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根民
文化生态:透视民国文人魏晋情结的一个重要维度*
贺根民
[提 要]魏晋风流是文化长河中不绝的嗣响,民国文人追慕魏晋六朝,显示传统文化更新的生机与活力。建构贴近民国文化的阐释框架,在国家民族文化情态中重估传统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成为透视民国文人情结的一个重要维度。从民国文人的精神文化生态出发,充分考虑影响文人情结的民国机制,揭示文人情结的民国风范和中国气派。贴近民国文化生态的学术阐释框架,或可成为探索民国文人情结或当下知识分子研究的新的学术生长点。
[关键词]文化生态 魏晋情结 民国文人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国文人的魏晋情结研究”(项目号12YJA751021)、广东省高校人才引进项目“现代文学中的魏晋文化书写和接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文学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文化之流,它自古就有重感悟、尚内敛的审美文化传统,尽管偏重于道德事功的功利追逐往往不自觉地将文学捆绑上政治的战车,而孜孜于独立自得的文化品格又会在经验思维的牵制下促使内省传统潜滋暗长,文学演进因而呈现多向复杂的文化生态。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魏晋六朝文学是民国文人不断点击的话题,追步魏晋艺术精神和心仪人格独立成为民国文人感受和建构旧学新知谱系的重要向度。民主和科学的骀荡春风吹拂,引来价值重估思潮。因缘际会,魏晋六朝的艺术之花在民国的文化天空大面积绽放,包括魏晋六朝在内的传统文化成为民国文人坚守民族文化立场、彰显独立精神的重要凭借。盘活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感应时代跳动的脉搏,民国文人的传统文化情结勾勒了审美现代性的真实镜像。
凡物均有源流,“文化生态”并非当下的发明,它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先的发明权应当归于美国人斯图尔德的名下,1955年他出版了《文化变迁理论》,该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念,在其文化视野之中,文化生态主要侧重发掘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而忽略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其后美国学者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细梳审美现代性的五个侧面: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和后现代主义,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相互渗透的立体层面上探究它们的文化起源,勾勒审美现代性丰富的文化轨迹。1980年代,文化生态学传入中国,给我国社科界注入无限生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对文化传统抱持既因且革的态度,原本就是尊重中华文明独立自足的发展脉络、务实求真的体现。国内影响较大的几部中国文化史著作,大多基于家国同构的宗法体制来阐释中华文化的生成和演变生态,象冯天瑜主编的《中华文化史》就植根于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角度来界定文化生态,在其理论视域里,文化生态既是文化的天然构成,又是各种相互交往的文化团体赖以从事文化生产、文化传播的条件和环境。文化创造主体与文化生态双向同构,在自然场和社会场的相对平衡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文学书写是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统一,1988年夏中义《艺术链》认为文化生态直接关合文学流程的畅通或阻塞,作家创造、读者接受以及专家批评等因素建构了一个有机统一的艺术链,尽管其功能性链式流程略显简洁,但也彼此影响、环环相扣,蕴含生命质感。艺术链的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职是之故,艺术链畅通与否已成为衡量文学生态的重要美学尺度。文学生态是探求文学兴衰的社会——政治条件,基于文化生态而构成的艺术链,制约着文学活动的整个流程。无论是文化生态,抑或艺术链,均关合着“重写文学史”思潮。