发挥民主精神进行参与。同时,大学认同通过促进大学实质性融合而形成的稳定制度环境也为诚实守信、和睦安定等价值提供了良性氛围。

第四,大学认同有利于高校管理体制与治理模式的创新。正如现今在高校管理体制与治理模式当中存在的亟待改革的不足之处是提出大学认同问题的现实性背景考虑,大学认同的实现过程也要求大学的管理观念、组织体系、策略选择以及治校模式应有相应的跟进和转变。这就为大学实行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实施契机。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并越来越突出的行政科层化倾向,不仅阻碍大学传统精神的发挥,也使大学在面对现实的管理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而认同所具有的内涵和逻辑则要求一种主体性的建构价值,强调心理和情感层面上对于共同体的体认,因此在现实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就要求学校成员对大学相关事务的管理及决策的制定进行广泛的参与。因此,大学认同的贯彻与实施必然会推进大学成员“民主自治、平等协商、认同参与”的治校理念深入人心。不同的主导观念之下会产生不同的治理模式,这也就使改进行政科层化管理体制并促进内生性制度生成与创新成为了可能。

三、推进大学认同贯彻与落实的建议及对策

任何一项制度的背后自然有其理论根据,同时,一种理论或观念只有得到制度性的支持才可能真正得以贯彻和落实。从问题的提出以及意义分析中可以看到大学认同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在现实环境里面真正使之贯彻和落实,则需要对于客观情形和主观价值的考察和洞见,从而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制度化安排。在本文中,制度化安排的含义不仅仅是指组织体系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程序和范例等,而是指含义更为广泛的就对立于观念结构而言的指向实施层面上的现实性考虑和安排。由于认同的内涵与性质所强调的是成员对共同体的一种体认与归属感的内发性生成,而非强制性地对于成员普遍实施的一体化,因此,在这里对于大学认同的制度化安排更侧重抽象、宏观、间接的而非具体、微观、直接的考虑。

首先,贯彻和落实大学认同需要重视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在鲁宾(Julie A. Reuben)看来,“现代人文学科的发展是同人们寻找替代宗教性的道德教育和适应科学的道德中立的努力相联系在一起的”。*阎光才:《整体性坍塌之后》,《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由于自然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教育在本质上对于人的精神层面和道德诉求存在着忽视的倾向,因此可以认为现代高等教育和大学体系中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怀的缺失正是由于对人文社会学科缺乏重视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这样,如果想在大学成员之中培养一种态度、信仰、感情、认知和价值的体系和氛围,激发对大学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那么对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性进行审视并予以重视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在“创新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转变目前在大学当中普遍存在的对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重视程度不均衡或严重顾此失彼的状况,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均衡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何在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时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人文社会学科在促进大学认同方面应起到的积极作用。

其次,贯彻和落实大学认同需要为学校成员之间交流以及参与学校事务提供支持性平台。大学认同作用的展现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如何在短期内消除校园实质性融合的困难和内聚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则是大学面临的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此问题的一个角度是为学校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为成员参与学校事务提供支持性的平台。只有当共同体成员之间进行经常性的交流言说并真正对共同体事务予以关注和参与的时候,这个共同体才能获得来自成员的认同和归属感,才会使“有机关联、共同发展、认同参与”的意义充分展现。对于一个大学来说,要在现阶段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的情况之下积极推动和促进学校成员间基于共享价值和意义的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以及鼓励学校成员对学校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在较高程度和较广范围内展开参与,借鉴其他院校的“学校事务民主恳谈会”经验,探索适合本院校的学校事务决策参与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举行各种跨学院之间的联谊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常态化,让大学成员在这些形式中施展才能、培养个性、实现目标,在参与中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誉感、使命感,提高认同程度。

最后,贯彻和落实大学认同需要认真对待差异性因素。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在《人类的境况》一书中指出:“假如人们没有差别,每个人与现在、过去或未来的人无所区分,他们也就根本无须言说或行动,以使别人理解他们自身”。*[英]迈克尔·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5页。正是个体性与差异性才构筑并揭示了人的主体性。因此,在实现大学认同的制度化、强调认同与和谐价值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到,通过大学成员对大学进行认同以达到和谐校园的建构并不仅仅是对于一致或同一性价值的追求,而是应该充分体现对于个体成员自身差异性的合理尊重。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看来,“追求一致会削弱差异,使得人与人之间失去相互吸引、相互砥砺的基础。反而适度的变化与差别才会创造真正的和谐,就像美好的和声一样”。*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8页。和谐的前提是存在差异,追求“和而不同”,正如一段美丽的乐章是由不同的音符构成。来自不同民族、不同经历和不同信仰的大学群体在学院统一体中各展才能、表达自我个性,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之中营造一种五彩缤纷、活力四射、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这样,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时代环境下,只有一个多元发展、差异互动的校园才能为大学认同预设下可能的起始点,而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

提高大学认同度,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传承大学办学理念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校园巨型化发展背景下,使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信仰甚至不同国籍的大学成员在大学校园这个特殊的场域中汇集,面对大学成员结构异质化,基于现实背景考虑,如何增强学生对大学认同感是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探索促进大学认同感的制度形式,通过制度支持培养大学生自由、平等、博爱的意识,使大学成员更具包容精神和参与意识,并塑造相应的行为模式,在平台中互动,在互动中共赢,在共赢中共荣,在共荣中认同,在差异中追求和谐。

孙铁环(1959-),男,吉林警察学院警体部副教授(长春 130117)

猜你喜欢
归属感成员校园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