1985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诸先生高屋建瓴,标举“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纷繁复杂的文学总体,导引“重写文学史”的学术革命。他们旨在突破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各自为战的学科界限,凸显“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有机统一性,梳理“20世纪中国文学”拥抱世界的文学进程,绘制其转型过渡的文化镜像。他们充分尊重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倡导既要“走进文学”又要“走出文学”的研究理路,特别就文学与哲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联系的大文化视角来考察文学演进,突破狭隘的政治单向视角,正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这为民国文人情结研究开拓了新的视域和研究空间,从而打造文学领域中斑斓壮观的“多声部”。作为存在事实呈现的文学史,其所包孕的价值中立立场期盼编撰者去整体把捉一定时段的文学现象,却又不带有明确的思想倾向。职是之故,1997年陈福康提出“民国文学”设想,2003年张福贵亮出“民国文学史”概念,而后秦弓的“民国视角”和李怡“民国机制”的论述,均不约而同地瞄准民国的国家历史情境和文人存在环境,展示了开阔的考察视域。
存在即合理,继承性与过渡性铸造了民国文学异质共存的文化特色,返回历史现场的文化生态打量适时还原和再估了昔日被意识形态所遮蔽的文学现象。再现历史场景,胡适、毛子水、傅斯年等人倡导“整理国故”运动,提倡“历史的态度”,早就导夫先路。这场融合中西、再造文明的文化整理运动,意欲以新学理、新思潮来还原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其注重条理、寻绎因果、讲究科学的整理原则原本就显示了对事物本真的足够尊重,体现出对文化原初生态的关切。追根溯源、尊重历史,透过民国文人情结这一窗口来捕捉民国学术激流涌动的复杂形态,已成为反观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维度。西学东来,提供传统文学改弦更张的契机,民国文学呈现出重估传统和积极拥抱世界的双重色彩。鉴于晚清以降积弱积贫的存在现实,感应启蒙和救亡的时代节奏,民国文人自觉肩负改造国民性的重任,他们高倡民主和科学的理性精神,探索建立现代化民族国家之路。一部民国文化史,可谓民族国家形象建构的文化历程。动员一切包含文学、政治在内所有力量的支持,展示中国社会现代性的种种设计方案,民族国家“想象的共同体”的造就过程彰显出巨大的文化张力。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和陆士谔的“新中国”发轫,鲁迅极力砸破人肉筵席、铁屋子的“古老中国”;郭沫若呼唤和再造涅槃的“凤凰”;闻一多鞭挞“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死水,期待丑恶来开垦的时代转机。无论是复古,还是追新;是赞颂,抑或讽刺,对民族国家形象的强烈诉求成为晚清以降文人话语表达的最重要主题,各种设计方案展示了民国文人绘制国家形象、量体裁衣的符号表征。
文化生态孕育民国文人情结演进的机制和途径,它实现了文化存在历史感与现实感的统一。民国是各类话语表达的竞技场,文学演进不应只是笼罩于线性的进化模式之中,一如郭绍虞对中国文学批评轨迹的勾勒,文学观念的“演进——复古——完成”绘制了文论话语的跋涉征程。文人情结传达多色复杂,滔滔江水之下不免有几许回漩与逆流,它关注文人心态赖以生产的文化环境。一旦消解了“政治化文本”的绝对话语权威,纷纭复杂的文学环节都有可能成为文学活动中“历史的文本”,它们的聚合分离会使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文学现象重新回归文学史的考察视野,展示“重写文学史”的再估色彩。照实说来,精英启蒙和市民需要均不同程度地传达了民国文人的文化诉求,二者各有其致。基于文化生态的民国文学考察,凸显了文学发展的杂语丛生形态,有利于展示西学烛照下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废名和沈从文伫立边缘,以其独特的“乡下人”视角,绘制澄澈轻灵的故乡意象,在桃园竹林、边城长河的盎然诗意中开始他们的精神漫游。作为都市社会和现代文明他者的乡土,却成为废名、沈从文视野中难以复制的精神王国,田园牧歌式的乡土中国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胜境。以人文传统来抵御现代文明对心灵的污染和对人性倾轧,展示对飘逝的精神家园的执著深情,那一份脱离都市喧嚣的宁静和冲淡,允符了民国“自由主义”文人“中国想象”的需要。凡此种种,各类形塑中国方案折射了民国文人多色复杂的人文想象和奔突心路。突破政治话语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积习,民族国家想象设计本应各自有致,强求一律自会抹杀文人的创造性想象。文化生态注重过程的发掘,职是之故,在中西、古今会通的坐标下考察民国文学很有必要。侧重文人情结去探索自发现代性的文化轨迹,有利于勾勒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文化谱系。
文人情结承载中国文人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安邦定国之志、救世济民之心、孤高自许之念均会在文人情结的开放性空间中找准文化归宿。缘于角色定位与文化认同的差异,文人往往在现实际遇与心理期待之间走钢丝,在失衡和复原的动态循环之中营造群体或自我的精神世界。受制于传统的夷夏之辩,建构于宗法体制基础上的传统文化是文人精神复原的资源和触媒,它超强的衍生功能打造了文人情结一以贯之的生发脉络。打捞文明的碎片、追寻消逝的岁月,传统文学文本就是民族心理的文化承载和集体记忆符码。中华民族是一个擅长回忆的民族,即使是记忆碎片,也能察往知今,提供往返质疑的思维载体。受制于超常发达的慕史意识,怀旧与追忆是中国文学的习见主题,追忆不只是简单的时光倒流或情景复现,而是以“史”为鉴,立足于今天或明天的维度去体认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难以言传往事的存在意义,先天富有“问题意识”的文人往往会在搜索往事的实践之中找就继续前行的学理根据与文化坐标。追忆逝水年华,重温历史现场,传统文化既是后人取材的精神资源,又成为历代文人心理调适、重构精神世界的心理凭借。立言以求不朽,倥偬岁月因为追溯往事而被填平了心理失衡的壕沟。在追忆和回顾中反思,成簇的记忆符码有利于我们去发掘历史真相,破译艺术壸奥。“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文人情结积攒了文人斤斤于“向后看”的思维惯性,盘活了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文化生态与文人心态并非孤立的存在,文人的聚散离合关系到社会风尚、审美取向的变化。布尔迪厄将影响文学活动的生产、消费与传播等因素而建构的系统统称为场域,场域的确立,意味着获就了民国文学发生的文学空间。竭力走进民国文学的本真世界,将文学文本与其存在的人文世界整合于场域的研究视野之中,注重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心灵对话,重构文学场域的位置与空间,足以重新体认被观念成见所忽略的诸多细节。文学场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于民国精神人格形成,更是民国学术追求、民国大学讲坛演变的一个基本的文化轮廓。文人情结生发需要相应的时空条件,重回历史现场,凸显文学场域对文人情结的重大影响,客观上也尊重了文人身份与文化环境,民国文坛“京派”与“海派”作家的身份标识差异即为一有力注脚。立足于文化生态角度考察,文人情结发生、发展体现了民国文学活动空间的生成和转换,并影响到文人心态的变迁。视生活为一种艺术者的民国文人,周作人和林语堂堪可入选。前者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叹赏高古旷达的陶渊明和全身保性的颜之推,在“自己的园地”里渐近自然,哪怕是位于十字街头的塔,他也甘愿隐居其中;后者以闲适为格调,提倡幽默文章,推崇陶渊明自然冲淡的诗意人生。本能地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采取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姿态,他们多少带有乱世避安的况味,确也反映了非主流话语表达方式的多样与复杂。
人格追求展示民国文人魏晋情结建构的文化间性,魏晋士人离经叛道、蔑视世俗的行为彰显人格的觉醒。民国文人偏爱魏晋六朝,促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赓续。晚清以降的新人格建构至少自1902年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已经发轫,梁氏人为地将小说从“小道”推至“文学之最上乘”的高度,并褒奖小说的新道德、新宗教、新政治、新风俗、新学艺、新人心、新人格的神奇功效。小说具备熏、浸、刺、提四种支配人道的功能,开启了文学新民的现代化道路。1918年蔡元培提出“劳工神圣”的口号,掀起一股尊重劳动的现代性价值体认思潮。鲁迅钟情于孔融、嵇康的文章,其嵇阮情结的发生基础就在于其对独立人格的认可。他强调立国须先立人,以“国民性改造”系列作品来绘制民国的乡土想象。摒弃国民劣根性、重塑新型民族人格,鲁迅是“病中国”的一位相当称职的心理医生,无论是批判阿Q等的愚昧与落后,还是褒扬少年闰土的机智与善良,其人格追求的背后总不同程度地染带嵇康式的激愤,甚至不失桃源乐土的认知图像。《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就是鲁迅立人现代性意识的具象反映。而在“才子风“和“名士风”之间出入的郁达夫,直插胸臆,抖露国民缘于个体压抑和客观现实矛盾而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苦闷,在孤独伤感的人生历程之中展示人格重塑的向度。沈从文则立足于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远离了狡诈与欺瞒,古朴淳厚的世风人情造就诗意生活家园。他不惜笔墨立体展示龙朱、豹子等苗乡人性格,挖掘他们真诚却不失野性的人格特质,凸显不受都市文明侵袭的乡土生活范式和淳朴人格。宗白华推崇魏晋风度的放达和尚情,心仪谦和内敛的君子之风。朱光潜的“魏晋人”理想,再现了陶渊明的委运任化的自由人格。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人格和生存态度,给民国文人造就一座精神富矿,藉此寻绎到了民国文人追求自由的文化基因。凡此种种,均彰显了民国文人人格重塑的魏晋化倾向。
民国社会转型促进学术观念的更新,著书立说是民国文人魏晋情结在文学领域以及大学讲坛上的形象呈现,它密切关合时代文化和学术接受场域。桐城文章、文选学与朴学是民国初叶鼎足而三的传统学术派别,而“五四”新文化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文学定位则将桐城派和选学推向被批判的位置,因缘际会,重视翰藻和文采的选学却因纯文学观的本土化而盛开一片灿烂的艺术之花。刘师培、黄侃、骆鸿凯、周贞亮不懈耕耘,洒下辛勤探索的汗水,推动传统选学的现代化。不独如此,民国出现一股关注魏晋六朝文化的研究热潮,魏晋六朝文化获得大面积的正面体认。1914—1919年黄侃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1923年范文澜在南开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程,魏晋六朝的文学经典以一门课程的方式入驻大学课堂,成为文学教育的有效载体与学习范本,其本身就是魏晋学术重估的最好说明。其课堂讲授的产品,象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范文澜的《文心雕龙讲疏》、李详的《文心雕龙补注》至今仍是“龙学”重要的参考书。陈延杰《诗品注》、张陈卿《钟嵘诗品之研究》、古直《钟记室诗品笺》、许文雨《诗品释》别开生面,展示民国《诗品》研究的现代手眼,凸显其现代文化品格。此外,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古文学史之课,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开坛讲六朝散文,均刻勒了民国学术发生的动态镜像,也为学术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譬如我们梳理魏晋六朝文学脉络,自然应当铭记刘师培的创辟之功,“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由北京大学出版部于1919年印行,是他1917年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时的讲稿,也是现代形态的中古文学研究的首出之作,直到今天,还仍然是中古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书。”①立足文化生态,尊重民国文学及学术的演进场域,这种颇具知识考古学色彩的发掘,便于展示民国文学的原汁原味和复原文人的性情本色。
范式理论最初由美国人托马斯·库恩于1962年提出,它通常指一种理论体系及其所公认的研究模式,涵盖学术话语的提问方式和论证路径。西学东来,刷新了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形成学术传统延续和断裂的双重现象。文化生态链的断裂或可造成学术研究困境,而文化生态视野的过程研究又强化了文学活动各因素的开放性与生成性,凸显场域之间的对话。职是之故,新范式下的文学网络大多在彼此沟通融合之中取长补短,在宽容的学术史视野下奔突前行。学术范式的榜样效应标举后学取资的方向,再现民国文学活色生香的文化生态,勾勒传统学术创造性转化的文化镜像,它可为当下中国问题研究乃至文化的古今演变提供理论参照。朱光潜《诗论》援西入中,就诗歌与音乐的分、合脉络来进行学理上的挖掘,从而凸显魏晋六朝诗的文学地位:“一般说诗的人颇鄙视六朝,我以为这是一个最大的误解。六朝是中国自然诗发轫的时期,也是中国诗脱离音乐而在文字本身求音乐的时期。从六朝起,中国诗才有音律的专门研究,才创新形式,才寻新情趣,才有较精妍的意象,才吸哲理来扩大诗的内容。就这几层说,六朝可以说是中国诗的浪漫时期,它对于中国诗的重要亦正不让于浪漫运动之于西方诗。”②六朝诗在长时间内被视为绮靡浮艳诗风的产物,先入为主的鄙视情绪悬置了六朝诗的开拓性成就,而中西诗歌参互对比则突破了这一思维成见。缘此而发,郭绍虞认同六朝观念“由混而析”,直指文学的本质。傅庚生则整体统摄文学演进,褒奖“魏晋六朝观念之进步”,均在学术观念的更新视野下体现了学术观念和操作方式的变革。
建构新的学术范式势必要突破“陈规陋习”的藩篱,以往“刺激——反应”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国翻版,在此视域之下,西方现代性遮蔽了中国现代性独特价值和文化进程。从文化生态去挖掘民国文人的魏晋情结,凸显了自发现代性的进化机制,它为实现和体认魏晋文化的现代存在价值提供一个较为科学和恰切的考察维度。魏晋文学研究中的“鲁迅神话”,主要在于其学术研究范式的建构。钩沉魏晋文化的异彩,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藉以时代、思潮和文化心理的关系,准确地把捉文化变迁的概貌,该文注重从文化层面来看待文学现象,推动了文学的外部研究的开展。其对六朝文学的拟想,就在“酒·药·女·佛”上来勾勒一代文学镜像,喝酒、服散、宫体诗和佛教等维度展示了魏晋风流,开阔的文化视角展示了他对魏晋六朝文学的全面透视。鲁迅接续日人铃木虎雄的“魏晋文学自觉说”,确认魏晋文学独立自得的文化品格,正是缘于民国文人大力体认,魏晋文学自觉说成为中国文学史史学史上一个广为接受的视角。将魏晋六朝文化植入民国生活,发掘其文化异彩和艺术特质,已成为民国文人的集体文化自觉。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和刘大杰《魏晋思想论》是研习魏晋文化难以绕开的经典,他们详尽地钩沉魏晋士人的思想情趣和人格之美,展示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风尚和艺术精神。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文人情结研究展示了文学外部和内部研究的统一,民国文人的启蒙救亡意识、自由主义追求、甚至媚俗拜金观念均可纳入我们研讨的范围,只有将以往被视为异端或颓废的文人心态视为历史本真的必然构成,才可以挖掘长期被观念积习误读或者遮蔽事物的存在价值。从中国历史的丰富细节去寻找民国文学演变的机制,日本汉学家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的研究路数足可借鉴,其所提出的“中国基体论”核心概念,就充分考虑到中国国家情境与发展规律的自身特点,倡导从中国近代与前现代的关联上去把捉民族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异域之眼,提供更新学术范式的契机。“中国”成了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这找就了一条探索中国问题与绘制中国想象的有效路径。缘于文学内部与外部研究的结合,凸显外发现代性视野之外的传统文化自我更新机制,既充分考虑政治话语生态,又不臣服于意识形态的左右,这也客观树立了尊重学术实际的研究范式。
文献整理是文学研究的基础,若非萧统《昭明文选》收录曹丕《典论·论文》,魏晋文坛早就散佚了一篇经典名作。存世文献的多寡往往直接影响到学人的判断和认知,不以材料取胜的魏晋六朝每令研究者扼腕,个中关键就在于存世文献的单薄。基于文化生态的学术研究模式为斤斤于材料整合而踯躅不前的魏晋六朝文学研究开掘出一条研究新路,“生态文化学观照下的‘现代中国文学’深具谱系性与生成性。这样的文学史绝不是局部现象的相加,也不是历史本质主义的简化与抽象,而是一种‘体相’的综合研究。”③于习见的材料之中去发掘史识,陈寅恪的“诗史互证”法,钱穆以全副精神去钻研中国旧有经典文献,注重文史哲的综合研究,二人之法垂范后世,它们并不在于掌握宏富的材料,而以史识发掘见胜。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钱穆《国学概论·魏晋清谈》均根基于二位大家渊博宏通的学识,贴近文化生态而有独到的发现。其后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卢盛江《魏晋玄学与文学思想》,或拓宽文学研究疆域,或接续诗史互证理路,宏观统摄一代文学的发生脉络,彰显了文化生态的“影响研究”色彩。不仅视文人情结为一种审美文化的产物,更将其看作文人心态的综合在场体现。侧重文化生态的系统考察,有利于突破以往文学书写过分依附于革命史卵翼的存在现实,凸显了文人、时代和环境的关系,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借鉴。
照实说来,基于文化生态视野民国文人的魏晋情结研究,孕育其崭新学术范式的土壤只能是民国时代文化。因为民国文人情结不仅折射文人的生存状态,还构成其精神诉求的现实展示。如前所论,返回民国历史现场、返回中国作家的精神世界,倡导发掘“民国机制”来布控民国文学研究的全新格局,李怡贡献尤多。李怡认为民国机制是社会政治、经济方式、文化环境和精神取向等多因素的综合,他在不同场合发申民国机制的含义。在其理论视野里,民国机制至少关合民国文人的生存空间、现代知识的传播渠道以及精神对话与交流领域,并为这些领域提供基本保障和营造文化氛围。④民国机制敞现巨大的包容性,它暂时搁置了以往纠缠过多的传统与现代、新与旧、雅与俗的争议,各种文学现象与文人情结都有可能被重新定义或阐释,它彰显了多元复合的意义阐释与存在价值。植入民国机制,不只意味着新学术范式的建构,还有效规避了诸如“现代性”等概念纠结。在民国机制的阐释框架下,对文人情结进行精神考古和文化复原,理清文人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的杂多关系,凸显其情结生发的多重空间属性,原本就是对民国文化情境的足够尊重和深切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说,民国机制绾合了国家历史情态和民族文化细节,实现宏观统摄与微观分析的统一,展示动静结合的考察方式,从而打造一种富有中国气派的研究方式。民国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魏晋风度的追慕、对六朝典籍的赏玩,均能在民国机制建构的阐释框架中得以合理地阐释,文人情结并无高下之分、精神律动固无先进与否之别,这一切均能在文化生态的还原实践之中,藉以史料发掘和史识生发而获得重新梳理和认可,从而建构一个富有生机的学术对话空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魏晋风流折射了根基于魏晋文化自觉条件之上时代风貌的总倾向,千载而下,魏晋士人那独立特行的行为风格、纵情山水的诗意生活、百代仰慕的艺术成就,已是文化长河中不绝的嗣响,构成我国文化传承与接续的重要内涵。民国文人追慕魏晋六朝,首先是推崇其人格之美,其次才是文章之美的体认。章太炎阐扬六朝文之美;刘师培、鲁迅发掘并阐释魏晋文学自觉取尚;周作人褒奖六朝文脱离“道”的束缚,张扬了文学主体的创造精神,民国文人的魏晋文化书写则彰显了活态的文化传承。以民族文化心理为内核,建构贴近民国文化的阐释框架,在国家民族文化情态之中重估传统文化价值,将研究目光投向社会政治变动、社会思潮激荡下文人情结的嬗变,凸显文人、时代和环境的互动关系,绘制了民国文人多元复杂的文化镜像。陈寅恪认为:“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⑤钱穆则认可“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⑥兼采中西、注重会通,突破非此即彼的观念积习,实现文学之内与文学之外的研究综合,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张扬“重写文学史”的文学指归。从民国文人的精神文化生态出发,充分考虑影响文人情结的民国机制,揭示文人情结的民国风范和中国气派,若此,探究一种切合民国文化生态的学术阐释框架,或可成为探究民国文人情结或当下知识分子研究的新的学术生长点。
①徐国荣:《玄学与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9页。
②朱光潜:《诗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73~74页。
③李钧:《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三个问题》,济南:《理论学刊》,2011年第10期。
④李怡:《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框架》,广州:《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⑤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79页。
⑥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页。
[责任编辑 韩 冷]
[中图分类号]I206.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114X(2016)03 -0153 -07
作者简介:贺根民,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广州 510665